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糊盒机的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404发布日期:2018-06-08 19:3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糊盒机的上胶装置,属于包装印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包装印刷行业中,糊盒机的应用是包装盒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印刷好、模切成型的纸板折叠成型并粘好糊口,机器糊盒代替了手工糊盒方式,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效率。糊盒机随着包装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酒类和轻工产品等的包装盒。自动糊盒机生产的基本工序是将模切后的卡纸片放到糊盒机上,经分离、预折、上胶、本折、压实后成型。

目前,在上胶工艺当中,往往只能对包装盒进行简单的上胶,上胶装置不能很好地在水平及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而且上胶装置没有很好的稳定性控制,导致上胶不均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水平及高度方向上调节且上胶稳定、均匀的糊盒机上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糊盒机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桶、悬臂、传动轴和涂胶轮,所述承载桶内设有若干胶水室,所述涂胶轮设于胶水室内,所述胶水室与承载桶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胶水室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传动轴相连,所述调节机构设有若干凹槽,所述传动轴上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所述涂胶轮穿过传动轴设置,所述胶水室内设有与涂胶轮相配合的出胶挡块,所述出胶挡块上设有毛刷部,所述悬臂的下方设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的一侧面上设有导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承载桶内设有若干胶水室,使得胶水室及设于胶水室内的涂胶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得以增添或减少,以满足对不同包装盒上胶的需求;弹簧的设置使得胶水室可以保持很好的稳定性,使得胶水的流速保持均匀,确保上胶均匀;调节机构及凹槽的设置,使得传动轴得以在高度方向进行调节;传动轴上螺纹的设置,使得涂胶轮可在传动轴上进行水平方向的适当调节,以达到更好上胶的目的;出胶挡块及毛刷部的设置,使得涂胶轮上输出的胶液更加均匀细致,进一步保障了上胶的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轮能够对包装盒有很好的固定作用,而导热片的设置可以使得胶水涂在包装盒上时能够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水室内设有液位感应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感应器的设置,使得胶水室内的胶水能够保持合理的液面高度,亦使得胶水的流速保持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桶的上方一侧设有纸堆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堆挡板的设置使得包装盒有很好的位置限定,以便于上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糊盒机的上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承载桶;2、悬臂;3、传动轴;4、涂胶轮;5、胶水室;6、弹簧;7、调节机构;8、凹槽;9、螺纹;10、出胶挡块;11、毛刷部;12、固定轮;13、导热片;14、液位感应器;15、纸堆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糊盒机的上胶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糊盒机的上胶装置,包括承载桶1、悬臂2、传动轴3和涂胶轮4,所述承载桶1内设有若干胶水室5,所述涂胶轮4设于胶水室5内,所述胶水室5与承载桶1之间连接有弹簧6,所述胶水室5内设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与传动轴3相连,所述调节机构7设有若干凹槽8,所述传动轴3上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9,所述涂胶轮4穿过传动轴3设置,所述胶水室5内设有与涂胶轮4相配合的出胶挡块10,所述出胶挡块10上设有毛刷部11,所述悬臂2的下方设有固定轮12,所述固定轮12的一侧面上设有导热片13。由于承载桶1内设有若干胶水室5,使得胶水室5及设于胶水室5内的涂胶轮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得以增添或减少,以满足对不同包装盒上胶的需求;弹簧6的设置使得胶水室5可以保持很好的稳定性,使得胶水的流速保持均匀,确保上胶均匀;调节机构7及凹槽8的设置,使得传动轴3得以在高度方向进行调节;传动轴3上螺纹9的设置,使得涂胶轮4可在传动轴3上进行水平方向的适当调节,以达到更好上胶的目的;出胶挡块10及毛刷部11的设置,使得涂胶轮4上输出的胶液更加均匀细致,进一步保障了上胶的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轮12能够对包装盒有很好的固定作用,而导热片13的设置可以使得胶水涂在包装盒上时能够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胶水室5内设有液位感应器14,使得胶水室5内的胶水能够保持合理的液面高度,亦使得胶水的流速保持均匀。

优选的,所述承载桶1的上方一侧设有纸堆挡板15,纸堆挡板15的设置使得包装盒有很好的位置限定,以便于上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