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电路与电泳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60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栅极驱动电路与电泳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泳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来相应输出全栅极高位准电压、全栅极低位准电压或单闸高位准电压。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移动装置的日新月异,讲求轻薄化或节能减碳的产品的开发都衔接不暇地进行。其中,针对电泳显示技术(也可简称为电子纸或电泳显示器),为了追求产品的轻便携带以及降低功率消耗等目的,其相关电子驱动电路的设计已成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然而,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栅极驱动电路无法对应输出一全栅极高位准电压的输出电压来驱动电泳显示器的显示工作,且传统栅极驱动电路所对应的设计电路面积较大,且使用数量较多的晶体管单元,其将导致最终设计的栅极驱动电路所使用的电源消耗无法有效降低,也不符合电泳显示器追求轻薄设计的目的。在此情况下,能否对应提供另一种电路设计改良现有的栅极驱动电路,已成为本领域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电路设计改良的栅极驱动电路,来驱动电泳显示器的显示工作。

本发明公开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含有一位准转换模块,用来接收一致能信号及一输入信号,以产生多个控制信号;一译码器,耦接该位准转换模块,用来根据该多个控制信号,输出多个导通结果;以及一栅极驱动模块, 耦接该位准转换模块及该译码器,用来根据该多个控制信号、一输出控制信号及该多个导通结果,输出一第一模式、一第二模式或一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电泳显示器,包含有一显示面板;一源极驱动电路,耦接该显示面板,用来产生一源极电压至该显示面板;以及一栅极驱动电路,耦接该显示面板,包含有一位准转换模块,用来接收一致能信号及一输入信号,以产生多个控制信号;一译码器,耦接该位准转换模块,用来根据该多个控制信号,输出多个导通结果;以及一栅极驱动模块,耦接该位准转换模块及该译码器,用来根据该多个控制信号、一输出控制信号及该多个导通结果,输出一第一模式、一第二模式或一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来驱动该电泳显示器的一显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泳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栅极驱动电路的详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详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栅极驱动电路的详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详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9A、9B为本发明中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所用控制信号的比较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电泳显示器

10、20、40、90 栅极驱动电路

100、200、400、900 位准转换模块

102、202 译码器

104、204、404、904 栅极驱动模块

12 源极驱动电路

14 显示面板

2020~2026 开关

2000、4002 第一位准转换单元

2002、4004 第二位准转换单元

2004、4006 第三位准转换单元

2006 第四位准转换单元

2040~2047、30、4040~4047、50、 栅极驱动单元

9040~9047

300、302、304、306、308、310、500、 晶体管单元

502、504、506、508、800~807、M1

~M6

312、510、R1 电阻单元

4000、70、80 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

700 位准转换器

702 第一多任务器

704 第二多任务器

808 反相器单元

9000 第一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

9002 第二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

9004 第三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

9006 位准转换单元

ENB 致能信号

DI 输入信号

D0I 第一位输入数据

D1I 第二位输入数据

D2I 第三位输入数据

D0、D1、D2、DO、DOB 位控制信号

D0B、D1B、D2B 反相位控制信号

OCS 输出控制信号

Q 中端控制信号

QB 反相中端控制信号

EN 第一端点

D 第二端点

S 第三端点

G0~G7、GO 第四端点

VGH 高位准电压

VGL 低位准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泳显示器1(即一电子纸显示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泳显示器1包含有一栅极驱动电路10、一源极驱动电路12以及一显示面板14。栅极驱动电路10与源极驱动电路12耦接显示面板14,且分别产生一驱动信号至显示面板14来驱动其工作。其中,栅极驱动电路10可输出一第一模式、一第二模式或一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来驱动显示面板14,而源极驱动电路12产生驱动信号如一源极电压,进而启动电泳显示器1的一显示工作。

