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干粉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全球环境的关注,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汽车行驶需要的动力很大,采用电力提供动力的电动汽车为了保证能够正常行驶,需要电池仓长时间提供较大电流,保证动力的提供。对于电动汽车,电池舱着火为安全隐患之一,因此现有的电动汽车配备了火灾预测和灭火装置。
其中在电动汽车的电池舱内设有多个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电池箱,电池箱内设有多个锂电池组,灭火部分主要包括电控装置以及灭火装置,电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火情检测传感器以及火情采集控制器,火情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燃气传感器等,火情检测传感器置于电池箱内,火情采集控制器与火情检测传感器、主控制器通讯,灭火装置包括主机以及喷粉管,主机与电控装置的主控制器通讯,喷粉管与主机连接,每个电池箱内均穿入有喷粉管,喷粉管置于电池箱内的一端上设有喷粉器。火情采集控制器采集火情检测传感器信号,并输入主控制器进行判定,在判定出现火灾时,主控制器控制灭火装置的主机向电池箱内的喷粉器喷灭火剂实施灭火。为保证电池仓内恒温,以达到保护电池箱正常工作,现有采用在电池仓内设置恒温装置,如中国专利号为201521138389.2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降温防火装置》,其实现电池仓内恒温。
现有结构的电池舱灭火装置存在如下缺陷:1、火情检测传感器未采用火焰传感器,或者火焰传感器的选用不当,造成火情检测效果差的缺陷;
2、电池仓的恒温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电池箱采用吊装,电池箱固定不稳固,恒温装置的空调口直接对着电池箱吹,容易造成电池箱受热不均,对电池箱局部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紫外火焰传感器,火焰检测受外界干扰少,工作安全可靠的锂电池干粉灭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干粉灭火装置,包括若干电池仓、电控装置以及灭火装置,电池仓内设有电池箱,电池箱内设有锂电池,所述电控装置包括通讯连接的主控制器、火情检测传感器以及火情采集传感器,火情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及燃气传感器,所述灭火装置包括主机以及与电池箱对应的若干喷粉管,主机与主控制器通讯,喷粉管连接电池箱和主机,喷粉管置于电池箱内的一端设喷粉器,所述电池仓顶部设有散热风扇,电池仓底部设有除湿进风口,除湿进风口连接至空调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仓内设有遮挡于除湿进风口和电池箱底部之间的折流板,折流板与电池箱底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的火焰传感器包括紫外火焰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焰传感器选用紫外传感器,紫外火焰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火源发出的400纳米以下热辐射,更符合锂电池着火时的火焰光学波段,能较好的区别于自然界的光学段,减少干扰,保证检测结果可靠,侦测热辐射的速度在15微妙到150微妙内,在电池仓底部的除湿进风口和电池箱底部之间采用折流板,实现空调风进入气流折流导向,避免直接吹向电池箱底部,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电池仓底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电池箱固定在安装底座上,安装底座设有对应除湿进风口的隔空腔,折流板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的隔空腔内,安装底座侧壁上设有连通隔空腔的通风孔。该结构设计下,电池箱采用安装底座安装,更为稳定牢固,而且安装底座采用带隔空腔和通孔,保证空调口进入的调节气流进入电池仓。
优选的,所述火情采集控制器安装在电池仓内。该结构设计下,电池仓对火情采集控制器进行防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池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锂电池干粉灭火装置,包括若干电池仓1、电控装置以及灭火装置,电池仓内设有电池箱2,电池箱2内设有锂电池,所述电控装置包括通讯连接的主控制器31、火情检测传感器以及火情采集传感器32,火情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33、火焰传感器34、烟雾传感器及燃气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灭火装置包括主机41以及与电池箱2对应的若干喷粉管42,主机41与主控制器31通讯,喷粉管42连接电池箱2和主机41,喷粉管42置于电池箱2内的一端设喷粉器43,其中电控装置和灭火装置的控制部分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中对于其原理也有较为详尽的描述,故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所述电池仓1顶部设有散热风扇11,电池仓1底部设有一组进风口16以及与进风口16适配的除湿进风口12,除湿进风口12上设有防尘网14,防尘网14之间设有除湿剂15,除湿进风口12连接至空调风口13,通过散热风扇和空调孔进行电池仓内恒温控制,所述的火焰传感器34包括紫外火焰传感器,紫外火焰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火源发出的400纳米以下热辐射,紫外火焰传感器可直接从市场上购得使用,所述电池仓1内设有遮挡于除湿进风口12和电池箱2底部之间的折流板5,折流板5与电池箱2底部之间间隔设置。在电池仓底部的除湿进风口和电池箱底部之间采用折流板,实现空调风进入气流折流导向,避免直接吹向电池箱底部,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电池仓1底部设有安装底座6,安装底座6可采用螺栓固定在电池仓1上,所述电池箱2固定在安装底座6上,常用的为螺栓固定,安装底座6设有对应除湿进风口12的隔空腔61,折流板5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6的隔空腔61内,折流板5经螺栓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底座6上,安装底座6侧壁上设有连通隔空腔61的通风孔62。电池箱采用安装底座安装,更为稳定牢固,而且安装底座采用带隔空腔和通孔,保证空调口进入的调节气流进入电池仓。而且折流板5为中心下凸、截面形状成拱形的曲形板,折流板5的中心凸起部分对应除湿进风口12中心,使得除湿进风口的气流经折流板更好的向侧向上的通孔流动,对气流形成更好的导向作用。
另外,所述火情采集控制器32安装在电池仓1内。将火情采集控制器置于电池仓,方便火情对火情采集控制器的安装以及安装后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