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3347发布日期:2020-05-20 02:1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是通过三坐标找到指定位置将零件放置在夹持装置进行测量,现有得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建立坐标后不方便重复使用,夹持装置不具备模拟零件后续加持装配,不方便根据零件的结构特性建立坐标。

目前市场上的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存在许多缺陷,建立坐标后不方便重复使用,夹持装置不具备模拟零件后续加持装配,不方便根据零件的结构特性建立坐标,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存在许多缺陷,建立坐标后不方便重复使用,夹持装置不具备模拟零件后续加持装配,不方便根据零件的结构特性建立坐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包括底座和待测量零件,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第一定位座,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座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部本体,远离第一定位座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顶部安装有第二限位部本体,靠近第一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之间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第三定位座,所述第三定位座顶部安装有第三限位部本体,靠近第三限位部本体的所述第三定位座一侧安装有第四限位部本体;

靠近第三定位座的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垂直式快速夹钳,靠近第二定位座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第四定位座,所述第四定位座一侧安装有第五限位部本体,靠近第一定位座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第五定位座,所述第五定位座一侧安装有第六限位部本体,所述待测量零件设置在第四限位部本体与垂直式快速夹钳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同为圆柱状,且第一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关于底座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本体与第二限位部本体同为半球状,且第一限位部本体的尺寸与第二限位部本体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三定位座为不规则矩形状,且第三定位座关于底座居中设置,并且第三限位部本体与第四限位部本体关于第三定位座呈l形。

优选的,所述第四定位座与第五定位座同为矩形状,且第四定位座与第五定位座关于底座对称设置,并且第五限位部本体与第六限位部本体设置在第四定位座与第五定位座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

1.设置有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放置到三坐标操作台上并固定,使三坐标在夹持装置上建立基准,使用该夹持装置,只需要第一次建立坐标找正位置,后续待测量零件测量无需再次建立坐标;

2.设置有待测量零件放置到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与第三定位座上,以便确认第一限位部本体、第二限位部本体与第三限位部本体进行贴合,从而调整待测量零件与第四限位部本体、第五限位部本体、第六限位部本体进行贴合,夹持装置模拟了待测量零件后续的加持、装配,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及测量要求;

3.设置有夹持装置简化了建立坐标程序的难度及操作的稳定性,可以根据待测量零件的结构特性在指定的区域位置建立坐标系,从而在建立坐标后待测量零件只需放置在夹持装置上便可以进行测量,方便待测量零件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与待测量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定位座,3、第一限位部本体,4、第二定位座,5、第二限位部本体,6、第三定位座,7、第三限位部本体,8、第四限位部本体,9、垂直式快速夹钳,10、第四定位座,11、第五限位部本体,12、第五定位座,13、第六限位部本体,14、待测量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定位座2、第一限位部本体3、第二定位座4、第二限位部本体5、第三定位座6、第三限位部本体7、第四限位部本体8、垂直式快速夹钳9、第四定位座10、第五限位部本体11、第五定位座12、第六限位部本体13和待测量零件14,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第一定位座2,所述第一定位座2与第二定位座4同为圆柱状,且第一定位座2与第二定位座4关于底座1对称设置,将待测量零件14两侧放置到第一定位座2与第二定位座4上,使第一定位座2与第二定位座4对待测量零件14进行支撑,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座2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部本体3,所述第一限位部本体3与第二限位部本体5同为半球状,且第一限位部本体3的尺寸与第二限位部本体5的尺寸相同,确认待测量零件14与第一限位部本体3、第二限位部本体5进行贴合,远离第一定位座2的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第二定位座4,所述第二定位座4顶部安装有第二限位部本体5,靠近第一定位座2与第二定位座4之间的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第三定位座6,所述第三定位座6为不规则矩形状,且第三定位座6关于底座1居中设置,并且第三限位部本体7与第四限位部本体8关于第三定位座6呈l形,将待测量零件14的一侧放置在第三定位座6上,并将待测量零件14两侧与第三限位部本体7、第四限位部本体8进行贴合,所述第三定位座6顶部安装有第三限位部本体7,靠近第三限位部本体7的所述第三定位座6一侧安装有第四限位部本体8;

靠近第三定位座6的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垂直式快速夹钳9,靠近第二定位座4的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第四定位座10,所述第四定位座10与第五定位座12同为矩形状,且第四定位座10与第五定位座12关于底座1对称设置,并且第五限位部本体11与第六限位部本体13设置在第四定位座10与第五定位座12一侧,将待测量零件14一侧与第四定位座10、第五定位座12进行接触,并使待测量零件14与第五限位部本体11、第六限位部本体13进行贴合,所述第四定位座10一侧安装有第五限位部本体11,靠近第一定位座2的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第五定位座12,所述第五定位座12一侧安装有第六限位部本体13,所述待测量零件14设置在第四限位部本体8与垂直式快速夹钳9之间。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时,首先需要对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进行简单了解,使用时将涡轮发动机后转接管夹持装置放置到三坐标操作台上并固定,使用三坐标在夹持装置上建立基准,将待测量零件14放置到第一定位座2、第二定位座4与第三定位座6上,并确认待测量零件14与第一限位部本体3、第二限位部本体5与第三限位部本体7进行贴合,调整待测量零件14位置与第三定位座6、第四定位座10、第五定位座12接触,确认待测量零件14与第四限位部本体8、第五限位部本体11、第六限位部本体13进行贴合,使用三坐标检测程序对待测量零件14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取下待测量零件14,待测量零件14取下后可以进行后续零件测量,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