较佳地,本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10还包含有一位准转换模块100、一译码器102与一栅极驱动模块104。位准转换模块100用来接收一致能信号ENB及一输入信号DI,以产生多个控制信号。译码器102耦接位准转换模块100,用来根据多个控制信号,输出多个导通结果。栅极驱动模块104耦接位准转换模块100及译码器102,用来根据多个控制信号、一输出控制信号OCS及多个导通结果,输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来驱动电泳显示器1。其中,致能信号ENB、输入信号DI与输出控制信号OCS都为数字信号,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模式例如一全栅极高位准电压,第二模式例如一全栅极低位准电压,而第三模式例如一单闸高位准电压,其余为低位准电压,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栅极驱动电路20的详细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电路20包含有位准转换模块200、译码器202与栅极驱动模块204。较佳地,本实施例的译码器202包含有开关2020~2026,而每一个开关为一个晶体管单元,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另外,位准转换模块200包含有一第一位准转换单元2000、一第二位准转换单元2002、一第三位准转换单元2004及一第四位准转换单元2006,且第一位准转换单元2000、第二位准转换单元2002及第三位准转换单元2004分别接收输入信号DI的三个位输入数据D0I、D1I、D2I,而第四位准转换单元2006接收致能信号ENB。至于栅极驱动模块204需包含有至少两个位准转换单元,而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模块204包含有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且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都耦接至第一位准转换单元2000。

值得注意地,本实施例中译码器202可根据所包含的多个开关的工作方式与数量,对应形成不同的译码器实施态样。举例来说,第一种译码器包含有开关2024、2025、2026(即根据晶体管的数量可形成1+2译码器),第二种译码器包含有开关2020~2026(即根据晶体管的数量可形成1+2+4译码器)。此外,每种译码器将分别依据所接收的致能信号ENB与输入信号DI的三个位输入数据D0I、D1I、D2I,以对应输出不同的解码结果,例如第一种译码器(即1+2译码器)将根据致能信号ENB与输入数据D2I来输出四种译码信息(即所谓的二对四),以及第二种译码器(即1+2+4译码器)将根据致能信号ENB与输入数据D1I、D2I来输出八种译码信息(即所谓的三对八)。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使用第二种译码器,并对应输出八种译码信息至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来控制其导通状态,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栅极驱动单元的数量多寡,以决定所需使用译码器的类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准转换单元2000耦接至栅极驱动模块204,第二位准转换单元2002耦接有开关2020~2023,第三位准转换单元2004耦接有开关2024、2025,且第四位准转换单元2006耦接有开关2026。较佳地,第一位准转换单元2000根据所接收的第一位输入数据D0I,输出一第一位控制信号D0及与第一位控制信号反相的一反相第一位控制信号D0B至栅极驱动模块204。其中,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的多个第一端点EN接收输出控制信号OCS,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2、2044、2046的多个第二端点D接收反相第一位控制信号D0B,栅极驱动单元2041、2043、2045、2047的多个第二端点D接收第一位控制信号D0,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1的两个第三端点S相互耦接,栅极驱动单元2042、2043的两个第三端点S相互耦接,栅极驱动单元2044、2045的两个第三端点S相互耦接,栅极驱动单元2046、2047的两个第三端点S相互耦接,同时,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的第四端点G0~G7输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进而驱动电泳显示器1的相关显示工作。举例来说,当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的第四端点G0~G7输出第一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时,第四端点G0~G7可全 部输出一高位准电压信号;当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的第四端点G0~G7输出第二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时,第四端点G0~G7可全部输出一低位准电压信号;当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的第四端点G0~G7输出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时,第四端点G0~G7中任一者可输出高位准电压信号,至于其他第四端点G0~G7则输出低位准电压信号。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栅极驱动单元30的详细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模块204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都可为栅极驱动单元30的实施态样,其包含有晶体管单元300、302、304、306、308、310以及一电阻单元312。较佳地,晶体管单元300、304的源极耦接至一高位准电压VGH,晶体管单元300、306的栅极相互耦接来形成第二端点D,晶体管单元300的漏极耦接至晶体管单元302的源极,晶体管单元302的漏极与晶体管单元304的栅极耦接至电阻单元312的一端,晶体管单元302的栅极耦接至第一端点EN来接收输出控制信号OCS,晶体管单元304的漏极与晶体管单元310的漏极相互耦接来形成第四端点GO,晶体管306的漏极耦接至电阻单元312的另一端,晶体管306的源极形成第三端点S,晶体管单元308的漏极、晶体管单元310的栅极耦接至电阻单元312的另一端,而晶体管单元308、310的源极相互耦接来接收低位准电压VGL。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电阻单元312可省略其设置,当电阻单元312省略时,将电阻处用短路方式连接,或者也可替换为其他组件来保留其阻抗特性者,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请回到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位准转换单元2002根据所接收的第二位输入数据D1I,输出一第二位控制信号D1及与第二位控制信号反相的一反相第二位控制信号D1B至开关2020~2023。较佳地,开关2020、2022的栅极接收反相第二位控制信号D1B,开关2021、2023的栅极接收第二位控制信号D1,此外,开关2020、2021、2022、2023的漏极分别耦接至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1、2042~2043、2044~2045、2046~2047的第三端点S,开关2020~2021的源极相互耦接,开关2022~2023的源极也相互耦接。

