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59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置防反射层的硬涂膜。并且,本发明涉及使用了该硬涂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布朗管(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上大多数情况下设计有硬涂膜以防止各种外力引起的擦伤。而且,一般对这样的硬涂膜实施防眩处理,所述防眩处理是通过在表面形成微细凹凸而使入射光散射从而晕映映入图像。作为上述的防眩处理的方法,例如公开了如下方法对用于形成硬涂层的树脂组合物一边使其与压纹辊等铸模接触一边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不特别地调整接触温度,从而在基材膜表面形成转印有微细的凹凸形状的硬涂层(参照国际公开第2008/020613号小册子、日本特开2007-76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与利用铸模进行的成型相伴的上述防眩处理方法中,从提高流平性的方面考虑,必须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配合表面活性剂。但是通过这样的防眩处理形成硬涂层后,要进一步在其硬涂层的表面形成防反射层时,容易产生用于形成防反射层的涂布液的液体垂落和涂布层不均,防反射层对硬涂层的密合性容易降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铸模实施了防眩处理的、适于设置防反射层的硬涂膜。本发明提供一种硬涂膜,其具备基材膜和层积于该基材膜一面的硬涂层,且用于在该硬涂层的表面设置防反射层,其中,所述硬涂层是通过使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与铸模接触一边固化而形成的,且所述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满足下述式(1)。Θ-Θ^ΙΟ。⑴(式中,θ工表示在基材膜的一面使除不含表面活性剂以外组成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相同的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在25°C的气体中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上述硬涂膜的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在基材膜的一面涂布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对涂布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使其与50°C以上的铸模接触一边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从而使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形成硬涂层的工序;和从所述铸模剥离所述硬涂层的工序。进而,本发明提供具备上述硬涂膜和层积于上述硬涂膜的上述硬涂层的表面的防反射层的层积体、和利用了上述硬涂膜或上述层积体的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铸模实施了防眩处理的硬涂膜,该硬涂膜适于设置防反射层。上述铸模优选具有微细的凹凸形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层构成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背光源、3、20、30...偏振片、31...硬涂膜、32...层积体、311...硬涂层、 312...基材膜、320...防反射层、33...偏光膜、40...图像显示元件、50...光扩散板、 60...液晶面板、100...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硬涂膜〉本发明的硬涂膜具备基材膜和层积于该基材膜一面的硬涂层,且其用于在该硬涂层的表面设置防反射层,其中,所述硬涂层是通过使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与铸模接触一边固化而形成的, 且所述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满足下述式(1)。Θ-Θ^ΙΟ。⑴式中,θ工表示在基材膜的一面使除不含表面活性剂以外组成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相同的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在25°C的气体中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是在空气环境下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本发明通过满足上述式(1),适于形成防反射层。并且,从设置防反射层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硬涂膜的上述对水的接触角θ优选满足下述式O)。通过上述对水的接触角θ满足下述式O),可以防止层积防反射层时的不均或排斥等涂布不良、涂布时的液体垂落、防反射层的密合性不良等。θ 0- θ I ^ 13° (2)式中,θ ^表示在基材膜的一面使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在25°C的气体中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是在空气环境下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作为基材膜,只要是透过能够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的、具有光学透明性的膜,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各种透明树脂膜。具体可例示由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对苯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 苯乙烯系树脂;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等形成的膜。以上示例中,从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低透湿性、各向同性等方面考虑,优选由乙酸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形成的膜,从透明性、机械强度的方面考虑,更优选由乙酸纤维素形成的膜。基材膜的厚度优选为20 μ m 250 μ m,更优选为30 μ m 150 μ m。基材膜的厚度不足20 μ m时,有时难以得到作为硬涂膜的充分的硬度。并且,从最近对图像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要求和成本等方面出发,不优选基材膜的厚度超过250 μ m。从使硬涂膜整体的厚度薄的观点出发,基材膜的厚度更优选为150 μ 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 μ m以下。并且,在基材膜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面和/或其相反侧的表面也可以设置抗静电层、易粘接层。抗静电层和易粘接层只要不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性和密合性降低,或不引起超出必要的着色或雾化,不使活性能量射线的透过率显著降低,就没有特殊限制,能够使用现有公知的抗静电层和易粘接层。