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249155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对通过喷嘴喷射的流体表面施加静电场的同时辅助性地利用物理喷射力,从而能够以液滴形式微小而有效地喷射所述流体的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以液滴形式喷射流体的液滴喷射装置主要以多种形式适用于喷墨打印机,最近为了将其适用于显示器工艺装置、印刷电路板工艺装置及DNA芯片制造工艺等尖端高附加价值创造领域而被应用开发。就所述喷墨打印机(Ink Jet Printer)而言,以液滴形式喷射墨水的喷墨装置分为热驱动方式和静电力方式两大块。首先,所述热驱动方式的喷墨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含设置在基板10上的支管(manifold) 22 ;通过形成在所述基板10上部的障壁14被限定拘束的墨水通道M及墨水腔沈;设置在所述墨水腔沈内的加热器12 ;设置在喷嘴板18上且用于喷射墨水液滴四’ 的喷嘴16,这种热驱动方式的喷墨装置通过如下动作喷射液滴29’。当电压供给到所述加热器1时产生热量,通过该热量,填充在所述墨水腔沈内的墨水四被加热而生成泡沫28。其次,所生成的所述泡沫观继续膨胀,并由此而对填充在所述墨水腔沈内的墨水四施加压力,且通过所述喷嘴16,墨水液滴四’向喷嘴16的外部喷射。之后,墨水四通过墨水通道22由所述支管22被吸入墨水腔沈的内部,由此,墨水四重新填充所述墨水腔26。然而,如上所述以往的热驱动方式的喷墨装置可能由用于形成泡沫的加热器12 的热量而引起所述墨水四的化学变化,存在可能会导致所述墨水四的质量下降等问题的缺陷。此外,通过所述喷嘴16喷射的墨水的液滴四’,向纸张等对象体移动的期间可能会由于所述加热器12的热量而产生急剧的体积变化,因此也存在清晰度等印刷质量下降的问题。此外,这种热驱动方式的喷墨装置,对通过喷嘴喷射的液滴四’的微小的控制,例如对液滴的大小及形状的控制上具有局限性。而且,由于上述问题,也存在难以实现高集成度液滴喷射装置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述图3及图4示出了所述液滴喷射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即利用电场的静电力方式的液滴喷射装置。
更为详细地,所述静电力方式的液滴喷射装置如所述图3及图4所示,具备基电极 32和与之相对的对向电极(Opposite Electrode) 33,所述两个电极32、33之间注入墨水 31,所述两个电极32、33上连接有直流电源34。若通过所述直流电源34对所述电极32、33施加电压,两个电极32、33之间就会形成静电场。由此,向对向电极33方向作用的库仑力(coulomb' s force)作用到所述墨水31 上。另一方面,所述墨水31由于其固有的表面张力和粘性等,也会被施加对所述库仑力的反作用力,因此所述墨水31无法易于向对向电极33方向喷射。所以,为了从所述墨水31的表面分离液滴并将其喷射,需要对所述电极32、33之间施加IkV以上的非常高的电压。然而,对所述电极32、33之间施加高电压时,由于液滴喷射是非常不规则的,因此会局部地加热所述墨水31的规定部分。S卩,位于Sl区域的墨水31’的温度Tl的上升高于位于其他区域的墨水31的温度 TO的上升,且由此会使所述Sl区域的墨水31’膨胀,而且静电场集中到该区域,聚集大量的电荷(Electron)。由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反作用力和基于静电场的库仑力作用到所述Sl区域的墨水31’上,因此如图4所示,液滴从Sl区域的墨水31’分离后向所述对向电极33侧移动。图5示出静电力方式的喷墨方法。这是一种具有包含电极6的喷嘴4,在基板8的下部具有对向电极7,按照上述原理吐出液滴并将其喷射到基板8的方法。施加电压的方式是在包含于喷嘴4的电极6和对向电极7之间以脉冲形式施加直流电源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实现喷射及构图的研究结果及相关在先专利陆续被报道。然而,如上所述的静电力方式的液滴喷射装置具有如下的问题或需要克服的缺点。即具有需要对电极6施加IkV以上的非常高的电压,且需要在喷嘴4内部具备电极6, 在喷嘴方向或在基板8的下部具备外部对向电极7的问题。在喷嘴4的内部具备电极6需要非常复杂的工艺。此外,在向对向电极7的方向吐出液滴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单一液滴微粒化成小液滴后喷射的不稳定性,且为了改善液滴的直线前进性而将喷嘴4接近于基板 8而设置时,由于电性断路(electrical breakdown)而其距离具有局限性。被吐出的液滴基本上带有电荷,因此存在与喷嘴4上的液面及基板8之间的作用力,并由此而存在在基板 8附近的前进方向歪曲的问题。最后,由于在墨水内部流动的电流,也可能会导致电化学反应(electro-chemical reaction)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在流体的表面施加静电场而产生用于形成液滴的第一喷射力的同时辅助性地施加能够使流体喷射的物理性的第二喷射力,从而实现具有极小半径的喷嘴,从而能够形成超微小大小的液滴,而且通过同时控制基于静电场的第一喷射力和基于物理力的第二喷射力,能够将流体以微小的液滴形式有效地喷射。
此外,为了克服必须在喷嘴方向或在基板的下部存在对向电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即使在液滴的喷射方向侧上没有用于诱导液滴喷射的电极,也能通过在喷嘴的内侧及侧面分别设置电极部并施加交流性信号并通过喷嘴主体的喷嘴喷射液滴。此外,为了解决在喷嘴内部形成电极的工艺上的难度及电性断路(electrical breakdown)问题,且改善液滴的直线前进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其通过仅对设置在喷嘴主体外部的电极模块施加交流性信号,而能够通过喷嘴主体的喷嘴喷射液滴,且在对所述电极模块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对所述电极模块重叠(superimpose)施加脉冲信号,从而能够控制通过喷嘴主体上喷嘴的液滴喷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液滴喷射装置具备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流体的腔体、用于将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 其特征在于,包含静电喷射模块,接近于所述腔体或喷嘴而设置,对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形成静电场,以提供第一喷射力,使得通过所述喷嘴流体被喷射而形成液滴;物理喷射模块,与所述喷嘴相对而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部,当产生所述第一喷射力时提供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喷射力的第二喷射力;及控制部,控制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和物理喷射模块,使得所述第一喷射力、第二喷射力以特定形式提供。优选地,所述物理喷射模块包含压电执行机构或加热执行机构、对所述压电执行机构或加热执行机构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优选地,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从所述喷嘴隔开设置的电极模块部和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交流性信号的交流性信号机。优选地,所述电极模块部向所述喷嘴的两侧隔开设置。优选地,所述交流性信号是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优选地,所述电极模块部由相互隔开而叠层的多个叠层模块构成。优选地,所述电极模块部由从所述喷嘴隔开设置的前面模块及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的后面模块构成。优选地,多个所述喷嘴主体以相互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物的方式相邻设置,且相邻设置的所述多个喷嘴主体的各个静电喷射模块及物理喷射模块分别受到控制。优选地,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优选地,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由内插导电丝的非导电性材料构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本发明的液滴喷射方法,利用液滴喷射装置,所述液滴喷射装置具备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收容流体的腔体和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接近于所述腔体或喷嘴而设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对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流体形成静电场以提供第一喷射力,使得通过所述喷嘴所述流体被喷射而形成液滴,且通过与所述喷嘴相对而具备在所述腔体内部的物理喷射模块提供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喷射力的第二喷射力,使得所述流体被喷射而形成液滴。优选地,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包含电极模块部,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而设置;交流性信号机,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交流性信号;及信号控制部,控制所述信号发生部的输出信号的大小、频率。
优选地,所述电极模块部以围绕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的形态的结构设置。优选地,所述电极模块部包含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而设置的第一电极部;及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部隔开的第二电极部。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设置为以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主体为基准相互对称。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的一侧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的另一侧隔开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为一双,分别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两侧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别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两侧及所述喷嘴隔开而设置成一体形,且形成有供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电极部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优选地,所述喷嘴主体形成为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平板形或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
圆筒形。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物,从而所述第二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叠层,相互叠层的所述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附着于所述喷嘴的外围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物,从而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叠层,相互叠层的所述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隔开于所述喷嘴的外围而设置,且形成有供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孑L。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从所述喷嘴主体的一侧面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形成有供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且从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隔开设置,或者从所述印刷体的另一侧表面隔开设置。优选地,进一步包含脉冲信号部,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优选地,包含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的多个喷嘴主体通过绝缘间隔物相邻设置,对相邻设置的所述多个喷嘴主体的各个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施加所述交流
