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52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显示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的设计中,可通过电容耦合驱动器(Capacitance Coupling Driver, (XD)技术来降低耗电量。所述的电容稱合驱动器技术的原理为将每一列的像素的共用电压区分为交流共用电压(ACVCOM)与直流共用电压(DC VC0M)。在每次数据写入完成,像素薄膜晶体管关闭后,AC VCOM信号再行翻转,此时因为电容耦合效应会将像素电压推升或拉低至正确的电平,如此一来,数据的写入电压只需为原来的1/2(比如从 5V -5V变为5V 0V),因此可以达到省电的效果。由于不同制造工艺的薄膜晶体管具有各自优缺点,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薄膜晶体管以制作符合设计需求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这也是研发人员需要考虑的。举例来说,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简称α-TFT)的均匀性虽佳,但是a-TFT的电子移动率较差,若要使用 α-TFT制作共用电压供应电路,所需的电路布局面积较大,较难符合窄化边框宽度的设计需求。因此,现行的电容耦合驱动器技术都是应用于低温多晶硅(LTPS)的产品上,但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简称LTPS-TFT)虽然具有较高的电子移动率,却因为受到结晶化制造工艺的限制,而无法做大面积,特别是LTPS-TFT的制造工艺所需光掩膜数较多,相对的制造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非晶氧化铟镓锌薄膜晶体管(简称a -IGZO TFT)具有较高的电子移动率,一般来说,大约为含氢非晶硅(简称a-Si:H)的10倍。所述的a-IGZO TFT的均匀性亦较LTPS-TFTF为佳,且因为制造工艺与a-Si:H相似,所以很容易在现行的a_Si:H产线生产。然而在目前以a-IGZO TFT作设计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中,通常是以O伏特当作TFT 的关闭电压。但是有时会因为所述的关闭电压的飘移情形而造成严重的漏电路径,进而可能导致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发生输出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液晶显示器,利用具有双电压供应的切换电路,改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可能因晶体管的关闭电压的飘移情形所导致输出失效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包括有共用电压供应单元、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可接收第一共用电压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是否提供第一共用电压至输出端。所述的第一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所述的第一切换单元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所述的第二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所述的第二切换单元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其中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由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
5单元的电性通路,以对应输出所述的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至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并使得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能输出一个帧的第一共用电压,其中第一电压不同于第二电压。另外,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首先,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输出第一共用电压;接着,由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以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并分别提供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至影响输出的开关元件;以及根据所接收的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所形成的压差关闭所述的开关元件,以使得所输出的第一共用电压能维持一个帧,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的第二电压。另外,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包括有共用电压供应单元、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具有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级与接收第一共用电压的输出级。所述的控制级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所述的输出级输出第一共用电压。第一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所述的控制级,而第一切换单元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第二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所述的控制级,而第二切换单元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的控制级具有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级分别电性I禹接于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第一切换单兀与第二切换单兀由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的电性通路,以使所述的控制级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的输出级,进而使所述的输出级输出第一共用电压,其中第一电压不同于第二电压。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显示像素单元与多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所述的多条扫描线与所述的多条数据线彼此相跨越。多个显示像素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所述的扫描线与数据线。多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所述的扫描线与显示像素单元。