将本发明的硬涂膜用于光学用途、特别是用作构成液晶显示器(LCD)的光学构件时,例如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膜时,为了保护偏光膜或液晶单元等其他光学构件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基材膜优选含有UV吸收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发生聚合、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产生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例如能够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为市售品。大多数情况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作为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其他的根据需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的制品而被市售。列举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_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五聚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 在磷腈化合物的磷腈环上导入了(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磷腈系(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通过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与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通过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羧酸卤化物与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以及上述各化合物的2聚体、3聚体等低聚物等。 这些化合物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除上述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以外,也可以含有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 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这些化合物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含量优选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固体成分中为10重量%以下。并且,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也可以含有聚合性低聚物。通过含有聚合性低聚物,能够调整硬涂层的硬度。作为聚合性低聚物,可举出末端(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末端苯乙烯基聚(甲基)丙烯酸酯、末端(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未端(甲基) 丙烯酸酯聚乙二醇、末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末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_(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大分子单体。聚合性低聚物的含量优选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树脂固体成分中为5 50重量%。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聚合引发剂,可举出例如苯乙酮、 苯乙酮苄基缩酮、蒽醌、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咔唑、咕吨酮、4-氯二苯甲酮、4,4’ - 二氨基二苯甲酮、1,1_ 二甲氧基脱氧苯偶姻、3,3’ - 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噻吨酮、2,2- 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 (4-十二烷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三苯胺、2,4,6_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基双0,4,6_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芴酮、芴、苯甲醛、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二苯甲酮、米蚩酮、3-甲基苯乙酮、3,3’,4,4’-四(叔丁过氧化碳酰基)二苯甲酮(BTTB)、2-( 二甲氨基)-1-〔4-(吗啉基)苯基〕-2-苯基甲基)-1-丁酮、4-苯甲酰基-4’ -甲基二苯基硫醚、偶苯酰和它们的衍生物等。这些聚合引发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数种使用。上述例示的聚合引发剂均为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产生自由基的光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也可以与色素增感剂组合使用。作为色素增感剂,可举出例如咕吨、噻吨、香豆素、香豆素酮等。作为聚合引发剂与色素增感剂的组合,可举出例如BTTB与咕吨的组合、BTTB与噻吨的组合、BTTB与香豆素的组合、BTTB与香豆素酮的组合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为1 10重量%的范围, 更优选为3 6重量%的范围。如果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不足1重量%,则固化反应没有充分进行,有时未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附着在铸模上或得不到具有优异的硬度的硬涂膜。并且,如果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超过10重量%,则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聚合度降低,有时得不到具有优异的硬度的硬涂膜。如上所述,基材膜优选含有UV吸收剂,通常UV吸收剂吸收360nm 不足380nm波长的紫外线。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固化工序中,如后详述,优选从基材膜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因此,优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聚合引发剂中的至少1种在380nm以上具有吸收波长。作为这样的聚合引发剂, 可举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聚合引发剂全都是仅在不足380nm具有吸收波长的聚合引发剂时,上述的(第一)固化工序结束后,有可能大量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仍未固化而残留,这样的未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在剥离基材膜后还附着在铸模上,则成为污染的原因或妨碍正确地转印铸模的表面形状,所以不适宜。此处,“在380nm以上具有吸收波长”是指在照射波长380nm以上的活性能量射线时,产生引发聚合反应所必需的充分量的自由基,作为聚合引发剂有效发挥作用。另外,作为基材膜所含有的UV吸收剂,通过使用在更低波长侧具有吸收波长的UV 吸收剂,可以只使用在380mm以上不具有吸收波长的聚合引发剂。