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通道异步牵伸集束纺纱装置、色纺纱二基色混色效果调控方法及混色段彩纱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8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二通道异步牵伸集束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二通道异步牵伸装置、二通道导纱装置和二通道集聚装置;

所述二通道异步牵伸装置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8)和前罗拉(10),组合后罗拉由独立驱动的第一后罗拉(4)和第二后罗拉(5)组成;

所述二通道集聚装置位于前罗拉(10)的输出端,包括网格圈和二通道集聚槽异形管(11),在二通道集聚槽异形管(11)表面设有二通道集聚槽,二通道集聚槽包括两条呈夹角设置的集聚槽,两条集聚槽的末端交汇于纱线交汇点(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道异步牵伸集束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条集聚槽的夹角为7°~9°,两条集聚槽的宽度(a、b)均为1.2mm~1.5mm,两条集聚槽头端(A、B)之间的宽度为2.4~3mm,两条集聚槽的末端为半径1.5~2mm的圆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道异步牵伸集束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二通道导纱装置包括二眼后喇叭口(3)、二通道导纱器(6)和导纱杆(9);所述二眼后喇叭口(3)设置于组合后罗拉的输入端,二眼后喇叭口(3)上具有两个允许二基色粗纱通过的孔;所述二通道导纱器(6)设置于组合后罗拉和中罗拉(8)之间,二通道导纱器(6)上具有两个允许二基色粗纱通过的通道;所述导纱杆(9)设置于中罗拉(8)和前罗拉(10)之间,导纱杆(9)上具有左、右侧两个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道异步牵伸集束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中罗拉(8)上套有牵伸皮圈(7)。

5.一种色纺纱二基色混色效果调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二通道异步牵伸集束纺纱装置进行调控,包括以下步骤:

(1)驱动第一后罗拉(4)和第二后罗拉(5)分别以线速度Vha、Vhb转动,中罗拉(8)以线速度Vz转动,前罗拉(10)以线速度Vq转动;

(2)在同一色段内,保持第一后罗拉(4)和第二后罗拉(5)的线速度之比Vha/Vhb值恒定,则实现第一基色粗纱(1)和第二基色粗纱(2)的牵伸比Ea:Eb值和二基色色纺纱的混色比ka/kb值恒定;

(3)由前罗拉(10)输出的两根牵伸比恒定的粗纱须条由二通道集聚装置交汇于加捻点,形成稳定的加捻三角区,得到的色纺纱在同一色段内螺距h和螺旋角θ恒定;

(4)基于上述同一色段内螺距h和螺旋角θ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一基色粗纱(1)、第二基色粗纱(2)的牵伸比值,得到具有多个色段的二基色色纺纱,每个色段具有相应的混色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纺纱二基色混色效果调控方法,其特征是:在同一色段内螺距长度h内,第一基色粗纱的分布长度为a=κa×h,第二基色粗纱的分布长度为b=κb×h。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纺纱二基色混色效果调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二基色色纺纱表层的二基色纤维的面积之比等于色纺纱中二基色纤维的混色比。

8.采用权利要求5得到的混色段彩纱,其特征是:所述段彩纱由第一基色纤维和第二基色纤维经牵伸、加捻形成多个色段;同一个色段内,第一基色纤维和第二基色纤维的螺距h和螺旋角θ恒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色段彩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基色纤维和第二基色纤维在段彩纱外层的面积之比等于第一基色纤维和第二基色纤维的混色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