性信号。优选地,进一步包含多个脉冲信号部,用于在向各所述喷嘴主体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液滴喷射方法,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和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的液滴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b)设置电极模块部,使之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的一侧; 及c)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交流性信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液滴喷射方法,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和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的液滴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b)设置电极模块部,使之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的一侧; c)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及d)在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脉冲信号。优选地,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包含第一电极部,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内侧;第二电极部,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的侧面而设置;交流性信号机,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及信号控制部,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的输出信号的大小、频率。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在所述喷嘴的中心同轴设置,或者涂覆在所述喷嘴的内侧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由所述喷嘴的整体或者所述喷嘴的一部分形成。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电极部在从所述喷嘴主体隔开的状态下等角排列。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部从所述喷嘴向两侧隔开而平行且并排排列。优选地,在所述印刷体的一侧或另一侧上具备同所述第二电极部具有相同的电性特性的第二’电极部,以对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液滴提供辅助的喷射力。优选地,所述喷嘴主体形成为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平板形或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圆筒形。优选地,进一步包含脉冲信号部,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优选地,包含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的多个喷嘴主体通过绝缘间隔物相邻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多个喷嘴主体的各个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分别被施加所述交流
性信号。优选地,进一步包含多个脉冲信号部,在向所述各个喷嘴主体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优选地,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矩形波(square wave)。优选地,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包含第一电极部,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内侧;信号发生部,对所述第一电极部施加交流性信号;及控制部,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的输出信号的大
小、频率。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在所述喷嘴的中心同轴设置,或者涂覆在所述喷嘴的内侧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由所述喷嘴的整体或者所述喷嘴的一部分形成。优选地,对所述第一电极部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矩形波 (square wave)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液滴喷射方法,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和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流体的液滴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b)在所述喷嘴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并以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侧面的方式设置第二电极部;c)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液滴喷射方法,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和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流体的液滴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b)在所述喷嘴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并以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侧面的方式设置第二电极部;C)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及d)在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脉冲信号。优选地,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矩形波(square wave)。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液滴喷射方法,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和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流体的液滴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b)在所述喷嘴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c)对所述第一电极部施加交流
性信号。优选地,对所述第一电极部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矩形波 (square wave)0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对流体的表面施加静电场,以产生用于形成液滴的第一喷射力的同时辅助地施加能够使流体喷射的物理性的第二喷射力,因此能够实现极小半径的喷嘴,从而能够形成超微小大小的液滴。此外,通过同时控制基于静电场的第一喷射力和基于物理力的第二喷射力,具有能够使流体微小化且能够有效地喷射的优点。此外,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即使在液滴喷射方向侧上没有设置诱导液滴喷射的电极,也能够通过在喷嘴的内侧及侧面分别设置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并施加交流性信号来通过喷嘴主体的喷嘴喷射液滴。此外,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仅对设置在喷嘴主体外部的电极模块施加交流性信号来通过喷嘴主体的喷嘴喷射液滴。此外,可在对所述电极模块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对所述电极模块附加地施加脉冲信号来控制通过喷嘴主体喷嘴的液滴喷射。此外,按预定间隔排列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结构的多个液滴喷射装置时,不会受到以往的各种热问题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高集成度的排列。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不对喷嘴施加信号,而仅对电极模块施加交流性信号,其能够克服以往的静电力方式液滴喷射装置的问题。由于以往的液滴喷射装置须在喷嘴内部设置电极,因此工艺非常复杂,但本发明可以省略工序。此外,能够稳住在向对向电极方向吐出液滴的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单一液滴微粒化成小液滴后被喷射的不稳定现象。在为了改善液滴的直线前进性,需要将喷嘴接近于基板而设置时,也不会发生电性短路。此外,由于使用交流性信号,因此能够使所吐出的液滴和液面及基板之间的作用力最小化,从而克服在基板附近的前进方向歪曲的问题。
最后,能够使在墨水内部流动的电流所引起的电化学反应(electro-chemical reaction)最小化。


图1及图2是示出以往的热驱动方式液滴喷射装置的示意图;图3及图4是示出以往的静电力方式液滴喷射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说明以往的静电力方式喷墨方法的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剖面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液滴喷射装置的剖面图;图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剖面图;图9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剖面图;图1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剖面图;图1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剖面图;图1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剖面图;图13至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液滴喷射装置在相邻设置状态下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图;图1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9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M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静电喷射模块的相邻设置状态的示意图;图25至图2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静电喷射模块在相邻设置状态下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图;图观及图四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交流性信号机所施加的交流性信号的曲线图;图3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第一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3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第二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3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第三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3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而另一第四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3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静电喷射模块的喷射过程的剖面图;图3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静电喷射模块的相邻设置状态的示意图;图36至图3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静电喷射模块在相邻设置状态下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图;图39及图4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静电喷射模块的信号发生部所施加的交流性信号及脉冲信号的曲线图4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且通过在后面描述的优选实施例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易于理解和实现。