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阵列基板及使用该像素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06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像素阵列基板及使用该像素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及使用该像素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显示面板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已经非常普遍。一旦主显示区并非为矩形,对于主显示区周边的畸零区块,可采取舍弃不显示的方式解决,也可设计出复杂的组合矩阵,以使主显示区充分显示需要显示的图形。然而,舍弃主显示区周边的畸零区块不显示会导致显示范围变小,设计复杂的组合矩阵则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另外,即便现有的显示面板不存在主显示区周边的畸零区块的问题,在显示面板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现有技术难以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范围,难以使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其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可加大显示面板的显示范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较大的显示范围。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像素阵列基板。此像素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多个中央像素单元、多个边缘像素单元、至少一个导电图案、至少一个被动电极及驱动电路。基板具有主显示区以及次显示区。这些中央像素单元排列于主显示区内。这些边缘像素单元排列于主显示区内,并环绕这些中央像素单元。被动电极配置于次显示区内,并环绕这些边缘像素单元。驱动电路配置于次显示区内,并电性连接至这些边缘像素单元。而导电图案配置于次显示区内,并分别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与被动电极,其中驱动电路用于输出边缘像素信号至这些边缘像素单元及被动电极。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此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像素阵列基板、透光基板及显示介质层。透光基板配置于像素阵列基板上方。显示介质层则配置于像素阵列基板与透光基板之间。在本发明的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中,在次显示区内设置被动电极,此被动电极通过导电图案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以接收驱动电路输出至边缘像素单元的信号,使位于次显示区的被动电极也可撷取指定像素信号,从而增加显示范围。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的I1-1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沿图1的II1-1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像素阵列基板及使用该像素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的示意图,而图2是沿图1的I1-1I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中央像素单元120、多个边缘像素单元130、至少一个导电图案140、至少一个被动电极150及驱动电路160。图1中仅示意性地示出4个中央像素单元120和12个环绕中央像素单元120的边缘像素单元1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中央像素单元120与边缘像素单元130的数量。基板110具有主显示区112以及环绕主显示区112的次显示区113,且这些中央像素单元120与边缘像素单元分别阵列地排列于主显示区112内。详细来说,基板110的主显示区112内已形成有多条彼此平行的扫描线132与多条彼此平行的数据线133,且这些扫描线132分别与数据线133相交,而在主显示区112内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136。中央像素单元120及边缘像素单元130均配置于相对应的像素区域136内。各边缘像素单元130包括主动元件134及像素电极135,其中主动元件134邻近扫描线132与数据线133的相交处配置,并电性连接至扫描线132与数据线133。像素电极135则电性连接至主动元件134。具体来说,主动元件134例如为薄膜晶体管,其包括栅极134a、源极134b及漏极134c。其中,栅极134a电性连接至扫描线132,源极134b电性连接至数据线133,漏极134c电性连接至像素电极1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中央像素单元120的详细结构与边缘像素单元130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异仅在于排列位置,故在此处不再赘述中央像素单元120的结构。导电图案140、被动电极150与驱动电路160均配置于次显示区113内,被动电极150环绕边缘像素单元130,而驱动电路160例如通过软性电路板(图未示)而电性连接至配置在基板110上的这些中央像素单元120、边缘像素单元130及被动电极150,并输出边缘像素信号至这些边缘像素单元130及被动电极150。导电图案140则分别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160与被动电极150之间,用以将驱动电路160所输出的边缘像素信号传递至被动电极 15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40例如与扫描线132和栅极134a在同一制程中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40也可以是与数据线133及源极134b/漏极134c在同一制程中形成。另外,被动电极150可以与这些像素电极135在同一制程中形成,因而具有相同材质,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ΙΤ0)、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IZO)或其他透明的金属氧化物。在其他实施例中,被动电极150可以是不透明的导体,例如是金属。通过导电图案140可将驱动电路160欲输出至边缘像素单元130的边缘像素信号同时输出至被动电极150,而使这些边缘像素单元130上的像素电极135具有相同的电压,进而使得被动电极150可显示与边缘像素单元130显示相同的灰阶,以利于扩大显示范围。以下将以图2为例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100的制程。为使图式较为简洁,图2并未示出图1的中央像素单元120,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中央像素单元120不但与边缘像素单元130的结构相同,且其也是与边缘像素单元130以同样制程制作而成。