再者,第三位准转换单元2004根据所接收的第三位输入数据D2I,输出一第三位控制信号D2及与第三位控制信号反相的一反相第三位控制信号D2B至开关2024、2025。较佳地,开关2024的栅极接收反相第三位控制信号D2B,而开关2025的栅极接收第三位控制信号D2。此外,开关2024、2025的漏极分别耦接至开关2020~2021、2022~2023的源极,且开关2024、2025的源极相互耦接。至于第四位准转换单元2006根据所接收的致能信号ENB,输出一致能结果至开关2026。较佳地,开关2026的栅极接收致能结果,开关2026的漏极耦接至开关2024、2025的源极,而开关2026的源极耦接来接收低位准电压VGL。

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将通过输入信号DI(即第一位输入数据D0I、第二位输入数据D1I、第三位输入数据D2I),对应控制开关2020~2026的导通状态,以产生开关2020~2026所对应的多个导通结果(或者可理解为译码器202接收输入信号DI,并对应输出译码结果至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进一步,栅极驱动模块204中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将根据致能信号ENB、输出控制信号OCS与开关2020~2026的多个导通结果,使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的第四端点G0~G7对应输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进而驱动电泳显示器1的显示工作,即工作在第一模式时,第四端点G0~G7可全部输出高位准电压信号;工作在第二模式时,第四端点G0~G7可全部输出低位准电压信号;工作在第三模式时,第四端点G0~G7中任一者可输出高位准电压信号,至于其他第四端点G0~G7则输出低位准电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一高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将输出第一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且致能信号ENB为一低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将输出第二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一低位准信号,且致能信号ENB为一高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则相应参考输入信号DI中第一位输入数据D0I、第二位输入数据D1I、第三位输入数据D2I的位准信号,对应输出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然,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输入信号DI、致 能信号ENB、输出控制信号OCS与开关2020~2026所对应的多个导通结果的组合方式也可相应地进行调整,且本实施例中开关的类型或连接方式,还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应地予以修改、调整或替换,以让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对应输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者,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一。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栅极驱动电路40的详细示意图。相似于图2的栅极驱动电路20,图4所示的栅极驱动电路40也包含有位准转换模块400、译码器202与栅极驱动模块404,且栅极驱动电路40的译码器202与图2中的译码器202都包含有完全相同组成组件与连接关系(即三对八的译码器),在此不赘述。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位准转换模块400包含有一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4000、一第一位准转换单元4002、一第二位准转换单元4004及一第三位准转换单元4006,而栅极驱动模块404包含有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其中,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的耦接关系与图2的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类似,两者的差异为图4的实施例替换图2中的第一位准转换单元2000为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4000且耦接至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以让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4000分别传输第一位控制信号D0及与第一位控制信号反相的反相第一位控制信号D0B至栅极驱动单元4041、4043、4045、4047的第二端点D与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2、4044、4046的第二端点D。

除此之外,栅极驱动模块404的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的详细结构可参考图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单元50包含有晶体管单元500、502、504、506、508以及电阻单元510。相较于图3所示的栅极驱动单元30,本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单元50可省略图3中的晶体管单元302,即仅由晶体管单元508的栅极形成第一端点EN且接收输出控制信号OCS,至于其他组件与其耦接关系可参考图3所对应段落的详细说明,在此不赘述。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电阻单元510也可省略其设置,而当电阻单元512省略时,是将电阻处用短路方式连接,或者也可替换为其他组件来保留其阻抗特性者,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请再参考图4,本实施例也可通过输入信号DI(即第一位输入数据D0I、第二位输入数据D1I、第三位输入数据D2I),对应控制开关2020~2026的导通状态,以对应产生开关2020~2026所对应的多个导通结果。据此,栅极驱动模块404中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将根据致能信号ENB、输出控制信号OCS与开关2020~2026所对应的多个导通结果,由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的第四端点G1~G7输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进而驱动电泳显示器1的显示工作。