这种方法在将通过本发明制造方法得到的硬涂膜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中液晶单元等光学构件的视觉辨认侧的相反侧、即后侧(例如液晶显示器中,液晶面板的背光源侧)时是有效的。但是,在将硬涂膜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中液晶单元等光学构件的视觉辨认侧、即前侧(例如液晶显示器中, 液晶面板的前侧)时,从保护偏光膜和液晶单元等光学构件不受紫外线损害的观点出发, 优选在基材膜中添加吸收360nm 不足380nm波长的紫外线的UV吸收剂,并且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所含有的至少1种设定为在380mm以上具有吸收波长的聚合引发剂。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可举出用于提高平滑性的流平剂、用于提高与铸模的脱模性的脱模剂、用于表现防污性或表现耐指纹附着性的防污剂、用于防止膜带电的导电剂等。这些添加剂只要不阻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聚合反应、不使聚合反应后的硬度或与基材膜的密合性降低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现有公知的添加剂。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从烃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硅系表面活性剂等中适宜选择使用,并且,根据需要能够合用2种以上这些表面活性剂。其中,从功能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氟系表面活性剂、硅系表面活性剂或含有这两者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可举出含有全氟烷基的羧酸盐类、含有全氟烷基的磺酸盐类、含有全氟烷基的磷酸盐类、含有全氟烷基的羧酸酯类、含有全氟烷基的磺酸酯类、含有全氟烷基的磷酸酯类、含有全氟烷基-亲油性基团的低聚物类、含有全氟烷基-亲水性基团-亲油性基团的低聚物类、或将上述的全氟烷基置换为全氟烯基而得到的表面活性剂等。作为硅系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可举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聚酯改性聚硅氧烷类、 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类、芳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类、高级脂肪酸改性聚硅氧烷类、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类、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类、羧基改性聚硅氧烷类、醇改性聚硅氧烷类等有机改性聚硅氧烷及其衍生物等。并且,也能够使用含有氟原子和硅原子这两种原子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其例子,可举出上述硅系表面活性剂的烷基的一部分或全部氢用氟取代而得到的、氟化改性聚硅氧烷类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溶剂以使其涂布性提高。作为溶剂, 能够从例如己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乙醇、1-丙醇、异丙醇、1-丁醇等醇类;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等酯类;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甘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等二元醇醚类;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酯化二元醇醚类等中适宜选择使用。这些有机溶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数种使用。涂布工序后,在(第一)固化工序前,优选使溶剂蒸发进行干燥,所以溶剂的沸点优选为60 160°C的范围。并且,20°C的饱和蒸气压优选为0. 1 20kPa的范围。溶剂的种类和含量根据所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基材膜的材质、形状、涂布方法、目的硬涂层的厚度等适宜选择。以赋予内部雾度来减轻晃眼等为目的,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添加透光性微粒。作为透光性微粒,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现有公知的物质。例如能够使用由丙烯酸系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硅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等形成的有机微粒、或由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钡、硫酸钡、氧化钛、玻璃等形成的无机微粒等作为透光性微粒。还能够使用有机聚合物的中空球(balloon)、玻璃中空珠。 这些透光性微粒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透光性微粒的形状可以为球状、扁平状、板状、针状、无定形状等任一形状。对透光性微粒的粒径和折射率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有效地表现内部雾度的方面出发,粒径优选为0. 5 μ m 20 μ m的范围。并且,从同样的理由出发,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后的折射率与透光性微粒的折射率的差优选为0. 04 0. 15的范围。相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100重量份,透光性微粒的含量为3 60重量份,优选为5 50重量份。透光性微粒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不足3重量份时,得不到充分的用于减轻晃眼的内部雾度。另一方面,如果透光性微粒的含量超过60重量份,则硬涂膜的透明性有时受损,并且,在将硬涂膜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视觉辨认侧时,由于光散射过强,所以例如在黑显示中,由于相对于液晶面板的正面方向斜向漏出的光被硬涂层强烈地向正面方向散射等理由,对比度有时降低。铸模用于赋予硬涂层表面以所期望的形状,具有由该所期望的形状的转印结构形成的表面形状。铸模的表面形状既可以为镜面等平滑面,也可以为用于赋予硬涂膜防眩性的凹凸形状。凹凸形状的图案既可以为规则的图案,也可以为无规图案或铺满特定尺寸的1 种以上无规图案的准无规图案,但从防止因硬涂膜的表面形状所引起的反射光的干涉而导致反射图像带有虹色的方面出发,优选为无规图案或准无规图案。对铸模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既可以为平板状,也可以为圆柱状或圆筒状的辊,但从连续生产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镜面辊或压纹辊等圆柱状或圆筒状的铸模。这种情况下, 在圆柱状或圆筒状的铸模的侧面形成规定的表面形状。对铸模的基材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从金属、玻璃、碳、树脂、或它们的复合物中适宜选择,但从加工性等的方面考虑优选金属。作为优选使用的金属材料,从成本方面考虑,可举出铝、铁或以铝或铁为主体的合金等。作为得到铸模的方法,可举出例如研磨基材,实施喷砂加工后,实施化学镀镍而制作辊模具的方法(日本特开2006-53371号公报);对基材实施镀铜或镀镍后,研磨,实施喷砂加工后,实施镀铬的方法(日本特开2007-187952号公报);实施镀铜或镀镍后,研磨, 实施喷砂加工后,实施蚀刻工序或镀铜工序,接着实施镀铬的方法(日本特开2007-237M1 号公报);在模具用基材的表面实施镀铜或镀镍后,研磨,在研磨后的面涂布形成感光性树脂膜,在该感光性树脂膜上将图案曝光后,显影,将显影后的感光性树脂膜作为掩模进行蚀刻处理,剥离感光性树脂膜,进而进行蚀刻处理,使凹凸面变钝后,对形成的凹凸面实施镀铬的方法;和使用车床等工作机械,利用切削工具对成为铸模的基材进行切削的方法(国际公开第2007/077892号小册子)等。