因此,下文仅举边缘像素单元130为例做说明。由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100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先在基板110上形成第一绝缘层170a,接着在第一绝缘层170a上形成边缘像素单元130的栅极135以及导电图案140,然后形成第二绝缘层170b覆盖边缘像素单元130的栅极135以及导电图案140,接着在栅极135上方依序形成主动元件134的通道层134d、源极134b与漏极134c,此即大致形成主动元件134。之后,依序形成覆盖于主动元件134与导电图案140上方的保护层180及第三绝缘层170c,再于漏极134c及导电图案140上方的膜层中分别形成第一接触窗开口 180a与第二接触窗开口 180b,以暴露出部分的漏极134c及导电图案140。最后,形成像素电极135及被动电极150,以使像素电极135通过第一接触窗开口 180a而与主动元件134电性连接,而被动电极150则通过第二接触窗开口 180b而与导电图案140电性连接。图3是沿图1的II1-1II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及图3,像素阵列基板100更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元件190,配置于次显示区113内。在本实施例中,每条扫描线132及数据线133分别电性连接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元件190。由图3可知,各静电防护元件190包括第一导电层192、第一介电层193及第二导电层194。第一导电层192配置于基板110上,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92配置于覆盖基板110的第一绝缘层170a上。第一介电层193覆盖于第一导电层192上,并具有第三接触窗开口 193a,以暴露出部分第一导电层19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92与图2的栅极135及导电图案140例如可以是在同一制程中制成,且第一介电层193例如是与图2的第二绝缘层170b为同一层,并在同一制程中制成。第二导电层194配置于第一介电层193上,并通过第三接触窗开口 193a而与第一导电层192电性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194与图2的源极134b与漏极134c例如是在同一制程中制成。进一步来说,主显示区112内的扫描线132例如是与静电防护元件190的第一导电层192电性连接,且本实施例的静电防护元件190是通过电性接触于第一导电层192的第二导电层194来将主显示区112内的静电导出,以避免主显示区112内的主动元件134因静电集中而损坏。特别的是,本实施例可在静电防护元件190上方依序形成保护层180及第三绝缘层170c,然后再于第三绝缘层170c上形成被动电极150。而且,本实施例可通过增加第三绝缘层170c的厚度来避免静电对被动电极150的电位造成影响。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次显示区113的被动电极150覆盖静电防护元件190与导电图案140。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被动电极150也可覆盖驱动电路160或其他位于次显示区113的共电极线路等其他线路,但不以此为限。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显示面板200包括上述的像素阵列基板100、透光基板210及显示介质层220。透光基板210配置于像素阵列基板100上方,其例如为彩色滤光片,但不以此为限。显示介质层220配置于像素阵列基板100与透光基板210之间。显示介质层220例如为液晶显示层或电泳显示层,当显示介质层220为电泳显示层时,其可为微胶囊式电泳显示层或微杯式电泳显示层,但不以此为限。在显示面板200中,由于驱动电路160输出至边缘像素单元130的边缘像素信号可通过导电图案140同时传输至被动电极150上,从而通过被动电极150控制其上方的显示介质层220的周边显示内容,增加显示面板200的可显示范围。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1.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中,被动电极通过导电图案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以接收驱动电路输出至边缘像素单元的信号,使位于次显示区的被动电极也可撷取指定像素信号,从而增加显示范围。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当显示面板的主显示区并非为完全矩形时,可在主显示区周边的畸零区块配置上述被动电极,以使畸零区块也可显示影像。由此可知,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增加显示范围,以节省成本。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像素阵列基板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元件,且被动电极是与静电防护元件以具有相当厚度的绝缘层相隔,因此可避免自主显示区内导至静电防护元件上的静电影响被动电极的电位。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其包括: 基板,具有主显示区以及环绕该主显示区的次显示区; 多个中央像素单元,排列于该主显示区内; 多个边缘像素单元,排列于该主显示区内,并环绕该些中央像素单元; 至少一个被动电极,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环绕该些边缘像素单元; 驱动电路,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电性连接至该些边缘像素单元;以及 至少一个导电图案,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分别电性连接于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与该驱动电路,其中该驱动电路用于输出边缘像素信号至该些边缘像素单元及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更包括形成于该基板的该主显示区内的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其中该些扫描线与该些数据线在该主显示区内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该些中央像素单元与该些边缘像素单元分别配置于该些像素区域内,且各该边缘像素单元包括: 主动元件,邻近对应的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的相交处配置,并电性连接至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以及 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主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更包括绝缘层,覆盖于该些主动元件与该至少一个导电图案上,且该些像素电极与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配置于该绝缘层上,该绝缘层具有多个第 