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280发布日期:2019-06-15 00:2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安防警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常需要人工来进行摆旗指挥或警示,但这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施工现场情况较为复杂,人工摆旗存在安全隐患;人工摆旗时长较短且成本较高;人工摆旗距离稍远其作用便大为降低,并不能持续的发出警示信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安全隐患,节省成本且节能环保的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解决人工摆旗存在安全隐患,成本较高且警示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包括人形机体和穿着在所述人形机体上的衣物,所述人形机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带动所述人形机体作转身运动的转动机构,所述人形机体还包括两个机械手臂,所述两个机械手臂分别由两个摆动机构独立带动并做上下摇摆运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人形机体底部的转盘以及摇杆组件,所述转盘设置在底座上部,所述摇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摇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曲杆、连杆和摇杆,曲杆的远离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摇杆的远离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曲杆的转动半径小于所述摇杆的转动半径,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曲杆作圆周运动,所述摇杆和转盘由所述曲杆带动做有限角度的扇形往复转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连杆组件、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的第二电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的联轴节,所述联轴节通过第一万向联轴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竖向设置,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万向联轴器,第二万向联轴器与转动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片包括圆盘形本体和一体设置在圆盘形本体一侧的凸柄,所述圆盘形本体中心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凸柄上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万向联轴器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二圆孔内的螺杆与转动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孔内固定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远离转动连接片的一端焊接有一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机械手臂固定连接,所述联轴节的转动半径小于所述转动连接片的转动半径,当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时,所述联轴节作圆周运动,所述机械手臂由所述转动板带动做上下往复摇摆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板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弹簧调节体,所述弹簧调节体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弹簧一端连接所述调节孔,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人形机体的下部。可通过对所述弹簧调节体上的多个所述调节孔进行选择,来实现通过弹簧来调节所述转动板的平衡,进而达到节省电机用电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警示灯、频闪灯和警鸣器。所述警示灯可多种形式设置,例如: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相邻的红色警示灯和蓝色警示灯,用以警示他人,红色具有警示作用,而蓝色可与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在夜间,所述红色警示灯和所述蓝色警示灯具有很强的光线穿透能力,并且红蓝互换对于色盲患者来说也能够区分。所述频闪灯进行固定频率的闪烁,有效的起到对周围人员的警示作用。所述警鸣器传播较远,可对较远处的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前还配套设置有为所述警戒机器人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警示灯、频闪灯和警鸣器均与所述蓄电池供电连接,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能够实现用电环保,节省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包括人形机体和穿着在该人形机体上的衣物,该人形机体设置在底座上,该底座上设置有带动该人形机体作转身运动的转动机构,所述人形机体还包括两个机械手臂,所述两个机械手臂分别由两个摆动机构独立带动并做上下摇摆运动。本实用新型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通过设置摆动机构及转动机构来代替完成人工动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性,还设置有声音及灯光装置,也能更好的起到警示的作用,该警戒机器人的供电方式为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缩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的转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的摆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转动连接片36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摆动机构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中摆动机构与弹簧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的供电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为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包括人形机体101和穿着在人形机体101上的衣物,该人形机体101设置在底座1上,该底座1上设置有带动人形机体101作转身运动的转动机构2,人形机体101还包括两个机械手臂102,两个机械手臂102分别由两个摆动机构3独立带动并做上下摇摆运动。

底座1上设置有警示灯11、频闪灯12和警鸣器13。警示灯11可多种形式设置,例如:在底座1上设置相邻的红色警示灯和蓝色警示灯,用以警示他人,红色具有警示作用,而蓝色可与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在夜间,红色警示灯和蓝色警示灯具有很强的光线穿透能力,并且红蓝互换对于色盲患者来说也能够区分。频闪灯12进行固定频率的闪烁,有效的起到对周围人员的警示作用。警鸣器13传播距离较远,且声音明显,可对较远处的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结合图1和图2,转动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在人形机体101底部的转盘21以及摇杆组件22,转盘21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摇杆组件22设置在底座1内,该摇杆组件22包括依次连接的曲杆23、连杆24和摇杆25,曲杆23的远离连杆24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驱动连接,摇杆25的远离连杆24的一端与转盘21下部固定连接,曲杆23的转动半径小于摇杆25的转动半径,第一电机4带动曲杆23作圆周运动,摇杆25和转盘21由曲杆23带动做有限角度的扇形往复转动。