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具备喷射主体,所述喷射主体包含收容流体F的腔体12、将收容于所述腔体12的流体F向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14, 所述液滴喷射装置包含静电喷射模块、物理喷射模块及用于控制这些模块的控制部300而构成。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14可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也可由内插导电丝的非导电性材料构成,如此将喷嘴14整体上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或者在其一部分上内插导电丝,就具有提高喷射效率的优点。这是因为导电性材料上可生成由外部静电力而感应的电流,结果会使静电力更加强力地作用于流体F。下面说明静电喷射模块。如图6所示,所述静电喷射模块接近于所述腔体12或喷嘴14而设置,并对收容于所述腔体12的流体F形成静电场,以提供第一喷射力,使得所述流体F通过所述喷嘴14喷射而形成液滴D。如图6所示,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从所述喷嘴14隔开设置的电极模块部110和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交流性信号机130而构成。根据如上结构,可通过对朝向印刷体A且从所述喷嘴14隔开设置的电极模块部 110施加交流性信号,而对流体F的表面形成静电场。此时,所述交流性信号是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详细来说,所述交流性信号是⑴和㈠交替重复的正弦波信号,当所述电极模块上施加(+)交流性信号时,所述喷嘴14的液面上集中被感应成(_)电荷的流体F,从而带有 ㈠电荷的液滴D向印刷体A喷射;当所述电极模块上施加㈠交流性信号时,所述喷嘴14 的液面上集中被感应成⑴电荷的流体F,从而带有⑴电荷的液滴D向印刷体A喷射。此时,向印刷体A表面喷射的液滴D以带有㈠电荷的液滴D和带有⑴电荷的液滴D依次交替的方式着落,因此能够防止液滴D的飞溅现象,且能有效地实现液滴D在印刷体A表面上的着落。通过如上所述的静电喷射模块,可对收容于所述腔体12的流体F形成静电场并提供第一喷射力,使得所述流体F通过所述喷嘴14喷射而形成液滴D。下面说明物理喷射模块。如图6及图10所示,所述物理喷射模块与所述喷嘴14相对而设置在所述腔体12 的内部,其在所述第一喷射力的产生时提供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喷射力的第二喷射力。所述物理喷射模块如图6所示,可以包含压电执行机构(actuator) 210及对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或者如图10所示,包含加热执行机构220及对所述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根据如上结构,根据设置在所述腔体12的内部,即设置在和喷嘴14相对的腔体12 的内部对向面的驱动信号机230的驱动信号,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或加热执行机构220有选择地对收容于所述腔体12的流体F施加压力而提供第二喷射力,此时,所述第二喷射力将辅助由所述静电模块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关于这种第一喷射力和第二喷射力的相互关系,将在对静电喷射模块和物理喷射模块的互动的说明时进行详细的说明。通过如上所述的物理喷射模块,有选择地对收容于所述腔体12的流体F施加压力而提供第二喷射力,而这种第二喷射力将辅助由静电喷射模块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下面说明上述静电喷射模块和物理喷射模块的互动。如前所述,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对收容于腔体12的流体F形成静电场,从而提供由静电力产生的第一喷射力,所述物理喷射模块有选择地对收容于腔体12的流体F施加压力而提供第二喷射力,所述第二喷射力由控制部300控制为只在产生所述第一喷射力时辅助所述第一喷射力。即,控制部300控制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和物理喷射模块,以使所述第一喷射力及第二喷射力按照特定的形式提供。参照图6、图10及图13,随着由交流性信号机130如图13的“a”部分所示对电极模块部Iio施加交流性信号的同时,由驱动信号机230对物理喷射模块——压电执行机构 210或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在“a”部分同时产生由所述静电喷射模块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物理喷射模块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从而吐出液滴D。此外,如图14的“b”及“C”部分所示,随着由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 施加交流性信号的同时由驱动信号机230对物理喷射模块——压电执行机构210或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在“b”及“C”部分同时产生由所述静电喷射模块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物理喷射模块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从而吐出液滴D。此外,如图15的“d”部分所示,随着由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同时由驱动信号机230对物理喷射模块——压电执行机构210或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在“d”部分同时产生由所述静电喷射模块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物理喷射模块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从而吐出液滴D。综上,在通过喷嘴主体的喷嘴14喷射液滴D的时候,能够通过由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对流体F形成静电场以提供第一喷射力的同时,由所述物理喷射模块有选择地对流体F 施加压力而提供用于辅助第一喷射力的第二喷射力,来增强通过喷嘴14喷射的液滴D的喷射力。下面,对如上所述构成及互动的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6>第一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从所述喷嘴14隔开设置的电极模块部110和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交流性信号机130而构成,第一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物理喷射模块包含压电执行机构210及对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在此,所述交流性信号优选为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根据如上结构,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对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随之,由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交流性信号而形成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的加压力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同时作用而喷射液滴D。另一方面,控制部300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的交流性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机230的驱动信号,详细来说,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产生交流性信号时, 使所述驱动信号机230产生驱动信号。另一方面,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形式如图7所示,可以将所述电极模块部向所述喷嘴的两侧隔开设置,并且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同样地,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对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随之,由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交流性信号所形成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的加压力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同时作用而喷射液滴D。〈第二实施例,参照图8>第二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电极模块部 110,由从喷嘴14隔开而设置且相互间隔开叠层的多个叠层模块112构成;和交流性信号机 130,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多个叠层模块112施加交流性信号。第二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物理喷射模块包含压电执行机构210及对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在此,所述交流性信号优选为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根据如上结构,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的多个叠层模块112 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对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随之,由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多个叠层模块112的交流性信号而形成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的加压力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同时作用而喷射液滴D。另一方面,控制部300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的交流性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机230的驱动信号,详细来说,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产生交流性信号时, 使所述驱动信号机230产生驱动信号。在此,对所述电极模块部的多个叠层模块112施加交流性信号时,当然可以分别控制对施加于各个叠层模块112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如上所述,若分别控制施加于各个叠层模块112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就能控制所喷射的液滴D的速度。〈第三实施例,参照图9>第三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电极模块部 110,由从所述喷嘴14隔开设置的前面模块114及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A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的后面模块116构成;和交流性信号机130,对所述由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 116构成的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第三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物理喷射模块包含压电执行机构210及对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在此,所述交流性信号优选为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根据如上结构,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116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对压电执行机构210施加驱动信号,随之,由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116的交流性信号而形成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压电执行机构210的加压力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同时作用而喷射液滴D。另一方面,控制部300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的交流性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机230的驱动信号,详细来说,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产生交流性信号时, 使所述驱动信号机230产生驱动信号。
