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78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



背景技术:

负离子对人的健康、长寿及生态的重大影响,已为国内外医学界专家通过临床实践所验证。当代科学揭开了生物电的奥秘,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微电池,细胞膜内外有50-90mv的电位差,如果“细胞电池”得不到充分的电荷补充,机体的电过程就难于继续维持,因而影响到机体的正常活动,产生老化和早衰。

挖泥船操作工对此尤为重视,操作工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且满负荷状态,身体容易衰老,因此必须设计一款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来一定程度的防御。

申请号201620294499.6公开的一种高弹阴离子纤维,通过聚氨酯纤维与第一负离子纤维、第二负离子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使得其具有高弹性,又具有很好的负离子效果,通过圆弧形凹槽增加了纤维的光泽,但是该实用新型仍存在以下的问题:

1)第二负离子纤维游离在高弹阴离子纤维外侧,容易被外界静电干扰,失去高弹性;

2)第二负离子纤维数量较少或只位于第一负离子纤维的一侧,会导致高弹阴离子纤维一侧弹性高,其他面弹性较差;

3)第二负离子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位置关系并不确定,一旦第二负离子纤维设置在圆弧形凹槽内,会导致高弹阴离子纤维失去所谓光泽效果;

4)高弹阴离子纤维本身带电,在需避免静电场所,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解决了上述高弹阴离子纤维存在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包括聚氨酯纤维、第一负离子纤维以及第二负离子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阴离子纤维还包括导电纤维皮层,所述聚氨酯纤维为中空结构,所述聚氨酯纤维外壁上设置大于等于3个且均匀布置的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负离子纤维设置在中空结构的聚氨酯纤维内,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设置在所述聚氨酯纤维的外壁圆弧形凹槽上,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数量与所述圆弧形凹槽数量相同,所述导电纤维层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二负离子纤维之间,所述导电纤维层形成一个封闭圆环,所述封闭圆环内壁正好与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远离所述圆弧形凹槽的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负离子纤维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圆弧形凹槽数量为3个-10个。

优选地,所述圆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负离子纤维之间距离为2μm-8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圆弧形凹槽其横截面面积小于单个第二负离子纤维横截面面积的一半。

优选地,为了保证纤维的弹性,我们将所述相邻两个第二负离子纤维之间距离大于0μm。

优选地,所述导电纤维层为铜金属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而成。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采用聚氨酯纤维外壁设置凹槽,将若干第二负离子纤维设置在凹槽内,有效杜绝可以第二负离子纤维位置的不确定性,使纤维周围皆具有相同的弹性,将第二负离子纤维均匀设置,织出来的布靠近皮肤的一侧都具有负离子效果,消费者不管怎么穿着,都有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并在高弹阴离子纤维最外侧设置导电纤维层,杜绝外界静电对高弹阴离子纤维的干扰,使高弹阴离子纤维弹性可以更长久的保持下去,并增加高弹阴离子纤维的适用范围,避免一些需静电场所限制的缺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氨酯纤维、2-第一负离子纤维、3-第二负离子纤维、4-导电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包括聚氨酯纤维、第一负离子纤维以及第二负离子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阴离子纤维还包括导电纤维皮层,所述聚氨酯纤维为中空结构,所述聚氨酯纤维外壁上设置大于等于3个且均匀布置的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负离子纤维设置在中空结构的聚氨酯纤维内,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设置在所述聚氨酯纤维的外壁圆弧形凹槽上,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数量与所述圆弧形凹槽数量相同,所述导电纤维层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二负离子纤维之间,所述导电纤维层形成一个封闭圆环,所述封闭圆环内壁正好与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远离所述圆弧形凹槽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负离子纤维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的直径,所述圆弧形凹槽数量为3个-10个,所述圆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负离子纤维之间距离为2μm-8μm,所述第二负离子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弧形凹槽其横截面面积小于单个第二负离子纤维横截面面积的一半,为了保证纤维的弹性,我们将所述相邻两个第二负离子纤维之间距离大于0μm,所述导电纤维层为铜金属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而成。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采用聚氨酯纤维外壁设置凹槽,将若干第二负离子纤维设置在凹槽内,有效杜绝可以第二负离子纤维位置的不确定性,使纤维周围皆具有相同的弹性,将第二负离子纤维均匀设置,织出来的布靠近皮肤的一侧都具有负离子效果,消费者不管怎么穿着,都有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并在高弹阴离子纤维最外侧设置导电纤维层,杜绝外界静电对高弹阴离子纤维的干扰,使高弹阴离子纤维弹性可以更长久的保持下去,并增加高弹阴离子纤维的适用范围,避免一些需静电场所限制的缺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挖泥船操作工工作服的高弹阴离子纤维,包括聚氨酯纤维、第一负离子纤维以及第二负离子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阴离子纤维还包括导电纤维皮层。本发明采用聚氨酯纤维外壁设置凹槽,将若干第二负离子纤维设置在凹槽内,有效杜绝可以第二负离子纤维位置的不确定性,使纤维周围皆具有相同的弹性,将第二负离子纤维均匀设置,织出来的布靠近皮肤的一侧都具有负离子效果,消费者不管怎么穿着,都有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并在高弹阴离子纤维最外侧设置导电纤维层,杜绝外界静电对高弹阴离子纤维的干扰,使高弹阴离子纤维弹性可以更长久的保持下去,并增加高弹阴离子纤维的适用范围,避免一些需静电场所限制的缺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查俊;陆青松;强林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皖南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