一接触窗开口与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窗开口,各该第一接触窗开口暴露出对应的该主动元件的一部分,该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窗开口暴露出该导电图案的一部分,各该像素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该第一接触窗开口而与对应的该主动元件电性连接,该被动电极通过该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窗开口而与该至少一个导电图案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与该些像素电极的材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导电图案与该些扫描线在同一制程中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更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元件,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与该些中央像素单元及该些边缘像素单元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元件包括: 第一导电层,配置于该基板上; 第一介电层,覆盖于该第一导电层上,并具有第三接触窗开口,以暴露出部分该第一导电层;以及 第二导电层,配置于该第一介电层上,并通过该第三接触窗开口而与该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更包括绝缘层,覆盖该第二导电层,且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配置于该绝缘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覆盖该驱动电路与该静电防护元件。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其包括:像素阵列基板,包括: 基板,具有主显示区以及环绕该主显示区的次显示区; 多个中央像素单元,排列于该主显示区内; 多个边缘像素单元,排列于该主显示区内,并环绕该些中央像素单元; 至少一个被动电极,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环绕该些边缘像素单元; 驱动电路,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电性连接至该些边缘像素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导电图案,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分别电性连接于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与该驱动电路,其中该驱动电路用于输出边缘像素信号至该些边缘像素单元及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 透光基板,配置于该像素阵列基板上方;以及 显示介质层,配置于该像素阵列基板与该透光基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更包括形成于该基板的该主显示区内的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其中该些扫描线与该些数据线在该主显示区内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该些中央像素单元与该些边缘像素单元分别配置于该些像素区域内,且各该边缘像素单元包括: 主动元件,邻近对应的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的相交处配置,并电性连接至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以及 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主动元件。
12.根据权利 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更包括绝缘层,覆盖于该些主动元件与该至少一个导电图案上,且该些像素电极与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配置于该绝缘层上,该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一接触窗开口与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窗开口,各该第一接触窗开口暴露出对应的该主动元件的一部分,该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窗开口暴露出该导电图案的一部分,各该像素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该第一接触窗开口而与对应的该主动元件电性连接,该被动电极通过该至少一个第二接触窗开口而与该至少一个导电图案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与该些像素电极的材质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更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元件,配置于该次显示区内,并与该些中央像素单元及该些边缘像素单元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元件包括: 第一导电层,配置于该基板上; 第一介电层,覆盖于该第一导电层上,并具有第三接触窗开口,以暴露出部分该第一导电层;以及 第二导电层,配置于该第一介电层上,并通过该第三接触窗开口而与该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更包括绝缘层,覆盖该第二导电层,且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配置于该绝缘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被动电极覆盖该驱动电路与该静电防护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其包括基板、多个中央像素单元、多个边缘像素单元、至少一个导电图案、至少一个被动电极及驱动电路。基板具有主显示区以及次显示区。中央像素单元与边缘像素单元排列于主显示区内。导电图案及被动电极均配置于次显示区内,且导电图案电性连接于被动电极与驱动电路之间。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至边缘像素单元及被动电极,用以输出边缘像素信号至边缘像素单元及被动电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像素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本发明的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具有可增加显示范围的优点。
文档编号G09G3/34GK103198798SQ20121027742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吴淇铭, 简君达 申请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