在此,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116施加交流性信号时, 当然可以分别控制对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的交流性信号及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后面模块116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如上所述,若分别控制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116 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能够控制所喷射的液滴D更加稳定地着落于印刷体A上。〈第四实施例,参照图10>第四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电极模块部 110,由从所述喷嘴14隔开设置;和交流性信号机130,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第四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物理喷射模块包含加热执行机构220及对所述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在此,所述交流性信号优选为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根据如上结构,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对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随之,由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交流性信号而形成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加热执行机构20的加热而形成的加压力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同时作用而喷射液滴D。另一方面,控制部300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的交流性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机230的驱动信号,详细来说,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产生交流性信号时, 使所述驱动信号机230产生驱动信号。〈第五实施例,参照图11>第五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电极模块部 110,由从喷嘴14隔开设置且相互间隔开而叠层的多个叠层模块112构成;和交流性信号机 130,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多个叠层模块112施加交流性信号。第五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物理喷射模块包含加热执行机构220及对所述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在此,所述交流性信号优选为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根据如上结构,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的多个叠层模块112 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对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随之,由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多个叠层模块112的交流性信号而形成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加热执行机构20的加热而形成的加压力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同时作用而喷射液滴D。另一方面,控制部300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的交流性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机230的驱动信号,详细来说,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产生交流性信号时, 使所述驱动信号机230产生驱动信号。在此,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多个叠层模块112施加交流性信号时,当然可以分别控制施加于各个叠层模块112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若如上所述分别控制对施加于所述各叠层模块112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就能够控制所喷射的液滴D的速度。〈第六实施例,参照图12>第六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电极模块部 110,由从所述喷嘴14隔开设置的前面模块114及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A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的后面模块116构成;和交流性信号机130,对所述由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 116构成的电极模块部110施加交流性信号。第六实施例的液滴喷射装置的物理喷射模块包含加热执行机构220及对所述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机230而构成。在此,所述交流性信号优选为交流形式的正弦波信号。根据如上结构,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对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116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对加热执行机构220施加驱动信号,随之,由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116的交流性信号而形成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第一喷射力和由所述加热执行机构220的加压力所产生的第二喷射力同时作用而喷射液滴D。另一方面,控制部300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的交流性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机230的驱动信号,详细来说,进行如下控制当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产生交流性信号时, 使所述驱动信号机230产生驱动信号。在此,对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和后面模块116施加交流性信号时, 当然可以分别控制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的交流性信号及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后面模块116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若如上所述分别对施加于所述电极模块部110的前面模块114与后面模块116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能够控制所喷射的液滴D更加稳定地着落于印刷体A上。下面,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及工作方式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液滴喷射装置相邻设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由多个喷嘴主体集成设置的结构可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多个喷嘴主体100之间分别设置绝缘间隔物IS,从而使多个喷嘴主体100相邻设置(喷嘴主体参照图6)。参照图13进行详细说明如下从图的右侧开始依次由第一喷嘴主体(a部分)、第二喷嘴主体(b部分)、第三喷嘴主体(c部分)、第四喷嘴主体(d部分)相邻排列,所述第一至第四喷嘴主体分别具备从喷嘴14隔开设置的电极模块部110。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至第四喷嘴主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绝缘间隔物IS。各电极模块部110与交流性信号机130连接,从而接收交流性信号,此时,所接收的交流性信号如图13所示。因此,对设置在a部分的第一喷嘴主体上的电极模块部110,由交流性信号机130 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施加驱动信号,从而可由a部分的第一喷嘴主体的喷嘴14喷射液滴D。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对设置在b部分的第二喷嘴主体及c部分的第三喷嘴主体上的电极模块部110,由交流性信号机130被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施加驱动信号,从而可由b部分的第二喷嘴主体的喷嘴14及c部分的第三喷嘴主体的喷嘴14 喷射液滴D。此外,如图15所示,对设置在d部分的第四喷嘴主体的电极模块部110,由交流性信号机13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时候由驱动信号机230施加驱动信号,从而可由d部分的第四喷嘴主体的喷嘴14喷射液滴D。下面说明喷射液滴D的液滴喷射方法。本实施例的液滴喷射方法如下一种利用液滴喷射装置的液滴喷射方法,所述液滴喷射装置具备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流体F的腔体12、将收容于所述腔体12的流体F向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14,该方法利用与所述腔体1或喷嘴14 接近设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对收容于所述腔体12的流体F形成静电场以提供第一喷射力, 使得所述流体F通过所述喷嘴14喷射而形成液滴,同时利用与所述喷嘴14相对而设置在所述腔体12内部的物理喷射模块提供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喷射力的第二喷射力,使得所述流体F喷射而形成液滴D。S卩,如图13至图15所示,由静电喷射模块利用交流性信号对流体F形成静电场, 以提供能够使液滴D喷射的第一喷射力的同时,由物理喷射模块通过压电执行机构210或加热执行机构220对流体F施加加压力而提供能够使液滴D喷射的第二喷射力。此时,只在由所述静电喷射模块提供第一喷射力的时候由所述物理喷射模块提供第二喷射力。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中,对静电喷嘴的结构及喷射方法进行说明。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如图16所示,大体上包含喷嘴主体1100、由第一电极部1210 及第二电极部1220构成的电极模块部、交流性信号机1300、脉冲信号部1500、信号控制部 1400而构成。下面说明所述喷嘴主体1100。如图16至图23所示,所述喷嘴主体1100包含腔体1102和喷嘴1104而构成,所述腔体1102是提供一空间来收容通过所述喷嘴1104喷射的液滴即流体的部分,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另一方面,所述喷嘴1104形成在所述腔体1102的一端,其设置在腔体1102的一端从而与所述腔体1102连通,随着收容于所述腔体1102的流体通过所述喷嘴1104吐出, 所述流体成为液滴后喷射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并被着落。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喷嘴1104可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或者可由内插导电丝的非导电性材料构成,如此将喷嘴1104整体上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或在一部分上内插导电丝而构成,具有增加喷射效率的优点。这是因为,导电性材料上可生成由外部电场而感应的电流,结果会使电场能够更加强力地作用于墨水。如上所述,包含腔体1102和喷嘴1104的喷嘴主体1100可形成为多种形状,如图 16所示,可形成为喷嘴1104侧的剖面变小的平板形,从而形成为对集成有利的结构,可以如图17所示,形成为喷嘴1104侧的剖面变小的圆筒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的喷嘴主体1100,能够使规定量的流体供给到所述腔体1102 内并被收容后,通过所述喷嘴1104向所述印刷体A喷射。下面对由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及第二电极部1220构成的电极模块部进行说明。电极模块部以围绕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喷嘴1104的形态的结构设置,例如,如图 16所示,所述电极模块部可包含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而设置的第一电极部1210及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而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 隔开的第二电极部1210而构成。此时,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和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设置成以喷嘴主体1100为基
