热针辊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55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热针辊打孔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气薄膜打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热针辊打孔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透气薄膜打孔机,其打孔装置为一打孔板,打孔板上设有打孔针阵,通过打孔板的上下运动,打孔针阵在展开后的每段等长薄膜上钻孔,从而形成带有连续透气孔的薄膜。采用上述打孔装置的透气薄膜打孔机,每秒钟最多可完成大约30厘米长的薄膜打孔工作,效率较低,且所打的透气孔大小不一,孔缘容易形成毛刺,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辊,旨在改善现有透气薄膜打孔机的打孔装置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一种热针辊打孔机,包括放卷辊和第一、第二收卷辊,放卷辊与第一、第二收卷辊之间设有送料辊,送料辊和第一、第二收卷辊之间设有分切辊,其特征在于:放卷辊和送料辊之间设有热针辊,热针辊和放卷辊之间设有第一平整辊、和送料辊之间设有第二平整辊;

上述各辊之间设有过料辊;

第一、第二收卷辊、送料辊和分切辊均为主动辊,由同一电机驱动而同步同向旋转;

放卷辊、热针辊、第一、第二平整辊和所有过料辊均为被动辊,由薄膜带动而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热针辊旁侧设有可相对于热针辊运动、推动薄膜贴近热针辊的毛刷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毛刷辊与热针辊之间的距离可调。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热针辊的辊筒内设有发热管和温度传感器,辊筒外壁连续地套接有多个可拆卸的针套。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分切辊的上方设有刀辊,刀辊上设有可将经过分切辊的薄膜纵向切割的切刀,切刀在刀辊上的位置轴向可调。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送料辊的上方设有可纵向运动、将行经送料辊的薄膜压紧于其顶部的压膜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放卷辊设有可自动调节该辊松紧的磁粉张力系统。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放卷辊和第一、第二收卷辊的端轴均为气涨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放卷辊和第一、第二收卷辊均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可释放的摆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第一、第二收卷辊的同端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磁粉离合器,第一、第二磁粉离合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传动带和传动轮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针辊滚动的方式对薄膜卷进行打孔,打孔速度可达90厘米/秒,相较于传统的平板针阵打孔方式,打孔效率提高两倍;由于针辊内设有发热管,针阵所打的所有透气孔均规格统一且孔缘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卷辊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第二收卷辊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切辊和刀辊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针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参照图1-7:

一种热针辊打孔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相互平行地设有放卷辊2、第一收卷辊3、第二收卷辊4、送料辊5、分切辊6、热针辊7、第一平整辊8、第二平整辊9、刀辊10、毛刷辊11、压膜辊12和多个过料辊13。

放卷辊2设于机架1的起始端,该辊的两端端轴均为气涨轴,该辊的一端设于第一封闭式轴承座14内、另一端设于第一对开式轴承座15内;第一封闭式轴承座14安装于一旋转台16上,旋转台16可旋转地设于机架1上;第一对开式轴承座15固定于机架1上。打开第一对开式轴承座15,可将放卷辊2的一端释放并外摆,进行换料作业。

放卷辊2的一端端部设有一从动齿轮17,该从动齿轮17啮合于一主动齿轮18,主动齿轮18设于一磁粉张力电机19的输出轴上,磁粉张力电机19安装于旋转台16上;放卷辊2附近的机架1上还设有可探测薄膜张力的张力检测仪20。磁粉张力电机19可根据张力检测仪20的探测数据自动运动,通过主动齿轮18和从动齿轮17驱动放卷辊2正反向转动,以调节薄膜的松紧程度。

第一、第二收卷辊3、4上下平行地设置于机架1的末端,两辊的两端端轴均为气涨轴。

第一收卷辊3的一端设于第二封闭式轴承座21内、另一端设于第二对开式轴承座22内,第二封闭式轴承座21通过第一销轴23可旋转地设于机架1上,第二对开式轴承座22固定于机架1上。打开第二对开式轴承座22,可将第一收卷轴3的一端释放并外摆,将料卷卸下。

第二收卷辊4的一端设于第三封闭式轴承座24内、另一端设于第三对开式轴承座25内,第三封闭式轴承座24通过第二销轴26可旋转地设于机架1上,第三对开式轴承座25固定于机架1上。打开第三对开式轴承座25,可将第二收卷轴4的一端释放并外摆,将料卷卸下。

