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5702发布日期:2021-01-05 17:5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所配置的显示面板为了缓冲来自背部的冲击力,通常都会在显示面板远离显示侧的背面设置缓冲泡棉,通过缓冲泡棉来缓冲冲击力。但是,缓冲泡棉的强度弱,在遇到较小的冲击力时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导致屏幕出现凹坑或者坏点,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层、保护层和支撑层,所述显示层设于所述保护层和所述支撑层之间,且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显示层连接,所述支撑层包括压电薄膜层,所述压电薄膜层形变时驱动所述显示层和所述保护层振动。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仅包括所述压电薄膜层,所述压电薄膜层与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压电薄膜层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于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压电薄膜层相邻设置、或者所述缓冲层围绕所述压电薄膜层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或者,所述压电薄膜层围绕所述缓冲层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静电防护层,所述静电防护层与所述支撑层连接,且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静电防护层和所述显示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和所述压电薄膜层均与所述静电防护层和所述显示层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围绕所述压电薄膜层设置,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显示层和所述静电防护层分别连接、所述压电薄膜层与所述显示层连接且与所述静电防护层间隔设定距离;

所述压电薄膜层、所述静电防护层和所述缓冲层围成音腔,或者所述压电薄膜层、所述静电防护层、所述显示层和所述缓冲层围成音腔。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围绕所述压电薄膜层设置,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显示层和所述静电防护层分别连接、所述压电薄膜层与所述静电防护层连接且与所述显示层间隔设定距离;

所述压电薄膜层、所述显示层和所述缓冲层围成音腔,或者所述压电薄膜层、所述静电防护层、所述显示层和所述缓冲层围成音腔。

可选的,所述静电防护层包括透气孔。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散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静电防护层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显示层之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高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中,可以通过支撑层与显示层的连接,对显示层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整体的抗冲击能力,而由于该支撑层中可以包括压电薄膜层,从而可以通过该压电薄膜层实现显示面板的震动,达到振动发声和触觉反馈的目的,同时,通过压电薄膜层对显示层进行支撑,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泡棉进行支撑的方案,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冲击能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了缓冲泡棉和压电薄膜层的压力-形变量曲线关系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三。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之四。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层1、保护层2和支撑层3,该显示层1设置于保护层2和支撑层3设置,该保护层2可以相对于显示层1更加靠近显示面板100的外部设置,该保护层2可以包括盖板玻璃或者薄膜层,通过盖板玻璃来抵抗来自显示面板100正面的冲击力,同时对显示面板100进行防尘保护。支撑层3可以与显示层1连接,且该支撑3可以包括压电薄膜层,当向压电薄膜层通电时,该压电薄膜层可以发生形变,从而驱动显示层1和保护层2进行振动,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振动发声,同时在用户触摸或者按压显示面板100时,可以向压电薄膜层进行通电,以驱动显示层1和保护层2进行振动,从而对用户实施的触摸或者按压操作进行触觉反馈。该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液晶显示面板,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仍以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静电防护层4,该静电防护层4可以与支撑层3连接,并且支撑层3设置于显示层1和静电防护层4之间,以此在为压电薄膜层进行通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静电防护层4进行静电防护的目的。该静电防护层4可以包括铜箔层,并且,仍以图1所示,该静电防护层4可以包括透气孔41,通过静电防护层4可以对压电薄膜层和显示层等进行散热。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显示面板100中,可以通过支撑层3与显示层1的连接,对显示层1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整体的抗冲击能力,而由于该支撑层3中可以包括压电薄膜层,从而可以通过该压电薄膜层实现显示面板100的震动,达到振动发声和触觉反馈的目的。