准相互对称。
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是从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0接收交流性信号,从所述脉冲信号部1500接收脉冲信号而形成静电场的部分,具体的第一结构可以如图16及图17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的一侧而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的另一侧而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具体的第二结构可以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喷嘴1104的一侧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 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喷嘴1104的另一侧隔开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具体的第三结构可以如图19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为一对,分别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的两侧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A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具体的第四结构可如图20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为分别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两侧及所述喷嘴1104隔开设置的一体形结构,且形成有从所述喷嘴1104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th, 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A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具体的第五结构可如图21所示,在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和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之间设置绝缘间隔物IS以将二者相互叠层,而且所述相互叠层的第一电极部1210及第二电极部1220附着于所述喷嘴1104的外围而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具体的第六结构可如图22所示,在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和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之间设置绝缘间隔物IS以将二者相互叠层,而且所述相互叠层的第一电极部1210及第二电极部1220隔开于所述喷嘴1104的外围而设置,且形成有从所述喷嘴1104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th。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具体的第七结构可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一侧面而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1220形成有从所述喷嘴1104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th,且从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隔开设置,或者从所述印刷体A的另一侧表面隔开设置。如此构成的第一电极部1210及第二电极部1220通过附着或隔开于喷嘴主体1100 的外侧面而相互配置,从而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0接收交流性信号,从所述脉冲信号机接收脉冲信号,并由此形成静电场以使收容于喷嘴主体1100的腔体1102的液滴感应出电荷。下面对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0、脉冲信号部1500、信号控制部1400进行说明。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0是对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施加交流性信号的结构要素,若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被施加交流性信号,收容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腔体1102内的流体液面就感应出电荷。此时,由流体液面感应的电荷,液面形成静电力,若该静电力能够克服液面的表面张力,就能实现液滴的吐出。即,在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时,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小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不会发生液滴的吐出,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大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会发生液滴的吐出。
在此,若不像上述那样采用交流性信号,而采用一般的直流信号,就存在无法产生连续的液滴吐出的问题。这是因为,由直流信号感应在液面的电荷只集中相同的(正或负)电荷,通过初始的液滴吐出,相当量的电荷被吐出后无法再吐出液滴。例如,脉冲信号在脉冲信号的上升沿 (Positive Edge)或下降沿(Negative Edge)上的电压变化量极高,因此会集中相同的(正或负)电荷。当然,电荷的集中时间极短,其效率也会下降。而且,在这些边沿部分以外的信号下,电压变化量为“0”,无法使液面感应出电荷。所以,无法由直流信号引起液滴吐出。本发明能够如上所述通过控制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来吐出液滴。此外,为了独立地控制多个喷嘴,需要有控制信号的切换系统,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适合切换高电压,因此不直接控制,而在对第一电极部1210和第二电极部1220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 可以附加地对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第二电极部1220施加由脉冲信号部1500产生的脉冲信号,从而使液滴吐出。在此,所述脉冲信号部1500提供脉冲形式的矩形波信号,由所述信号控制部1400决定脉冲供给时机。在此,关于脉冲供给时机而言,在由交流性信号机1300提供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中施加规定大小的脉冲信号。即,在用交流性信号施加偏压的状态下施加用于液滴喷射的脉冲信号。交流性信号供给到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和第二电极部1220,并对各电极诱导偏压状态,以积累液滴电荷量。此时,需要使液滴不以积累电荷量的状态被吐出,为此需要决定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根据液滴的容量和腔体1102的容积而不同,可根据实验依据来决定。如此,对第一电极部1210及第二电极部1220施加偏压后,在需要喷射液滴的时机中最接近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施加脉冲信号。若在通过偏压积累液滴电荷量的状态下供给脉冲信号,则在所述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部分上电压变化量(dv/dt)最高,且这种电压变化量感应出电场,而这种电场使液滴的极性感应为同样的极性,并使液滴分子间产生斥力。因此,在脉冲信号的供给时机(上升沿或下降沿)实现液滴的吐出。S卩,若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0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如图28 中Vl所示的不能使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由所述脉冲信号部1500 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如图观所示的脉冲信号,则对第一、第二电极部 1210,1220施加如图观中V3所示的由交流性信号和脉冲信号合成的信号,结果是,只在施加脉冲信号的时候才能发生液滴的吐出。在此,也可以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0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如图四中Vl所示的不能使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由所述脉冲信号部 1500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如图四中V2所示的脉冲信号,从而使用如图四中V3所示的经过合成的信号。所述信号控制部1400控制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1300对所述第一、第二电极部 1210,1220施加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的同时,控制由所述脉冲信号部1500对所述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的脉冲信号,从而实现具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液滴吐出。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的交流性信号机1300、脉冲信号部1500、信号控制部1400,当收容于喷嘴主体1100的腔体1102中的流体通过喷嘴主体1100的喷嘴1104吐出时,能够实现具有使用者需要的特定时间间隔的液滴吐出。