曲杆23由第一电机4带动,完成匀速圆周运动,通过控制第一电机4的转动速度,可以改变曲杆23转动的速度,曲杆23的转动带动连杆24运动,连杆24与摇杆25相连,继而带动摇杆25围绕转盘21下部固定的支点转动,曲杆23、连杆24和摇杆25连接部位都在杆件的两端,曲杆23转动半径小于摇杆25转动半径即是曲杆23的长度小于摇杆25的长度,这就使得曲杆23做完整圆周运动后,摇杆25也无法围绕转盘21下部固定支点转动完一周,这就形成了摇杆25在一个扇形区域反复转动的运动状态,摇杆25连接着转盘21,即转盘21也做着反复转动,转盘21控制人形机体101,即人形机体101也做转身运动。通过适当增加曲杆23的长度可达到增大人形机体101转动范围的目的,前提为曲杆23转动半径小于摇杆25转动半径。

结合图3、图4和图5,摆动机构3包括连杆组件31、与连杆组件31连接并带动连杆组件31运动的第二电机5,该连杆组件包括与第二电机5驱动连接的联轴节32,该联轴节32通过第一万向联轴器33连接有丝杠34,丝杠34竖向设置,丝杠3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万向联轴器35,第二万向联轴器35与转动连接片36固定连接,转动连接片36包括圆盘形本体361和一体设置在圆盘形本体361一侧的凸柄362,圆盘形本体361中心设置有第一圆孔3611,凸柄362上设置有第二圆孔3621,第二万向联轴器35通过穿设在第二圆孔3621内的螺杆与转动连接片36固定连接,第一圆孔3611内固定穿设有转动轴37,转动轴37的远离转动连接片36的一端焊接有一转动板38,转动板38与机械手臂102固定连接,联轴节32的转动半径小于转动连接片36的转动半径,当第二电机5转动时,联轴节32作圆周运动,机械手臂102由转动板38带动做上下往复摇摆运动。

联轴节32由第二电机5带动做圆周运动,可通过改变第二电机5的转速来控制联轴节32的转速,联轴节32连接着丝杠34,即带动丝杠34运动,丝杠34连接着转动连接片36的凸柄362,丝杠34带动与凸柄362为一体的圆盘形本体36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37与转动板38转动,实现机械手臂102的上下摆动。联轴节32的转动半径小于转动连接片36的转动半径,使得联轴节32做完整圆周运动后,转动连接片36也无法带动转动轴37完成整周的转动,只能使得转动轴37完成一定范围的转动,即达到机械手臂102做上下往复摇摆运动的目的。通过增加联轴节32的长度可以达到增大机械手臂102上下摆动幅度的目的,前提是联轴节32转动半径小于转动连接片36转动半径。

转动机构2和摆动结构3的设置可以使得该警戒机器人代替人工摆旗,提高安全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几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6所示,转动板38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弹簧调节体39,弹簧调节体39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40,弹簧一端连接调节孔40,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人形机体101的下部。

转动板38连接着机械手臂102,具有一定的重力,通过弹簧拉住弹簧调节体39上的不同的调节孔40,来对转动板38和机械手臂102的重力进行调整平衡,以便降低第二电机5的负荷,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

底座1前还配套设置有为该警戒机器人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14和蓄电池15,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警示灯11、频闪灯12和警鸣器13均与蓄电池15供电连接,蓄电池15与太阳能电池板14供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4通过对太阳能的收集,可以为该警戒机器人提供所需电源,不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充电,维修维护方便,节省人力物力,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见图7所示,该太阳能电池板14为该警戒机器人供电,其中第一电机4连接有调节电阻,可通过对该调节电阻的调节进而对流过第一电机4的电流进行调节,继而控制第一电机4的转速,达到调节转盘21转速的目的。第二电机5有两个,分别连接有调节电阻,也可通过调节所连接的调节电阻对流过两个第二电机5的电流进行调节,达到分别独立控制两个摆动机构3进而控制两个机械手臂102独立摆动的目的。其中还连接有警示灯11,这里有两个,实际可设置多个,对周围人员起到警示作用,还连接有频闪灯12和警鸣器13,通过声音和灯光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所述用于施工场地的警戒机器人,通过设置摆动机构及转动机构,并配合人形机体来代替完成人工动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性,还设置有声音及灯光装置,也能更好的起到警示的作用,该警戒机器人的供电方式为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缩减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