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066发布日期:2018-07-07 14:3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为硅片印刷机。



背景技术:

硅片印刷机是用于印刷硅片的一种装置,现有的硅片印刷机上料过程往往是借助可旋转上料吸盘实现的,吸盘每次动作吸附一块硅片,在转轴的带动下降硅片旋转到输送带上方,然后将硅片放到输送带上进入正极印刷工序,但这种硅片印刷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硅片印刷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长时间运行导致机体温度升高,印刷时油墨湿度随着时间而降低,导致结块而影响印刷,成品率也随之降低,这就需要及时清理和更换油墨,增加了油墨的损耗及加墨频率,不但较为浪费,生产效率也较低;

2.进料口在运输硅片时,硅片表面上的灰尘及杂质容易被运输到硅片印刷机内部,长时间使用后装置可能会出现损坏或不能运行的现象,降低了成品率,而带有刀风的一些硅片印刷机往往不能稳定运行,且风也容易将杂质吹入硅片印刷机内部和传送带下方,容易使装置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硅片印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片印刷机,包括设置在硅片印刷机本体上的传送带、除尘机构、透明前罩、活动板和加湿器,所述硅片印刷机本体的工作台上设有透明前罩,透明前罩中间位置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上端前表面贴合设有半圆状的转动板,转动板上端铰接在活动板上方的透明前罩上,活动板下端前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低于活动板下端设置,所述固定板最下端活动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分别套设在两端铰接座上,且转轴贯穿铰接座的一端还套设有螺母,所述透明前罩后端的硅片印刷机本体内部还设有加湿器,透明前罩下端中间位置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硅片印刷机本体内部相连通,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风刀管和设置在硅片印刷机本体侧方的风箱,所述风箱左端设有鼓风机,鼓风机进口与风箱内部相连通,风箱与风刀管连通,所述传送带位于硅片印刷机本体的侧方,所述传送带两端分别套设在两端的传动轴上,传送带右端与进料口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活动板同时贯穿透明前罩前后表面。

优选的,所述螺母与铰接座贴合设置,螺母与转轴之间通过螺纹相互配合连接,所述铰接座固定设在活动板下端的透明前罩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风刀管与传送带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20~90°,风刀管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若干个出风孔沿风刀管轴线依次排列。

更优选的,所述风刀管与传送带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 30~60°。

最优选的,所述风刀管与传送带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30°或40°。

优选的,所述透明前罩与工作台可拆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前罩与工作台插接,所述透明前罩的下端设有插接柱,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插接柱插接的插接孔,所述工作台插接孔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对插接柱限位的限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锁机构、连杆机构和手柄,所述插接孔为四个,位于工作台的四个边角处,四个插接孔分别对应一个锁机构,所述锁机构通过连杆机构联动,所述手柄与连杆机构连接,手柄用于控制锁机构的开合。

优选的,所述锁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锁片,两个锁片一端均铰接在工作台上,且两个锁片的另一端之间解锁块,解锁块;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轴、连杆和联动块,所述轴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轴与解锁块一一对应,且轴的上端与解锁块连接,所述联动块与轴一一对应,联动块套接在各自对应的轴上,且联动块与轴之间相互周向限位,四个联动块之间通过三根连杆连接呈C字型结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联动块铰接;其中一根轴上与手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此装置中由于设置了加湿器,则加湿器可保持印刷油墨的湿度,不但可以防止油墨干燥结块,减少次品的产生,提高成品率,还可减少了油墨损耗及加墨频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节省生产成本,透明前罩上还设有供加墨和维护的活动板,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2.风箱前方设有传送带,鼓风机吹出的风经风箱均匀的从风刀管处吹在传送皮带上方,吹风均匀,且风刀管呈一定角度,使得硅片表面的杂质容易被吹除,装置运行稳定,提高了成品率,适合推广。

3.限位装置设置后,使得在整机维护时,通过转动手柄使得连杆机构带动锁机构开锁,可更容易整体的拆卸透明罩,便于维护,而在组装时,透明罩对准放入,随后转动手柄使得连杆机构带动锁机构闭合,则透明罩连接稳定性较好,整体拆装较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硅片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方向风刀管和传送带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硅片印刷机透明前罩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硅片印刷机工作台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硅片印刷机锁机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硅片印刷机连杆机构的放大图。