另一方面,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喷嘴主体1100设置多个的结构进行说明。由多个喷嘴主体1100集成设置的结构如图M所示,在多个喷嘴主体1100之间分别设置绝缘间隔物IS,从而使多个喷嘴主体1100相邻设置。参照图M进行详细说明如下第一喷嘴主体1100a、第二喷嘴主体1100b、第三喷嘴主体1100c、第四喷嘴主体IlOOd相邻排列,在所述第一喷嘴主体IlOOa的两侧具备第一、 第二电极部1210a、1220a,在所述第二喷嘴主体IlOOb的两侧具备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b、 1220b,在所述第三喷嘴主体IlOOc的两侧具备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c、1220c,在所述第四喷嘴主体IlOOd的两侧具备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d、1220d。另一方面,在第二电极部1220a和第一电极部1210b之间、第二电极部1220b和第一电极部1210c之间、第二电极部1220c和第一电极部1210d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物IS。所述第一电极部1210a、1210b、1210c、1210d 和所述第二电极部 1220a、1220b、 1220c、1220d与交流性信号机1300连接,从而接收交流性信号,此时,所接收的交流性信号是如图观中Vl所示的无法实现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作为偏压来使用。此外,第一电极部1210a和第二电极部1220a之间连接有第一脉冲信号部1500a, 第一电极部1210b和第二电极部1220b之间连接有第二脉冲信号部1500b,第一电极部 1210c和第二电极部1220c之间连接有第三脉冲信号部1500c,第一电极部1210d和第二电极部1220d之间连接有第四脉冲信号部1500d。因此,若如图25所示,通过第一脉冲信号部1500a对第一电极部1210a和第二电极部1220a施加脉冲信号,则从第一喷嘴主体IlOOa吐出并喷射液滴;若如图沈所示,通过第二脉冲信号部1500b对第一电极部1210b和第二电极部1220b施加脉冲信号的同时通过第三脉冲信号部1500c对第一电极部1210c和第二电极部1220c施加脉冲信号,则从第二喷嘴主体IlOOb及第三喷嘴主体IlOOc吐出并喷射液滴;若如图27所示,通过第四脉冲信号部1500d对第一电极部1210d和第二电极部1220d施加脉冲信号,则从第四喷嘴主体 IlOOd吐出并喷射液滴。S卩,能够控制从各个喷嘴主体1100a、1100b、1100c、1100d吐出的液滴。另一方面,对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液滴喷射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液滴喷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而构成a)提供喷嘴主体1100,所述喷嘴主体1100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1102、从所述腔体1102连通且把收容于所述腔体1102的流体的液滴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1104 ;b)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的一侧而设置电极模块部;及c)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交流性信号。S卩,为了喷射液滴,将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附着或隔开于具有收容流体的腔体1102和吐出流体而形成液滴的喷嘴1104的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并施加交流性信号而使收容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腔体1102内的流体的液面感应出电荷,且由流体液面所感应的电荷在液面上形成静电力,当该静电力克服液面的表面张力时,实现液滴的吐出。此时,在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的时候,若把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小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不会产生液滴吐出,若把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大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会发生液滴吐出。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另一种液滴喷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而构成a)提供喷嘴主体1100,所述喷嘴主体1100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1102、从所述腔体1102连通而把收容于所述腔体1102的流体的液滴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1104 ;b)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1100的外侧面的一侧而设置电极模块部;c)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及d)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脉冲信号。S卩,为了喷射液滴,在把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附着或隔开于具有用于收容流体的腔体1102和吐出流体且形成液滴的喷嘴1104的喷嘴主体1100 的外侧面,并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对所述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脉冲信号而喷射液滴。详细来说,在对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附加地对所述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脉冲信号从而使液滴吐出。若在对所述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如图观中Vl所示的无法实现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对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如图观中V2所示的脉冲信号,则对电极模块部(一对第一、第二电极部1210、1220)施加如图观中¥3所示的由交流性信号与脉冲信号合成的信号,结果是,只在施加脉冲信号的时候才会产生液滴的吐出。另一方面,在上述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中,对另一种形式的静电喷射模块的结构及喷射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0所示,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包含喷嘴主体2100、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信号发生部2300、脉冲信号部2500、信号控制部MOO几个大块而构成。下面说明所述喷嘴主体2100。如图30至图33所示,所述喷嘴主体2100包含腔体2102和喷嘴2104而构成,所述腔体2102是提供一空间来收容通过所述喷嘴2104喷射的液滴即流体的部分,其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另一方面,所述喷嘴2104形成在所述腔体2102的一端,其设置在腔体2102的一端且与所述腔体2102连通,随着收容于所述腔体2102的流体通过所述喷嘴2104吐出,所述流体成为液滴后喷射到印刷体(图33的A)的一侧表面并被着落。如上所述,包含腔体2102和喷嘴2104的喷嘴主体2100可形成为多种形状,如图 30所示,可形成为喷嘴2104侧的剖面变小的平板形,以形成为对集成化有利的结构,可以如图31所示,形成为喷嘴2104侧的剖面变小的圆筒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通过如此构成的喷嘴主体2100,规定量的流体供给到所述腔体2102并被收容后, 可通过所述喷嘴2104向所述印刷体A喷射。下面说明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设置在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所述第二电极部2220a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2104的侧面而设置。例如,如图30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可在所述喷嘴2104的中心以同轴形状设置,或者如图31所示,涂覆设置在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面。此外,如图30及图31所示,所述第二电极部2220a可设置一对,分别从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两侧隔开而设置,或者如图32所示,可从所述喷嘴2104的两侧隔开而平行且并排设置。此时,在图30及图31所示的情况下,所述被设置一对的第一电极部2210以所述喷嘴主体2100为基准相互对称,在图32所示的情况下,为了将第二电极部2220a从所述喷嘴2104的两侧隔开而平行且并排设置,也可以另外使用框架F。由所述信号发生部2300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这个部分是接收由所述脉冲信号部2500施加的脉冲信号并形成静电场的部分,具体的第一结构可以如图30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同轴设置在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喷嘴2104的内侧中心,所述第二电极部2220a从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两侧外侧面隔开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第二电极部2220a具体的第二结构可以如图31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涂覆设置在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喷嘴2104的内侧面,所述第二电极部 2220a从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两侧外侧面隔开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第二电极部2220a具体的第三结构可以如图32所示,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涂覆设置在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喷嘴2104的内侧面,所述第二电极部 2220a从所述喷嘴2104的两侧隔开且平行与并排设置。如此构成的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被施加来自所述信号发生部2300的交流性信号,且被施加来自所述脉冲信号部2500的脉冲信号,由此形成静电场以使收容于喷嘴主体2100的腔体2102的液滴能够感应出电荷。下面说明所述信号发生部2300、脉冲信号部2500、信号控制部M00。所述信号发生部2300是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的结构要素,若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收容于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腔体2102内的流体就会感应出电荷。此时,通过由流体感应的电荷形成静电力,若该静电力克服液面的表面张力,就能实现液滴的吐出。S卩,在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时,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小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不会发生液滴的吐出,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大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会发生液滴的吐出。本发明能够如此通过控制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来吐出液滴。此外,为了分别独立地控制多个喷嘴2104,需要有控制信号的切换系统,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适合切换高电压,因此可以不做直接的控制,而在对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附加地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第二电极部2220a施加由脉冲信号部2500 产生的脉冲信号,以使液滴吐出。在此,所述脉冲信号部2500提供脉冲形式的矩形波信号, 由所述信号控制部1400决定脉冲供给时机。在此,关于脉冲供给时机,在由交流性信号机2300提供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施加规定大小的脉冲信号。即,在用交流性信号施加偏压的状态下施加用于液滴喷射的脉冲信号。交流性信号供给到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并诱导偏压状态,以积累液滴的电荷量。此时,需要使液滴不以填充有电荷的状态下吐出,为此需要决定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根据液滴的容量和腔体2102的容积而不同,可根据实验依据来决定。S卩,若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2300对第一、第二电极部2210、2220a施加如图39 中Vl所示的无法使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由所述脉冲信号部2500 对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如图39中V2所示的脉冲信号,对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就会施加如图39中V3所示的由交流性信号和脉冲信号合成的信号,结果是,只在施加脉冲信号的时候才能发生液滴的吐出。