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竹纤维用竹片碾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246发布日期:2018-08-17 20:3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制竹纤维用竹片碾压装置。



背景技术:

竹纤维,又称竹原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竹原纤维制造的头道主要工序是将竹片进行碾压分丝,使竹片分解成粗丝状态,为下一步加工做准备。目前竹原纤维碾压分丝加工设备一般采用碾压辊对准备好的竹片进行碾压,压辊上下成对排列,压辊数量有4对、6对甚至10多对不等,加压形式有弹簧、液压、气压等,其主体结构大致雷同。

但是,现有的碾压设备由于在碾压过程中对竹片进行传送,不能保证充分碾压,往往还需要将竹片再次喂入碾压设备中,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设置多对压辊也使得生产成本有所提高;并且由于竹片中存在着胶质,粘着性很强,竹片在碾压时粘连缠绕压辊情况十分严重,若不及时对胶质进行清理,往往容易造成机械故障,甚至危害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碾压设备不对碾压时产生的胶质进行清理,容易造成压辊被缠绕粘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竹纤维用竹片碾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竹纤维用竹片碾压装置,包括底座和碾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竖直支撑板,两竖直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与碾压辊配合的碾压平台,碾压平台上均布有若干排胶通孔,碾压平台下方设置有用于对碾压平台上的胶质进行清理的升降除胶组件,碾压辊设置于碾压平台上方,且连接有驱动碾压辊往复碾压的移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除胶组件包括除胶板和驱动除胶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除胶板包括两个连接部和连接两连接部的除胶部,除胶部上设置有若干除胶刷毛,并且挖设有储胶槽,除胶刷毛根部设置于储胶槽内,两连接部分别穿过两竖直支撑板且与对应的竖直支撑板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碾压平台上方设置有与碾压平台平行的承重板,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支架以及设置于承重板上用于驱动移动支架的驱动气缸,移动支架包括与驱动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水平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于水平连接板下表面的两安装架,承重板上挖设有与两安装架对应的两通槽,两安装架的末端分别穿过两通槽连接有转轴,碾压辊套设于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除胶板下方连接有稳固支架组,所述稳固支架组包括多个稳固支架,升降机构包括与稳固支架组适配的偏心轮组,每个偏心轮的外圆周面上挖设有滑槽,每个稳固支架通过滑槽与对应的偏心轮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连接板下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滑轮,承重板上分别设置有与两组滑轮适配的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碾压辊内部设置有胶质吸附层,碾压辊外圆周面上挖设有与胶质吸附层连通的回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待处理竹片放置于碾压平台上,通过设置于碾压平台上方的碾压辊对竹片进行碾压,由于碾压平台上均布有若干排胶通孔,竹片中碾压出来的胶质便从排胶通孔排出,再通过升降除胶组件清理掉,避免了胶质堆积在碾压平台上,致使碾压辊被缠绕粘连,确保了碾压工序的正常进行,而且本实用新型仅需要一个碾压辊,通过移动组件驱动碾压辊往复运动使得碾压辊对竹片反复进行碾压,节约了成本,并且不需要反复喂料,提高了碾压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带动除胶板沿竖直支撑板上下往复运动,使除胶部上的除胶刷毛对碾压平台上的胶质进行清理,当除胶刷毛与胶质接触时,可以粘附胶质,胶质经由除胶刷毛流至储胶槽内,确保了除胶刷毛的除胶效果。