每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接收共用电压并根据所述的扫描线提供的控制信号提供储能电压,以控制是否输出所述的共用电压,其中每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电性耦接有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以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且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由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的电性通路,以对应输出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至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并使得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能输出一个巾贞的共用电压,其中第一电压不同于第二电压。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液晶显示器,利用具有双电压供应的切换电路,并分别施加所述的双电压于影响共用电压供应电路输出的晶体管元件的两端,以使所述的晶体管元件的栅极电压差为负值。藉此,以降低或解决所述的晶体管元件可能因产生关闭电压的飘移情形,而导致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发生输出失效的问题,进而提升共用电压供应电路的稳定性。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图2A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信号波形示意图。CN 102592536 A书

说3/8页
图2B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信号波形示意图。图3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波形模拟示意图。图4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电路示意图。图5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1 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a 控制级10b 输出级100 共用电压供应电路12第一输出端14 第二输出端20 第一切换单元22第一切换单元30 第二切换单元32第二切换单元400 液晶显示器40 显示像素单元42 显示像素单元C1第一储能元件C2第二储能元件C3 第三储能元件C4 C5储能元件Cst 储存电容器Clc 液晶电容器DL 数据线GATE (n-1)第一控制信号GATE (n)第二控制信号QH 第一储能电压QL 第二储能电压SL扫描线T1 T17开关元件TFT1 晶体管元件TFT2 晶体管元件VSS1 第一电压VSS2 第二电压Vclkl 第一时钟脉冲信号Vclk2 第二时钟脉冲信号Vcoml 共用电极端
Vcom2 共用电极端Vcom_out 输出端VcomH 第一共用电压VcomL 第二共用电压S501 S505方法步骤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I,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如图I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100包括有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大致上可由控制级IOa与输出级IOb构成。所述的控制级 IOa包括有开关元件T5、开关元件T6、开关元件T9、开关元件T10、开关元件T11、开关元件 T12、开关元件T13、开关元件T14、开关元件T15、开关元件T16、开关元件T17、第一储能元件 Cl、第二储能元件C2、储能元件C4与储能元件C5。所述的输出级IOb包括有开关元件T7、 开关元件T8与第三储能元件C3。所述的开关元件T5、开关元件T6与开关元件T9 T17可为NMOS型的薄膜晶体管开关,但不以此为限。所述的第一储能元件Cl、第二储能元件C2、 第三储能元件C3、储能元件C4与储能元件C5可为电容器。更具体的说,在共用电压供应单元的控制级IOa中,开关元件T5的漏极端分别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l的源极端与开关元件T2的源极端。开关元件T6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第二输出端14,而开关元件T5的源极端亦电性耦接于第二输出端14。开关元件T6的漏极端分别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3的漏极端与开关元件T4的漏极端。开关元件T9的栅极端与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彼此并接收第二时钟脉冲信号Vclk2。 开关元件TlO的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9的源极端。开关元件Tll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lO的源极端。开关元件T12的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ll的源极端。开关元件T12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lO的栅极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GATE (n-1)。开关元件T13的栅极端与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彼此并接收第一时钟脉冲信号 Vclkl0开关元件T14的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13的源极端。开关元件T14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lO的栅极端。开关元件T15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14的源极端。开关元件T16的源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15的源极端。开关元件T16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12的栅极端。开关元件T16的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12的源极端,并接收第一电压VSS1。开关元件T17的栅极端与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彼此并接收第二控制信号GATE (η)。开关元件Τ17的源极端分别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Τ15的漏极端与开关元件Tll的漏极端。第一储能元件Cl的第一端分别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Τ7的栅极端与开关元件Τ5 的栅极端。第一储能元件Cl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储能元件C4的第一端、开关元件Tll的源极端以及开关元件Τ12的漏极端。第二储能元件C2的第一端分别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Τ6的栅极端与开关元件Τ8 的栅极端。第二储能元件C2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储能元件C5的第一端、开关元件Τ15的源极端以及开关元件T16的源极端。储能元件C5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储能元件C4的第二端。