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0389发布日期:2018-06-12 22:0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的发展速度飞快,无论在显示技术方面,还是外观设计方面,现在的液晶显示器与之前的产品相比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和飞跃。目前显示器正向柔性发展。与传统显示器相比,柔性显示器可实现高曲率的弯曲,为显示器拓展出更多的应用方法。

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屏仅能固定在一定的弯曲弧度上,无法在平面显示状态和弯折显示状态之间切换,显示模式单一,用户体验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设备无法在平面显示状态和弯折显示状态之间切换,显示模式单一,用户体验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背离显示面的背面;

弹性条,固定至所述背面上,在所述弹性条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弹性条包括一对端部及位于所述一对端部之间的形变段,在所述弹性条沿长度方向展平时,所述形变段相对于所述一对端部拱起,在所述弹性条沿长度方向卷曲时,所述形变段与所述一对端部齐平,所述弹性条用于展平所述显示面板或卷曲所述显示面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设备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背面上,所述加强筋在所述背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弹性条相交。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弹性条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背面的垂直投影与多个所述弹性条相交,每个所述弹性条在所述背面的垂直投影与多个所述加强筋相交。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面对所述背面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弹性条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弹性条固定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背离所述背面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弹性条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弹性条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形变段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加强筋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所述凹槽,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将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弹性条固定于所述背面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弹性条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每个所述加强筋相互平行且等间距。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面包括显示区域,所述弹性条和所述加强筋在所述背面的垂直投影落在所述显示区域的范围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弹性条沿长度方向展平时,所述形变段相对于所述一对端部向朝向所述背面的方向拱起。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弹性条沿长度方向展平时,所述形变段相对于所述一对端部向背离所述背面的方向拱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柔性显示设备具有展平状态和卷曲状态两种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多样。进一步的,弹性条为初始状态为卷曲形态的弹性结构,当弹性条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拱起形成弧面支撑以抵消弹性条的卷曲应力,从而将弹性条撑直,对应的,弹性条将显示面板展平;需要卷曲柔性显示设备时,对形变段施力,破坏形变段的弧面支撑,弹性条的卷曲应力使弹性条卷曲,对应的,弹性条将显示面板卷曲。仅需按压弹性条的形变段即可使柔性显示设备从展平状态自动切换至卷曲状态,柔性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灵活多变,切换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展平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展平的弹性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展平的弹性条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卷曲的弹性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展平状态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卷曲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展平状态的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展平状态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卷曲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面板10和弹性条20。显示面板10为柔性显示设备100用于显示图像的器件,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为柔性显示面板10,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为有机发光二级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液晶(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面板,进一步的,显示面板10可以仅用于显示,也可以集成触控面板形成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10。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面102和背面104,显示面102为显示面板10输出图像的一侧表面,背面104为显示面板10背离显示面102一侧的表面。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102包括显示区12和非显示区14,显示区12为显示面102实际显示图像的区域,非显示区14位于显示区12的一侧,显示面板10内部对应非显示区14的位置设有走线、电路板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整体均具有柔性可弯折,换言之,显示面板10对应显示区12和非显示区14的部分均可以弯折,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部分可弯折,具体的,显示面板10对应显示区12的部分可以弯折,显示面板10对应非显示区14的部分不可以弯折,以保护对应非显示区14的电路板等器件。

具体到图2,弹性条20固定至背面104上。进一步的,结合图3至图5,弹性条20为长条状,弹性条20为初始状态为卷曲形态的弹性结构,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条20为弹性刚材质。具体到图4,图4为弹性条20的横截面图,在弹性条20的宽度方向上,弹性条20包括一对端部22及位于一对端部22之间的形变段24,其中,形变段24与端部22一体成型。弹性条20具有展平与卷曲两种状态,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在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24相对于一对端部22拱起,形成弧面,形变段24拱起形成弧面支撑以抵消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从而将弹性条20撑直,即弹性条20绷直如如2和图3中所示;如图5所示,在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卷曲时,形变段24与一对端部22齐平,具体的,弹性条20的截面为矩形。本实施例中,弹性条20用于展平显示面板10或卷曲显示面板10,具体的,结合图6,当弹性条20为展平状态时,弹性条20拉伸显示面板10,从而将显示面板10也固定位展平状态,即柔性显示设备100为展平状态;如图7所示,当弹性条20为卷曲状态时,弹性条20卷曲显示面板10,从而将显示面板10也固定位与弹性条20卷曲幅度相同的卷曲状态,即柔性显示设备100为卷曲状态。