由无规图案或准无规图案形成的铸模的表面凹凸形状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例如,将通过FM筛分法、DLDS (Dynamic Low-Discr印anc於equence,动态低偏差序列)法、利用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图案的方法或带通滤波器法等生成的无规图案曝光在感光性树脂膜上,并显影,将显影后的感光性树脂膜用作掩模进行蚀刻处理,从而形成所述表面凹凸性状。本发明中,作为基准,测定在基材膜的一面使除不含表面活性剂外组成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相同的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在25°C的气体中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G1,该Q1与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与上述铸模接触一边固化而形成的本发明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满足上述式(1)。需要说明的是,式(1)所称的θ-Q1意味着θ和Q1的差。Q-Q1W值超过10°时,容易产生用于形成防反射层的涂布液的液体垂落和涂布层不均,防反射层对硬涂层的密合性容易降低。He-Q1的值为 ο。以下时,例如可以使用控制铸模温度的方法、使用表面张力降低能力低的表面活性剂的方法、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的方法等任意方法,但从不过度减少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而获得流平性等因添加表面活性剂而产生的充分效果、铸模和制造装置的制造比较容易等出发,优选通过控制铸模的温度将θ-Q1的值调节到10°以下的方法。具体地说,例如可以通过将铸模的温度控制在50°C以上而使Q-Q1的值为10° 以下。 并且,本发明中,作为基准,测定具有基材膜和在该基材膜一面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的硬涂膜中该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ο,该θ ο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与上述铸模接触一边固化而形成的本发明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优选满足上述式O)。需要说明的是,式O)中所说的I Qtl-θ I意味着θ ^与θ的差的绝对值。通过I Qtl-θ I的值为13°以上,可以防止层积防反射层时的不均或排斥等涂布不良、涂布时的液体垂落、防反射层的密合性不良等。〈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次,对本发明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硬涂膜能够通过包含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制造在基材膜的一面涂布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对涂布的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使其与50°C以上的铸模接触一边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形成硬涂层的工序;和从上述铸模剥离上述硬涂层的工序。艮口, 依次包含〔1〕涂布工序、〔2〕固化工序、〔3〕剥离工序,以下详细说明。〔1〕涂布工序在上述的基材膜的一面涂布上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涂布层。作为所述涂布法,能够适宜选择公知的方法,具体可举出绕线棒法、辊涂法、凹版涂布法、刮刀涂布法、狭缝型模头涂布法、旋涂法、喷涂法、坡流涂布法、幕涂法、喷墨法等。其中,从极力防止涂布时向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混入异物等方面考虑,优选狭缝型模头涂布法。〔2〕固化工序(第一固化工序)接下来,使上述涂布层与上述的铸模以铸模的表面温度为50°C以上进行接触,同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上述涂布层固化。并且,由此,铸模的表面形状被转印到涂布层上, 形成硬涂层。这样,通过将接触温度、即铸模的表面温度设定为50°C以上,使涂布层一边与铸模接触一边固化,从而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对水的接触角,可以形成适于设置防反射层的硬涂层。另一方面,对于接触温度的上限,可根据使用的基材膜的树脂的种类适宜选择。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温度为50°C以上即可,但优选为100°C以下。为了设定为上述的接触温度,既可以在上述铸模上设置加热机构,也可以不设置那样的加热机构,利用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光源发出的热将上述铸模设定为上述的接触温度。作为在铸模上设置的加热机构,可以举出例如在铸模的内侧设置使成为热介质的流体循环的管等、将其与对处于铸模外部的流体进行加热的装置连接从而使流体循环的方法,在铸模内部内藏电热丝等加热机构的方法等。利用该加热机构,可以加热铸模的表面, 由此调整为上述的接触温度。进而,为了设定为上述的接触温度,或者为了保护铸模不因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过热,优选在上述铸模上安装冷却机构。作为所述冷却机构,可举出例如在铸模的内部设置冷却管,将铸模内部的冷却管与设置在外部的制冷单元连接,使制冷剂循环的结构。通过该冷却机构,可以将铸模的表面冷却,由此调整为上述的接触温度。对使涂布层与铸模密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为了防止在涂布层与铸模之间混入气泡,优选使用夹持辊等压接装置。使用夹持辊时,对夹持压力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优选为0. 05MPa 1. OMPa0如果夹持压力不足0. 05MPa,则在涂布层与铸模之间容易混入气泡。另一方面,如果夹持压力超过1. OMPa,则有时因基材膜传送时的稍许偏差而导致基材膜破裂,或有时涂布层从基材膜的端部露出而成为污染的原因。作为活性能量射线,能够根据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和聚合引发剂的种类从Y 射线、X射线、紫外线、近紫外线、可见光线、近红外线、红外线、电子射线等中适宜选择,但这些中优选紫外线、电子射线,特别是从由于操作简便、可得到高能量而固化性和生产率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紫外线。作为紫外线的光源,能够使用例如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弧灯等,但不限于这些,只要是产生紫外线的光源就没有特别限制。 并且,也能够使用ArF准分子激光器、KrF准分子激光器、准分子灯或同步加速器放射光等。 其中,可优选利用超高压汞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氙弧灯、金属卤化物灯。