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固定式灭火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6474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固定式灭火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式灭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的发生,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及时有效的消防设备可以将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在现代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交通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厨房等相对狭小的场所,普通的移动式灭火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灭火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特殊的空间,如配电柜、小型无人值守基站等应用场所,若使用现有的移动式灭火装置,其往往会发生灭火不及时导致灭火效能低下,对人体或者其他物品造成危害。因此,固定式自动灭火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气溶胶灭火装置以其体积小巧、无压存储、无需铺设管网和维护、灭火高效、无毒无害、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气溶胶灭火装置启动时本身会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过大,就会危及被保护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固定式灭火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装置本身温度的新型固定式灭火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固定式灭火装置,它包括发生剂筒,所述发生剂筒固定于底壳内;在发生剂筒内部固定有药柱;在发生剂筒和底壳之间的空腔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底壳内部固定有挡火片,所述挡火片正对发生剂筒的侧壁开口;在底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盖。

所述发生剂筒和药柱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第一硅胶隔离层。

所述上盖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硅胶隔热层。

所述发生剂筒为单端封闭薄壁结构,所述发生剂筒的底部设置有轴向定位结构和径向定位结构。

所述发生剂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在其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壁开口。

所述药柱为柱状结构,其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在其中一个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

所述底壳为薄壁结构,端面具有翻边,用于连接底壳和上盖,同时与上盖的侧壁共同形成空气隔热层;所述底壳顶部内壁安装有挡圈,所述挡圈与上盖的内壁接触配合,并对其进行轴向限位和密封;所述底壳为装置的主体部件,在其内侧底部设有第三硅胶隔热层;所述底壳侧壁安装有筛网,作为气溶胶喷口。

所述挡火片为薄壁结构,其数量和发生剂筒上的侧壁开口数量相同。

所述上盖为薄壁结构,在上盖的侧壁上加工有缺口,所述缺口作为气溶胶喷放通道。

采用任意一项所述新型固定式灭火装置的灭火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在发生剂筒的侧壁开口处引燃药柱;

step2:药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溶胶通过挡火片阻挡隔热后与位于发生剂筒和底壳之间空腔内的冷却剂发生化学反应吸热降低热气溶胶温度;

step3:最终灭火粒子通过筛网经上盖侧壁缺口排出装置进行灭火。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药柱通过第一硅胶隔离层全包覆,进而在药柱和发生剂筒之间形成稳定的硅胶隔离层,提高了药柱燃烧和结构稳定性。

2、通过挡火片能够有效的阻挡发生剂燃烧火焰的外喷,进而降低装置侧表面温度。

3、通过设置在底壳的内侧底部和上盖内侧顶部的第三硅胶隔热层和第二硅胶隔热层共同作用,进而降低装置上、下表面温度。

4、通过底壳与上盖侧面形成的空气隔热层进一步降低装置侧表面温度;通过以上结构的共同作用,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装置本身的温度大幅降低,减少了对周围设备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5、所述冷却剂在药柱燃烧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起到降温作用,同时反应产生的微粒参与灭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壳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发生剂筒1、药柱2、冷却剂3、底壳4、挡火片5、上盖6、第一硅胶隔离层7、第三硅胶隔热层8、侧壁开口9、第二硅胶隔热层10、轴向定位结构11、径向定位结构12、定位孔13、翻边14、侧壁15、空气隔热层16、挡圈17、筛网18、缺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新型固定式灭火装置,它包括发生剂筒1,所述发生剂筒1固定于底壳4内;在发生剂筒1内部固定有药柱2;在发生剂筒1和底壳4之间的空腔填充有冷却剂3;所述底壳4内部固定有挡火片5,所述挡火片5正对发生剂筒1的侧壁开口9;在底壳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盖6。通过采用上述的装置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装置本身的温度大幅降低,减少了对周围设备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剂筒1和药柱2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第一硅胶隔离层7。通过所述的第一硅胶隔离层7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提高了药柱燃烧和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6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硅胶隔热层10。通过第二硅胶隔热层10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个装置表面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剂筒1为单端封闭薄壁结构,所述发生剂筒1的底部设置有轴向定位结构11和径向定位结构12。通过上述的定位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药柱2进行固定和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定位结构11和径向定位结构12与发生剂筒1采用卡接、铆接、焊接、螺纹联接、或者销联接进行固定连接或者直接设置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剂筒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在其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壁开口9。通过采用上述的发生剂筒1能够提供药柱燃烧的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药柱2为柱状结构,其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在其中一个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13。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4为薄壁结构,端面具有翻边14,用于连接底壳4和上盖6,同时与上盖6的侧壁15共同形成空气隔热层16;所述底壳4顶部内壁安装有挡圈17,所述挡圈17与上盖6的内壁接触配合,并对其进行轴向限位和密封;所述底壳4为装置的主体部件,在其内侧底部设有第三硅胶隔热层8;所述底壳4侧壁安装有筛网18,作为气溶胶喷口。通过所述的空气隔热层16起到进一步的降温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挡火片5为薄壁结构,其数量和发生剂筒1上的侧壁开口9数量相同。通过所述的挡火片5能够起到挡住火苗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6为薄壁结构,在上盖6的侧壁15上加工有缺口19,所述缺口19作为气溶胶喷放通道。其顶部的第二硅胶隔热层10起隔绝温度及防震的作用。

实施例2:

采用任意一项所述新型固定式灭火装置的灭火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在发生剂筒1的侧壁开口9处引燃药柱2;

step2:药柱2燃烧产生的热气溶胶通过挡火片5阻挡隔热后与位于发生剂筒1和底壳4之间空腔内的冷却剂3发生化学反应吸热降低热气溶胶温度;

step3:最终灭火粒子通过筛网18经上盖6侧壁缺口19排出装置进行灭火。

本发明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本实施例中的药柱2由发生剂筒1侧壁开口9处引燃;产生的热气溶胶通过挡火片5阻挡隔热后与位于发生剂筒1和底壳4之间空腔内的冷却剂3发生化学反应吸热降低热气溶胶温度,最终灭火粒子通过筛网18经上盖6侧壁缺口19排出装置进行灭火。在此过程中,通过药柱2全包覆第一硅胶隔热层7、挡火片5、冷却剂3、底壳4内侧底部和上盖6内侧顶部具有第三硅胶隔热层8、第二硅胶隔热层10以及底壳4和上盖6装配完成后形成空气隔热层16共同作用,大大降低了装置表面温度,减少了对周围设备的影响,拓展了装置的运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