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5851发布日期:2018-10-12 23:5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发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面上的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种类繁多,所有的机械式毛发切割装置都是通过动刀片和静刀片的相对运动来实现毛发切割的。伴随各个领域的技术不断的进步,机械式毛发切割装置在毛发切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毛发不容易进入切割刃部、毛发容易从切割刃部回滑脱、毛发被拉扯或被夹住、切割刃部积聚的毛发过多而导切割过程动力源承受的载荷过大、毛发切割过程中肤感不理想甚至刮伤皮肤。其中毛发容易从切割刃部滑脱问题严重影响则剃须效率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的同时又能保证剃须舒适性是现行业中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毛发易进、肤感舒适的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其有效解决了切割刃部滑脱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包括长条状的静刀片、于静刀片下方可往复式运动的动刀片,所述长条状静刀片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有进须槽,所述的进须槽在近静刀片长边处设有收缩颈部,所述的动刀片上对应于静刀片进须槽下方设有切割齿,所述的切割齿上设有刀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进须槽呈向静刀片长边端处敞开延伸,即进须槽在静刀片长边处呈大开口,所述进须槽的收缩颈部在进须槽上位于进须槽大开口的里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长条状的静刀片长边侧呈L型,即静刀片包括长条本体、从长边侧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的静刀片上的进须槽也呈L型,所述的进须槽的收缩颈部位于长条本体上,进须槽在弯折部上的槽宽大于等于进须槽在长条本体长边端处上槽宽,所述的动刀片上的切割齿对应设置于长条本体的进须槽下方,所述进须槽在静刀片长条本体内形成的区域为亲肤切割区,所述进须槽在静刀片弯折部上形成的区域为梳发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呈弧形内凹或平面,该长条本体亲肤切割区的下表面与动刀片对应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长条本体亲肤切割区的下底面磨削呈平面,进须槽的内壁下边上设有与动刀片配合的静刀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呈弧形外凸,该长条本体亲肤切割区的下表面与动刀片对应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须槽的收缩颈部在进须槽大开口的里侧近靠大开口位置,所述长条本体上进须槽收缩颈部内壁向与弯折部连接处圆弧敞开延伸,实现进须槽大开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须槽的收缩颈部在进须槽大开口的里侧近靠大开口位置,所述长条本体上进须槽收缩颈部向与弯折部连接处敞开延伸,实现进须槽大开口,所述进须槽大开口的内壁在平面上由圆弧段和直线段结合组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静刀片两端为加固支撑平面区,所述的加固支撑平面区与亲肤切割区之间设有平缓过渡区,即平缓过渡区的上表面对应于亲肤切割区上表面从加固支撑平面区边缘向亲肤切割区边缘平缓延伸过渡。

作为一种改进:进须槽的内壁下边设有一段或多段倒角而成的静刀刃。

本实用新型的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进须槽在近静刀片长边处设有收缩颈部,有效的阻止毛发从切割刃部倒滑,使得各种形态的毛发进入切割刃部并被斩断,尤其是长须、卷须和细毛,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毛发从切割刃部倒滑的问题,又避免了切割齿外露式容易刮伤皮肤肤感不理想的问题,有效改善剃须舒适度。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静刀片和动刀片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静刀片和动刀片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静刀片和动刀片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毛发切割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长条状的静刀片1、于静刀片1下方可往复式运动的动刀片2,所述长条状静刀片1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有进须槽3,所述的进须槽3在近静刀片1长边处设有收缩颈部9,所述的动刀片2上对应于静刀片1进须槽3下方设有切割齿4,所述的切割齿4上设有刀刃。本实施例的进须槽3呈向静刀片1长边端处敞开延伸,即进须槽3在静刀片1长边处呈大开口,所述进须槽3的收缩颈部在进须槽上位于进须槽3大开口的里侧。采用大开口进须槽设计的静刀片,使得各种形态的毛发都容易进入切割刃部,尤其是长须和卷须,且进入切割刃部并斩断的毛发数量更多,大大提高了剃须效果。

本实施例为了让长须或卷须更容易进入,扩大亲肤面,在本实施例中静刀片的整体结构形状为M型,所述的长条状的静刀片1长边侧呈L型,当然也可将其整体设计成U型。本实施例的长条状的静刀片1长边侧呈L型,即静刀片1包括长条本体1-1、从长边侧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部1-2,所述的静刀片1上的进须槽3也呈L型,所述的进须槽3的收缩颈部9位于长条本体1-1上,进须槽3在弯折部1-2上的槽宽大于等于进须槽在长条本体1-1长边端处上槽宽,所述的动刀片上的切割齿4对应设置于长条本体1-1的进须槽3下方,所述进须槽3在静刀片1长条本体1-1内形成的区域为亲肤切割区,所述进须槽3在静刀片1弯折部1-2上形成的区域为梳发区。L型设计更适合人体轮廓,更为人性化。本实施例的静刀片的进须槽设置有毛发梳理功能,适合于长而浓密的毛发、圈曲的毛发、短毛发的切割,对提高毛发切割的效率和延长切割刀片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帮助。本实用新型静刀片的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可根据实际剃须需要设计呈弧形内凹或平面或弧形外凸。本实施例大开口设计:进须槽3的收缩颈部在进须槽3大开口的里侧近靠大开口位置,所述长条本体1-1上进须槽3收缩颈部向与弯折部1-2连接处敞开延伸,实现进须槽3大开口,所述进须槽3大开口的内壁在平面上由圆弧段和直线段结合组成,当然也可采用所述进须槽3的收缩颈部在进须槽3大开口的里侧近靠大开口位置,所述长条本体1-1上进须槽3收缩颈部内壁向与弯折部1-2连接处圆弧敞开延伸,实现进须槽3大开口。上述两种设计的优点是:既能有效的阻止毛发从切割刃部滑脱,增加进入切割刃部的毛发的数量,同时又使其具有毛发梳理功能。

