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7936发布日期:2018-12-14 23:2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属于模切机领域。



背景技术:

模切机又叫啤机、裁切机、数控冲压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EVA、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全断、半断)、压痕和烫金作业、贴合、自动排废,模切机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

但现有模切机在完成模切后,未再次对材料进行后期处理,容易使材料出现皱褶或者翘边,影响美观及影响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以解决现有模切机在完成模切后,未再次对材料进行后期处理,容易使材料出现皱褶或者翘边,影响美观及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其结构包括模切装置、横板、把手、横杆、底座、支撑杆、固定杆、观察窗、铰链、翻盖,所述横板后端与模切装置前端通过柳钉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部与支撑杆顶部相焊接,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底部为垂直连接,所述底座底部下端与固定杆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部与横杆底部相互平行,所述横杆侧端与固定杆中端为卡槽连接,所述横杆与固定杆中端为垂直连接,所述翻盖前端与观察窗外壁为相黏合,所述翻盖底部与模切装置上端为间隙配合,所述翻盖后端与模切装置顶部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把手后端与翻盖前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与模切装置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模切装置由液压模切器、动力装置、压板装置、传动装置、清渣装置、外框架组成,所述液压模切器左端与外框架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顶部与外框架内部顶端相黏合,所述压板装置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为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底部与外框架内部底端相贴合,所述外框架底部与外框架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模切器由直齿轮、压力活塞、压力油管、连接管、出油阀门、进油阀门、油箱、基座、缓冲滑槽、动力活塞、动力顶杆、刀头固定座、模切刀头、缓冲连杆、缓冲伸缩杆、缓冲滑块组成,所述直齿轮内环与压力活塞底部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压力活塞上端与压力油管内部相贴合,所述压力油管顶部与油箱顶部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油箱侧端与基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侧端与缓冲滑槽侧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缓冲滑槽内壁与缓冲滑块侧端相贴合,所述缓冲滑块中端与缓冲连杆侧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缓冲滑块底部与缓冲连杆下端通过缓冲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动力活塞底部与刀头固定座顶部通过动力顶杆固定连接,所述刀头固定座底部与模切刀头顶部为卡槽连接,所述动力活塞外壁与油箱内壁相贴合,所述直齿轮右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由第一输送带、清渣器、第二输送带、第一间歇式齿轮、第二间歇式齿轮、传动齿轮、连杆直齿轮、电机齿轮、电机、电源、控制器组成,所述第一输送带左端与第二输送带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二输送带左端与清渣器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右端与第一间歇式齿轮中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间歇式齿轮顶部与第二间歇式齿轮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间歇式齿轮内环与传动齿轮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顶部与连杆直齿轮底部为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直齿轮右端与电机齿轮左端上侧相啮合,所述电机齿轮右端与电机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右端上侧与控制器左端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底部与电源负极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左端与液压模切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模切器右端与动力装置左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模切器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右端与动力装置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直齿轮右端与传动齿轮左端相啮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装置由连杆斜齿轮、轴承固定座、固定块、压板齿盘、滑槽固定座、顶杆、滑块、第一V型连杆、第二V型连杆、压板、辅助压块组成,所述连杆斜齿轮右端与压板齿盘左端为