在此,也可以在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2300对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 之间施加如图40中Vl所示的无法使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由所述脉冲信号部2500对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施加如图40中V2所示的脉冲信号,从而使用如图40中V3所示的经过合成的信号。所述信号控制部MOO控制由所述交流性信号机2300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的交流性信号的大小,且控制由所述脉冲信号部2500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施加的脉冲信号,从而控制液滴在具有特定的时间间隔吐出。另一方面,参照图34说明如上所述由第一电极部2210、第二电极部2220a、信号发生部2300、脉冲信号部2500、信号控制部MOO进行的喷射过程。如图34所示,提供喷嘴主体2100,所述喷嘴主体2100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2102、从所述腔体2102连通且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收容于所述腔体2102的流体液滴的喷嘴2104,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极部2210,且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2104的侧面的第二电极部2220a。 若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在腔体2102的内部, 更为详细地使得与设置在腔体2102的喷嘴2104内侧的第一电极部2210接近的流体感应出电荷。S卩,若对第一电极部2210施加交流性信号(+)且将第二电极部2220a设定为接地 (-),则与第一电极部2210接近的流体会感应出电荷(+)。在第二电极部2220a中,电荷(-) 会集中到角落部分,随着电荷(_)如此集中于第二电极部2220a的角落部分,与第一电极部 2210接近的流体所感应的电荷(+)通过引力欲向第二电极部2220a的角落部分P1、P2移动。例如,流体内的任一个电荷El在欲向Pl移动的引力①和欲向P2移动的引力②的向量之和下产生欲向喷嘴2104的前方即“P3”位置移动的移动力,流体内的任一个电荷E2 在欲向Pl移动的引力③和欲向P2移动的引力④的向量之和下产生欲向喷嘴2104的前方即“P4”移动的移动力。如此,和第一电极部2210接近的流体所感应的电荷⑴上产生欲向喷嘴2104的前方移动的移动力。由此,位于喷嘴2104的出口部分的流体被推出而使液滴能够吐出。此时,如图33所示,除了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外,在印刷体 A的一侧或另一侧上还可以具备与所述第二电极部2220a具有相同的电性特性的第二’电极部220b,对从所述喷嘴2104喷出的液滴提供辅助性的喷射力。S卩,除了由任一个电荷El欲向喷嘴2104的前方“P3”位置移动的移动力或任一个电荷E2欲向喷嘴2104的前方“P4”位置移动的移动力而形成的喷射力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在印刷体A的一侧或另一侧上的第二’电极部220b使用现有喷射方式下的喷射力。通过如此构成的信号发生部2300、脉冲信号部2500、信号控制部2400,当收容于喷嘴主体2100的腔体2102中的流体通过喷嘴主体2100的喷嘴2104吐出时,能够实现具有使用者需要的特定时间间隔的液滴吐出。另一方面,对具有如上结构的喷嘴主体2100设置多个的结构进行说明。由多个喷嘴主体2100集成设置的结构如图35所示,在多个喷嘴主体2100之间分别设置绝缘间隔物IS,从而使多个喷嘴主体2100相邻设置。参照图35进行详细说明如下第一喷嘴主体2100a、第二喷嘴主体2100b、第三喷嘴主体2100c、第四喷嘴主体2100d相邻排列,在各个第一喷嘴主体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部2210a、2210b、2210c、2210d,各个喷嘴主体2100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第二电极部,相邻的第二电极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物IS。此时,在所述第一喷嘴主体2100a的第一电极部2210a及第二电极部2220a_l之间、所述第二喷嘴主体2100b的第一电极部2210b及第二电极部2220a-2之间、所述第三喷嘴主体2100c的第一电极部2210c及第二电极部2220a-3之间、所述第四喷嘴主体2100d的第一电极部2210d及第二电极部2220a-4之间连接有信号发生部2300,从而被施加交流性信号,此时,被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如图39的Vl所示的无法实现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 其作为偏压来使用。此外,第一喷嘴主体2100a的第一电极部2210a上连接有第一脉冲信号部2500a, 第二喷嘴主体2100b的第一电极部2210b上连接有第二脉冲信号部2500b,第三喷嘴主体 2100c的第一电极部2210c上连接有第三脉冲信号部2500c,第四喷嘴主体2100d的第一电极部2210d上连接有第四脉冲信号部2500d。因此,若如图36所示,通过第一脉冲信号部2500a对第一喷嘴主体2100a的第一电极部2210a施加脉冲信号,则从第一喷嘴主体2100a吐出及喷射液滴;若如图37所示,通过第二脉冲信号部2500b对第二喷嘴主体2100b的第一电极部2210b施加脉冲信号的同时对第三喷嘴主体2100c的第一电极部2210c施加脉冲信号,则从第二喷嘴主体2100b及第三喷嘴主体2100c吐出及喷射液滴;若如图38所示,对第四喷嘴主体2100d的第一电极部 2210d施加脉冲信号,则从第四喷嘴主体2100d吐出及喷射液滴。即,能够控制从各个喷嘴主体吐出的液滴。另一方面,如图41所示,对无第二电极部2220而只通过第一电极部2210喷射液滴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1所示的液滴喷射装置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喷嘴主体2100,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2102和与所述腔体2102连通从而将收容于所述腔体2102 的流体的液滴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2104 ;第一电极部2210,设置在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交流性信号机2300,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施加交流性信号;及信号控制部M00,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2300的输出信号的大小、频率。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可在所述喷嘴2104的中心同轴设置,或者涂覆设置在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面,或者可由所述喷嘴2104的整体或喷嘴2104的一部分形成。而且,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施加的交流性信号为正弦波(sine curve)或者矩形波(square wave)。
详细来说,由流体的液面感应的电荷,在液面上形成静电力,若该静电力克服液面的表面张力,就能实现液滴的吐出。而在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时,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小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不会发生液滴的吐出,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大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会发生液滴的吐出。在此,若不像上述那样采用交流性信号,而采用一般的直流信号,就存在无法产生连续的液滴吐出的问题。这是因为,通过直流信号,液面所感应的电荷只集中相同的(正或负)电荷,通过初始的液滴吐出,相当量的电荷被吐出后无法再进行液滴吐出。例如,脉冲信号在脉冲信号的上升沿(Positive Edge)或下降沿(Negative Edge)的电压变化量极高,会集中相同的 (正或负)电荷。当然,电荷集中时间极为短暂,其效率也会下降。此外,在这些边沿部分以外的信号下的电压变化量为“0”,无法使液面感应出电荷。所以,不会由直流信号发生液滴吐出。另一方面,对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液滴喷射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液滴喷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而构成a)提供喷嘴主体2100,所述喷嘴主体2100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2102、从所述腔体2102连通且将收容于所述腔体2102的流体的液滴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1104 ;b)在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2210,并设置第二电极部2220a且使之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2104的侧面;c)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S卩,为了喷射液滴,在具备用于收容流体的腔体2102和用于使流体吐出而形成液滴的喷嘴2104的喷嘴2104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2210,并设置第二电极部2220a且使之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2104的侧面,之后随着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而使收容于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腔体2102内的流体感应出电荷,并通过流体所感应的电荷实现液滴吐出。此时,在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时,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小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不会发生液滴的吐出,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大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会发生液滴的吐出。另一方面,对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另一种液滴喷射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另一种液滴喷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而构成a)提供喷嘴主体2100,所述喷嘴主体2100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2102、从所述腔体2102连通而将收容于所述腔体2102的流体的液滴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2104 ;b)在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2210,并设置第二电极部2220a且使之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2104的侧面;c)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 及d)在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脉冲信号。