在共用电压供应单元的输出级IOb中,开关元件T7接收第一共用电压VcomH,并分别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6与开关元件T5,于开关元件T7导通时,由输出端Vc0m_0ut输出第一共用电压VcomH。开关元件T8的源极端接收第二共用电压VcomL。开关元件T8分别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6与开关元件T5。更进一步说,开关元件T8的栅极端分别电性耦接第二输出端14, 而开关元件T6的栅极端与开关元件T5的源极端亦电性耦接于第二输出端14。于开关元件 T8导通时,由输出端Vcom_out输出第二共用电压VcomL。第三储能元件C3第一端电性耦接于第一输出端12,而第一储能元件Cl的第一端亦电性耦接于第一输出端12。第三储能元件C3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第二输出端14,而第二储能元件C2的第一端亦电性耦接于第二输出端14。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一储能元件Cl共同提供所述的第一储能电压QH,而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二储能元件C2共同提供所述的第二储能电压QL。第一切换单元20电性耦接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第一切换单元20分别接收第一电压VSSl与第二电压VSS2。第一切换单元20包括有开关元件Tl与开关元件T2。开关元件Tl分别接收第一电压VSSl与第二储能电压QL。更进一步说,开关元件Tl的漏极端接收第一电压VSS1,其栅极端接收第二储能电压QL(或者说,开关元件Tl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第二输出端14)。开关元件T2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l。开关元件T2分别接收第二电压VSS2与第一储能电压QH。更进一步说,开关元件T2的漏极端接收第二电压VSS2,其栅极端接收第一储能电压QH(或者说,开关元件T2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第一输出端12),其源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l的源极端。第二切换单元30电性耦接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第二切换单元30分别接收第一电压VSSl与第二电压VSS2。第二切换单元30包括有开关元件T3与开关元件T4。开关元件T3分别接收第一电压VSSl与第一储能电压QH。更进一步说,开关元件T3的源极端接收第一电压VSS1,其栅极端接收第一储能电压QH(或者说,开关元件T3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第一输出端12)。开关元件T4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3,开关元件T4分别接收第二电压VSS2与第二储能电压QL。更进一步说,开关元件T4的源极端接收第二电压VSS2,其栅极端接收第二储能电压QL (或者说,开关元件T4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第二输出端14),其漏极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T3的漏极端。另外,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中所使用的开关元件较佳者为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 IGZ0)薄膜晶体管。接着,请一并参照图I与图2A,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信号波形示意图。以下先大致说明共用电压供应电路100的动作原理,首先,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 30由第一储能电压QH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的电性通路,以对应输出第二电压VSS2与第一电压VSSl至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并使得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 能输出一个巾贞的第一共用电压VcomH,其中第一电压VSSl不同于第二电压VSS2。请参照图 2B,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信号波形示意图。如图2B所示,第一电压VSSl的电压值较佳者是大于第二电压VSS2的电压值,且第一电压VSSl的电压值与第二电压VSS2的电压值皆小于O伏特。从另一方面说,控制级IOa具有第一输出端12与第二输出端14。输出级IOb分别电性I禹接于第一输出端12与第二输出端14。第一切换单兀20与第二切换单兀30由第一储能电压QH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的电性通路,以使控制级IOa的第一输出端12输出第二电压VSS2至输出级IOb,进而使输出级IOb的输出端Vcom_out输出第一共用电压VcomH。举例来说,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输出级IOb可用以接收第一共用电压VcomH, 而控制级IOa根据第一控制信号GATE (n-1)提供第一储能电压QH至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以控制输出级IOb是否提供第一共用电压VcomH至输出端Vcom_out。同样的,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输出级IOb还接收第二共用电压VcomL,而控制级IOa根据第二控制信号GATE (η)提供第二储能电压QL至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以控制输出级IOb是否提供第二共用电压VcomL至输出端Vcom_out。更具体的说,当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控制级IOa接收第一控制信号GATE (n-1) 的电平上升时,开关元件T9、T10、T11、T12、开关元件T5、与开关元件T7为导通。第二时钟脉冲信号Vclk2通过所述的开关元件T9与T10,以对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一储能元件Cl 充电,进而使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一储能元件Cl开始储能。当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控制级IOa所接收第一控制信号GATE (η-i)的电平下降时,则由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一储能元件Cl共同提供所述的第一储能电压QH。接着,第一储能电压QH可使第一切换单元20的开关元件T2导通,而使第二电压 VSS2通过并到达开关元件T6的栅极端。第一储能电压QH还可使第二切换单元30的第三开关元件T3导通,而使第一电压VSSl通过并到达第六开关元件T6的源极端。藉此,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输出第一共用电压VcomH时,开关元件T6的栅极电压差为第二电压VSS2 减去第一电压VSS1,而使开关元件T6的栅极电压差为负值,其中所述的栅极电压差可例如是开关元件T6的栅极端与源极端之间的电压差。