当前,电子设备所配置的显示面板为了缓冲来自背部的冲击力,通常都会在显示面板远离显示侧的背面设置缓冲泡棉,但是缓冲泡棉抗冲击性能较弱,其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容易变形,从而导致显示面板随之发生形变。通常而言,在背部冲击力大于10n的情况下,冲击力通过缓冲泡棉作用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层,容易导致显示面板的正面出现凹坑;而在背部冲击力大于300n的时,冲击力通过缓冲泡棉作用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层,容易导致显示面板出现坏点,显示效果变差。所以,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该支撑层3可以仅包括压电薄膜层,即该压电薄膜层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与显示层2进行连接,而根据图3中缓冲泡棉与压电薄膜层的压力-形变量变化曲线可知,压电薄膜层的硬度更高、在相同压力的作用下,压电薄膜层的形变量小于缓冲泡棉的形变量,因此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缓冲泡棉进行支撑的技术方案,本公开中通过压电薄膜层支撑显示层1,能够在实显示面板100的振动发声和触觉反馈功能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100抗冲击的能力,降低显示面板100在外部冲击力作用下的破损风险,同时有利于增加压电薄膜层的面积,从而增大显示面板100能够进行触觉反馈的区域面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支撑层3可以包括压电薄膜层31和缓冲层32,该缓冲层32和压电薄膜层31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与显示层1连接。该缓冲层32可以包括泡棉,以此可以通过缓冲层32和压电薄膜层31共同实现支撑作用,在实现显示面板100振动发声和触觉反馈功能的同时,减少压电薄膜层31的用料,有利于降低成本。其中,缓冲层32与压电薄膜层31可以是如图4所示相邻设置、或者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缓冲层32环绕压电薄膜层31设置,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压电薄膜层31环绕缓冲层32设置,或者也可以是缓冲层32环绕压电薄膜层31的一部分设置,或者压电薄膜层31环绕缓冲层32的一部分设置,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支撑层3的压电薄膜层31和缓冲层32均与显示层1连接,即该缓冲层32可以与压电薄膜层31并排设置,并且两者的厚度可以基本相同,从而两者均可以与显示层1和静电防护层4进行连接。图7中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图6的技术方案,压电薄膜层31的面积更大,从而在显示面板100上的触觉反馈的区域面积更大、显示面板100发声时的声压级越高。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缓冲层32可以围绕压电薄膜层31设置,而且缓冲层32与显示层1和静电防护层4分别连接,而压电薄膜层31与静电防护层4连接,并且该压电薄膜层31与显示层1之间可以间隔设定距离。当压电薄膜层31振动时可以传导至静电防护层4和缓冲层32,进而通过缓冲层32传导至显示层1和保护层2,而由于静电防护层4驱动显示层1和保护层2的符合结构较轻,推动静电防护层4振动的推力会比推动显示层1和保护层2的推力小。进一步地,在压电薄膜层31与静电防护层4上被缓冲层32围绕的区域的各个位置均连接时,可以通过压电薄膜层31、缓冲层32和显示层1围绕形成音腔,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发声效果。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若静电防护层4上被缓冲层32围绕的区域的部分位置未贴附压电薄膜层31时,该音腔也可以是由压电薄膜层31、缓冲层32、显示层1和静电防护层4围成。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缓冲层32可以围绕压电薄膜层31设置,而且缓冲层32与显示层1和静电防护层4分别连接,而压电薄膜层31与显示层1连接,并且该压电薄膜层31与静电防护层4之间可以间隔设定距离。以此,当压电薄膜层31振动时,由于压电薄膜层31与显示层1直接连接,所以振动可以被直接传递到显示层1,相对于图8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振动的传递过程,减少损耗。而且,在压电薄膜层31与显示层1上被缓冲层32围绕的区域的各个位置均连接时,可以通过压电薄膜层31、缓冲层32和静电防护层4围绕形成音腔,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发声效果。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显示层1上被缓冲层32围绕的区域的部分位置未贴附压电薄膜层31时,该音腔也可以是由压电薄膜层31、缓冲层32、显示层1和静电防护层4围成。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显示面板100内设置第一散热层(未示出),该第一散热层可以设置在支撑层3和静电防护层4之间,具体可以是设置在缓冲层32和静电防护层4之间,或者是设置在压电薄膜层31和静电防护层4之间,或者在缓冲层32和静电防护层4之间和压电薄膜层31和静电防护层4之间均设置第一散热层,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相类似的,在支撑层3和显示层1之间可以设置第二散热层(未示出),该第二散热层可以是设置在缓冲层32和显示层1之间,或者也可以是设置在压电薄膜层31和显示层1之间,或者在缓冲层32和显示层1和压电薄膜层31和显示层1之间均设置第二散热层。具体可以按需设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其中,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可以包括石墨层。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10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如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可以配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100,通过显示面板100可以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发声和触觉反馈功能。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手机终端、平板终端和智能家居等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