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滑槽固定座底部与第一V型连杆顶部通过滑块相连接,所述压板齿盘内环与顶杆顶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上端与第二V型连杆上端通过顶杆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底部与第二V型连杆底部通过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V型连杆顶部与固定块底部为活动连接,所述辅助压块顶部与压板底部为嵌入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由左旋块、右旋块、摇杆、连杆滑轮、旋杆滑轮、右转轮、左转轮组成,所述左旋块右端与右旋块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右旋块中端与摇杆中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摇杆右端与外框架右端相贯通,所述左旋块中端与连杆滑轮右侧为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滑轮中端与旋杆滑轮外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旋杆滑轮外杆与右转轮内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右转轮外环与左转轮外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左转轮外壁与清渣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清渣装置由菱形翘板、清料齿盘、风扇齿轮、风扇叶、过滤层、漏斗组成,所述菱形翘板左端与清料齿盘内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清料齿盘左端与风扇齿轮后端相啮合,所述风扇齿轮左端与风扇叶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风扇叶左端与过滤层右端为间隙配合,所述漏斗左端与外框架内部左端相焊接,所述菱形翘板右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左端与清渣装置右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有左转轮,所述左转轮外壁与清渣装置为机械连接,所述清渣装置设有菱形翘板,所述左转轮外壁与菱形翘板右端通过连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杆斜齿轮左端与传动齿轮右端相啮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右端与外框架右端相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结构上设有模切装置,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支撑杆紧贴地面,手握把手往上拉,打开翻盖,检查内部零件是否损坏,若无异常,将材料放置在第二输送带,通过遥控启动控制器,此时电源为电机供能,电机齿轮通过连杆直齿轮使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同时带动连杆斜齿轮、第二间歇式齿轮、直齿轮转动,第二间歇式齿轮通过第一间歇式齿轮使第二输送带将材料送进,此时直齿轮转动,使压力活塞紧贴压力油管上滑,油液受挤压,流经连接管、进油阀门进入油箱,动力活塞受力,使动力顶杆连同刀头固定座向下滑动,由于基座固定不动,则缓冲滑块紧贴缓冲滑槽滑动,此时缓冲连杆配合缓冲伸缩杆缓缓伸展,充分分散动力顶杆所受压力,使动力顶杆更为稳定,不易变形,模切刀头对材料进行模切,成型后,产品滑入第一输送带,此时连杆斜齿轮带动压板齿盘转动,使顶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由于固定块与滑槽固定座固定不动,则第二V型连杆上下伸缩,第一V型连杆上端连同滑块紧贴滑槽固定座左右滑动,此时压板连同辅助压块上下滑动,压平成型材料,防止器出现皱褶或翘边,通过观察窗查看是否有残渣,清渣器转动时将残渣扫入漏斗,手握摇杆转动,左旋块连同右旋块带动连杆滑轮转动,此时旋杆滑轮通过右转轮使左转轮转动,进而使菱形翘板上下撬动,则清料齿盘受力转动,使风扇齿轮连同风扇叶转动,产生风力,透过过滤层将残渣吹出,装置集模切压板为一体,在对材料模切后,同时对成型材料进行压平处理,使成型材料不易产生皱褶或翘边,同时自动将内部残渣清除,防止残渣堵塞内部零件,使总体流程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切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渣装置的动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模切器的剖面图。

图中:模切装置-1、横板-2、把手-3、横杆-4、底座-5、支撑杆-6、固定杆-7、观察窗-8、铰链-9、翻盖-10、液压模切器-101、动力装置-102、压板装置-103、传动装置-104、清渣装置-105、外框架-106、直齿轮-1011、压力活塞-1012、压力油管-1013、连接管-1014、出油阀门-1015、进油阀门-1016、油箱-1017、基座-1018、缓冲滑槽-1019、动力活塞-10110、动力顶杆-10111、刀头固定座-10112、模切刀头-10113、缓冲连杆-10114、缓冲伸缩杆-10115、缓冲滑块-10116、第一输送带-1021、清渣器-1022、第二输送带-1023、第一间歇式齿轮-1024、第二间歇式齿轮-1025、传动齿轮-1026、连杆直齿轮-1027、电机齿轮-1028、电机-1029、电源-10210、控制器-10211、连杆斜齿轮-1031、轴承固定座-1032、固定块-1033、压板齿盘-1034、滑槽固定座-1035、顶杆-1036、滑块-1037、第一V型连杆-1038、第二V型连杆-1039、压板-10310、辅助压块-10311、左旋块-1041、右旋块-1042、摇杆-1043、连杆滑轮-1044、旋杆滑轮-1045、右转轮-1046、左转轮-1047、菱形翘板-1051、清料齿盘-1052、风扇齿轮-1053、风扇叶-1054、过滤层-1055、漏斗-105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模切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