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86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划线,而当前机械加工领域中上常用的划线设备,其存在有如下弊端:一、对划线尺的定位不够精确,划线过程中,划线尺的位置容易偏移,从而造成偏差;二、以往的划线刀具是刚性结构,其划线高度固定,在划线过程中容易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对划线尺的定位精确,且可避免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划线装置,包括划线尺,划线尺上固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划线的划线工具;

还包括纵向限位板和横向限位板,横向限位板的一端和纵向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与纵向限位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横向限位板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固定放置划线尺且使划线尺能够在其内部往复移动的矩形槽,横向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紧密抵靠在划线尺上端以固定划线尺。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划线工具为一块呈圆形或长方形的划线板,划线尺上开设有划线孔,划线孔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划线板的安装架,安装架固设在划线尺的上端面上,所述安装架呈L形,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与划线尺固定连接,划线板固设在竖直段上,划线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划线孔并延伸至划线尺下端。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划线工具为划线笔,划线笔包括一端具有划线笔芯的笔杆、弹簧、固设在划线尺上端的下杆和与下杆的上端螺纹连接的上杆,下杆和上杆均呈空心结构,笔杆依次穿过所述上杆、弹簧和下杆,位于笔杆下端的笔芯裸露至划线尺的下端。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纵向限位板的上端面和横向限位板的下端面平齐。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竖直段的靠近划线孔的一侧固设有一根连接轴,所述划线板固设在连接轴上。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矩形槽贯穿横向限位板的长度方向。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横向限位板的一端和纵向限位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横向限位板呈矩形状。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纵向限位板呈矩形状。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杆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防滑凹槽和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划线尺固定在横向限位板一侧开设的矩形槽内,且横向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在定位孔穿入螺栓可使其对划线尺进行固定;

2、本实用新型的划线刀具增加了弹簧结构,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可自行调整其高度至合适位置,从而使划线刀具下端与工件之间接触良好,避免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划线尺和划线工具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笔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1、划线工具,101、笔杆,101-a、划线笔芯,102、上杆,103、下杆,104、弹簧,2、横向限位板,201、矩形槽,202、定位孔,3、划线尺,301、划线孔,4、纵向限位板,5、安装架,6、划线工件,601、轨迹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划线装置,包括划线尺3,划线尺3上固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划线的划线工具1,还包括呈矩形状的纵向限位板4和横向限位板2,横向限位板2的一端和纵向限位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限位板2的长度方向与纵向限位板4的长度方向垂直,横向限位板2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固定放置划线尺3且使划线尺3能够在其内部往复移动的矩形槽201,矩形槽201贯穿横向限位板2的长度方向。横向限位板2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02,定位孔202内穿设有螺栓,螺栓紧密抵靠在划线尺3上端以固定划线尺3,当需要调整划线工具1到一定所需位置时,可以先将螺栓松开,然后,移动划线尺3在矩形槽201内的位置,以调整划线工具1到合适位置。

划线工具1为一块划线板,该划线板呈圆形、长方形或者其它形状,划线尺3上开设有划线孔301,划线孔301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划线板的安装架5,安装架5固设在划线尺3的上端面上,安装架5呈L形,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与划线尺3固定连接,竖直段的靠近划线孔301的一侧固设有一根连接轴,划线板固设在连接轴上,划线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将连接轴穿过划线板中心位置的圆孔后,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划线板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划线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划线孔301并延伸至划线尺3下端。

划线工具1为划线笔,划线笔包括一端具有划线笔芯101-a的笔杆101、用于套设在笔杆101上的弹簧104、固设在划线尺3上端的下杆103和与下杆103的上端螺纹连接的上杆102,下杆103和上杆102均呈空心结构,笔杆101依次穿过所述上杆102、弹簧104和下杆103,位于笔杆101下端的笔芯裸露至划线尺3的下端。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可自行调整其高度至合适位置,从而使划线刀具1下端与工件之间接触良好,避免对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

纵向限位板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横向限位板2的一端嵌设在该凹槽内,纵向限位板4的上端面和横向限位板2上开设的矩形槽201的下端面平齐。

横向限位板2的一端和纵向限位板4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横向限位板2和纵向限位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杆102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防滑凹槽和防滑纹路,拆装笔杆时,较为方便,可防止手滑。

如图4所示,需要划线时,将横向限位板2的下端贴靠在划线工件6的上端面上,纵向限位板4的内侧贴紧待划线工件6的一侧,移动划线尺3在矩形槽201内的位置,当划线工具1调整至所需尺寸L时,旋紧螺栓将划线尺3固定,将纵向限位板4沿着待划线工件6表面缓慢移动,从而划出需要的轨迹线6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