作为用于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与光源的组合的例子,可举出Fusion UV SYSTEMS社制造的UV照射装置“F600”或“LH10”与H真空管(相当于汞灯)或D真空管或V真空管(相当于金属卤化物灯)的组合;GS Yuasa株式会社制造的“CS系列”与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的组合;ORC制作所制造的“QRM-2^8”或“QRM-2300”等UV照射装置与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汞灯的组合;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造的“Unicure系统”与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汞灯的组合。紫外线照射装置和光源既可以使用单独一个或多个相同组合,也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组合。紫外线的UVA的积分光量优选为40mJ/cm2以上,更优选为70mJ/cm2以上。如果积分光量小于40mJ/cm2,则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有时不充分,未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附着在铸模上。另一方面,对于积分光量的上限,只要在上述的接触温度的范围内,就不特别限制。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仅进行1次,也可以进行2次以上。并且,对于固化工序中使用的光源(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既可以为1盏灯,也可以为2盏灯以上。〔3〕剥离工序上述固化工序后,从铸模上剥离硬涂膜(基材膜与硬涂层的层积体)。作为剥离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铸模为辊形状时,优选使用在硬涂膜与铸模的分离点设置夹持辊等压接装置,将该压接装置作为支点从铸模上剥离膜的方法。由此,可以有效防止在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中膜从铸模剥离,维持铸模与膜的密合状态,同时将到达上述支点的膜高效且稳定地剥离。这样,能够得到本发明的硬涂膜,但进而,以进一步促进硬涂层的固化反应为目的,优选从硬涂层侧进一步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将该工序称为第二固化工序,以下对其进行说明。〔4〕第二固化工序第二固化工序所用的活性能量射线能够从Y射线、X射线、紫外线、近紫外线、可见光线、近红外线、红外线、电子射线等中适宜选择,但这些中优选紫外线、电子射线,特别是从由于操作简便、可获得高能量而固化性和生产率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紫外线。并且, 活性能量射线优选使用与上述的第一固化工序时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同种的射线。使用不同种类的活性能量射线时,与此相应地需要使用多种树脂、聚合引发剂,树脂组合物的设计有可能变得复杂。作为第二固化工序所用的紫外线的照射装置的光源,能够使用例如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弧灯等,但不限于这些,只要是产生紫外线的光源就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也能够使用ArF准分子激光器、KrF准分子激光器、准分子灯或同步加速器放射光等。其中,优选使用超高压汞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氙弧灯、金属卤化物灯。紫外线照射装置和光源既可以使用单独一个或多个相同组合,也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组合。另外,对于第二固化工序所用的紫外线的照射装置和光源的种类,只要是使硬涂层所含有的聚合引发剂有效发挥作用的紫外线,也可以与第一固化工序的紫外线不同。例如,第一固化工序中使用金属卤化物灯,第二固化工序中也可以使用高压汞灯。第二固化工序的紫外线的UVA的积分光量优选为200mJ/cm2以上,更优选为 300mJ/cm2以上。对积分光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第二固化工序中的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仅进行1次,也可以进行2次以上。并且,对第二固化工序中所用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和光源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既可以为1盏灯,也可以为2盏灯以上。另外,在第二固化工序中进行2次以上的紫外线照射时,上述积分光量是对第二固化工序的紫外线的上述积分光量的合计值。第二固化工序中,为了防止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被氧阻碍,优选在由基材膜和硬涂层形成的层积体与照射装置之间填充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从氮、氩、氖等中适宜选择,但从操作的简易性和成本的方面考虑,优选氮。并且,此时的氧浓度优选0. 以下。对第二固化工序中的活性能量射线的具体照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既可以在使基材膜密合于支承辊等辊上的状态进行照射,也可以在导向辊与导向辊之间的中空部分设置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进行照射。并且,在进行2次以上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时,照射方法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为不同的照射方法。例如,既可以在第1次和第2次都使用支承辊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也可以第1次使用支承辊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第2次在导向辊与导向辊之间的中空部分设置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为了防止活性能量射线对基材膜造成热损害或热皱损,优选使用具备冷却机构的支承辊的照射方法。经冷却的支承辊的表面温度一般为10°C 70°C的范围,优选为20°C 60°C的范围。使用支承辊时,也可以在第二固化工序的入口侧、或者在入口侧和出口侧双方设置用于防止基材膜带上皱褶的皱褶去除装置。本发明的硬涂膜适合用于设置防反射层。这样,具备防反射层的膜适合用作各种光学构件、例如偏振片的保护膜。并且,可以将该偏振片用于图像显示装置。〈防反射层的形成〉在本发明硬涂膜的硬涂层的表面涂布用于形成防反射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后,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能够形成防反射层。
