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0619发布日期:2019-06-19 00:0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内存条是用于储存数据的一个重要计算机部件,由于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内存条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使用前都要对内存条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时需要将内存条从料仓内取出再放到测试机器的测试台上,但是人工一个个的取放,速度比较慢,效率也比较低,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抓取装置,能够智能抓取内存条,可以调整抓取速度,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抓取装置,包括用于抓取的抓取组件和调整抓取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抓取组件包括用于夹持待夹持物两端的夹抓和用于调整夹抓张开或夹持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调整夹抓的张开或夹持,再通过升降组件升降进再控制抓取组件将待夹持物放置的预设的位置,操作更加精确,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抓取速度,相对于人工速度更快,而且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夹抓固定连接的驱动部和供驱动部滑动的滑轨;驱动部上还连接有驱动驱动部滑动的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驱动部滑动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滑轨能够更精准的控制驱动部的滑动方向,放置更加准确,也有利于提高取放速度,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抓包括夹持时抵触待夹持物顶部的抵触面和夹持待夹持物两端的夹持面,抵触面和夹持面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触面和夹持面共同夹持待夹持物夹持的更加稳固,而且抵触面也有很好的定位作用,夹持更加简便,进而也利于加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抓与夹持面相对的一面为外表面,外表面与夹持面呈锐角,且外表面底部向夹持面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也方便插入放置内存条的容器内,也利于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抓取组件平行相对设置两组,且两组抓取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抓取组件抓取速度更快,而且平行相对设置也利于节省空间;内存条型号不同,或者生产厂家不同,尺寸会有不同,需要调整两组抓取组件的距离;还有做不同测试的平台放置两片内存条的间距也会有不同,调节两组抓取组件的距离能够适配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测试,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升降组件靠近抓取组件的一端连接有支架,其中一组抓取组件上方的支架上连接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承接件,承接件固定连接在这组抓取组件上实现调节气缸调节这组抓取组件与另一组抓取组件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气缸通过伸缩部伸缩带动承接件滑动,进而带动其中一组抓取组件移动,调整两组抓取组件的距离,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在任意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架上设有调节导轨;固定连接承接件的抓取组件的顶部与调节导轨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导轨能够很好的限位和导向抓取组件的滑动方向,滑动的更加顺利和准确,同时调节导轨也能承担抓取组件的部分重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靠近未固定连接承接件的一组抓取组件的一侧开设有供承接件滑动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能够很好的限位和导向抓取组件的滑动方向,便于始终保持两组抓取组件的平行相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抓取组件一组为固定在支架上的定位抓取组件,另一组为可相对支架滑动的活动抓取组件;两组抓取组件上的驱动机构相互独立,且驱动机构共设置四个,分别固定在每组抓取组件的两端,调节气缸位于活动抓取组件两个驱动机构的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相互独立更好控制,调整也更灵活;四个组件和调节气缸的位置设置能够更合理的利用空间,而且经测试发现,两组抓取组件既能提高效率,也不会影响机械手的负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抓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还设有定位件,固定驱动机构的固定板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定位件的门形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在定位槽方便安装驱动机构和抓紧组件,更容易对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驱动机构调整夹抓的张开或夹持,再通过升降组件升降进再控制抓取组件将待夹持物放置的预设的位置,操作更加精确,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抓取速度,相对于人工速度更快,而且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效率更高。

2.调节气缸通过伸缩部伸缩带动承接件滑动,进而带动其中一组抓取组件移动,调整两组抓取组件的距离,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在任意位置固定。

3.通过抵触面和夹持面共同夹持待夹持物夹持的更加稳固,而且抵触面也有很好的定位作用,夹持更加简便,进而也利于加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气缸和承接件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调节气缸;12、承接件;13、调节导轨;14、固定板;141、限位槽;142、定位槽;2、抓取组件;21、夹抓;211、抵触面;212、夹持面;22、驱动机构;221、驱动部;222、滑轨;223、气缸;23、定位件;3、升降组件;4、内存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智能抓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抓取的抓取组件2和调整抓取组件2升降的升降组件3;抓取组件2包括用于夹持待夹持物两端的夹抓21和用于调整夹抓21张开或夹持的驱动机构22。驱动机构22包括与夹抓21固定连接的驱动部221和供驱动部221滑动的滑轨222;驱动部221上还连接有驱动驱动部221滑动的气缸223。气缸223驱动驱动部221滑动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滑轨222能够更精准的控制驱动部221的滑动方向,放置更加准确,也有利于提高取放速度,提高效率。

通过驱动机构22调整夹抓21的张开或夹持,再通过升降组件3升降进再控制抓取组件2将待夹持物放置的预设的位置,操作更加精确,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抓取速度,相对于人工速度更快,而且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效率更高。

抓取组件2平行相对设置两组,且两组抓取组件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两组抓取组件2抓取速度更快,而且平行相对设置也利于节省空间;内存条4型号不同,或者生产厂家不同,尺寸会有不同,需要调整两组抓取组件2的距离;还有做不同测试的平台放置两片内存条4的间距也会有不同,调节两组抓取组件2的距离能够适配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测试,适用范围更广。

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组件3靠近抓取组件2的一端连接有支架1,抓取组件2一组为固定在支架1上的定位抓取组件2,另一组为可相对支架1滑动的活动抓取组件2;两组抓取组件2上的驱动机构22相互独立,且驱动机构22共设置四个,分别固定在每组抓取组件2的两端,调节气缸11位于活动抓取组件2两个驱动机构22的中部。驱动机构22相互独立更好控制,调整也更灵活;四个组件和调节气缸11的位置设置能够更合理的利用空间,而且经测试发现,两组抓取组件2既能提高效率,也不会影响机械手的负重,而且占据的体积也相对较小。

活动抓取组件2上方的支架1上连接有调节气缸11,调节气缸11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承接件12,承接件12固定连接在活动抓取组件2上实现调节气缸11调节活动抓取组件2与定位抓取组件2的距离。支架1上设有调节导轨13;固定连接承接件12的抓取组件2的顶部与调节导轨13滑动连接。调节气缸11通过伸缩部伸缩带动承接件12滑动,进而带动活动抓取组件2移动,调整两组抓取组件2的距离,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在任意位置固定。

支架1上靠近定位抓取组件2的一侧开设有供承接件12滑动的限位槽141。限位槽141能够很好的限位和导向抓取组件2的滑动方向,便于始终保持两组抓取组件2的平行相对。

夹抓21包括夹持时抵触待夹持物顶部的抵触面211和夹持待夹持物两端的夹持面212,抵触面211和夹持面212相互垂直。通过抵触面211和夹持面212共同夹持待夹持物夹持的更加稳固,而且抵触面211也有很好的定位作用,夹持更加简便,进而也利于加速。夹抓21与夹持面212相对的一面为外表面,外表面与夹持面212呈锐角,角度范围为3-10°,且外表面底部向夹持面212倾斜。一方面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也方便插入放置内存条4的容器内,也利于提高效率。

如图2所示,夹抓21靠近驱动机构22的一侧还设有定位件23,固定驱动机构22的固定板14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定位件23的门形的定位槽142,定位槽142三个面开口,定位件23可从定位槽142底部开口伸入,也可从定位槽142两侧开口伸入,且定位槽142靠近夹抓21的两侧壁沿滑轨222方向延伸的距离等于定位件23在定位槽142内的宽度,便于定位;定位槽142沿定位件23厚度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定位件23的厚度,给定位件23一定的活动余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