如此一来,可使开关元件T6不易受到关闭电压飘移的影响而产生漏电的情形,进而导致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输出失效。另外,当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控制级IOa接收第二控制信号GATE (η)的电平上升时,开关元件Τ13、Τ14、Τ15、Τ16、Τ17、开关元件Τ6与开关元件Τ8为导通。第一时钟脉冲信号Vclkl通过所述的开关元件Τ13与Τ14,以对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二储能元件C2充电,进而使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二储能元件C2开始储能。当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控制级IOa所接收第一控制信号GATE (η)的电平下降时,则由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二储能元件 C2提供所述的第二储能电压QL。接着,第二储能电压QL可使第一切换单元20的开关元件Tl导通,而使第一电压 VSSl通过并到达开关元件T5的源极端。第二储能电压QL还可使第二切换单元30的开关元件T4导通,而使第二电压VSS2通过并到达开关元件T5的栅极端。藉此,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输出第二共用电压VcomL时,开关元件T5的栅极电压差为第二电压VSS2减去第一电压VSS1,而使开关元件T5的栅极电压差为负值,其中所述的栅极电压差可例如是开关元件T5的栅极端与源极端之间的电压差。如此一来,可使开关元件T5不易受到关闭电压飘移的影响而产生漏电的情形,进而导致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的输出失效。请一并参照图I与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信号波形模拟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第一控制信号GATE (η-i)的电平上升时,开关元件T9、T10、Til、T12、开关元件T5 与开关元件T7为导通。第二时钟脉冲信号Vclk2通过所述的开关元件T9与T10,以对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一储能元件Cl充电,进而使第三储能元件C3与第一储能元件Cl开始储能,以使第一储能电压QH上升并维持一个帧的时间。经由模拟可得知,虽然图2中的第一储能电压QH仍有部分漏电的情形发生,但仍可使得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能输出一个帧的第一共用电压VcomH,而不致于使输出端Vcom_out的输出失效。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器400包含有扫描线SL、数据线DL、显示像素单元40、显示像素单元42、第一切换单元 20、第一切换单元22、第二切换单元30、第二切换单元32、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1。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分别电性耦接于扫描线SL与显示像素单元40。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1分别电性耦接于扫描线SL与显示像素单元42。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单元 10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1可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电路架构。同样的,第一切换单元20 与第一切换单元22可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电路架构,而第二切换单元30与第二切换单元32可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电路架构。显示像素单元40与显示像素单元42可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电路架构。请对应参照如图4所示出的实施例,数据线DL与所述的扫描线SL相跨越。显示像素单元40分别电性耦接于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更进一步说,显示像素单元40包括有晶体管元件TFTl、晶体管元件TFT2、储存电容器Cst与液晶电容器Clc。储存电容器Cst与液晶电容器Clc的第一端分别电性耦接于晶体管元件TFT2的漏极端。储存电容器Cst与液晶电容器Clc的第二端分别电性耦接于共用电极端Vcoml、Vcom2。显示像素单元40中的晶体管元件TFT1、TFT2的栅极端电性耦接于扫描线SL。晶体管元件TFT2的源极端电性耦接于晶体管元件TFTl的漏极端。晶体管元件TFTl的源极端电性耦接于数据线DL。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400所列出的各构件的电路架构、数量仅是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为限。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的电路动作原理已描述如前,于此不再赘述。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电性耦接于显示像素单元40,并根据扫描线 SL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而输出共用电压至显示像素单元40的共用电极端Vcoml、Vcom2。所述的共用电极端Vcoml可接收交流型态的共用电压,而共用电极端Vcom2可接收直流型态的共用电压。请一并参照图I与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S501中,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根据第一控制信号GATE (n-1),以及通过第二时钟脉冲信号Vclk2对第一储能元件Cl与第三储能元件C3充电,以提供第一储能电压QH至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以控制输出端VC0m_0ut输出第一共用电压VcomH。另外,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还根据第二控制信号GATE (η),以及通过第一时钟脉冲信号Vclkl对储能元件C2与储能元件C3充电,以提供第二储能电压QL至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以控制输出端Vcom_out输出第二共用电压VcomL。接着,在步骤S503中,由第一储能电压QH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20的开关元件 T2与第二切换单元30的开关元件T3,以使开关元件T2所接收的第二电压VSS2提供至影响输出的开关元件T6,以及使开关元件T3所接收的第一电压VSSl提供至影响输出的开关元件T6,而影响输出的原因已描述如前,于此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所述的开关元件T6的栅极电压差为负值。另外,当共用电压供应单元1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GATE (η),以及通过第一时钟脉冲信号Vclkl对第二储能元件C2与第三储能元件C3充电,以提供第二储能电压QL至第一切换单元20与第二切换单元30时,由第二储能电压QL分别导通第一切换单元20的开关元件Tl与第二切换单元30的开关元件Τ4,以使开关元件Tl所接收的第一电压VSSl提供至影响输出的开关元件Τ5,以及使开关元件Τ4所接收的第二电压VSS2提供至影响输出的开关元件Τ5,同样的,影响输出的原因已描述如前,于此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所述的开关元件Τ5的栅极电压差亦为负值。