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82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包括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PET层和所述常规PET层通过流延工艺复合在一起。本发明采用流延工艺将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复合在一起,从而克服了PET层采用胶粘时存在的分层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复合的结构,提高了背板的整体性能。含氟涂层在与EVA接触的一面,具有良好的抗紫外老化能力。功能性PET用在外层的空气面,具有抗紫外和湿热老化的双层性能。背板的抗环境老化性能更强。
【专利说明】—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及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背板组件。【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纯PET背板一般为PET单层结构或者是多层结构,在采用多层结构时,多层结构之间通过胶粘剂复合在一起。纯PET背板,由于PET分子主链中含有大量的酯基,与水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容易产生谁增塑,同时即使微量的水分也会导致分子主链的降解,同时温度的上升会加速PET的分解,最终PET机械性能丧失,无法保证太阳电池组件25年的使用寿命。采用胶粘剂胶粘复合的多层PET背板,由于胶粘剂在高温条件下易老化,造成背板分层、脱层,最后失去对太阳能组件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的一种复合结构牢固、不易分层、使用寿命长的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以及加工上述VPF背板的加工方法。
[0004]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05]A、将功能性PET与常规PET切片送入挤压机中,加热到270?285°C进入熔融状态形成熔体流,熔体流通过各自的槽体合流,从模唇挤出后流延在冷鼓上快速冷却,冷却时间为2?5分钟;
[0006]B、冷却后的复合结构进入拉伸机完成双向拉伸,形成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
复合层。
[0007]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加工工艺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0008]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形成的复合层在常规PET —面涂覆氟树脂,再进行微波固化,固化时间为5-25分钟,形成含氟涂层。
[0009]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包括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所述功能性PET层和所述常规PET层通过流延工艺复合在一起。
[0010]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0011]所述常规PET层为2至5层,各层所述常规PET层通过流延共挤工艺复合在一起。
[0012]在所述常规PET层的一面涂覆氟树脂,形成氟树脂层,所述氟树脂层的表面经微波处理。
[0013]所述功能性PET层和所述常规PET层复合后的厚度为50?400 u m,所述功能性PET含量以重量计为5?50%。
[0014]所述功能性PET层和所述常规PET层复合后的厚度为200?300 u m,所述功能性PET含量以重量计为10?15%。[0015]所述氟树脂层为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厚度为30?300 μ m。
[0016]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及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采用流延工艺将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复合在一起,从而克服了PET层采用胶粘时存在的分层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复合的结构,提高了背板的整体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见图1,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的实施例,包括功能性PET层I和常规PET层2,所述功能性PET层I和所述常规PET层2通过流延工艺复合在一起。在本发明中所述常规PET层2指的是纯PET结构,与现有的成熟产品相同。所述功能性PET层是指常规PET通过共混改性以后形成的具有抗UV老化、耐湿热老化、耐水解性能的PET结构,所述功能性PET层含抗紫外老化剂,抗紫外和湿热老化性能。这些改性剂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产品来完成,这种功能性PET层也属于成熟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功能性PET层。所述功能性PET层与所述常规PET层非接触面为空气面,与太阳电池组件的接线盒、硅胶粘接。本发明将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复合在一起,比单一使用功能性PET层的成本低,比单一使用常规PET层的性能更好。同时,采用流延工艺将两者复合在一起,又解决了多层结构的分层问题,从而是复合结构不会降低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0021]参见图1,在本发明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PET层I和所述常规PET层2复合后的厚度为50?400 μ m,优选为200?300 μ m,具体数值可以选择为60μπι、80μπι、100 μ m、140 μ m、180 μ m、220 μ m、260 μ m、280 μ m、340 μ m、380 μ m。所述功能性 PET 含量以重量计为5?50%,优选为10?15%。具体数值可以选为8%、12%、20%、25%、30%、40%。
[0022]参见图2,在本发明给出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常规PET层为2至5层,各层所述常规PET层通过流延共挤工艺复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为2层,两层所述常规PET层与功能性PET层三层同时流延加工而成。所述常规PET层2含量以重量计为20?30%,优选25%。其他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
[0023]参见图3,在本发明给出的第三种实施例中,在所述常规PET层2的一面涂覆氟树月旨,形成氟树脂层3,所述氟树脂层3的表面经等离子处理。所述氟树脂层为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厚度为30?300 μ m。优选100 μ m。增加氟树脂层3可以提高背板的整体性能,进行等离子处理提高与EVA面的粘结强度。所述氟树脂层3中含有耐候性、水汽阻隔性能的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烷基。
[0024]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25]A、将功能性PET与常规PET切片送入挤压机中,加热到270?285°C进入熔融状态形成熔体流,熔体流通过各自的槽体合流,从模唇挤出后流延在冷鼓上快速冷却,冷却时间为2?5分钟,挤压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产品。
[0026]B、冷却后的复合结构进入拉伸机完成双向拉伸,形成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复合层。拉伸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成品。
[0027]在常规PET的一面涂覆氟树脂,再进行微波固化,固化时间为5-25分钟,形成含氟涂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将功能性PET与常规PET切片送入挤压机中,加热到270?285°C进入熔融状态形成熔体流,熔体流通过各自的槽体合流,从模唇挤出后流延在冷鼓上快速冷却,冷却时间为2?5分钟; B、冷却后的复合结构进入拉伸机完成双向拉伸,形成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复合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形成的复合层在常规PET —面涂覆氟树脂,再进行微波固化,固化时间为5-25分钟,形成含氟涂层。
3.一种由权利要求1或2制成的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包括功能性PET层和常规PET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PET层和所述常规PET层通过流延工艺复合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PET层为2至5层,各层所述常规PET层通过流延共挤工艺复合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常规PET层的一面涂覆氟树脂,形成氟树脂层,所述氟树脂层的表面经等离子处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PET层和所述常规PET层复合后的厚度为50?400 μ m,所述功能性PET含量以重量计为5?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PET层和所述常规PET层复合后的厚度为200?300 μ m,所述功能性PET含量以重量计为10?1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VPF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层为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厚度为30 ?300 μ mD
【文档编号】B32B27/36GK103660493SQ20131065898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林建伟 申请人: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