<防反射层的形成/涂布工序>对于将用于形成防反射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膜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适宜选择公知的方法。具体可举出绕线棒法、辊涂法、凹版涂布法、 刮刀涂布法、狭缝型模头涂布法、旋涂法、喷涂法、坡流涂布法、幕涂法、喷墨法等。其中,从极力防止涂布时向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混入异物等方面考虑,优选狭缝型模头涂布法。防反射层通常是具有比硬涂层低的折射率的层。防反射层的折射率通常优选为 1. 2 1. 45的范围,更优选为1. 25 1. 4的范围。作为用于形成所述防反射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可举出例如含有二氧化硅微粒和粘结剂的树脂。从使防反射层的折射率低于硬涂层的折射率的方面考虑,二氧化硅微粒更优选使用内部成为空洞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并且,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50 200nm的范围,更优选60 150nm。如果平均粒径不足50nm,则降低防反射层折射率的效果有时不充分。并且,如果平均粒径超过200nm,则有时防反射层的强度降低,或有时在防反射层的表面形成凹凸而使表面泛白。作为防反射层所含有的粘结剂,从二氧化硅微粒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中的相容性等方面考虑,优选使用作为具有水解性的有机硅烷的硅烷偶联剂。作为这样的硅烷偶联剂的例子,可举出例如甲氧基硅烷、二甲氧基硅烷、三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甲基甲氧基硅烷、乙基甲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甲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甲基乙氧基硅烷、乙基乙氧基硅烷、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乙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等。并且,也可以使用作为硅烷偶联剂的水解物的硅烷醇类、作为硅烷醇类的缩合物的硅氧烷类。上述粘结剂更优选为具有聚合性官能团、即不饱和键的有机硅烷。作为这样的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有机硅烷类,可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等具有乙烯基的硅烷;3_(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硅烷; 3-(甲基)丙烯酰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硅烷等。从进一步低折射率化的方面考虑,也可以使用由上述粘结剂中的烷基的氢被取代为氟的氟代烷基硅烷类形成的粘结剂。并且,这些有机硅烷类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多种使用。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能够使用含有在上述的形成硬涂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已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其他根据需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的组合物。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溶剂以提高其涂布性。作为溶剂,能够从例如己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乙醇、1-丙醇、异丙醇、 1- 丁醇等醇类;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等酯类;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甘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等二元醇醚类;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酯化二元醇醚类等中适宜选择使用。这些有机溶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数种使用。涂布工序后,在(第一)固化工序前,优选使溶剂蒸发进行干燥,所以溶剂的沸点优选为60 160°C的范围。并且,20°C的饱和蒸气压优选为0. 1 20kPa的范围。溶剂的种类和含量根据所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基材膜和硬涂层的材质、形状、涂布方法、目的防反射层的厚度等适宜选择。<防反射层的形成/固化工序>在形成防反射层时的固化工序中,通常,在硬涂膜的硬涂层的表面涂布上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后,从该涂布面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将涂布层固化,形成防反射层。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能够根据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和聚合引发剂的种类从Y射线、X射线、紫外线、近紫外线、可见光线、近红外线、红外线、电子射线等中适宜选择,但这些中优选紫外线、电子射线,特别是从由于操作简便、可得到高能量而固化性和生产率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紫外线。作为紫外线的光源,能够使用例如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弧灯等,但不限于这些,只要是产生紫外线的光源就没有特别限制。 并且,也能够使用ArF准分子激光器、KrF准分子激光器、准分子灯或同步加速器放射光等。 其中,可优选利用超高压汞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氙弧灯、金属卤化物灯。作为用于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与光源的组合的例子,可举出Fusion UV SYSTEMS社制造的UV照射装置“F600”或“LH10”与H真空管(相当于汞灯)或D真空管或V真空管(相当于金属卤化物灯)的组合;GS Yuasa株式会社制造的“CS系列”与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的组合;ORC制作所制造的“QRM-2^8”或“QRM-2300”等UV照射装置与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汞灯的组合;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造的“Unicure系统”与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汞灯的组合。紫外线照射装置和光源既可以使用单独一个或多个相同组合,也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组合。紫外线的UVA的积分光量优选为200mJ/cm2以上,更优选为400mJ/cm2以上。如果积分光量小于200mJ/cm2,则防反射层难以充分固化,所以不适宜。为了防止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被氧阻碍,优选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上述固化工序。惰性气体可从氮、氩、氖等中适宜选择,但从操作的简易性和成本的方面考虑,优选氮。并且,此时的氧浓度优选为0. 以下。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仅进行1次,也可以进行2次以上。并且,对固化工序中所用的光源(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既可以为1盏灯,也可以为2盏灯以上。这样,能够得到在上述的硬涂膜的硬涂层表面设置有防反射层的层积体。需要说明的是,防反射层的形成也可以与硬涂层的形成同时进行。〈偏振片〉本发明的偏振片具有本发明的硬涂膜和在上述硬涂膜的上述基材膜的另一面层积的偏光膜。并且,本发明的偏振片具有具备本发明的硬涂膜和层积于上述硬涂膜的上述硬涂层表面的防反射层的层积体;和在上述层积体的上述基材膜的另一面层积的偏光膜。