同样地,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40也通过类似的控制信号来驱动其中多个切换单元的导通状态,例如,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高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将输出第一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且致能信号ENB为低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将输出第二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低位准信号,且致能信号ENB为高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则相应参考输入信号DI中第一位输入数据D0I、第二位输入数据D1I、第三位输入数据D2I的位准信号,对应输出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然,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输入信号DI、致能信号ENB、输出控制信号OCS与多个导通结果的组合方式可相应地进行调整,且本实施例中晶体管单元的类型或连接方式,也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应地予以修改、调整或替换,以让栅极驱动单元4040~4047可对应输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者,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一。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图4中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70包含有一位准转换器700、一第一多任务器702与一第二多任务器704。位准转换器700用来接收输入信号的一位输入数据DI(如第一位输入数据D0I),以对应输出一中端控制信号Q及与中端控制信号反相的一反相中端控制信号QB。第一多任务器702耦接位准转换器700,用来接收中端控制信号Q、输出控制信号OCS及一电压源VGH(如一高位准电压),且通过输出控制信号OCS来决定输出中端控制信号Q或电压源VGH中一者为一位控制信号DO(如第一位控制信号D0), 并传输至栅极驱动模块404。第二多任务器704耦接位准转换器700,用来接收反相中端控制信号QB、输出控制信号OCS及电压源VGH,且通过输出控制信号OCS来决定输出反相中端控制信号QB或电压源VGH中一者为一反相位控制信号DO(如反相第一位控制信号D0B),并传输至栅极驱动模块404,至于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70的相关信号与其对应波形变化可参考图9A与图9B所示。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另一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80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80包含有晶体管单元800~807与一反相器单元808。较佳地,晶体管单元800、801、802、803的源极相互耦接至电压源VGH(如一高位准电压),晶体管单元800的漏极、晶体管单元801的栅极与晶体管单元802的漏极相互耦接来输出位控制信号DO,晶体管单元800的栅极、晶体管单元801的漏极与晶体管单元803的漏极相互耦接来输出位控制信号DOB,晶体管单元802的栅极、晶体管单元803的栅极、晶体管单元804的栅极与晶体管单元805的栅极相互耦接来接收输出控制信号OCS,晶体管单元804的漏极耦接至晶体管单元801的漏极,晶体管单元804的源极耦接至晶体管单元806的漏极,晶体管单元805的漏极耦接至晶体管单元801的漏极,晶体管单元805的源极耦接至晶体管单元807的漏极,晶体管单元806、807的源极相互耦接来接收电压源VGL(如一低位准电压),晶体管单元806的栅极与反相器单元808的一输入端相互耦接来接收输入信号DI,而晶体管单元807的栅极与反相器单元808的一输出端相互耦接。据此,本实施例可通过输出控制信号OCS来对应开启晶体管单元802、803且关闭晶体管单元804、805,使得位控制信号DO与位控制信号DOB同时输出电压源VGH(即高位准电压);当然,本实施例还可通过输出控制信号OCS来对应开启晶体管单元804、805且关闭晶体管单元802、803,据此,根据输入信号DI的数值变化,位控制信号DO与位控制信号DOB中一者可输出电压源VGH(即高位准电压),而位控制信号DO与位控制信号DOB中另一者则输出电压源VGL(即低位准电压),至于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80的相关信号与其对应波形变化可参考图9A与图9B所示。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另一栅极驱动电路90的示意图。相似于图2的栅极驱动电路20,图8所示的栅极驱动电路90也包含有位准转换模块900、译码器202与栅极驱动模块904,且栅极驱动电路90的译码器202与图2中的译码器202都包含有完全相同组成组件与连接关系(即三对八的译码器)。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位准转换模块900包含有一第一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0、一第二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2、一第三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4及一位准转换单元9006,至于栅极驱动模块904则包含有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7。