柔性显示设备100具有展平状态和卷曲状态两种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多样。进一步的,弹性条20为初始状态为卷曲形态的弹性结构,当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24拱起形成弧面支撑以抵消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从而将弹性条20撑直,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展平;需要卷曲柔性显示设备100时,对形变段24施力,破坏形变段24的弧面支撑,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使弹性条20卷曲,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卷曲。仅需按压弹性条20的形变段24即可使柔性显示设备100从展平状态自动切换至卷曲状态,柔性显示设备100的显示模式灵活多变,切换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设备100还包括加强筋30,加强筋30固定于背面104上,加强筋30在背面104的垂直投影与弹性条20相交。具体的,加强筋30为刚性的、不可弯折的条状结构,一种实施方式中,加强筋30为金属条。加强筋30通过紧固件40过粘贴等方式固定于背面104上,当加强筋30的某一部分受力时,加强筋30整体都会对显示面板10产生力的作用。具体的,加强筋30与弹性条20相交,当弹性条20为展平状态时,弹性条20对显示面板10的作用力施加在显示面板10与弹性条20的接触位置,同时,弹性条20也施加力在加强筋30上,弹性条20将力传递至加强筋30上,显示面板10接触加强筋30的位置均受到力的作用,从而扩大弹性条20对显示面板10的力的作用面积,有利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104上的受力均匀。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0的数量为多个,弹性条2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加强筋30在背面104的垂直投影与多个弹性条20相交,每个弹性条20在背面104的垂直投影与多个加强筋30相交。具体的,多个加强筋30与多个弹性条20相互交叉并覆盖背面104对应显示区12的区域,从而使背面104的各位置的受力均匀。当柔性显示设备100为展平状态时,多个弹性条20均为展平状态,并从背面104的多个位置支撑显示面板10,使显示面板10保持展平状态,加强筋30将弹性条20的力均匀的分散在背面104的各个位置上,使显示面板10受力均匀,从而使柔性显示设备100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展平状态;当柔性显示设备100为卷曲状态时,多个弹性条20均为卷曲状态,并从背面104的多个位置拉伸显示面板10,使显示面板10保持卷曲状态,加强筋30将弹性条20的力均匀的分散在背面104的各个位置上,使显示面板10受力均匀,从而使柔性显示设备100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卷曲状态。一种实施方式中,加强筋30与弹性条20相互垂直。

请参阅图2和图6,加强筋30面对背面104的一侧设有凹槽302,弹性条20穿过凹槽302,弹性条20固定于加强筋30与显示面板10之间。具体的,加强筋30将弹性条20按压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104上,加强筋30一方面用于均匀化弹性条20的力,另一方面也起到固定弹性条20的作用,避免弹性条20脱落。本实施例中,每个加强筋30设有多个凹槽302,用于穿过多个弹性条20,同时,每个弹性条20穿过多个加强筋30的凹槽302,从而使加强筋30与弹性条20相互交叠、交织。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6,形变段24设有第一固定孔52,加强筋30设有第二固定孔54,第一固定孔52及第二固定孔54对应凹槽302,紧固件40穿过第一固定孔52和第二固定孔54将加强筋30和弹性条20固定于背面104上。一种实施方式中,紧固件40为螺钉,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104设有螺钉孔,紧固件40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54、第一固定孔52后固定于螺钉孔中,从而将加强筋30和弹性条20固定在背面104上。螺钉固定的方式简单易实现,并且螺钉的螺柱为形变段24预留了变形的空间。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条20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每个加强筋30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多个弹性条20与多个加强筋30相互交叉覆盖背面104,从而使背面104的各位置的受力均匀。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02包括显示区12域,弹性条20和加强筋30在背面104的垂直投影落在显示区12域的范围内,弹性条20和加强筋30仅使显示面板10对应显示区12域的位置卷曲,避免卷曲电路板等不易卷曲的器件。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在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24相对于一对端部22向朝向背面104的方向拱起。结合图7,在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卷曲时,显示面板10卷曲且显示面102朝外,从而可以增大柔性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面102覆盖角度,可用于供多人同时观看。

