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50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施胶机是一种造纸辅助设备,常见的是表面施胶机,表面施胶机通过在施胶轴上喷涂施胶剂,再使施胶轴与原纸滚压,进而使施胶机转移至原纸上,完成对纸张的表面施胶,使最终生产的纸张具有防液体渗透的性能。

常见的表面施胶机包括导辊组、正面施胶机构和反面施胶机构,导辊组包括若干引纸导辊,正面施胶机构包括正面施胶轴和正面施胶器,反面施胶机构包括反面施胶轴和反面施胶器。在使用表面施胶机时,纸张经引纸导辊进入正面施胶机构和反面施胶机构之间,正面施胶器将施胶剂喷涂在正面施胶轴的表面,然后正面施胶轴转动,使施胶机与纸张接触,在正面施胶轴和反面施胶轴的挤压作用下,施胶剂被压入纸张的正面,使纸张的正面形成一道胶膜,进而使纸张的正面具有防液体渗透的功能。同理,纸张反面也具有与纸张正面相同的功能。

然而,当客户对纸张的表面提出特殊要求,要求纸张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及印刷性能等时,造纸厂还必须购置涂布机来满足需求,这不仅增加了造纸厂的生产成本,还使得造纸生产线的布置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具备膜转移施胶、浸泡式施胶、单面涂布三种功能,避免造纸厂购置多余设备,节省现场空间,降低造纸厂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包括机架,机架沿纸张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导辊机构、反面施胶机构和正面施胶机构,正面施胶机构与反面施胶机构上下倾斜设置,正面施胶机构包括正面施胶轴和正面施胶器,反面施胶机构包括反面施胶轴和涂布器,导辊机构包括上导辊组和下导辊组,上导辊组用于施胶时引纸,下导辊组用于单面涂布时引纸,正面施胶轴和反面施胶轴的上方还设置有上料系统,上料系统包括两条平行的施胶管,两条平行的施胶管在施胶时位于纸张的两侧,两条平行的施胶管、正面施胶轴和反面施胶轴配合进行浸泡式施胶。

优选的,上导辊组包括若干上导辊和带动上导辊进行引纸的动力件,若干上导辊之间还设置有预警装置,预警装置可以将原纸切断。

优选的,下导辊组包括若干下导辊,其中一下导辊为弧形导辊,弧形导辊两端的直径小于弧形导辊中部的直径。

优选的,反面施胶轴的一端设置有引纸轮组和安装引纸轮组的安装架,安装架沿反面施胶轴的轴线方向遮蔽引纸轮组。

优选的,涂布器包括涂布轴,涂布轴和反面施胶轴配合形成容置涂料的空腔,空腔的顶部设置有对原纸进行刮料的刮料轴。

优选的,反面施胶轴的底部设置有对反面施胶轴进行清理的刮刀和对刮刀进行清洁的清洁器。

进一步的,清洁器包括上方开口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设置有进水口和设置于喷水管的径向表面的出水口,箱体底部设置有进行回水的回水口。

进一步的,箱体外设置有使喷水管沿喷水管的径向摆动的电机。

优选的,施胶管上设置有进料口、溢料口和回料口,回料口的直径大于进料口的直径,进料口的直径大于溢料口的直径。

进一步的,施胶管的两端设置有回收盒和可转动的擦拭块。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辊组和涂布器使施胶机具备了单面涂布功能,还通过在正面施胶轴和反面施胶轴之间设置上料系统,使施胶机除了具备膜转移施胶功能外还可以进行浸泡式施胶,拓展了施胶机的功能,实现了施胶机的升级,造纸厂无需购置新的设备即可满足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清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引纸轮组和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料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回收盒和可转动的擦拭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包括机架1,机架1沿纸张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导辊机构2、反面施胶机构3和正面施胶机构4,正面施胶机构4与反面施胶机构3上下倾斜设置,正面施胶机构4包括正面施胶轴41和正面施胶器42。

常规状态下,反面施胶机构3包括反面施胶轴31和反面施胶器,

当施胶机运行时,纸张经引纸导辊进入正面施胶机构4和反面施胶机构3之间,正面施胶器42将施胶剂喷涂在正面施胶轴41的表面,然后正面施胶轴41转动,使施胶机与纸张接触,在正面施胶轴41和反面施胶轴31的挤压作用下,施胶剂被压入纸张的正面,使纸张的正面形成一道胶膜,进而使纸张的正面具有防液体渗透的功能。同理,纸张反面也具有与纸张正面相同的功能。因而施胶机完成了膜转移施胶功能,按照纸张品质的实际需求,可以将正面施胶器42或反面施胶器关闭,或者说使正面施胶器42或反面施胶器停止喷胶,可以实现对纸张的单面涂胶。