值得注意地,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其中,译码器202还可相应结合每一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7中一个晶体管单元(如栅极驱动单元9040的晶体管单元M1、栅极驱动单元9041的晶体管单元M6等),即总共有八个晶体管单元,以对应形成第三种译码器(即根据晶体管的数量可形成1+2+4+8译码器),使得第三种译码器可根据致能信号ENB与输入数据D0I、D1I、D2I来输出十六种译码信息,此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较佳地,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7的耦接关系与栅极驱动单元2040~2047类似,其中,第一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0耦接至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7,以让第一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0接收输出控制信号OCS及输入数据的第一位输入数据D0I,并输出第一位控制信号D0及与第一位控制信号反相的反相第一位控制信号D0B且分别传输至栅极驱动单元9041、9043、9045、9047与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2、9044、9046。此外,第二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2接收输出控制信号OCS与第二位输入数据D1I,以输出一第二位控制信号D1及与第二位控制信号反相的反相第二位控制信号D1B至开关2020~2023。第三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4接收输出控制信号OCS与第三位输入数据D2I,以输出第三位控制信号D2及与第三位控制信号反相的反相第三位控制信号D2B至开关2024~2025。至于位准转换单元9006接收致能信号ENB,以输出致能结果至开关2026。

除此之外,相较于图5所绘示的栅极驱动单元50,本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单元9040仅包含有晶体管单元M1~M4与一电阻单元R1,即栅极驱动单元9040可省略栅极驱动单元50中的晶体管单元508,而仅包含有晶体管单元500、502、504、506与电阻单元510,至于其他组件的连接关系都类似晶体管单元508,在此不赘述之。据此,晶体管单元M1、M2的源极相互耦接来接收高位准电压VGH,而晶体管单元M1、M4的栅极相互耦接来接收反相第一位控制信号D0B。同样地,栅极驱动单元9041~9047也包含有四个晶体管单元与单一电阻单元,且具有类似栅极驱动单元9040的晶体管单元M1~M4与电阻单元R1的耦接关系,在此不详述之。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电阻单元R1可省略其设置,或者也可替换为其他组件来保留其阻抗特性者,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请继续参考图8,本实施例将通过输入信号DI(即第一位输入数据D0I、第二位输入数据D1I、第三位输入数据D2I),对应控制开关2020~2026的导通状态,以对应产生开关2020~2026所对应的多个导通结果。据此,栅极驱动模块904中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7将根据致能信号ENB、输出控制信号OCS与开关2020~2026所对应的多个导通结果,使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7对应输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进而驱动电泳显示器1的显示工作。

请再参考图9A、9B,图9A、9B为本发明中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所用控制信号的比较图,其中图9A所示的控制信号可由如图8中的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2、9004来使用,而图9B所示的控制信号可由如图4中的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4000与图8中的位准转换输出控制单元9000来使用。如图9A、9B所示,本实施例已清楚绘出输出控制信号OCS、任一位输入数据DI(如第一位输入数据D0I)与任一位控制信号DO、DOB(如第一位控制信号D0及反相第一位控制信号D0B)的位准比较关系,且符合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高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模块将输出第一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且致能信号ENB为低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模块将输出第二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低位准信号且致能信号 ENB为高位准信号时,栅极驱动模块则参考输入信号DI中第一位输入数据D0I、第二位输入数据D1I、第三位输入数据D2I的位准信号来输出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值得注意地,配合栅极驱动单元9040~9047与译码器202的设置连接关系,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高位准信号时,本实施例中图9B位控制信号DO、DOB的高位准信号所对应的数值,将略高于当输出控制信号OCS为低位准信号时位控制信号DO、DOB的高位准信号所对应的数值,以让栅极驱动电路90中多个开关与晶体管单元能相应地开启且导通,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值得注意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参考以上实施例的连接关系与组件组成,对应替换或修改来组合该些实施例,或者将晶体管单元(或开关)的类型、输入信号、控制信号等工作手段相应地改变,以输出相同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所对应的电压值来驱动电泳显示器1的显示工作,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综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可对应提供第一模式(如全栅极高位准电压)、第二模式(如全栅极低位准电压)或第三模式(如单闸高位准电压)所对应的电压值,以驱动电泳显示器的显示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会使用数量较多的晶体管单元或面积较大的电路设计,本实施例通过适当的组成组件与相关电路设计,大幅降低栅极驱动电路所包含的晶体管单元数量与其对应的电路面积,来提高相关电泳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与产品扩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