接着,在步骤S505中,共用电压供应电路100根据接收的第一电压VSSl与第二电压VSS2所形成的压差关闭所述的开关元件Τ6,以使得共用电压供应电路100所输出的第一共用电压VcomH能维持一个巾贞,其中第一电压VSSl大于第二电压VSS2。如上所述,共用电压供应电路100还根据接收的第一电压VSSl与第二电压VSS2 所形成的压差关闭所述的开关元件Τ5,以使得所输出的第二共用电压VcomL能维持一个帧。举例来说,所述的开关元件Τ5与开关元件Τ6根据接收的第二电压VSS2减去第一电压 VSSl所形成的压差而关闭。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液晶显示器,利用具有双电压供应的切换电路,并分别施加所述的双电压于影响共用电压供应电路输出的晶体管元件的两端,以使所述的晶体管元件的栅极电压差为负值。藉此,以降低或解决所述的晶体管元件可能因产生关闭电压的飘移情形,而导致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发生输出失效的问题,进而提升共用电压供应电路的稳定性。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包括有一共用电压供应单元,接收一第一共用电压,并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提供一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是否提供一第一共用电压至一输出端;一第一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该第一切换单元分别接收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及一第二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该第二切换单元分别接收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其中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由该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的电性通路,以对应输出该第二电压与该第一电压至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兀,并使得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兀能输出一个巾贞的该第一共用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其中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还接收一第二共用电压并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提供一第二储能电压,以控制是否提供该第二共用电压至该输出端,而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由该第二储能电压分别导通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的电性通路,以对应输出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至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并使得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能输出一个帧的该第二共用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其中该第一切换单元包括有一第一开关元件,分别接收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储能电压;及一第二开关元件,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分别接收该第二电压与该第一储能电压;其中该第二切换单元包括有一第三开关元件,分别接收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一储能电压;及一第四开关元件,电性耦接于该第三开关元件,该第四开关元件分别接收该第二电压与该第二储能电压,且该第一电压大于该第二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其中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包括有一第五开关元件,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与该第二开关元件;一第六开关元件,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五开关元件、该第三开关元件与该第四开关元件;一第七开关元件,接收该第一共用电压,并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六开关元件与该第五开关元件,于该第七开关元件导通时,输出该第一共用电压;一第一储能元件,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七开关元件与该第五开关元件;一第八开关元件,接收该第二共用电压,并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六开关元件与该第五开关元件,于该第八开关元件导通时,输出该第二共用电压;一第二储能元件,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六开关元件与该第八开关元件;及一第三储能元件,分别电性耦接于第一储能元件与该第二储能元件,而该第三储能元件与该第一储能元件共同提供该第一储能电压,而该第三储能元件与该第二储能元件共同提供该第二储能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其中于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输出该第一共用电压时,该第六开关元件的栅极电压差为该第二电压减去该第一电压,且于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输出该第二共用电压时,该第五开关元件的栅极电压差为该第二电压减去该第一电压。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其中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中所使用的开关元件为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7.