图中:1硅片印刷机本体、2传送带、22传动轴、3除尘机构、 31风箱、32鼓风机、33风刀管、4透明前罩、41转动板、42铰接座、43转轴、44固定板、5活动板、6加湿器、7进料口、8工作台、9 插接柱、10插接孔、11手柄、12复位弹簧、13锁片、131锁舌、14 解锁块、15轴、16连杆、17联动块、18环形内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硅片印刷机,包括设置在硅片印刷机本体1上的传送带2、除尘机构3、透明前罩 4、活动板5和加湿器6,硅片印刷机本体1的工作台8上设有透明前罩4,透明前罩4中间位置设有活动板5,活动板5上端前表面贴合设有半圆状的转动板41,转动板41上端铰接在活动板5上方的透明前罩4上,活动板5下端前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板44,固定板44下端低于活动板5下端设置,固定板44最下端活动套设在转轴43上,转轴43两端分别套设在两端铰接座42上,且转轴43贯穿铰接座42 的一端还套设有螺母,透明前罩4后端的硅片印刷机本体1内部还设有加湿器6,加湿器6通过管子将水雾喷到透明前罩4内,透明前罩 4下端中间位置设有进料口7,进料口7与硅片印刷机本体1内部相连通,除尘机构3包括风刀管33和设置在硅片印刷机本体1侧方的风箱31,风箱31左端设有鼓风机32,鼓风机32进口与风箱31内部相连通,风箱31与风刀管33连通,传送带2位于硅片印刷机本体1 的侧方,传送带2两端分别套设在两端的传动轴22上,传送带2右端与进料口7对应设置。

活动板5呈矩形板状结构,活动板5同时贯穿透明前罩4前后表面。

螺母与铰接座42贴合设置,螺母与转轴43之间通过螺纹相互配合连接,铰接座42固定设在活动板5下端的透明前罩4前表面。

风刀管33与传送带2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20~90°(本例为 30°,也可为20°、25°、40°、45°、50°、60°或90°等等),风刀管33 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若干个出风孔沿风刀管33轴线依次排列。

透明前罩4与工作台8可拆式连接。

透明前罩4与工作台8插接,透明前罩4的下端设有插接柱9,工作台8上设有与插接柱9插接的插接孔10,工作台8插接孔10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对插接柱9限位的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包括锁机构、连杆机构和手柄11,插接孔10为四个,位于工作台8的四个边角处,四个插接孔10分别对应一个锁机构,锁机构通过连杆机构联动,手柄11与连杆机构连接,手柄11用于控制锁机构的开合。

锁机构包括复位弹簧1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锁片13,两个锁片13 一端均铰接在工作台8上,且两个锁片13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解锁块 14,解锁块14为腰型结构,转动90°后使得两个锁片13被撑开从而实现开锁,复位弹簧12位于两个锁片13之间近铰接处的一端,复位弹簧12两端分别钩在两个锁片13上,复位弹簧12为拉簧,复位弹簧12用于两个锁片13打开后的复位;插接柱9上设有环形内凹 18,锁片13上设有与环形内凹18相配的锁舌131,锁舌131在两个锁片13上相对设置;连杆机构包括轴15、连杆16和联动块17,轴 15转动连接在工作台8上,轴15与解锁块14一一对应,且轴15的上端与解锁块14连接,联动块17与轴15一一对应,联动块17套接在各自对应的轴15上,且联动块17与轴15之间相互周向限位,四个联动块17之间通过三根连杆16连接呈C字型结构,连杆16的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联动块17铰接;其中一根轴15与手柄11连接。

工作原理:将转动板41往上转动时,活动板5能够打开,活动板5打开时可进行加墨和维护处理,透明前罩4起到了保持湿度的作用,加湿器6保持了硅片印刷机本体1内部印刷油墨的湿度,减少了油墨损耗及加墨频率,节省成本,当关闭活动板5时,将转动板41 往下转动,转动板41贴合在活动板5前表面时即可将活动板5固定,风箱31上的风刀管33可将风均匀的吹入传送带2上方,硅片表面的杂质容易被吹除,装置运行稳定,提高了成品率,硅片通过传送带2 传送后从进料口7处进入硅片印刷机本体1内部进行印刷处理,适合推广。

组装时,转动手柄11使得轴15转动,从而带动联动块17转动,而在连杆16的作用下,其余三个联动块17也随之转动,从而使得四个解锁块14同时转动,而同时打开四个锁机构,此时将透明前罩4 上的插接柱9对准工作台8上的插接孔10插入到底,随后转动手柄 11复位即可使得锁片13上的锁舌131卡入到各自对应的环形内凹18 中,从而实现对透明前罩4的限位;拆装时,转动手柄11使得轴15 转动,从而带动联动块17转动,而在连杆16的作用下,其余三个联动块17也随之转动,从而使得四个解锁块14同时转动,而同时打开四个锁机构,此时将透明前罩4取出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