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及其给纸方法

文档序号:269098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及其给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更具体地,涉及用在成像设备中的给纸装置及其给纸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产品配备有给纸盒,该给纸盒用于容纳一垛在成像时使用的可印介质例如纸张。给纸盒可拆卸或者可滑动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内,以便在把新纸张放置于其内或者用新纸张更换容纳在盒内的纸张时该给纸盒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地暴露于主体外部。
给纸盒可分为单尺寸盒和通用盒,单尺寸盒内仅装载一种尺寸的纸张,通用盒可装载多种尺寸的纸张并可进行调节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纸张。
单尺寸盒具有的优点是因为此盒的纸张尺寸被不变地设定,所以能够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任何误差地把纸张可靠地送入成像设备;然而,这种单尺寸盒也具有缺点,即,如果要把不同尺寸的纸张送入成像设备,则需要多个盒。结果,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大量盒。再者,另一缺点是每当需要在不同尺寸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时,不便于用另一盒更换安装在成像设备内的盒。
与单尺寸盒相反,通用盒更受欢迎且更广泛地用于容纳在成像设备中使用的各种尺寸纸张。
图1表示一种典型的通用盒1,其具有用于设定纸张的横向尺寸且引导该纸张的侧面的侧引导部以及用于设定纸张的纵向尺寸且引导该纸张的后端的后引导部。
通用盒1包括外壳10、码纸板12、侧引导部14、后引导部16以及一对指状件17,其中,该码纸板12经由销13与外壳10的两侧连接,以使其可为接收纸张于其上而沿垂直方向枢转,该侧引导部14具有一对安装在外壳10内的侧引导件,以使其可在支承被放置于码纸板12上的纸张的两侧缘的同时沿该纸张的横向滑动,该后引导部16安装在外壳10内,以使其在支承被放置于码纸板12上的纸张的后缘的同时沿该纸张的纵向进行锯齿状运动,该一对指状件17用于向下压利用侧引导部14和后引导部16引导且放置在码纸板12上的纸张的四角。
弹簧18设在码纸板12下方,以在纸张被送入成像设备时上推该码纸板12。此外,齿条15设在侧引导部14的下方;以及小齿轮(未示出)设在该齿条15与侧引导部14之间且与该齿条15和侧引导部14啮合,以便滑动该侧引导部14。
以下,将详细说明传统通用盒1的装纸和换纸操作。
首先,使通用盒1离开成像设备主体内的其安装位置,且移动其至完全或者部分地暴露,以便能够装载或更换纸张。
接着,调节侧引导部14的侧引导件至相互充分远离以便易于把纸张引入盒1内,然后再次把纸张引入盒1内或者用新纸张更换容纳在该盒1内的纸张。
在引入或更换纸张之后,沿箭头“|”的方向移动侧引导部14,从而支承纸张的两侧。沿箭头“H”的方向移动后引导部16,从而支承纸张的后端。
在这种情况下,调节纸张的前端至与码纸板12的前端对齐,且使该纸张的前端介入码纸板12与指状件17之间。
当最上面的纸张由于安装在码纸板12下方的弹簧18的弹力而被压向指状件17时,按照上述方式引入的纸张已准备好被送入成像设备。
最后,在纸张被装入盒1内后,把通用盒1再次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
然而,此传统通用盒1具有以下缺点。首先,由于在设定盒1的纸张容纳尺寸时利用锯齿运动调节后引导部16的位置,所以难以移动该后引导部16。第二,在通用盒1容纳尺寸比该盒1所能容纳的最大尺寸小的纸张时,例如通用盒1容纳尺寸为最大尺寸的一半的纸张时,在该通用盒1内、尤其在所容纳纸张的后侧存在空余空间。然而,此空余空间保持不被使用。即便利用盒1后侧处的过剩空余空间,也就是说,甚至在该过剩空余空间内容纳纸张的情况下,容纳在该过剩空余空间内的纸张也要在容纳于盒1前部的纸张用完之后才被送入成像设备。因此,使得供纸次数较少,导致避免了频繁供应纸张的不便性。然而,上述纸张容纳技术不能应用于传统通用盒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若干方面和示范实施例提供成像设备的这样一种给纸装置和方法,其中,易于装载各种纸张尺寸的纸张并能够增大纸张的纸张容量。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以下说明中阐述以及部分地将自该说明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认识到。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给纸装置提供用在成像设备中,包括给纸盒,具有用于限定和设定纸张的横向尺寸的侧引导部、用于限定和设定纸张的纵向尺寸的后引导部、以及用于同时或者分别接纳纸张的第一和第二装载部;第一升降单元,安装在该给纸盒上以升降第一装载部;第二升降单元,安装在该给纸盒上以升降第二装载部;给纸单元,用于当第一装载部被提升时一张接一张地拾取和送进装载在第一装载部上的纸张;纸张转移单元,安装在给纸盒内以把装载在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以及纸张检测单元,用于检查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每个是否都装载有纸张以及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该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依据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的判定,控制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升降至少该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之一;以及依据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每个是否都装载有纸张的判定,控制纸张转移单元把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控制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以当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提升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且当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仅提升第一装载部,以及当仅第二装载部装载有纸张时控制纸张转移单元把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侧引导部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用于引导第一装载部内的纸张的侧缘;以及联合操纵部,用于操纵与第二侧引导件关联的第一侧引导件。联合操纵部包括第一齿条,形成在第一侧引导件上;第二齿条,形成在第二侧引导件上;以及小齿轮,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一和第二齿条之间且与该第一和第二齿条啮合。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和第二装载部包括分别位于给纸方向的上游和下游的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该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提升和降下且分别在其上接纳纸张。这里,第一位置是纸张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板上的降下位置;第二位置是给纸单元的拾取辊与第一和第二装载板连接的提升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升降单元具有第一升降器,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提升和降下第一装载部;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装载部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装载部的第二位置。
第一升降器具有第一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第一升降板,具有第一驱动力传递轴,该第一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形成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末端处的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匹配接头;以及第二升降板,具有第二驱动力传递轴,该第二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形成在第一驱动力传递轴上的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此外,第一位置传感器具有第一检测件,形成在给纸单元内;以及第一传感器部,安装在给纸盒内以面向第一检测件,从而检测该第一检测件的操作。类似的,第二位置传感器具有第二检测件,形成在第一装载部内;以及第二传感器部,安装在给纸盒内以面向第二检测件,从而检测该第二检测件。
选择性地,第一升降单元还包括用于引导第一装载部的运动的第一板引导件。第一板引导件优选具有一对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装载部的沿给纸方向的两侧处;以及一对导槽,形成在给纸盒内以分别面向该辊。
