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原丝张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06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原丝张力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原丝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生产工艺过程为:原丝→放丝机→分丝架→张力辊→预氧化炉→低温碳化炉→高温碳化炉→收丝机→成品收丝。

原丝在预氧化炉运行时间大约为90-120分钟,而现有的原丝在预氧化炉内张力控制不一致,难以保证整批碳纤维成品丝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原丝在预氧化炉内张力控制一致,保证整批碳纤维成品丝的质量的碳纤维原丝张力调节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原丝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有机体、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张力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为砝码或秤砣,所述张力装置上搭有原丝,所述张力装置包括有第一定辊、第二定辊、第三定辊、第四定辊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由两个固定辊及搭载在两个固定辊上的链条组成,所述配重装置安装于链条上,所述链条上还安装有动辊,所述第二定辊位于第一定辊下方,所述第三定辊位于第二定辊右侧,所述第四定辊位于第三定辊上方,所述调节装置位于第一定辊、第二定辊、第三定辊和第四定辊的中心处。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装置与动辊在链条上呈均匀分布,分设于调节装置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辊、第二定辊、第三定辊和第四定辊位于机体的四顶角处,形成矩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原丝依次搭载于第一定辊、第二定辊、动辊、第三定辊和第四定辊上,通过动辊调节张力。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够使所有原丝进入预氧化炉前的张力均匀一致,更好达到后期产品的质量,确保各项指标,进而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原丝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原丝张力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碳纤维原丝4张力调节装置9,包括有机体1、及设置在机体1内的张力装置2和配重装置3,所述配重装置3为砝码或秤砣,也可为其他配重品,所述张力装置2上搭有原丝4,所述张力装置2包括有第一定辊5、第二定辊6、第三定辊7、第四定辊8和调节装置9,张力装置2用于调节原丝张力,所述调节装置9由两个固定辊10及搭载在两个固定辊10上的链条11组成,所述配重装置3安装于链条11上,所述链条11上还安装有动辊12,所述配重装置3与动辊12在链条11上呈均匀分布、分设于调节装置9的两侧,通过链条11形成升降结构,使配重装置3与动辊12联动,所述第二定辊6位于第一定辊5下方,所述第三定辊7位于第二定辊6右侧,所述第四定辊8位于第三定辊7上方,所述第一定辊5、第二定辊6、第三定辊7和第四定辊8位于机体1的四顶角处,形成矩形结构,所述调节装置9位于第一定辊5、第二定辊6、第三定辊7和第四定辊8的中心处,所述原丝4依次搭载于第一定辊5、第二定辊6、动辊12、第三定辊7和第四定辊8上,通过动辊12调节张力。

原理说明:

原丝4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该装置中配重部分自动调节所有原丝4的张力,配重装置3的配重可以根据原丝4的规格、数量不同,由人工加入相应的砝码来有效的调整张力,原丝4走向第一定辊5→第二定辊6→动辊12→第三定辊7→第四定辊8,然后进入预氧化炉,动辊12根据原丝4的规格、数量来调整配重,两侧重量必须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够使所有原丝进入预氧化炉前的张力均匀一致,更好达到后期产品的质量,确保各项指标,进而提高成品率。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