模切装置1、横板2、把手3、横杆4、底座5、支撑杆6、固定杆7、观察窗8、铰链9、翻盖10,所述横板2后端与模切装置1前端通过柳钉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底部与支撑杆6顶部相焊接,所述支撑杆6与底座5底部为垂直连接,所述底座5底部下端与固定杆7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底部与横杆4底部相互平行,所述横杆4侧端与固定杆7中端为卡槽连接,所述横杆4与固定杆7中端为垂直连接,所述翻盖10前端与观察窗8外壁为相黏合,所述翻盖10底部与模切装置1上端为间隙配合,所述翻盖10后端与模切装置1顶部通过铰链9相连接,所述把手3后端与翻盖10前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顶部与模切装置1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模切装置1由液压模切器101、动力装置102、压板装置103、传动装置104、清渣装置105、外框架106组成,所述液压模切器101左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02顶部与外框架106内部顶端相黏合,所述压板装置103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为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4底部与外框架106内部底端相贴合,所述外框架106底部与外框架106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模切器101由直齿轮1011、压力活塞1012、压力油管1013、连接管1014、出油阀门1015、进油阀门1016、油箱1017、基座1018、缓冲滑槽1019、动力活塞10110、动力顶杆10111、刀头固定座10112、模切刀头10113、缓冲连杆10114、缓冲伸缩杆10115、缓冲滑块10116组成,所述直齿轮1011内环与压力活塞1012底部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压力活塞1012上端与压力油管1013内部相贴合,所述压力油管1013顶部与油箱1017顶部通过连接管1014相连接,所述油箱1017侧端与基座101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018侧端与缓冲滑槽1019侧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缓冲滑槽1019内壁与缓冲滑块10116侧端相贴合,所述缓冲滑块10116中端与缓冲连杆10114侧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缓冲滑块10116底部与缓冲连杆10114下端通过缓冲伸缩杆10115相连接,所述动力活塞10110底部与刀头固定座10112顶部通过动力顶杆10111固定连接,所述刀头固定座10112底部与模切刀头10113顶部为卡槽连接,所述动力活塞10110外壁与油箱1017内壁相贴合,所述直齿轮1011右端与动力装置102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02由第一输送带1021、清渣器1022、第二输送带1023、第一间歇式齿轮1024、第二间歇式齿轮1025、传动齿轮1026、连杆直齿轮1027、电机齿轮1028、电机1029、电源10210、控制器10211组成,所述第一输送带1021左端与第二输送带1023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二输送带1023左端与清渣器1022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1023右端与第一间歇式齿轮1024中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间歇式齿轮1024顶部与第二间歇式齿轮1025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间歇式齿轮1025内环与传动齿轮1026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026顶部与连杆直齿轮1027底部为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直齿轮1027右端与电机齿轮1028左端上侧相啮合,所述电机齿轮1028右端与电机1029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1029右端上侧与控制器10211左端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0211底部与电源10210负极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026左端与液压模切器101相连接,所述液压模切器101右端与动力装置102左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模切器101设有直齿轮1011,所述直齿轮1011右端与动力装置102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02设有传动齿轮1026,所述直齿轮1011右端与传动齿轮1026左端相啮合,所述压板装置103由连杆斜齿轮1031、轴承固定座1032、固定块1033、压板齿盘1034、滑槽固定座1035、顶杆1036、滑块1037、第一V型连杆1038、第二V型连杆1039、压板10310、辅助压块10311组成,所述连杆斜齿轮1031右端与压板齿盘1034左端为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滑槽固定座1035底部与第一V型连杆1038顶部通过滑块1037相连接,所述压板齿盘1034内环与顶杆1036顶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1038上端与第二V型连杆1039上端通过顶杆1036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1038底部与第二V型连杆1039底部通过压板10310相连接,所述第二V型连杆1039顶部与固定块1033底部为活动连接,所述辅助压块10311顶部与压板10310底部为嵌入式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