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579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火灾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动力电池包发生短路、变形、高温、穿刺等情况造成的。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整车安全,完善其消防装置已经刻不容缓。

现阶段汽车动力电池的自动灭火装置主要原理为:电池包发生冒烟或者着火后,报警装置发出报警输出,随后控制装置发出灭火指令,最后驱动汽车驱使瓶中的灭火剂进行喷射灭火。

但是这种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在长时间搁置后,压力瓶中的压力会逐渐降低,若不及时进行压力补充,电池在发生着火后,灭火剂将无法喷射,从而无法起到灭火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的因长时间搁置后,压力瓶中压力会逐渐降低,在电池发生着火后,压力瓶中的压力不足以使灭火剂喷出,从而不能正常进行灭火,影响整车安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控制器、高压气瓶和灭火剂储存瓶;

其中,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与动力电池包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气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高压气瓶的第一端与所述灭火剂储存瓶的第一端连接。

具体地,通过将高压气体和灭火剂分开进行存储,在进行灭火时,将高压气体冲入灭火剂储存瓶,由灭火剂储存瓶喷射灭火剂对电池包进行灭火,从而保证了电池包的正常灭火,保证了整车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还包括:

气泵;

所述气泵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气泵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气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的第二端通过气体管路与所述高压气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还包括:

检测所述高压气瓶中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高压气瓶的瓶身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还包括:

检测所述灭火剂储存瓶中的灭火剂状态的检测器;

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五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含在微控制单元MCU中。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该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的汽车,保证了在车辆电池包出现火情时,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从而保证了整车的安全,保证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的灭火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控制器;200-高压气瓶;210-压力传感器;300-灭火剂储存瓶;310-检测器;400-动力电池包;500-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因长时间搁置后,压力瓶中压力会逐渐降低,在电池发生着火后,压力瓶中的压力不足以使灭火剂喷出,从而不能正常进行灭火,影响整车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及汽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包括:

控制器100、高压气瓶200和灭火剂储存瓶300;

其中,所述控制器100的第一端与动力电池包400连接,所述控制器100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气瓶200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高压气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灭火剂储存瓶300的第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高压气瓶200和灭火剂储存瓶300分开进行设置,在控制器100获取到动力电池包400内部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电池包400内部设置有异常检测机制,用于进行异常情况的检测,该异常情况主要指的是动力电池包400内部出现冒烟或者着火的情况),控制器100控制打开高压气瓶200与灭火剂储存瓶300之间的连接通路,高压气瓶200中的高压气体充入灭火剂储存瓶300,同时灭火剂储存瓶300打开自己的灭火剂喷出口,将灭火剂喷向动力电池包400,以扑灭动力电池包400中的火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高压气体和灭火剂分开进行存储,在进行灭火时,将高压气体冲入灭火剂储存瓶,再由灭火剂储存瓶向动力电池包喷射灭火剂,以实现对动力电池包进行灭火,从而保证了电池包的正常灭火,保证了整车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压气瓶200若存在漏气、或者是在向灭火剂储存瓶300中充入气体后,高压气瓶200中的气体压力下降,可能会存在不能继续保证下一次灭火剂正常使用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此问题,继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还包括:

气泵500;

所述气泵500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100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气泵500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气瓶200的第二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泵500的第二端通过气体管路与所述高压气瓶200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加了气泵500,通过利用气泵500将气体充入高压气瓶200,保证了高压气瓶200中气体具有足够的压力为灭火剂储存瓶300进行充压。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可以实现对高压气瓶200中的气体压力进行实时监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还包括:

检测所述高压气瓶200中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10;

所述压力传感器210与所述控制器100的第四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所述压力传感器210可以准确的进行高压气瓶200中气体压力的检测,所述压力传感器210固定在所述高压气瓶200的瓶身上,具体地,所述压力传感器210可以固定在所述高压气瓶200的瓶身的内壁或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该压力传感器210实时的进行高压气瓶200中气体压力的采集,并将采集的该气体压力上报给控制器100,当控制器100判断该气体压力小于或等于预定充气压力值时,则会控制气泵500启动工作,气泵500通过气体管路向高压气瓶200中充入气体,实现对高压气瓶200的增压;当控制器100判断采集的该气体压力大于或等于高压气瓶200额定的最大可承载压力时,则控制气泵500停止进行工作,气泵500停止通过气体管路向高压气瓶200中充入气体,进而便停止了对高压气瓶200的增压;通过此种实现方式,保证了将该高压气瓶200内的气体压力维持在预定范围内,以使得在进行动力电池包400的火情处理时,能够保证灭火剂储存瓶300中的灭火剂可以顺利喷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灭火剂储存瓶300中的灭火剂发生使用完或失效,从而无法进行动力电池包400的灭火处理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还包括:

检测所述灭火剂储存瓶300中的灭火剂状态的检测器310;

所述检测器310与所述控制器100的第五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检测器310通常设置在灭火剂储存瓶300的内部,用以实时地对灭火剂储存瓶300中灭火剂状态进行检测,所述灭火剂状态通常可以为灭火剂的体积、灭火剂的有效性(即是否可以正常进行灭火的状态)等,控制器100根据检测器310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灭火剂出现异常的报警,若控制器100判断得到灭火剂储存瓶300中灭火剂的体积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或灭火剂处于无效的状态,则向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以提示车辆使用者进行灭火剂的添加或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单独的设置控制器100,通常会将控制器100集成在微控制单元MCU中,在实现时,只需在MCU中增加该控制器100的相关实现功能即可。

如图3所示,下面结合具体应用情况,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的灭火原理举例说明如下:

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各部件运行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为高压气瓶充压的状态以及灭火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虚线指的是电气信号,实线指的是气体管路。

一、为高压气瓶充压的状态

控制器实时检测高压气瓶中的气体的压力是否为设定值,如果气体的压力低于设定值,则控制器向气泵发送输送气体的信号,气泵开始为高压气瓶中充入气体,在控制器检测到高压气瓶中的气体的压力已达到了设定值,则控制器发送关闭信号,使得气泵停止对高压气瓶的充气。

二、灭火的状态

当控制器获知动力电池包内部出现异常时,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判定是否启动灭火剂储存瓶进行灭火,如果需要进行灭火,则控制器控制开启高压气瓶与灭火剂储存瓶之间的气体管路,高压气体由高压气瓶充入灭火剂储存瓶,灭火剂通过灭火剂储存瓶与动力电池包之间的管路喷向动力电池包,为动力电池包进行灭火。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完全免维护,高压气瓶气压自动检测,并进行气体的自动补充,在电池包内部发生着火以后,自动进行灭火,不需要其它信号输入;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气瓶和灭火剂储存瓶为分离式设计,气瓶中的气体和灭火剂分开进行储存,且气瓶中的气体压力可以使用气泵进行补充,从而减少了人员定期检测的时间,保证了电池包的正常灭火,保证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该动力电池系统灭火装置的汽车,保证了在车辆中的动力电池包出现火情时,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从而保证了整车的安全性能,保证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