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56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体装置。



背景技术:

锁体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锁体的要求不一样,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目前锁体由锁壳、锁舌、方轴、锁芯以及带有自动回复功能的门把组成;而锁壳、锁舌、方轴、锁芯和门把的结构已经较为承成熟。但由于方轴与锁芯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加工难度大,所以整个锁体的整体还是比较昂贵。

故有必要对现有锁体装置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锁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锁体装置,它包括有锁壳、导向轴、门外把手、导向套、锁定件、凸轮轴、铰轴、摆杆、方轴、锁舌、门内把手、锁芯和反锁组件;所述门外把手和门内把手均与锁壳转动连接;所述方轴一端与门外把手相固定连接;方轴另一端横穿锁壳后与门内把手相固定连接;所述锁芯和反锁组件分别设置固定在锁壳的左右两侧;所述锁芯与锁壳相固定连接;所述反锁组件与锁壳转动连接;所述锁舌套在方轴上;所述导向套一端面与锁壳的内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锁定件由推板、下挡板和上挡板组成;所述下挡板和上挡板均固定在推板的前表面;所述下挡板设置在上挡板的正下方;所述导向轴与导向套相匹配;所述导向轴一端插入到导向套内;导向轴另一端与推板的后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弹压在锁壳的内壁上;弹簧另一端弹压在导向轴上;所述方轴的厚度为方轴厚度;所述下挡板和上挡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方轴厚度;所述方轴的轴身卡入到下挡板和上挡板之间;所述铰轴的两端均固定在锁壳的内腔中;所述摆杆的轴身铰接在铰轴上;所述凸轮轴一端与锁芯相固定连接;凸轮轴另一端与反锁组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的轴身上设置有凸轮;所述摆杆一端抵压在推板的前表面;摆杆另一端抵压在凸轮的表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锁体装置,它包括有锁壳、导向轴、门外把手、导向套、锁定件、凸轮轴、铰轴、摆杆、方轴、锁舌、门内把手、锁芯和反锁组件;所述门外把手和门内把手均与锁壳转动连接;所述方轴一端与门外把手相固定连接;方轴另一端横穿锁壳后与门内把手相固定连接;所述锁芯和反锁组件分别设置固定在锁壳的左右两侧;所述锁芯与锁壳相固定连接;所述反锁组件与锁壳转动连接;所述锁舌套在方轴上;所述导向套一端面与锁壳的内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锁定件由推板、下挡板和上挡板组成;所述下挡板和上挡板均固定在推板的前表面;所述下挡板设置在上挡板的正下方;所述导向轴与导向套相匹配;所述导向轴一端插入到导向套内;导向轴另一端与推板的后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弹压在锁壳的内壁上;弹簧另一端弹压在导向轴上;所述方轴的厚度为方轴厚度;所述下挡板和上挡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方轴厚度;所述方轴的轴身卡入到下挡板和上挡板之间;所述铰轴的两端均固定在锁壳的内腔中;所述摆杆的轴身铰接在铰轴上;所述凸轮轴一端与锁芯相固定连接;凸轮轴另一端与反锁组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的轴身上设置有凸轮;所述摆杆一端抵压在推板的前表面;摆杆另一端抵压在凸轮的表面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门外把手和门内把手上均设置有自动复位装置;每次门外把手或门内把手撤去外力后,均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转动门外把手或门内把手,使方轴转动,控制套在方轴的锁舌开关;方轴卡在下挡板与上挡板之间锁死;通过钥匙插入锁芯使锁芯或者转动反锁组件均能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通过挤压摆杆一端使摆杆绕铰轴转动;推动推板沿导向轴的轴向方向滑动;使锁定件脱离方轴;方轴就能自由转动,方可开锁。该锁体装置结构简单,加工难度相对较低,为市面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较低的锁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锁壳;2、导向轴;3、门外把手;4、弹簧;5、导向套;6、锁定件;

601、推板;602、下挡板;603、上挡板;7、凸轮轴;701、凸轮;

8、铰轴;9、摆杆;10、方轴;11、锁舌;12、门内把手;13、锁芯;

14、反锁组件;D、方轴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锁体装置,它包括有锁壳1、导向轴2、门外把手3、导向套5、锁定件6、凸轮轴7、铰轴8、摆杆9、方轴10、锁舌11、门内把手12、锁芯13和反锁组件14;所述门外把手3和门内把手12均与锁壳1转动连接;所述方轴10一端与门外把手3 相固定连接;方轴10另一端横穿锁壳1后与门内把手12相固定连接;所述锁芯13和反锁组件14分别设置固定在锁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锁芯13与锁壳1相固定连接;所述反锁组件14与锁壳1转动连接;所述锁舌11套在方轴10上;门外把手3和门内把手12上均设置有自动复位装置;每次门外把手3或门内把手12撤去外力后,均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转动门外把手3或门内把手 12,使方轴10转动,控制套在方轴10的锁舌11开关;锁舌11、锁芯13和反锁组件14与均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

所述导向套5一端面与锁壳1的内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5内设置有弹簧4;所述锁定件6由推板601、下挡板602和上挡板603组成;所述下挡板602和上挡板603均固定在推板 601的前表面;所述下挡板602设置在上挡板603的正下方;所述导向轴2与导向套5相匹配;所述导向轴2一端插入到导向套5内;导向轴2的横截面为矩形、五边形等;确保导向轴2不能在导向套5内转动;导向轴2另一端与推板601的后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一端弹压在锁壳1的内壁上;弹簧4另一端弹压在导向轴2上;弹簧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方轴10的厚度为方轴厚度D;所述下挡板602和上挡板603之间的距离等于方轴厚度D;所述方轴10的轴身卡入到下挡板602和上挡板603之间;所述铰轴8的两端均固定在锁壳1的内腔中;所述摆杆9的轴身铰接在铰轴8上;所述凸轮轴7一端与锁芯13相固定连接;凸轮轴7另一端与反锁组件14 相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7的轴身上设置有凸轮701;所述摆杆9一端抵压在推板601的前表面;摆杆9另一端抵压在凸轮701的表面上;方轴10卡在下挡板602与上挡板603之间锁死;通过钥匙插入锁芯13使锁芯13或者转动反锁组件14均能带动凸轮轴7转动;凸轮701通过挤压摆杆9 一端使摆杆9绕铰轴8转动;推动推板601沿导向轴2的轴向方向滑动;使锁定件6脱离方轴10;方轴10就能自由转动,方可开锁。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门外把手和门内把手上均设置有自动复位装置;每次门外把手或门内把手撤去外力后,均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转动门外把手或门内把手,使方轴转动,控制套在方轴的锁舌开关;方轴卡在下挡板与上挡板之间锁死;通过钥匙插入锁芯使锁芯或者转动反锁组件均能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通过挤压摆杆一端使摆杆绕铰轴转动;推动推板沿导向轴的轴向方向滑动;使锁定件脱离方轴;方轴就能自由转动,方可开锁;该锁体装置结构简单,加工难度相对较低,为市面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较低的锁体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