4由左旋块1041、右旋块1042、摇杆1043、连杆滑轮1044、旋杆滑轮1045、右转轮1046、左转轮1047组成,所述左旋块1041右端与右旋块1042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右旋块1042中端与摇杆1043中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摇杆1043右端与外框架106右端相贯通,所述左旋块1041中端与连杆滑轮1044右侧为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滑轮1044中端与旋杆滑轮1045外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旋杆滑轮1045外杆与右转轮1046内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右转轮1046外环与左转轮1047外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左转轮1047外壁与清渣装置105相连接,所述清渣装置105由菱形翘板1051、清料齿盘1052、风扇齿轮1053、风扇叶1054、过滤层1055、漏斗1056组成,所述菱形翘板1051左端与清料齿盘1052内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清料齿盘1052左端与风扇齿轮1053后端相啮合,所述风扇齿轮1053左端与风扇叶1054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风扇叶1054左端与过滤层1055右端为间隙配合,所述漏斗1056左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左端相焊接,所述菱形翘板1051右端与传动装置104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4左端与清渣装置105右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4设有左转轮1047,所述左转轮1047外壁与清渣装置105为机械连接,所述清渣装置105设有菱形翘板1051,所述左转轮1047外壁与菱形翘板1051右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斜齿轮1031左端与传动齿轮1026右端相啮合,所述第一输送带1021右端与外框架106右端相贯通。

本专利所说的观察窗8采用塑料材质,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在进行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支撑杆6紧贴地面,手握把手3往上拉,打开翻盖10,检查内部零件是否损坏,若无异常,将材料放置在第二输送带1023,通过遥控启动控制器10211,此时电源10210为电机1029供能,电机齿轮1028通过连杆直齿轮1027使传动齿轮1026转动,传动齿轮1026同时带动连杆斜齿轮1031、第二间歇式齿轮1025、直齿轮1011转动,第二间歇式齿轮1025通过第一间歇式齿轮1024使第二输送带1023将材料送进,此时直齿轮1011转动,使压力活塞1012紧贴压力油管1013上滑,油液受挤压,流经连接管1014、进油阀门1016进入油箱1017,动力活塞10110受力,使动力顶杆10111连同刀头固定座10112向下滑动,由于基座1018固定不动,则缓冲滑块10116紧贴缓冲滑槽1019滑动,此时缓冲连杆10114配合缓冲伸缩杆10115缓缓伸展,充分分散动力顶杆10111所受压力,使动力顶杆10111更为稳定,不易变形,模切刀头10113对材料进行模切,成型后,产品滑入第一输送带1021,此时连杆斜齿轮1031带动压板齿盘1034转动,使顶杆1036做上下往复运动,由于固定块1033与滑槽固定座1035固定不动,则第二V型连杆1039上下伸缩,第一V型连杆1038上端连同滑块1037紧贴滑槽固定座1035左右滑动,此时压板10310连同辅助压块10311上下滑动,压平成型材料,防止器出现皱褶或翘边,通过观察窗8查看是否有残渣,清渣器1022转动时将残渣扫入漏斗1056,手握摇杆1043转动,左旋块1041连同右旋块1042带动连杆滑轮1044转动,此时旋杆滑轮1045通过右转轮1046使左转轮1047转动,进而使菱形翘板1051上下撬动,则清料齿盘1052受力转动,使风扇齿轮1053连同风扇叶1054转动,产生风力,透过过滤层1055将残渣吹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模切机在完成模切后,未再次对材料进行后期处理,容易使材料出现皱褶或者翘边,影响美观及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模切装置,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支撑杆紧贴地面,手握把手往上拉,打开翻盖,检查内部零件是否损坏,若无异常,将材料放置在第二输送带,通过遥控启动控制器,此时电源为电机供能,电机齿轮通过连杆直齿轮使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同时带动连杆斜齿轮、第二间歇式齿轮、直齿轮转动,第二间歇式齿轮通过第一间歇式齿轮使第二输送带将材料送进,此时直齿轮转动,使压力活塞紧贴压力油管上滑,油液受挤压,流经连接管、进油阀门进入油箱,动力活塞受力,使动力顶杆连同刀头固定座向下滑动,由于基座固定不动,则缓冲滑块紧贴缓冲滑槽滑动,此时缓冲连杆配合缓冲伸缩杆缓缓伸展,充分分散动力顶杆所受压力,使动力顶杆更为稳定,不易变形,模切刀头对材料进行模切,成型后,产品滑入第一输送带,此时连杆斜齿轮带动压板齿盘转动,使顶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由于固定块与滑槽固定座固定不动,则第二V型连杆上下伸缩,第一V型连杆上端连同滑块紧贴滑槽固定座左右滑动,此时压板连同辅助压块上下滑动,压平成型材料,防止器出现皱褶或翘边,通过观察窗查看是否有残渣,清渣器转动时将残渣扫入漏斗,手握摇杆转动,左旋块连同右旋块带动连杆滑轮转动,此时旋杆滑轮通过右转轮使左转轮转动,进而使菱形翘板上下撬动,则清料齿盘受力转动,使风扇齿轮连同风扇叶转动,产生风力,透过过滤层将残渣吹出,装置集模切压板为一体,在对材料模切后,同时对成型材料进行压平处理,使成型材料不易产生皱褶或翘边,同时自动将内部残渣清除,防止残渣堵塞内部零件,使总体流程更为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