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墨水可循环填充装置的打印机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098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墨水可循环填充装置的打印机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墨水可循环填充装置的打印机墨盒。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数字影像输出技术。与彩色激光、针打、热升华以及银盐画面输出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彩色化、数字化容易,打印幅面不受限制等特点,因此,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诸如大幅面展览展示、印刷打样、办公自动化等短版印刷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喷墨打印技术及油墨的发展,喷墨打印机已由最初的单色黑白打印机发展为现在的多色彩色打印机,相应的,打印机上安装的墨盒数量也随之增加,而喷墨打印技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体积的小型化,随之,由于存储墨水的墨盒的体积也必须趋于小型,从而直接导致墨盒的使用时间变短,而大多数墨盒为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因此,用户在更换墨盒时通常会将废旧墨盒丢弃,而墨盒的主要材质多为带有电子元件的塑料,不可自然降解,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

喷墨打印机墨盒再填充技术全球的专利申请量趋势可见,申请量主要集中在1992年之后,在1992年之前,由于打印机技术仍处于起步状态,因此,人们并未面临墨盒消耗所带来的问题,而随着打印机技术的日渐成熟,在1992年之后,墨盒再填充的专利申请量有了大幅度提升,随着打印机应用的普及性,随之而来的是对墨盒等打印耗材的巨大需求,因此,在2003年之后,对墨盒再填充技术的研究也进入新的高峰。墨盒作为打印机行业最主要的耗材之一,对废弃墨盒的再制造及再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耗材生产企业的重视。我国的一些企业也一直致力与墨盒的回收再利用。墨盒的回收再利用不仅仅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企业来说,还存在巨大的经济利润。尤其是现在我国已成为全球打印机耗材的重要生产基地,对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再填充技术市场潜力巨大,也相应促进了墨盒的再填充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因此,发明一种用墨水可循环填充装置的打印机墨盒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墨水可循环填充装置的打印机墨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墨水可循环填充装置的打印机墨盒,包括墨盒座,所述墨盒座顶部设有墨盒本体,所述墨盒本体顶部设有进墨管,所述墨盒本体一侧设有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顶部设有喷头装置,所述喷头装置包括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一端设有打印头喷管,所述打印头喷管两侧设有压电晶体,所述打印头喷管端部设有打印头喷嘴,所述打印头喷嘴表面设有多个压电陶瓷,所述喷头装置一侧设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内腔设有控制阀,所述输墨管一端设有吸墨装置,所述吸墨装置包括直线步进电机,所述直线步进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端部设有活塞,所述直线步进电机一侧设有吸墨腔,所述吸墨腔两侧壁开设有吸墨口,所述吸墨腔端部设有活塞通道。

优选的,所述墨盒本体外壁设有防护层,所述进墨管贯穿防护层和墨盒本体,所述防护层由吸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打印头喷管和打印头喷嘴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且数量相同,所述打印头喷管和打印头喷嘴一体化设置,所述多个打印头喷管依次平行排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多个打印头喷管与分流管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电晶体两侧与打印头喷管两侧相贴合,所述压电晶体与脉冲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和压电陶瓷均与打印机控制中心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设置于吸墨腔内部,所述活塞设置于活塞通道内部,所述活塞通过伸缩杆和直线步进电机与活塞通道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通道端部与输墨管连接,所述直线步进电机与打印机控制中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将多个压电陶瓷设置于打印头喷嘴表面,利用压电陶瓷在两端电压变化作用下具有伸展和收缩形变的特性,当打印机控制中心图像信息电压阢到压电陶瓷上时,压电陶瓷的伸缩振动将随着图像信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并使打印头喷嘴中的墨水在常温常压的稳定状态下,有效地控制墨滴的大小及调和方式,均匀准确地喷出墨水,墨点不起毛边、不发生晕染,从而保证了打印输出色彩的高解析度,同时降低墨水的消耗量,通过利用脉冲发生器对打印头喷管两侧的两个压电晶体同时加脉冲通电,触发两个压电晶体往打印头喷管中间变形挤压打印头喷管侧壁,打印头喷管出现收缩,压迫墨水从打印头喷嘴啧出,工作效率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对墨水和打印介质要求较低,墨水适应性广,可循环加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细节示意图。

