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米线切割机的工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3028发布日期:2018-11-09 22:0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米线切割机的工作组件。



背景技术:

米线在生产烘干后,各米线厂家需要对米线进行整齐的切割,进而才能打包,因此米线的切割工序是米线产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从生产线上取下烘干的米线,人工运送到切割锯片(条)上进行切割,然后进行捆扎,劳动强度非常大;同时人工切割距离锯片较近,具有较高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米线切割机的工作组件,替代传统的人工米线切割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操作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米线切割机的工作组件,包括工作机架,所述工作机架的顶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竖直向下并于活塞杆端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工作机架的一端安装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两个同步带轮,所述工作机架的另一端对应两个同步带轮位置安装有两个从动带轮,每组对应的同步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两个所述的同步带的底部之间固定有移动梁,且所述移动梁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于工作机架两侧的两个移动滑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梁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叉板相配合的牵引手;所述移动梁的下方于工作机架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列由第二电机驱动的传送带,任意所述的传送带的两侧均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压紧板包括与气缸活塞杆端连接的支撑框架,以及并列固定在支撑框架底部的若干块压板,且各压板之间留有与所述间隙相对应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通过主动滚筒及从动滚筒安装于工作机架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滚筒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作机架的一端设有废料口,并于该端的传送带旁设有下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填补了传统米线切割技术的不足,一方面可以避免劳动者直接接触锯片,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使劳动者不再需要进行危险的劳动生产,由机器代替人工作业;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劳动者数量,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200-工作机架、201-气缸、202-压紧板、203-第一电机、204-减速机、205-传动轴、206-同步带轮、207-从动带轮、208-同步带、209-移动梁、210-移动滑轨、211-牵引手、212-传送带、213-间隙、214-支撑框架、215-压板、216-间距、217-主动滚筒、218-从动滚筒、219-下料板、220-辅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米线切割机的工作组件,包括工作机架200,所述工作机架200的顶端通过气缸支架安装有气缸201,所述气缸201的活塞杆端竖直向下并于活塞杆端连接有压紧板202。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紧板202包括与气缸201活塞杆端连接的支撑框架214,以及并列固定在支撑框架214底部的若干块压板215,且各压板215之间留有间距216。

所述工作机架200的一端安装有由第一电机203驱动的减速机204,所述减速机204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205,传动轴205的一端通过工作机架200上的轴承安装,传动轴205上安装有两个同步带轮206,两个同步带轮206靠近工作机架200侧边,于工作机架200的另一端对应两个同步带轮206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从动带轮207,每组对应的同步带轮206和从动带轮207之间通过同步带208连接。

两个所述的同步带208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移动梁209,且所述移动梁209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于工作机架200两侧的两个移动滑轨210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梁209上设有两个牵引手211。牵引手211用于搭载米线杆,移动梁209可带动牵引手211上的米线杆将干燥后的米线向工作机架200的另一端移动。

所述移动梁209的下方于工作机架200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列由第二电机221驱动的传送带212,所述传送带2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主动滚筒217及从动滚筒218安装于工作机架200上,同时主动滚筒217上还连接有用于将切割米线运送出工作机架200的辅传送带220,所述辅传送带220与传送带212交替排布。所述第二电机221的输出轴与主动滚筒217的一端连接,带动主动滚筒217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212和辅传送带220工作,任意所述的传送带212的两侧均留有间隙213。间隙213与压板215之间的间距216相对应,作为切割米线的锯片的伸出通道。

所述工作机架200内于远离上料组件1的一端设有废料口,并于该端的传送带212旁设有下料板219,切割完成后米线杆及废料均由此处下落运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于工作机架200下方布置用于切割米线的锯片,锯片自传送带212之间的间隙213伸出,将干燥后的米线对折搭挂于米线杆上,然后将米线杆的两端安置于两个牵引手211上,随后第一电机203驱动减速机204带动同步带208动作,进而带动移动梁209沿移动导轨210朝废料口移动,米线杆上待干燥的米线在移动过程中铺设在下方的各传送带212上,随后气缸201动作,通过压紧板202将米线压紧,同时下方的锯片旋转对米线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气缸201作用压紧板202上升松开米线,由第二电机221带动主动滚筒217旋转,从而通过传送带212及辅传送带220输送出工作机架200至打包工位,而米线杆及米线杆上的废料一并由废料口处的下料板219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