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支撑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400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运支撑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行业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石化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许多工件的制造过程需要借助行车或者人工来转运、支撑、固定。由于车间现场任务繁多,行车的作业任务繁重,而且每个车间行车数量有限,所以对于批量生产的工件,一直依靠行车来转运、支撑显然不现实。而且很多时候受到场地、空间位置的限制,无法使用行车,只能依靠人工来转运、支撑。对于质量大的工件,人力很难完成,作业强度大,危险性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便捷的转运支撑小车。

一种转运支撑小车,结构含有支撑板1,丝杆2,丝母3,丝母座4,侧板5,底座6,万向轮7;所述的支撑板1和丝杆2焊接连接;所述的丝母3、丝母座4、侧板5,底座6,万向轮7焊接连接;

所述的支撑板1为弧形或者方形;

所述的丝杆2和丝母3配合使用,丝杆2、丝母3上车有梯形螺纹,规格T30-T48,丝杆2长度200mm-400mm;

所述的丝母座4的中心位置开制圆孔用于装焊固定丝母3;

所述的丝母座4、侧板5,底座6板厚8-16mm, 侧板5有2件,高度不超过1m。侧板5对称焊接在丝母座4和底座6之间;底座6开制方形孔或者圆形孔;

所述的万向轮7直径Φ60-Φ100,有4件,对称焊接在底座6的四角。

本转运支撑小车使用时可灵活移动转运工件,根据工件要求的位置调节丝杆2伸出丝母3的长度,使支撑板1达到支撑并固定工件的目的。

本工装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便捷安全,组装及拆除方便,特别是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不受场地空间位置限制,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左视图。

图3 丝杆2、丝母3结构图。

图4 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板,2丝杆,3丝母,4丝母座,5侧板,6底座,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叙述该工装。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转运支撑小车,结构含有支撑板1,丝杆2,丝母3,丝母座4,侧板5,底座6,万向轮7;所述的支撑板1和丝杆2焊接连接;所述的丝母3、丝母座4、侧板5,底座6,万向轮7焊接连接;

所述的支撑板1根据待支撑件的形状做成弧形或者方形,便于装卡、固定;

所述的丝母座4的中心位置根据丝母3的规格开制圆孔,用于装焊固定丝母3。

所述的丝母座4、侧板5、底座6板厚一般选择8-16mm, 根据待支撑件的重量选择,选择原则是在强度足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前提下,轻便、好操作。侧板5一般选择2件,高度根据待支撑件要求高度选择,一般不超过1m。侧板5对称焊接在丝母座4和底座6之间,起支撑作用。底座6在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可开制方形孔或者圆形孔,减轻自重。

所述的万向轮7直径Φ60-Φ100,有4件对称焊接在底座6的四角,可平稳移动。

如图3、图4所示,丝杆2、丝母3上车有梯形螺纹,使用时,可承受较大的重量,而且便于操作。所述的丝杆2和丝母3配合使用,规格根据待支撑件的重量选择,一般选择T30-T48,丝杆2长度选择200mm-400mm。

使用时,根据待支撑工件的位置,通过调节丝杆2伸出丝母3的长度,使支撑板1达到支撑并固定工件的目的。而且可根据待支撑工件的位置灵活移动,方便快捷。

现结合图1,详细叙述该工装使用方法:

1、 使用前,根据待支撑工件件的形状,设计相应的支撑板1,方便支撑,确保不移动,不打滑;

2、 将支撑板1的中心焊接在丝杆2的一端,保证支撑板1在丝杆2上中心对称,防止偏心;

3、 可依靠人工移动支撑小车,完成工件的转运;

4、 根据待支撑工件需要的高度,调节丝杆2伸出丝母3的长度,刚好使支撑板固定牢固;

5、被支撑工件制造工序完成,可拆卸移动小车,支撑工作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