第一、第二收卷辊3、4的同端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磁粉离合器27、28;第一、第二磁粉离合器27、28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分别与第一、第二收卷辊3、4固定连接,第一、第二磁粉离合器27、28的输入轴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传动轮29、30,第一、第二传动轮29、30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31相互连接。当第一收卷辊3工作时,第一磁粉离合器27的输入输出端耦合,第一收卷辊3转动以收卷薄膜,第二磁粉离合器28的输出输入端断开,第二收卷辊4不转动;当第二收卷辊4工作时,第二磁粉离合器28的输入输出端耦合,第二收卷辊4转动以收卷薄膜,第一磁粉离合器27的输出输入端断开,第一收卷辊3不转动。

送料辊5设于放卷辊2和第一、第二收卷辊3、4之间,薄膜从该辊的顶部通过。压膜辊12设于送料辊5的上方,压膜辊12的两端均固定于升降气缸32的活塞杆上,升降气缸32活塞杆朝下地固定于机架1上。升降气缸32的活塞杆可在机器工作时下行,推动压膜辊12将经过送料辊5顶部的薄膜压紧于送料辊5的顶部,使薄膜运行更平稳。

分切辊6设于送料辊5和第一、第二收卷辊3、4之间,薄膜从该辊的顶面通过。

刀辊10设于分切辊6的上方,刀辊10上设有一刀座33,刀座33上设有切刀34,切刀34的刃口与分切辊6十字交叉;刀座33套接于并固定于刀辊10上,通过调整刀座33在刀辊10上的轴向位置,可调整切刀34的位置,从而将薄膜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分割。

热针辊7设于放卷辊2和送料辊5之间,薄膜从该辊的下方及后侧通过。该热针辊7包括辊筒7-1,辊筒7-1的两端均设有辊轴7-2;辊筒7-1内设有发热管7-3,该发热管7-3的管径小于辊筒7-1的内径,从而在发热管7-3与辊筒7-1之间形成一个导热腔7-4;辊筒7-1外并排且连续地套接有多个针套7-5,多个针套7-5在覆盖辊筒7-1外壁形成一个针阵环;多个针套7-5的内壁均与辊筒7-1的外壁紧密贴合。热针辊7不停地转动,其外壁上针阵环连续地对经过的薄膜进行打孔作业,由于针阵环上的每根针具有较高的温度,可迅速熔化薄膜,使薄膜上的每个孔均规格如一、且孔缘均十分光滑。

第一平整辊8设于热针辊7和放卷辊2之间,第二平整辊9设于热针辊7和送料辊5之间。第一平整辊8和第二平整辊9分别通过与两个过料辊13的配合而改变并延长薄膜的行进路径,从而使打孔作业前后的薄膜运行更平稳。

毛刷辊11设于热针辊7的后方,且与热针辊7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毛刷辊11的表面布满软毛,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一调节气缸45的活塞杆上,调节气缸45横向固定于安装架46上,连接架46通过机架1上预设的安装孔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机架1上。机器工作时,调节气缸46将毛刷辊11推近热针辊7,毛刷辊11推动薄膜贴近热针辊7,热针辊7对薄膜进行打孔作业;机器闲时,调节气缸46驱动毛刷辊11复位,远离热针辊7。通过将安装架46安装于机架1前后的不同位置上的安装孔内,可相应调整调节气缸45与热针辊7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毛刷辊11与热针辊7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调整针头刺入薄膜的深度,改变透气孔孔径的目的。

该打孔机还设有电机36,电机36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37,该主动轮37通过第二传动带38与设于机架1上的一从动轮39连接;从动轮39通过第三传动带40与设于送料辊5端部的第三传动轮41连接,第三传动轮41通过第四传动带42与设于分切辊6端部的第四传动轮43连接;从动轮39通过第五传动带44与设于第一磁粉离合器37输入轴上的第一传动轮29连接。电机36驱动主动轮37转动,主动轮37带动从动轮39转动,从动轮39带动第三传动轮41转动,第三传动轮41带动第四传动轮43转动,从动轮39带动第一传动轮29,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轮30转动,从而由电机36驱动送料辊5、分切辊6和第一、第二收卷辊3、4同步同向转动。

放卷辊2、热针辊7、第一、第二平整辊8、9和所有过料辊13均为被动辊,由薄膜带动而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