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293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浆液除杂质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它具有四大优势:原料为废纸,包括板纸、废纸箱纸、废白边纸等,来源广泛;其制作过程由制浆、吸附成型、干燥定型等工序完成,对环境无害;可以回收再生利用;体积比发泡塑料小,可重叠,交通运输方便。纸浆模塑,除作餐盒、餐具外,更多做工业缓冲包装,目前发展十分迅速。

纸浆模塑的工艺流程包括打浆、浆液除杂质、配浆、抄坯及深度脱水、热压成型、检验、消毒和包装入库,其中浆液除杂质是决定纸浆均匀程度和产品表面润滑度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在打浆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块原料破碎不完全,不能完全浆化,或者原料纸板上附着有各种复合层等问题,因此在纸浆模塑工艺中必须引入除杂质的步骤。现有技术中纸浆液除杂质装置主要采用的是根据浆液和杂质不同的比重,利用重力将其过滤分离,而利用重力过滤分离不可避免的会有 过滤时间慢的问题,同时过滤后虽然纸浆被分离出来,但是滤饼中还包含有能够继续破碎成纸浆的纸板块,这些还能继续利用的原料和其他杂质一起被抛弃处理,这不仅造成废物处理的成本的增加,也降低了原料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纸浆模塑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所述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包括外桶体、传动电机、过滤桶、外桶盖、进料管、出料口、储浆池和电控制单元;其中,外桶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桶,过滤桶为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的圆台,过滤桶底部与过滤桶支架卡固连接,以使过滤桶固定在外桶体内部;外桶体上方盖设有外桶盖,进料管穿过外桶盖以通向过滤桶内部;外桶体下方设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通过竖直的传动电机输出轴与外桶体内部的过滤桶支架卡固连接,传动电机通过传动电机输出轴带动过滤桶支架上的过滤桶做离心旋转运动;外桶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与出料泵连接,出料泵通过连接管与储浆池连接;传动电机和出料泵电连接于电控制单元。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进一步说明,过滤桶包括桶体部分和与所述桶体部分密封连接的过滤桶盖、过滤桶底盖,过滤桶盖上设有供进料管通过的进料口,过滤桶底盖上设有破碎 装置;所述桶体部分包括上部过滤网和下部集料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破碎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和破碎刀;防水的旋转电机穿设在过滤桶底盖上,旋转电机上竖直套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表面对称安装有破碎刀,旋转电机电连接于电控制单元,并带动旋转轴及其表面的破碎刀以不同于过滤桶的速度离心旋转。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上部过滤网和下部集料桶为一体焊接连接,并且上部过滤网和下部集料桶贯穿连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上部过滤网和下部集料桶的高度比例为2:1~3:1。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上部过滤网为上疏下密的筛网结构,以防止小块杂质通过下部过滤网。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下部集料桶的外侧壁还设有废料排出孔用于排出累积的过滤废料。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还包括机械密封,传动电机输出轴通过机械密封与外桶体的底部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相对于传统的依靠重力分离纸浆与杂质的技术来说分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并且圆锥形 状的过滤桶和破碎刀结构配合,使得块状杂质多次破碎最终成纸浆,这大大提高了纸浆原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过滤后废料的处理量,不仅降低了操作成本,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桶盖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外桶体1、传动电机2、传动电机输出轴3、过滤桶支架4、过滤桶5、过滤桶盖51、进料口511、上部过滤网52、下部集料桶53、废料排出孔531、过滤桶底盖54、破碎装置55、旋转电机551、旋转轴552、破碎刀553、外桶盖6、进料管7、出料口8、出料泵9、储浆池10、电控制单元11、机械密封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立式浆液除杂质装置主要包括外桶体1、传动电机2、传动电机输出轴3、过滤桶支架4、过滤桶5、外桶盖6、进料管7、出 料口8、出料泵9、储浆池10、电控制单元11和机械密封12;其中,外桶体1下方设有传动电机2,传动电机2上竖直套设有传动电机输出轴3,传动电机输出轴3通过外桶体1底部开口延伸至外桶体1内部,并与外桶体1内部的过滤桶支架4套设并且卡固连接,传动电机输出轴3可通过螺栓等固定方式与过滤桶支架4固定连接,优选地,传动电机输出轴3与所述外桶体1底部开口之间设有机械密封12,避免外桶体1内的滤浆泄漏;外桶体1内部套设有过滤桶5,过滤桶5为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的圆台,过滤桶5设于过滤桶支架4上并通过过滤桶支架4上的卡固部件与过滤桶支架4卡固连接,以使过滤桶5固定在外桶体1内部;为保证过滤桶5稳定旋转,过滤桶支架4为水平方向设置,传动电机2通过传动电机输出轴3带动过滤桶支架4上的过滤桶5做离心旋转运动,以达到离心分离滤浆与杂质的目的;外桶体1的上方盖设有外桶盖6,外桶盖6上设有通向过滤桶5内部的进料管7,进料管7穿过外桶盖6以通向过滤桶5内部;外桶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8,出料口8通过连接管与出料泵9连接,出料泵9通过连接管与储浆池10连接,传动电机2和出料泵9电连接于电控制单元11。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桶盖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桶的结构示意图;过滤桶5包括桶体部分和与所述桶体部分密封连接的过滤桶盖51、过滤桶底盖54,其中过滤桶盖51上设有供进料管7通过的进料口511,过滤桶底盖54上设有破碎装置55;所述桶体部分包括上部过滤网52和下部集料桶53,优选 地,上部过滤网52和下部集料桶53为一体焊接连接并且贯穿连通,上部过滤网52和下部集料桶53的高度比例为2:1~3:1,上部过滤网52为上疏下密的筛网结构,以防止小块杂质通过下部过滤网。

在过滤桶底盖54的中心位置安装破碎装置55,破碎装置55包括旋转电机551、旋转轴552和破碎刀553;防水的旋转电机551穿设在过滤桶底盖54上,旋转电机551上竖直套设有旋转轴552,旋转轴552的表面对称安装有破碎刀553,旋转电机551电连接于电控制单元11,并带动旋转轴552及其表面的破碎刀553以不同于过滤桶5的速度离心旋转。

其中上部过滤网52用于离心过滤时将纸浆与杂质分开,上部过滤网52的上疏下密结构是为了防止小块杂质通过下部过滤网。由于过滤桶5的“下粗上细”的结构,使得杂质随纸浆离心旋转时被过滤桶5内壁拦截,并掉落下部集料桶53中,被拦截的块状杂质由破碎刀553进一步破碎成小块,并在下部集料桶53中逐渐变成纸浆,这大大提高了纸浆原料的利用率,减少过滤后废料的处理,既经济又环保。上部过滤网52和下部集料桶53的高度比例为2:1~3:1是为了提高离心分离的效率。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