3、本实用新型将碾压辊套设于转轴上,转轴架设于两安装架之间,通过驱动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水平连接板在承接板上往复运动,从而使碾压辊对碾压平台上的竹片进行反复碾压,确保碾压效果良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偏心轮组带动稳固支架组,从而带动除胶板上下升降,结构简单稳定,拆卸方便;且本实用新型的碾压辊内部设置有胶质吸附层,粘附在碾压辊上的胶质在随碾压辊转动的过程中,可以经由回流槽被胶质吸附层吸附,避免了碾压辊被缠绕粘连,确保碾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除胶组件对碾压平台清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碾压辊与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碾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移动组件;1-1、移动支架;1-1.1、水平连接板;1-1.2、安装架;1-1.3、滑轮;1-2、驱动气缸;2、承重板;2-1、通槽;2-2、滑轨;3、碾压辊;3-1、胶质吸附层;3-2、回流槽;4、转轴;5、碾压平台;6、竖直支撑板;7、升降除胶组件;7-1、除胶板;7-1.1、连接部;7-1.2、除胶部;7-1.2/1、储胶槽;7-2、升降机构;7-2.1、偏心轮组;7-2.1/1、滑槽;7-3、稳固支架组;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竹纤维用竹片碾压装置,包括底座8和碾压辊 3,底座8上对称设置有两竖直支撑板6,两竖直支撑板6之间连接有与碾压辊3配合的碾压平台5,碾压平台5上均布有若干排胶通孔,碾压平台5下方设置有用于对碾压平台5上的胶质进行清理的升降除胶组件7,碾压辊3设置于碾压平台5上方,且连接有驱动碾压辊3往复碾压的移动组件1。

所述升降除胶组件7包括除胶板7-1和驱动除胶板7-1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7-2,除胶板7-1 包括两个连接部7-1.1和连接两连接部7-1.1的除胶部7-1.2,除胶部7-1.2上设置有若干除胶刷毛,并且挖设有储胶槽7-1.2/1,除胶刷毛根部设置于储胶槽7-1.2/1内,两连接部7-1.1分别穿过两竖直支撑板6且与对应的竖直支撑板6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将待处理竹片放置于碾压平台5上,通过设置于碾压平台5上方的碾压辊3对竹片进行碾压,由于碾压平台5上均布有若干排胶通孔,竹片中碾压出来的胶质便从排胶通孔排出,再通过除胶刷毛清理掉,避免了胶质堆积在碾压平台5上,致使碾压辊3被缠绕粘连,确保了碾压工序的正常进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碾压平台5上方设置有与碾压平台5平行的承重板2,移动组件1包括移动支架1-1以及设置于承重板2上用于驱动移动支架1-1的驱动气缸1-2,移动支架1-1包括与驱动气缸1-2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水平连接板1-1.1以及对称设置于水平连接板1-1.1下表面的两安装架1-1.2,承重板2上挖设有与两安装架1-1.2对应的两通槽2-1,两安装架1-1.2的末端分别穿过两通槽2-1连接有转轴4,碾压辊3套设于转轴4上。

本实施例仅需要一个碾压辊3,通过驱动气缸1-2驱动碾压辊3往复运动使得碾压辊3对竹片反复进行碾压,节约了成本,并且不需要反复喂料,提高了碾压工作效率。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除胶板7-1下方连接有稳固支架组7-3,所述稳固支架组7-3包括多个稳固支架,升降机构7-2包括与稳固支架组7-3适配的偏心轮组7-2.1,每个偏心轮的外圆周面上挖设有滑槽 7-2.1/1,每个稳固支架通过滑槽7-2.1/1与对应的偏心轮滑动配合,所述水平连接板1-1.1下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滑轮1-1.3,承重板2上分别设置有与两组滑轮1-1.3适配的滑轨2-2,所述碾压辊3内部设置有胶质吸附层3-1,碾压辊3外圆周面上挖设有与胶质吸附层3-1连通的回流槽3-2,本实施例通过偏心轮组7-2.1带动稳固支架组7-3,从而带动除胶板7-1上下升降,结构简单稳定,拆卸方便;且本实施例的碾压辊3内部设置有胶质吸附层3-1,粘附在碾压辊3上的胶质在随碾压辊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经由回流槽3-2被胶质吸附层3-1吸附,避免了碾压辊3被缠绕粘连,确保碾压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