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柔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634发布日期:2019-02-12 21:2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柔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器化、智能化的运用方式越来越多,作为汽车安全件之一的门锁,也在逐步向电器化方向转变,随之而出的智能锁便是其中一项,与传统汽车门锁相比,智能锁电器化程度更高,在满足相同门锁功能的情况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这也更进一步符合了目前汽车电器化、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但是电器化程度越高,相对应的门锁内部的信号采集就更多,而受到结构的限制,传统的处理方法会使零件复杂程度增大,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电器部件与电路板部件组装在一起,装配繁琐,不易管控,不便于拆装更换,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装配便捷、易于拆装的用于汽车门锁的柔性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锁体,底座上部插接设置有用于固定锁体的压盖,底座内设置有位于锁体一侧的电器控制组件,压盖侧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卡设有电路板组件;电器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卡设在底座上的定位块以及固定卡设在安装槽内的接插件,定位块内设置有微动开关,接插件侧部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插接槽,接插件与微动开关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电路板组件包括卡设在安装槽内的定位板,定位板上部固定设置有外接插座,定位板下部固定连接有PCB板,外接插座与PCB板电连接,PCB板上设置有与各个插接槽插接配合的插针。

所述插针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或圆形结构,插接槽的结构与插针相适配。

所述插针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插接槽设置为与插针相适配的T形槽。

所述插针端部设置为尖端结构。

所述导线上设置有导电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将锁体及电器控制组件装配在底座内,并通过压盖锁紧,定位块扣设在底座内,通过压盖对接插件进行限位,装配完成后,电路板组件可通过PCB板上的插针与接插件上的插接槽插接配合,并通过压盖对定位板限位,从而实现电路板组件与电器控制组件的快速对接,避免了现有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便于拆装,易于更换。

2、插针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或圆形结构,能够实现快速插接,提高装配效率。

3、插针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增加插接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组件与电器控制组件发生松动,影响汽车门锁的使用性能。

4、插针端部设置为尖端结构,能够快速实现定位插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器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内设置有锁体,底座1上部插接设置有用于固定锁体的压盖2,底座1内设置有位于锁体一侧的电器控制组件,压盖2侧部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卡设有电路板组件;电器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卡设在底座1上的定位块4以及固定卡设在安装槽3内的接插件5,定位块4内设置有微动开关6,接插件5侧部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插接槽7,接插件5与微动开关6之间通过导线8电连接;电路板组件包括卡设在安装槽3内的定位板9,定位板9上部固定设置有外接插座10,定位板9下部固定连接有PCB板11,外接插座10与PCB板11电连接,PCB板11上设置有与各个插接槽7插接配合的插针12。

锁体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器控制组件可通过微动开关6实现锁体开启信号、锁体锁止/解止信号、电机通电/断电信号的采集。所述电路板组件可通过自身电器逻辑关系的判断,实现汽车门锁的系统控制。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简称印制板,英文简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或PWB(printed wiring board),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这种板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所述插针12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或圆形结构,插接槽7的结构与插针12相适配。

所述插针12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插接槽7设置为与插针12相适配的T形槽。

所述插针12端部设置为尖端结构。

所述导线8上设置有导电片13。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将锁体及电器控制组件装配在底座1内,并通过压盖2锁紧,在装配时,将定位块4扣设在底座1内,通过压盖2对接插件5进行限位,装配完成后,电路板组件可通过PCB板11上的插针12与接插件5上的插接槽7插接配合,并通过压盖2对定位板9限位,从而实现电路板组件与电器控制组件的快速对接,避免了现有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便于拆装,易于更换。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