S卩,为了喷射液滴,在具备用于收容流体的腔体2102和用于使流体吐出而形成液滴的喷嘴2104的喷嘴2104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2210,并设置第二电极部2220a且使之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2104的侧面,之后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和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对所述第一电极部 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施加脉冲信号并进行液滴喷射。详细来说,在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附加地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脉冲信号而吐出液滴,若在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之间施加如图39中Vl所示的无法实现液滴吐出的交流性信号以作为偏压的状态下,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2220a施加如图39中V2所示的脉冲信号,则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及第二电极部 2220a被施加如图39中V3所示的由交流性信号与脉冲信号合成的信号,结果是,只在施加脉冲信号的时候才会发生液滴的吐出。另一方面,对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另一种液滴喷射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静电喷射模块的另一种液滴喷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而构成a)提供喷嘴主体2100,所述喷嘴主体2100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2102、从所述腔体2102连通且将收容于所述腔体2102的流体的液滴向所述印刷体A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2104 ;b)在所述喷嘴2104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2210 ;c)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施加交流性信号。其中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者矩形波(square wave)。S卩,为了喷射液滴,在具备收容流体的腔体2102和用于吐出流体而形成液滴的喷嘴2104的喷嘴2104的内侧设置第一电极部2210,并随着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施加交流性信号,使收容于所述喷嘴主体2100的腔体2102内的流体感应出电荷,且通过流体所感应的电荷实现液滴吐出。此时,在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时,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小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不会发生液滴的吐出,若将所述交流性信号的大小控制为其产生的静电力大于所述液面的表面张力,就会发生液滴的吐出。此外,对所述第一电极部2210施加的交流性信号优选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者矩形波(square wave)。虽然本发明参照附图并以优选实施例为主进行了说明,但毋庸置疑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这种记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畴的范围内能够进行诸多显而易见的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畴应以包含这种诸多变形例而记载的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其特征在于,包含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向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流体液滴的喷嘴;电极模块部,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而设置;交流性信号机,对所述电极模块部施加交流性信号;及信号控制部,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的输出信号的大小、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模块部以围绕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的形态的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模块部包含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而设置的第一电极部;及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部隔开的第二电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设置为以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主体为基准相互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的一侧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喷嘴的另一侧隔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为一双,分别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两侧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别从所述喷嘴主体的外侧面两侧及所述喷嘴隔开而设置成一体形,且形成有供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电极部附着或隔开于所述印刷体的另一侧表面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形成为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平板形或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圆筒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物,从而所述第二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叠层,相互叠层的所述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附着于所述喷嘴的外围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间隔物,从而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叠层,相互叠层的所述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隔开于所述喷嘴的外围而设置,且形成有供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从所述喷嘴主体的一侧面隔开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形成有供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液滴通过的通孔,且从所述印刷体的一侧表面隔开设置,或者从所述印刷体的另一侧表面隔开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脉冲信号部,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的多个喷嘴主体通过绝缘间隔物相邻设置,对相邻设置的所述多个喷嘴主体的各个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多个脉冲信号部, 用于在向各所述喷嘴主体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
15.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和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的液滴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第一电极部,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内侧;第二电极部,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隔开的状态下包覆所述喷嘴的侧面而设置;交流性信号机,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交流性信号;及信号控制部,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的输出信号的大小、频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在所述喷嘴的中心同轴设置,或者涂覆在所述喷嘴的内侧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由所述喷嘴的整体或者所述喷嘴的一部分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部在从所述喷嘴主体隔开的状态下等角排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部从所述喷嘴向两侧隔开而平行且并排排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体的一侧或另一侧上具备同所述第二电极部具有相同的电性特性的第二’电极部,以对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液滴提供辅助的喷射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形成为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平板形或喷嘴侧的剖面变小的圆筒形。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脉冲信号部,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的多个喷嘴主体通过绝缘间隔物相邻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多个喷嘴主体的各个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分别被施加所述交流性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多个脉冲信号部, 在向所述各个喷嘴主体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供给的交流性信号的峰值点上供给脉冲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之间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矩形波(square wave)。
26.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液滴,包含以下结构而构成喷嘴主体,包含用于收容从外部供给的规定量流体的腔体和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把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的液滴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第一电极部,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内侧; 交流性信号机,对所述第一电极部施加交流性信号;及信号控制部,控制所述交流性信号机的输出信号的大小和频率。
27.根据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在所述喷嘴的中心同轴设置,或者涂覆在所述喷嘴的内侧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由所述喷嘴的整体或者所述喷嘴的一部分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液滴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电极部施加的交流性信号是正弦波(sine curve)或矩形波(square wave)。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液滴喷射装置,具备包含用于收容流体的腔体、用于将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向印刷体的一侧表面喷射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包含静电喷射模块,接近于所述腔体或喷嘴而设置,对收容于所述腔体的流体形成静电场,以提供第一喷射力,使得通过所述喷嘴流体被喷射而形成液滴;物理喷射模块,与所述喷嘴相对而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部,当产生所述第一喷射力时提供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喷射力的第二喷射力;及控制部,控制所述静电喷射模块和物理喷射模块,使得所述第一喷射力、第二喷射力以特定形式提供。本发明的液滴喷射方法,利用接近于所述腔体或喷嘴而设置的静电喷射模块,对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流体形成静电场以提供第一喷射力,使得通过所述喷嘴流体被喷射而形成液滴,同时通过与所述喷嘴相对而具备在所述腔体内部的物理喷射模块提供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喷射力的第二喷射力,使得所述流体喷射而形成液滴。
文档编号B41J2/01GK102320189SQ2011102247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2日
发明者V·D·源, 边渡泳 申请人:建国大学校产业学校协力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