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丝的喷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0200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纶丝的喷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纶丝的喷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氨纶纤维是现代纺织行业中较为常见的纤维材料,氨纶纤维现在主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为熔融纺丝,即把高聚物熔融成液体后经喷丝装置挤出成丝状,然后冷却绕卷,整个过程中,以喷丝装置挤出成丝最为关键,现有对氨纶挤出成丝过程的主要问题在于挤出的丝粗细不均匀、容易断丝的问题,而且喷丝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氨纶丝的喷丝装置,解决了原有喷丝装置结构复杂、挤出的丝粗细不均匀、容易断丝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纶丝的喷丝装置,包括喷丝组件,喷丝组件包括滤网、分配板、喷丝头,熔融的氨纶原料依次通过滤网、分配板,最终从喷丝头中挤出成丝,还包括模芯板,模芯板上设有2组以上所述的喷丝组件,2组以上的喷丝组件分成前后两排,所述的喷丝头上环形设有2个以上的喷丝孔,喷丝头顶面中心设有中心沉孔,每个喷丝孔与中心沉孔之间设有熔融通道。
[0005]优选的,所述的喷丝头顶面设有下凹的沉台,所述的喷丝孔、中心沉孔都落在沉台所在的区域内。
[0006]优选的,喷丝头的顶面在沉台的外圈设有下凹的环形槽。
[0007]优选的,所述的喷丝孔包括原料进口和原料挤出口,原料挤出口的口径小于原料进口的口径。
[0008]优选的,所述的模芯板顶部设有进料头,一个进料头对应一个喷丝组件,进料头底部设有底部空腔,所述的滤网设于底部空腔内,进料头的顶部设有与进料端插接用的快速接头。
[0009]优选的,所述的喷丝头为阶梯轴,所述的模芯板上设有容纳喷丝头与分配板的阶梯孔。
[0010]优选的,所述的底部空腔包括锥形空腔,锥形空腔与快速接头之间连通有进料通道,底部空腔侧边设有方便取滤网用的侧槽。
[0011]优选的,前后两排喷丝组件对应的进料头中,每排中左右相邻的进料头组成一个进料连接板,进料连接板与模芯板固定。
[0012]优选的,前后两排喷丝组件左右方向错位而设,前后两排中两个相应位置的进料头组成一个斜向的进料连接板,进料连接板与模芯板固定。
[0013]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首先,多个喷丝组件同时安装在一块模芯板上,并分成前后两排,整体性更强,在安装或者拆卸时,整体安装或者拆卸即可,结构简单,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对喷丝组件进行改进,喷丝组件中,最关键是喷丝头,本实用新型中熔融的氨纶原料依次从滤网、分配板流到喷丝头的顶面,喷丝孔环形而设,并且每个喷丝孔与中心沉孔相通,加强了每个喷丝孔之间的互通性,能让熔融的液体在进入喷丝孔前均匀地分配在喷丝头的顶面,使得进入喷丝孔后的液体量均匀,从而解决了传统喷丝装置挤出的丝粗细不均匀,容易断丝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丝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丝装置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0016]附图3为图2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丝装置实施例一中喷丝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喷丝装置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0019]附图6为图5中B-B向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0]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喷丝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氨纶丝的喷丝装置,包括喷丝组件,喷丝组件包括滤网1、分配板2、喷丝头3,本实施例中的滤网1、分配板2、喷丝头3的横截面都是圆形,滤网1主要用于过滤熔渣,防止熔渣进入喷丝头3上的喷丝孔31,滤网1的筛孔尺寸应小于1mm,分配板2上设有多个分配孔21,均匀分布在分配板2的上端面,本实施例中分配孔21是以圈状的形式分布,一圈上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分配孔21,相邻圈上的分配孔21在径向方向上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分布的优点在于分配更为均匀,熔融的氨纶原料从上往下依次通过滤网1、分配板2,然后流到喷丝头3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模芯板4,本实施例1中一个模芯板4上设有16组喷丝组件,16组喷丝组件分成前后两排,每排中包括8组喷丝组件,每组喷丝组件对应设有一个进料头,每排中左右相邻的进料头组成一个进料连接板10,进即一个进料连接板10上设有2个进料头,进料连接板10固定在模芯板4上,本实施例1模芯板4上的喷丝组件分布图可参照图5中。另外如图1中所示,本图中只显示了一个进料连接板10,其余几个进料连接板10并未显示在图中,在实际安装时,只需要将整个模芯板4安装到喷丝设备上就行,不用单独去安装每组喷丝组件,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喷丝头3上环形设有3个喷丝孔31,喷丝头3顶面中心设有中心沉孔32,每个喷丝孔31与中心沉孔32之间设有熔融通道33,熔融的氨纶原料从分配孔21中均匀落到喷丝头3的上端面后,会流到熔融通道33内,因为熔融通道33配合中心沉孔32将三个喷丝孔31相互连通,所以熔融的氨纶原料会均匀地流到每个喷丝孔31中,从而保证进入到每个喷丝孔31内的进料量都均匀,保证从喷丝孔31挤出的氨纶丝粗细均匀,而且因为三个喷丝孔31都相通,不会造成其中一个喷丝孔31内原料多,另外喷丝孔31原料少的问题,所以避免了原料少的喷丝孔31内发生断丝现象。
[0023]如图4所示,所述的喷丝头3顶面设有下凹的沉台34,所述的喷丝孔31、中心沉孔32都落在沉台34所在的区域内,从分配板2上流下来的熔融的氨纶原料会优先流到沉台34内,然后再均匀分流到熔融通道33内,沉台34相当于作为一个暂时的存储空间。喷丝头3的顶面在沉台34的外圈设有下凹的环形槽35,环形槽35内可设置密封圈,从而加强分配板2与喷丝头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熔融的氨纶原料从分配板2和喷丝头3之间的缝隙中流出,所述的喷丝孔31包括原料进口和原料挤出口,从图6中可看出,原料进口位于喷丝头3的顶面,原料挤出口位于喷丝头3的底面,原料挤出口的口径小于原料进口的口径,喷丝孔31接近原料挤出口附近的孔内壁呈锥形面,使得氨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