此处所说的偏光膜具有从入射光中取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偏光膜的例子,可举出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上吸附有二色性色素且该二色性色素发生取向的偏光膜。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除作为乙酸乙烯酯的皂化物的聚乙烯醇外, 还可举出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皂化物等。作为二色性色素, 使用碘或二色性的有机染料。并且,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和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的聚烯取向膜也可以成为偏光膜。偏光膜的厚度通常为5 80 μ m左右。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以在上述偏光膜的单面或两面(通常为单面)层积本发明的硬涂膜或在该硬涂膜的硬涂层表面设置有防反射层的层积体,也可以在上述偏光膜的一面层积透明保护层,在另一面层积本发明的硬涂膜或上述层积体。此时,硬涂膜或上述层积体也具有作为偏光膜的透明保护层的功能。对硬涂膜或上述层积体的硬涂层赋予了表面凹凸形状时,该硬涂层也具有作为防眩层的功能。可通过使用粘合剂等贴合膜的方法或涂布涂布液的方法等层积透明保护层。同样,能够使用粘合剂等将本发明的硬涂膜贴合在偏光膜上。透明保护层优选为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遮蔽性等优异的层,作为这样的保护层,可例示例如由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等形成的膜。这些膜可以为光学各向同性,为了补偿安装到图像显示装置时的广视角,也可以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在将本发明的偏振片配置在液晶单元上制造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在液晶单元的单面或两面配置有偏振片时,以偏光膜比本发明偏振片的硬涂层(或防眩层)更靠近液晶单元的方式配置偏振片。此时,偏振片既可以配置在视觉辨认侧,也可以配置在背光源侧,或也可以配置在这两侧。在将偏振片配置于视觉辨认侧的情况下,硬涂层防止外力引起的擦伤等,并且也作为防眩层发挥作用时,防止晃眼或外光的映入。另一方面,在将偏振片配置于背光源侧的情况下,硬涂层防止在液晶面板的组装工序中可产生的外力引起的擦伤,例如伴随与扩散板等的接触而产生的擦伤,并且也作为防眩层发挥功能时,对从背光源射入液晶面板的光发挥防止波纹等的扩散板的作用。〈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是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硬涂膜或在硬涂膜的硬涂层的表面设置有防反射层的层积体、与将各种信息放映到画面的图像显示装置组合而得到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对图像显示装置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除使用上述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外,还可举出布朗管(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 (PDP)、场致发射显示器(FED)、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显示器(SED)、有机EL显示器、激光显示器、投影电视的屏幕等。本发明涉及的硬涂膜或层积体优选配置在这些显示器的图像显示元件的视觉辨认侧表面,此时,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偏振片和图像显示元件,上述偏振片以上述偏光膜比上述硬涂层更靠近上述图像显示元件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图像显示元件的视觉辨认侧。 但是,本发明涉及的硬涂膜也可以以配置在图像显示元件的背光源侧的方式安装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内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具备本发明涉及的硬涂膜,所以难以产生擦伤, 具有优异的强度。图1是表示本发明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层构成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围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100依次具备背光源10、光扩散板50和液晶面板60。液晶面板60具备图像显示元件40、配置在图像显示元件40的背光源侧(图1中ζ轴的负方向)的偏振片20和配置在图像显示元件40的视觉辨认侧(图1中ζ轴的正方向)的偏振片3。配置在图像显示元件40的视觉辨认侧的偏振片3具备层积体32和偏光膜33。层积体32具备硬涂膜 31和防反射层320。硬涂膜31具备基材膜312和层积于基材膜312的一面的硬涂层311, 在基材膜312的另一面层积有偏光膜33。在图像显示装置100中,偏振片3以偏光膜33比硬涂层311更靠近图像显示元件40的方式配置在图像显示元件40的视觉辨认侧。背光源 10的光出射面的垂线与Z轴大致平行。并且,光扩散板50、偏振片20、图像显示元件40、偏振片3的光入射面的垂线与Z轴大致平行。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偏振片3所用的本发明的硬涂膜31具备基材膜312 和层积于基材膜312的一面的硬涂层311,硬涂层311是通过使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与铸模接触一边固化而形成的,且硬涂层311对水的接触角θ满足上述式(1)。所述的本发明硬涂膜31适于设置防反射层32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不限于图1所示的构成,能够加以各种变形。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硬涂膜31和偏光膜33、但不具有防反射层320的偏振片30来代替偏振片3。并且,配置于图像显示元件40的背光源侧的偏振片20也可以是具备本发明的硬涂膜31的偏振片3或30,此时,可以将偏振片3或30配置于图像显示元件40的视觉辨认侧和背光源侧这两侧,也可以仅配置于背光源侧单侧。将偏振片3或30配置在背光源侧的情况下,优选以硬涂层311相对于偏光膜33成为背光源侧的方式,即以偏光膜33比硬涂层311更靠近图像显示元件40的方式,配置偏振片3或30。并且,光扩散板50和背光源 10不一定是必要的,也可以省略。以下,给出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子。[硬涂膜对水的接触角的测定]对于后述的硬涂膜,使用协和界面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CA-X型接触角计,测定对水的接触角。[实施例1]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以下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商品名“NK Hard KCR2803-50A"(新中村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树脂、树脂固体成分浓度 60重量%、稀释溶剂乙酸乙酯、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固体成分含有5. 0 重量%的聚合引发剂ΤΡ0(化学名2,4,6_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表面活性剂商品名“Megafac F-477,,(添加相对于紫外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固体成分为0.5重量%的含有全氟烷基、亲水性基团、亲油性基团的低聚物。)在厚度80 μ 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商品名“TDY80UL”、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上用模涂机以干燥后的膜厚为5 μ m的方式进行涂布,在设定为60°C的干燥机中干燥 20秒。