图中:1墨盒座、2墨盒本体、3进墨管、4脉冲发生器、5喷头装置、6分流管、7打印头喷管、8压电晶体、9打印头喷嘴、10压电陶瓷、11输墨管、12控制阀、13吸墨装置、14直线步进电机、15伸缩杆、16活塞、17吸墨腔、18吸墨口、19活塞通道、20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墨水可循环填充装置的打印机墨盒,包括墨盒座1,所述墨盒座1顶部设有墨盒本体2,所述墨盒本体2顶部设有进墨管3,所述墨盒本体2一侧设有脉冲发生器4,所述脉冲发生器4顶部设有喷头装置5,所述喷头装置5包括分流管6,所述分流管6一端设有打印头喷管7,所述打印头喷管7两侧设有压电晶体8,所述打印头喷管7端部设有打印头喷嘴9,所述打印头喷嘴9表面设有多个压电陶瓷10,通过将多个压电陶瓷10设置于打印头喷嘴9表面,利用压电陶瓷10在两端电压变化作用下具有伸展和收缩形变的特性,当打印机控制中心图像信息电压阢到压电陶瓷10上时,压电陶瓷10的伸缩振动将随着图像信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并使打印头喷嘴9中的墨水在常温常压的稳定状态下,有效地控制墨滴的大小及调和方式,均匀准确地喷出墨水,墨点不起毛边、不发生晕染,从而保证了打印输出色彩的高解析度,同时降低墨水的消耗量,所述喷头装置5一侧设有输墨管11,所述输墨管11内腔设有控制阀12,所述输墨管11一端设有吸墨装置13,所述吸墨装置13包括直线步进电机14,所述直线步进电机14输出轴一端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端部设有活塞16,所述直线步进电机14一侧设有吸墨腔17,所述吸墨腔17两侧壁开设有吸墨口18,所述吸墨腔17端部设有活塞通道19。

所述墨盒本体2外壁设有防护层20,所述进墨管3贯穿防护层20和墨盒本体2,所述防护层20由吸水材料制成,增强了防水性能,所述打印头喷管7和打印头喷嘴9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且数量相同,所述打印头喷管7和打印头喷嘴9一体化设置,所述多个打印头喷管7依次平行排列设置,所述多个打印头喷管7与分流管6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电晶体8两侧与打印头喷管7两侧相贴合,所述压电晶体8与脉冲发生器4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4和压电陶瓷10均与打印机控制中心连接,通过利用脉冲发生器4对打印头喷管7两侧的两个压电晶体8同时加脉冲通电,触发两个压电晶体8往打印头喷管7中间变形挤压打印头喷管7侧壁,打印头喷管7出现收缩,压迫墨水从打印头喷嘴9啧出,工作效率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对墨水和打印介质要求较低,墨水适应性广,可循环加墨,环保,所述伸缩杆15设置于吸墨腔17内部,所述活塞16设置于活塞通道19内部,所述活塞16通过伸缩杆15和直线步进电机14与活塞通道19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通道19端部与输墨管11连接,所述直线步进电机14与打印机控制中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将多个压电陶瓷10设置于打印头喷嘴9表面,利用压电陶瓷10在两端电压变化作用下具有伸展和收缩形变的特性,当打印机控制中心图像信息电压阢到压电陶瓷10上时,压电陶瓷10的伸缩振动将随着图像信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并使打印头喷嘴9中的墨水在常温常压的稳定状态下,有效地控制墨滴的大小及调和方式,均匀准确地喷出墨水,墨点不起毛边、不发生晕染,从而保证了打印输出色彩的高解析度,同时降低墨水的消耗量,通过利用脉冲发生器4对打印头喷管7两侧的两个压电晶体8同时加脉冲通电,触发两个压电晶体8往打印头喷管7中间变形挤压打印头喷管7侧壁,打印头喷管7出现收缩,压迫墨水从打印头喷嘴9啧出,工作效率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对墨水和打印介质要求较低,墨水适应性广,可循环加墨,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