—种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提供一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输出一第一共用电压;由该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一第一切换单元与一第二切换单元,以分别接收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并分别提供该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至影响输出的一开关元件;及根据接收的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所形成的压差关闭该开关元件,其中该第一电压大于该第二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其中于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提供一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输出一第一共用电压的步骤中,还包括有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提供一第二储能电压,以控制输出一第二共用电压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其中于由该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一第一切换单元与一第二切换单元,以分别接收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并分别提供该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至影响输出的一开关元件的步骤中,还包括有分别提供该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至影响输出的一另一开关元件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其中于根据接收的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所形成的压差关闭该开关元件,以使得所输出的该第一共用电压能维持一个帧,其中该第一电压大于该第二电压的步骤中,还包括有根据接收的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所形成的压差关闭该另一开关元件,以使得所输出的该第二共用电压能维持一个帧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共用电压供应方法,其中该开关元件与该另一开关元件根据接收的该第二电压减去该第一电压所形成的压差而关闭。
12.—种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包括有一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具有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的一控制级与接收一第一共用电压的一输出级,该控制级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提供一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该输出级输出该第一共用电压;一第一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该控制级,该第一切换单元分别接收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及一第二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该控制级,该第二切换单元分别接收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其中该控制级具有一第一输出端与一第二输出端,该输出级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二输出端,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由该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的电性通路,以使该控制级的第一输出端输出该第二电压至该输出级,进而使该输出级输出该第一共用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其中该控制级还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该输出级还接收一第二共用电压,该控制级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提供一第二储能电压,以控制该输出级输出该第二共用电压,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由该第二储能电压分别导通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的电性通路,以使该控制级的第二输出端输出该第一电压至该输出级,进而使该输出级输出该第二共用电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其中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中所使用的开关元件为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15.—种液晶显不器,包括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与该些扫描线相跨越;多个显示像素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该些扫描线与该些数据线;多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该些扫描线与该些显示像素单元,每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接收一共用电压,并根据该些扫描线提供的控制信号提供一储能电压,以控制是否输出该共用电压;其中每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电性耦接有一第一切换单元与一第二切换单元,以分别接收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且该第一切换单兀与该第二切换单兀由该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的电性通路,以对应输出该第二电压与该第一电压至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并使得该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能输出一个帧的该共用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电压大于该第二电压。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该第一切换单元与该第二切换单元中所使用的开关元件为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供应方法及其液晶显示器,该显示器的共用电压供应电路,包括有共用电压供应单元,接收第一共用电压,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储能电压,以控制是否提供第一共用电压至输出端;第一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及第二切换单元,电性耦接于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分别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其中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二切换单元由第一储能电压分别导通各自的电性通路,以对应输出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至共用电压供应单元,并使得共用电压供应单元能输出一个帧的第一共用电压,其中第一电压不同于第二电压。本发明提升共用电压供应电路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592536SQ2012100674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圣超, 廖伟见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