为了使施胶机具有涂布功能,可以使将反面施胶器更换成涂布器32,涂布器32应采用兼容淀粉类施胶机和高磷酸类的涂料。使得施胶机在施胶和涂布两种工艺切换时,无需对涂布器32进行更换。

涂布器32可以包括涂布轴321,涂布轴321和反面施胶轴31配合形成容置涂料的空腔,空腔内容置涂料,涂料与原纸接触进而使涂料涂布于原纸上。

空腔的顶部设置有对原纸进行刮料的刮料轴322,可以使涂料均匀的分布于原纸上。

在进行施胶时,刮料轴322还可以使施胶剂均匀的涂在反面施胶轴31上,进而使原纸被均匀的涂胶。

在进行涂布和施胶后,反面施胶轴31的表面会粘附有施胶剂、涂料以及纸纤维等杂质,进而影响原纸的质量。反面施胶轴3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对反面施胶轴31进行清理的刮刀33和对刮刀33进行清洁的清洁器34。

刮刀33对施胶剂、涂料以及纸纤维等杂质进行清理,使反面施胶轴31保持平整。

为避免刮刀33去除施胶剂、涂料以及纸纤维等杂质得到收集以及保证刮刀33的有效,清洁器34以喷水的方式对刮刀33进行清洁。如图2所示,清洁器34可以包括上方开口的箱体341,箱体341内设置有喷水管342,喷水管342设置有进水口343和设置于喷水管342的径向表面的出水口344,箱体341底部设置有进行回水的回水口345。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拓展,箱体341外设置有使喷水管342沿喷水管342的径向摆动的电机。电机使喷水角度发生变化,可以更好的对刮刀33进行清洁。

为了使施胶机实现涂布功能,导辊机构2可以包括上导辊组21和下导辊组22,上导辊组21用于施胶时引纸,下导辊组22用于单面涂布时引纸。

上导辊组21可以包括若干上导辊211和带动上导辊211进行引纸的动力件212,若干上导辊211之间还设置有预警装置213,预警装置213可以将原纸切断。

当原纸在前工序发生断开时,原纸随意摆动,会粘附杂物或者,预计装置将原纸进行切断,可以保证原纸的品质不受影响。

下导辊组22可以包括若干下导辊221,若干下导辊221将原纸从施胶机的底部导引至涂布器32。由于涂布时原有的原纸宽度不足,可以将一下导辊221设计成弧形导辊,弧形导辊两端的直径小于弧形导辊中部的直径,弧形导辊可以使原纸的宽度增加,弥补原有的原纸宽度不足的问题。

施胶向涂布切换时需要对原纸进行引纸,如图3所示,反面施胶轴31的一端设置有引纸轮组6和安装引纸轮组6的安装架7,可以使用引纸绳进行引纸,保证涂布的顺利进行。安装架7沿反面施胶轴31的轴线方向遮蔽引纸轮组6,可以避免引纸绳被涂料污染,延长引纸绳的使用寿命。

由于传统的胶池浸泡进行施胶的方式存在用胶量无法控制,大量浪费施胶机的情况。如图1、图4所示,正面施胶轴41和反面施胶轴31的上方还可以设置有上料系统5,上料系统5包括两条平行的施胶管51,两条平行的施胶管51在施胶时位于纸张的两侧,两条平行的施胶管51、正面施胶轴41和反面施胶轴31配合进行浸泡式施胶。

由于施胶管51、正面施胶轴41和反面施胶轴31配合形成的空间较小,且能够实时的与原纸进行浸泡接触,耗用的施胶剂少,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为了更精确的对浸泡式施胶的用量进行控制,施胶管51上设置有进料口54、溢料口55和回料口56。回料口56的直径大于进料口54的直径,可以使施胶剂充分流动,避免沉淀,避免原纸上产生胶块。进料口54的直径大于溢料口55的直径,还使得施胶机的溢流量少,可以充分的对原纸进行浸泡。

为对施胶剂进行回收,如图5所示,施胶管51的两端设置有回收盒53和可转动的擦拭块52。擦拭块52吸收施胶剂,然后旋转,擦拭块52在回收盒53内压缩,将施胶剂挤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