若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呈平面,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亲肤切割区下表面为无需削磨的平面,对应配合的平面。动刀片2上表面与亲肤切割区下表面对应配合。进须槽3的内壁下边上设有与动刀片配合的静刀刃,且静刀刃包括一段或多段倒角而成的静刀刃段(图中为标示),以实现材料减薄并增加刃部锋利度,提高剃须效率。所述的静刀片1两端为加固支撑平面区,所述的加固支撑平面区与亲肤切割区之间设有平缓过渡区5,即平缓过渡区5的上表面对应于亲肤切割区上表面高度从加固支撑平面区边缘向亲肤切割区边缘平缓内凹或水平延伸过渡。加固支撑平面区的设计既能保证对静刀片亲肤切割区的稳固支撑,延长静刀片寿命,又能使得静刀片表面无棱角,提高剃须舒适度。所述动刀片与长条本体1-1亲肤切割区的下表面对应配合。本实施例的动刀片2上的切割齿为大齿距梯形切割齿或似梯形齿。即动刀片2切割齿设置呈梯形,较短的上底向外,上底的两棱边倒圆角,相邻两齿以弧形曲面联接,这样的齿形设计能增加单个切割齿的强度,防止齿部变形,还可以在动刀片2切割齿刃部所在的壁倒角,用来增加动刀切割刃的锋利度。

若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呈弧形内凹时,如图4、图5所示。亲肤切割区上表面高度低于相对于长条本体1-1两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长条本体1-1底面下凹且亲肤切割区的下底面磨削呈平面,进须槽3的内壁下边上设有与动刀片配合的静刀刃,且静刀刃包括一段或多段倒角而成的静刀刃段(图中为标示),以实现材料减薄并增加刃部锋利度,提高剃须效率。所述的静刀片1两端为加固支撑平面区,所述的加固支撑平面区与亲肤切割区之间设有平缓过渡区,即平缓过渡区的上表面对应于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内凹从加固支撑平面区边缘向亲肤切割区边缘平缓内凹延伸过渡。加固支撑平面区的设计既能保证对静刀片亲肤切割区的稳固支撑,延长静刀片寿命,又能使得静刀片表面无棱角,提高剃须舒适度。所述动刀片与长条本体1-1亲肤切割区的下表面对应配合。本实施例的动刀片2上的切割齿为大齿距梯形切割齿或似梯形齿。即动刀片2切割齿设置呈梯形,较短的上底向外,上底的两棱边倒圆角,相邻两齿以弧形曲面联接,这样的齿形设计能增加单个切割齿的强度,防止齿部变形,还可以在动刀片2切割齿刃部所在的壁倒角,用来增加动刀切割刃的锋利度。

若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呈弧形外凸,如图6、图7。所示该亲肤切割区下表面可为弧形外凸,当然也可将亲肤切割区下表面加厚成平面,动刀片2上表面与亲肤切割区下表面对应配合。进须槽3的内壁下边上设有与动刀片配合的静刀刃,且静刀刃包括一段或多段倒角而成的静刀刃段(图中为标示),以实现材料减薄并增加刃部锋利度,提高剃须效率。所述的静刀片1两端为加固支撑平面区,所述的加固支撑平面区与亲肤切割区之间设有平缓过渡区,即平缓过渡区的上表面对应于亲肤切割区上表面外凸从加固支撑平面区边缘向亲肤切割区边缘平缓上升凸起延伸过渡。加固支撑平面区的设计既能保证对静刀片亲肤切割区的稳固支撑,延长静刀片寿命,又能使得静刀片表面无棱角,提高剃须舒适度。所述动刀片与长条本体1-1亲肤切割区的下表面对应配合。本实施例的动刀片2上的切割齿为大齿距梯形切割齿或似梯形齿。即动刀片2切割齿设置呈梯形,较短的上底向外,上底的两棱边倒圆角,相邻两齿以弧形曲面联接,这样的齿形设计能增加单个切割齿的强度,防止齿部变形,还可以在动刀片2切割齿刃部所在的壁倒角,用来增加动刀切割刃的锋利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