柔性显示设备100具有展平状态和卷曲状态两种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多样。进一步的,弹性条20为初始状态为卷曲形态的弹性结构,当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24拱起形成弧面支撑以抵消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从而将弹性条20撑直,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展平;需要卷曲柔性显示设备100时,对形变段24施力,破坏形变段24的弧面支撑,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使弹性条20卷曲,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卷曲。仅需按压弹性条20的形变段24即可使柔性显示设备100从展平状态自动切换至卷曲状态,柔性显示设备100的显示模式灵活多变,切换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加强筋30背离背面104的一侧设有凹槽302,弹性条20穿过凹槽302,加强筋30固定于弹性条20与显示面板10之间。具体的,弹性条20将加强筋30按压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104上,有利于弹性条20对加强筋30施力,从而有利于加强筋30将弹性条20的力分摊在背面104的各个位置上。本实施例中,每个加强筋30设有多个凹槽302,用于穿过多个弹性条20,同时,每个弹性条20穿过多个加强筋30的凹槽302,从而使加强筋30与弹性条20相互交叠、交织。

请继续参阅图8,形变段24设有第一固定孔52,加强筋30设有第二固定孔54,第一固定孔52及第二固定孔54对应凹槽302,紧固件40穿过第一固定孔52和第二固定孔54将加强筋30和弹性条20固定于背面104上。一种实施方式中,紧固件40为螺钉,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104设有螺钉孔,紧固件40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52、第二固定孔54后固定于螺钉孔中,从而将加强筋30和弹性条20固定在背面104上。螺钉固定的方式简单易实现,并且螺钉的螺柱为形变段24预留了变形的空间。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每个弹性条20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每个加强筋30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多个弹性条20与多个加强筋30相互交叉覆盖背面104,从而使背面104的各位置的受力均匀。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02包括显示区12域,弹性条20和加强筋30在背面104的垂直投影落在显示区12域的范围内,弹性条20和加强筋30仅使显示面板10对应显示区12域的位置卷曲,避免卷曲电路板等不易卷曲的器件。

柔性显示设备100具有展平状态和卷曲状态两种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多样。进一步的,弹性条20为初始状态为卷曲形态的弹性结构,当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24拱起形成弧面支撑以抵消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从而将弹性条20撑直,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展平;需要卷曲柔性显示设备100时,对形变段24施力,破坏形变段24的弧面支撑,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使弹性条20卷曲,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卷曲。仅需按压弹性条20的形变段24即可使柔性显示设备100从展平状态自动切换至卷曲状态,柔性显示设备100的显示模式灵活多变,切换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24相对于一对端部22向背离背面104的方向拱起。结合图10,在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卷曲时,显示面板10卷曲且显示面102朝内,弧形的显示面102增大了用户的观看角度,给用户更佳的视觉享受。。

柔性显示设备100具有展平状态和卷曲状态两种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多样。进一步的,弹性条20为初始状态为卷曲形态的弹性结构,当弹性条20沿长度方向展平时,形变段24拱起形成弧面支撑以抵消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从而将弹性条20撑直,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展平;需要卷曲柔性显示设备100时,对形变段24施力,破坏形变段24的弧面支撑,弹性条20的卷曲应力使弹性条20卷曲,对应的,弹性条20将显示面板10卷曲。仅需按压弹性条20的形变段24即可使柔性显示设备100从展平状态自动切换至卷曲状态,柔性显示设备100的显示模式灵活多变,切换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