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074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墨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打印机墨盒中需要粘贴组装两端小海绵,以起到密封和保护胶体的作用。在组装墨盒两端小海绵相关技术中,一般常采用机械组装,使用的机械装置包括夹紧气缸与压紧气缸,常采用夹紧气缸夹取小海绵、压紧气缸将夹取到位的小海绵压紧,该种组装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步骤简便、工作效率高的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所述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包括物料平台、墨盒安装位、小海绵存储工位、机架、电缸和气缸,所述墨盒安装位与所述物料平台配合设置,所述小海绵存储工位设于所述墨盒安装位的一侧,所述电缸支撑于所述机架并悬设于所述墨盒安装位和所述小海绵存储工位上方,所述气缸设于所述电缸并与其电连接,所述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还包括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包括真空腔体和负压机构,所述真空腔体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负压机构与所述真空腔体连通,并与所述气缸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缸间隔设置,每一个所 述电缸上对应设置一个气缸和一个所述真空吸盘。

优选的,所述电缸包括丝杠与伺服电机,所述丝杠包括滑轨,所述丝杠一端连接所述机架,另一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气缸悬设于所述滑轨,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丝杠、所述气缸及所述负压机构依次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真空腔体包括与所述气缸连接的底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侧板及通气孔,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及所述侧板共同围成所述真空腔体,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顶板设置并与所述真空腔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顶板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真空腔体的表面,所述通气孔分布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10mm。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包括所述气缸与所述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包括所述真空腔体与所述负压机构,所述真空腔体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负压机构与所述真空腔体连通,由此通过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真空吸盘沿铅锤方向往复运动,通过所述负压机构的启动吸取、脱放小海绵,并夹紧组装小海绵至墨盒两端的对应位置。

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替代相关技术中复杂的夹紧气缸与压紧气缸的结构,将夹取、压紧组装复杂的操作步骤替代为取压一体的简单操作步骤,由此简化了机械结构、减少操作步骤、提高了组装墨盒小海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的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1包括物料平台11、机架12、电缸13、气缸14、真空吸盘15、墨盒安装位(未标号)及小海绵存储工位(未标号)。

所述墨盒安装位与所述物料平台11配合设置,所述小海绵存储工位设于所述墨盒安装位的一侧,所述机架12立设于所述物料平台11靠近所述墨盒组装工位的一侧,所述电缸13支撑与所述机架12并悬设于所述墨盒安装位与所述小海绵存储工位的上方,所述气缸14设于所述电缸13,所述真空吸盘15与所述气缸14连接,外部电源(图未示)、所述电缸13、所述气缸14及所述真空吸盘15依次电连接,所述电缸13设有两个,所述电缸13间隔设置,每一个电缸13对应设置一个气缸14和一个所述真空吸盘15。

具体的,所述电缸13包括丝杠131与伺服电机132,所述丝杠131包括滑轨1311,所述滑轨131与所述丝杠1311长度相同,所述丝杠131一端连接所述机架12,另一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2。

所述气缸14包括气缸本体141、连接件142及螺栓143,所述连接件呈矩形,所述螺栓143的数量为两个,且依次贯穿连接所述气缸本体141的中部与所述连接件142,所述连接件142悬设于所述滑轨1311,所述气缸本体141靠近所述物料平台11的一端连接所述真空吸盘15,因此,所述伺服电机132可以通过所述丝杠131驱动所述气缸14沿所述滑轨1311往复运动,所述气缸14可以驱动所述真空吸盘15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墨盒小海绵装置取装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真空吸盘15为长方体,所述真空吸盘15包括真空腔体151和负压机构152,所述真空腔体151包括凹槽1511、通气孔1512、顶板1513、底板1514及侧板1515。

具体的,所述底板1514一侧与所述气缸14连接,且与所述顶板1513间隔设置,所述侧板1515围成两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且其开 口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1514与所述顶板1513,所述负压机构152连通所述侧板1515,且与所述气缸14电连接,所述凹槽1511形成于所述顶板1513远离所述气缸14的一侧,所述通气孔1512直径为10mm,且均布于所述凹槽1511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述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1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输送墨盒:

提供物料平台11、机架12和墨盒(未标号),所述物料平台11将所述墨盒输送至所述墨盒安装位;

步骤S2,定位与提取小海绵:

提供小海绵(未标号)、电缸13、气缸14及真空吸盘15,所述气缸14与所述真空吸盘15连接,所述气缸14驱动所述真空吸盘15垂直向下运动,使所述真空吸盘15吸取所述小海绵;

具体的,所述电缸包括所述伺服电机132与所述丝杠131,所述丝杠131包括滑轨1311,所述真空吸盘15包括所述真空腔体151与所述负压机构152,所述真空腔体151包括凹槽1511,所述伺服电机132、丝杠131、所述气缸14、所述负压机构152依次电连接。

在步骤S2中,所述小海绵的定位与提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所述伺服电机132通过所述丝杠131驱动所述气缸14沿所述滑轨1311移动至所述小海绵上方;

步骤S22,所述气缸14驱动所述真空腔体151垂直向下位移L1,所述负压机构152启动,使所述真空腔体151吸取所述小海绵至所述凹槽1511;

步骤S3,小海绵移位:

所述气缸14驱动所述真空腔体151垂直向上运动,所述电缸13带动所述小海绵移位至所述墨盒正上方;

具体的,步骤S31,所述气缸14驱动所述真空腔体151垂直向上运动,通过所述真空腔体151提取所述小海绵;

步骤S32,所述伺服电机132通过所述丝杠131驱动所述气缸14 沿所述滑轨1311移动至所述墨盒上方;

步骤S4,脱离小海绵:

所述气缸14驱动所述真空腔体151垂直向下运动,所述负压机构152启动,使所述小海绵缓慢脱落所述凹槽1511;

步骤S5,压紧组装小海绵:

所述气缸14驱动所述真空腔体151向下运动,带动所述凹槽1511挤压所述小海绵,将所述小海绵压紧组装至所述墨盒的待组装海绵位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墨盒小海绵组装装置1包括所述气缸14与所述真空吸盘15,所述真空吸盘15包括所述真空腔体151与所述负压机构152,所述真空腔体151与所述气缸14连接,所述负压机构152与所述真空腔体151连通,由此通过所述气缸14驱动所述真空吸盘15沿铅锤方向往复运动,通过所述负压机构152的启动吸取、脱放所述小海绵(未标号),并夹紧组装所述小海绵(未标号)至所述墨盒(未标号)两端的对应位置。

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替代相关技术中复杂的夹紧气缸与压紧气缸的结构,将夹取、压紧组装复杂的操作步骤替代为取压一体的简单操作步骤,由此简化了机械结构、减少操作步骤、提高了组装墨盒小海绵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