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粗纱上下可控喂入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由中罗拉和中胶辊组成的中牵伸罗拉对、由前罗拉和前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罗拉包括后罗拉轴,其特征是:所述后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所述后罗拉轴上从左到右依次紧套连接有左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所述左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的长度和外径均相同,所述中后罗拉套与后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左后罗拉套通过左后连接套与后罗拉轴连接,所述左后连接套的内表面与后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左后连接套的外表面光滑且与左后罗拉套的内表面滑动式接触,所述左后连接套的外表面为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通过第一电磁开关控制磁性,所述右后罗拉套通过右后连接套与后罗拉轴连接,所述右后连接套的内表面与后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右后连接套的外表面光滑且与右后罗拉套的内表面滑动式接触,所述右后连接套的外表面为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通过第二电磁开关控制磁性,所述后胶辊包括后胶辊轴,所述后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所述后胶辊轴上从左到右依次紧套连接有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所述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的结构完成相同,所述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连接在后胶辊轴上,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均为铁质结构,所述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可沿着后胶辊轴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轴承的右侧和第二轴承的左侧紧靠,所述第二轴承的右侧和第三轴承的左侧紧靠,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右侧的内圈和外圈上加装有第三电磁铁,所述第三电磁铁通过第三电磁开关控制磁性,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左侧的内圈和外圈上加装有第四电磁铁,所述第四电磁铁通过第四电磁开关控制磁性,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右侧的内圈和外圈上加装有第五电磁铁,所述第五电磁铁通过第五电磁开关控制磁性,在所述第三轴承的左侧的内圈和外圈上加装有第六电磁铁,所述第六电磁铁通过第六电磁开关控制磁性,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的磁性相反,第五电磁铁和第六电磁铁的磁性相反,所述中罗拉包括中罗拉轴,所述中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中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中罗拉套,所述中胶辊包括中胶辊轴,所述中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中胶辊轴上通过第四轴承连接有中胶辊套,所述前罗拉包括前罗拉轴,所述前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前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前罗拉套,所述前胶辊包括前胶辊轴,所述前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前胶辊轴上通过第五轴承连接有前胶辊套,后罗拉轴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中罗拉轴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转动,前罗拉轴通过主电机带动转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主电机、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2.一种粗纱上下可控喂入纺纱方法,其特征是:纺纱时,加压组件按下,使得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分别与左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使得中胶辊套和中罗拉套、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后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中后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接触的中后胶辊套转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中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中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接触的中胶辊套转动,主电机带动前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前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接触的前胶辊套转动,第一粗纱由左后胶辊套和左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第三粗纱由右后胶辊套和右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包括单粗纱喂入纺纱、双粗纱同时喂入纺纱和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单粗纱喂入纺纱时,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第五电磁铁、第六电磁铁均失去磁性,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分别与左后连接套和右后连接套之间滑动接触,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不随后罗拉轴转动,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之间相互独立,第一粗纱和第三粗纱停止喂入,中后罗拉套和中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而后经中胶辊套和中罗拉套之间按压穿过,受到后牵伸罗拉对和中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最后经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按压输出,受到中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牵伸后的须条;双粗纱喂入纺纱时,包括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同时喂入纺纱和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时,第一电磁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而第二电磁开关、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铁获得磁性,继而使得左后罗拉套与左后连接套之间紧密连接,继而使得左后罗拉套由后罗拉轴带动一起转动,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第五电磁铁、第六电磁铁均失去磁性,继而使得右后罗拉套与右后连接套之间滑动接触,右后罗拉套不随后罗拉轴转动,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之间相互独立,此时中后罗拉套和中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左后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按压接触的左后胶辊套转动,继而使得第一粗纱由左后胶辊套和左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或者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而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获得磁性,继而使得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紧密连接,继而左后胶辊套跟随中后胶辊套一起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左后罗拉套转动,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五电磁铁、第六电磁铁均失去磁性,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分别与左后连接套和右后连接套之间滑动接触,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不随后罗拉轴转动,右后胶辊套与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之间独立,此时中后罗拉套和中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左后罗拉套和左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一粗纱由左后胶辊套和左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共同输入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而后经中胶辊套和中罗拉套之间按压穿过,受到后牵伸罗拉对和中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最后经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按压输出,受到中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牵伸后的须条;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时,第二电磁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而第一电磁开关、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电磁铁获得磁性,继而使得右后罗拉套与右后连接套之间紧密连接,继而使得右后罗拉套由后罗拉轴带动一起转动,第一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第五电磁铁、第六电磁铁均失去磁性,继而使得左后罗拉套与左后连接套之间滑动接触,左后罗拉套不随后罗拉轴转动,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之间相互独立,此时中后罗拉套和中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右后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按压接触的右后胶辊套转动,继而使得第三粗纱由右后胶辊套和右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或者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而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五电磁铁、第六电磁铁获得磁性,继而使得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紧密连接,继而右后胶辊套跟随中后胶辊套一起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右后罗拉套转动,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均失去磁性,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分别与左后连接套和右后连接套之间滑动接触,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不随后罗拉轴转动,左后胶辊套与右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之间独立,此时中后罗拉套和中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右后罗拉套和右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三粗纱由右后胶辊套和右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共同输入的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而后经中胶辊套和中罗拉套之间按压穿过,受到后牵伸罗拉对和中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最后经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按压输出,受到中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牵伸后的须条;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时,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而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获得磁性,继而使得左后罗拉套与左后连接套之间紧密连接、右后罗拉套与右后连接套之间紧密连接,继而使得左后罗拉套、右后罗拉套由后罗拉轴带动一起转动,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第五电磁铁、第六电磁铁均失去磁性,继而使得左后胶辊套、中后胶辊套和右后胶辊套之间相互独立,此时中后罗拉套和中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左后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按压接触的左后胶辊套转动,继而使得第一粗纱由左后胶辊套和左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右后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按压接触的右后胶辊套转动,继而使得第三粗纱由右后胶辊套和右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或者第三电磁开关、第四电磁开关、第五电磁开关、第六电磁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而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第五电磁铁、第六电磁铁获得磁性,继而使得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紧密连接、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紧密连接,继而左后胶辊套跟随中后胶辊套一起转动、右后胶辊套跟随中后胶辊套一起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左后罗拉套、右后罗拉套转动,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均失去磁性,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分别与左后连接套和右后连接套之间滑动接触,左后罗拉套和右后罗拉套不随后罗拉轴转动,此时中后罗拉套和中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二粗纱由中后胶辊套和中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左后罗拉套和左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一粗纱由左后胶辊套和左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右后罗拉套和右后胶辊套转动使得第三粗纱由右后胶辊套和右后罗拉套之间按压喂入,共同输入的第一粗纱、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而后经中胶辊套和中罗拉套之间按压穿过,受到后牵伸罗拉对和中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最后经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按压输出,受到中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牵伸后的须条;同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转速的调节,实现后、中罗拉转速的调节,继而实现牵伸倍数的调节,继而实现各种花式效果纱线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