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车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8465发布日期:2019-11-06 00:0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门铰链。



背景技术:

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车门关键零部件—车门铰链,会直接影响到车门、车身及其他相关零部件的连接匹配效果、开闭过程的手感和声音品质。目前市场上车门铰链存在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是不可拆卸铰链,由于车门铰链不可拆卸,车间装配时需要多次拆卸车门,调整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和面差,浪费工时且装配效果较差;第二是可拆卸型钢铰链,由于铰链中销轴的影响,车门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将车门向上提起至少38mm,才能使铰链销轴从铰链活动页中拔出,该过程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充分校核,由于造型形式对设计影响较大,导致车门上、下铰链间距减小,车门性能下降;第三是车门铰链的成本和重量,冲压铰链成本较低,但是重量较大,而型钢铰链结构小巧,单个重量只有0.3kg左右,但价格较高,约是冲压铰链的2倍。

另外,目前电动汽车车门设置的开度较大,限位器的开度也设置的较大,而且有些电动汽车的限位器为限位拉杆,或者由尼龙绳代替限位器;由于车门开度较大,在有风的情况下,风的作用力大,从而很易将车门与车架连接的限位器和铰链拉坏,甚至会损坏车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车门铰链。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设弹性挡板,所述弹性挡板一侧边缘呈弧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过渡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位于所述弹性挡板两侧的位置均固设有第一侧板,所述弹性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部,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固定销;

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第二固定板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端部活套在所述固定销上并与所述固定销转动配合,所述弧形板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内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第一固定板绕所述固定销转向所述弧形板内侧面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挡板的自由端靠向所述弧形板外侧面并抵接在所述弧形板上。

进一步为: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边缘呈弧形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弧形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弧形板均一体化连接;所述弧形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固定销转动配合。

进一步为:在所述弧形板上沿其长方向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为:在所述弧形板上设有一条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所述弧形板本体上凸出所述弧形板内侧面的U型槽体。

进一步为:所述弹性挡板的外侧面为内弧形面,增加弹性挡板接触弧形板后的形变量,从而更有效缓冲第一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车门铰链设计成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当车门限位器损坏时,车门铰链对车门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将阻挡部件设计成具有弹性的部件,能较好的缓冲部件之间的冲击,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另外,第二固定板、第二侧板和弧形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固定板、第一侧板和挡板的连接结构第一视角图;

图3为第一固定板、第一侧板和挡板的连接结构第二视角图;

图4为第二固定板、第二侧板和弧形板的连接结构第一视角图;

图5为第二固定板、第二侧板和弧形板的连接结构第二视角图。

图中,11、第一固定板;12、第一侧板;13、弹性挡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二侧板;23、弧形板;231、加强筋;3、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车门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11,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1的一侧固设弹性挡板13,所述弹性挡板13一侧边缘呈弧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1过渡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上位于所述弹性挡板13两侧的位置均固设有第一侧板12,所述弹性挡板13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2的中部,所述第一侧板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12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固定销3;

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第二固定板21和弧形板23,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弧形板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23的另一端端部活套在所述固定销3上并与所述固定销3转动配合,所述弧形板23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1内侧面的朝向相同其中,所述弧形板23的一端边缘呈弧形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1一侧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1和弧形板2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侧板22,所述第二侧板2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1、弧形板均一体化连接,所述弧形板23通过所述第二侧板22与所述固定销3转动配合。当所述第一固定板11绕所述固定销3转向所述弧形板23内侧面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打开车门,所述弹性挡板13的自由端靠向所述弧形板23外侧面并抵接在所述弧形板23上,从而实现限位;当所述第一固定板11绕所述固定销3转向所述弧形板23外侧面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关闭车门,所述弹性挡板13的内端与弧形板23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渐渐缩小。

其中,在所述弧形板23上设有一条所述加强筋231,所述加强筋231为所述弧形板23本体上凸出所述弧形板23内侧面的U型槽体。另外,所述弹性挡板13的外侧面为内弧形面,增加弹性挡板13接触弧形板23后的形变量,从而更有效缓冲第一固定板11。本实用新型均为金属材质,当弹性挡板的厚度设计为一定厚度时,其本身及其与第一固定块的弧形连接部分是具有一定弹性的,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和阻挡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