接下来,将得到的TAC膜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层的层积体以涂布层为压纹辊侧的方式用夹持辊压附在表面温度控制于的压纹辊上,使其与压纹辊密合。在该状态下,使用ORC社制造的UV照射装置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使用金属卤化物灯作为光源,以UVA的积分光量为200mJ/cm2的方式从TAC膜侧照射1次紫外线,使涂布层固化,形成硬涂层。接着,将TAC膜连同硬涂层一起从压纹辊上剥离后,使用ORC社制造的UV照射装置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使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以UVA的积分光量为500mJ/cm2的方式相对层积体从硬涂层侧照射1次紫外线,制作硬涂膜。将该膜中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记载于表Io[实施例2、3和比较例1]将压纹辊的表面温度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硬涂膜。将这些膜中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记载于表1。[防反射层]作为防反射层,使用以下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商品名“OPSTAR TU2276”(JSR株式会社制,将上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用甲基异丁基酮稀释到不挥发成分为3%来使用)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成的硬涂膜上,使用#4迈耶棒(Mayer bar)涂布成为防反射层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设定于80°C的干燥炉中干燥1分钟。接着,对于所得到的硬涂膜和防反射层的层积体,使用Fusion公司制造的UV照射装置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使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从防反射层侧以UVA的积分光量为400mJ/cm2的方式照射1次紫外线,使涂布层固化,形成硬涂层。用目视观察所得的防反射层层积膜,将不均弱的作为 〇,将不均强的作为X。[基准样品1]从实施例1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去除表面活性剂,且使该树脂组合物不与压纹辊接触地在室温(25°C )、空气环境下固化,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硬涂膜。将该膜中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91记载于表1。[基准样品2]除不与压纹辊接触地在室温(25°C )、空气环境下固化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硬涂膜。将该膜中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 ^记载于表1。表权利要求
1.一种硬涂膜,其具备基材膜和层积于该基材膜一面的硬涂层,且用于在该硬涂层的表面设置防反射层,所述硬涂层是通过使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与铸模接触一边固化而形成的,且所述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满足下述式(1),Θ-ΘΑ10。 ⑴式(1)中,θ工表示在基材膜的一面使除不含表面活性剂以外组成与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相同的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在25°c的气体中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其中,所述对水的接触角θ进一步满足下述式0), θ0-θ I 彡 13° (2)式(2)中,θ ^表示在基材膜的一面使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在25°C的气体中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涂膜,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氟系表面活性剂和/或硅系表面活性剂。
4.一种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在基材膜的一面涂布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对涂布的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使其与50°C以上的铸模接触一边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从而使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形成硬涂层的工序; 和从所述铸模剥离所述硬涂层的工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铸模为镜面辊或压纹辊。
6.一种层积体,其具备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和层积于所述硬涂膜的所述硬涂层的表面的防反射层。
7.一种层积体,其具备通过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硬涂膜和层积于所述硬涂膜的所述硬涂层的表面的防反射层。
8.一种偏振片,其具备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和在所述硬涂膜的所述基材膜的另一面层积的偏光膜。
9.一种偏振片,其具备通过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硬涂膜和在所述硬涂膜的所述基材膜的另一面层积的偏光膜。
10.一种偏振片,其具备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层积体和在所述层积体的所述基材膜的另一面层积的偏光膜。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8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元件,所述偏振片以所述偏光膜比所述硬涂层更靠近所述图像显示元件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的视觉辨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硬涂膜(31),其具备基材膜(312)和层积于该基材膜(312)一面的硬涂层(311),且用于在该硬涂层(311)的表面设置防反射层(320),其中,所述硬涂层(311)是通过使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聚合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与铸模接触一边固化而形成的,且所述硬涂层(311)对水的接触角θ满足下述式(1)。式(1)中,θ1表示在基材膜的一面使除不含表面活性剂以外组成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相同的组合物不与铸模接触地在25℃的气体中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对水的接触角。θ-θ1≤10°(1)。
文档编号B32B27/18GK102207558SQ20111008353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神崎昌, 羽场康弘, 金玉馨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