第二升降单元还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提升和降下第二装载部的第二升降器。第二升降器优选具有第二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第三升降板,具有第三驱动力传递轴,该第三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第二接头耦接的第二匹配接头,第二接头经由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与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以及第四升降板,具有第四驱动力传递轴,该第四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安装在第三驱动力传递轴上的第三齿轮配合的第四齿轮。这里,第二升降器还具有第一和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分别安装在第三和第四齿轮与第三和第四驱动力传递轴之间,以仅当第二驱动电机朝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允许该第三和第四齿轮的转矩传递给该第三和第四驱动力传递轴。
选择性地,第二升降单元包括用于引导第二装载部的运动的第二板引导件。第二板引导件具有一对辊,可转动地分别安装在第二装载部的平行于给纸方向的两侧处;以及一对导槽,形成在给纸盒内以分别面向该辊。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纸张转移单元具有转移件,用于移动后引导部,以把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以及第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利用转移件移动的后引导部的位置。转移件包括第五驱动力传递轴,其一端处具有与第三接头接合的第三匹配接头,该第三接头经由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与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直线运动转换部,用于把第五驱动力传递轴的转矩转换为直线运动,以沿给纸方向往复移动后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用于引导后引导部的运动。这里,转移件还包括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该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安装在第三匹配接头与第五驱动力传递轴之间,以仅当第二驱动电机朝向不同方向转动时把该第三匹配接头的转矩传递给该第五驱动力传递轴。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直线运动转换部具有至少一个驱动滑轮(drivepulley),形成在第五驱动力传递轴上;至少一个从动滑轮(passive pulley),安装在给纸盒内;以及同步带,具有与后引导部的齿状部配合的匹配齿状部,且连接该驱动滑轮与从动滑轮。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三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三检测件,形成在后引导部上;以及第三传感器部,安装在给纸盒内以面向第三检测件,从而检测该第三检测件的操作。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纸张检测单元具有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纸张的横向宽度;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纸张的纵向长度;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装载部是否装载纸张;以及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装载部是否装载纸张。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一操作件和第一开关,该第一操作件形成在侧引导部的下部处,该第一开关具有多个形成在给纸盒内的第一操作件的移动路径上的开关终端。此外,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二操作件和第二开关,该第二操作件形成在后引导部的下部处,该第二开关具有多个形成在给纸盒内的第二操作件的移动路径上的开关终端。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一检测孔、第四检测件和第四传感器部,该第一检测孔形成在第一装载部内,该第四检测件形成在主体的机架上且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依据纸张是否装载在第一装载部上而由于其重量插入第一检测孔内或者被阻挡,该第四传感器部被安装成面向第四检测件的第二端以检测该第四检测件的操作。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二检测孔、第五检测件和第五传感器部,该第二检测孔形成在第二装载部内,该第五检测件形成在给纸盒内且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伸出第二装载部或者由于其重量而穿过第二检测孔降下,该第五传感器部被安装成面向第五检测件的第二端以检测第五检测件的操作。
选择性地,纸张检测单元还包括独立传感器,该独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能利用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检测的纸张的横向尺寸。独立传感器具有转动件,可枢转地安装在给纸盒内的第二装载部附近,以使其一部分伸入第二装载部的纸张装载空间;第六检测件,形成为从转动件突起;以及第六传感器部,被安装成面向第六检测件以检测转动件的第六检测件的操作。在此情况下,独立传感器还包括螺线管,该螺线管用于当纸张转移单元把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时转动转动件,以使该转动件的伸入第二装载部的纸张装载空间的一部分后退到该纸张装载空间的外部。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的给纸方法,包括(a)检查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给纸盒内的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b)依据该检查结果把至少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之一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以及(c)一张接一张地拾取纸张,并把其送入成像设备内。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这样执行步骤(a)检查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和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当该横向和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以及当该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处于接通状态而该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处于断开状态时,判定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选择性地,这样执行步骤(a)检查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以及独立传感器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当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以及至少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和独立传感器之一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以及当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与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和独立传感器中的任一者或者全部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步骤(a)还包括当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检查该第一和第二装载部是否都装载有纸张。这样检查第一和第二装载部是否都装载有纸张当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第一装载部装载有纸张;当独立传感器和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第二装载部装载有纸张;当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和独立传感器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第一和第二装载部都装载有纸张;以及当任一传感器都不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任一者都没有装载纸张或者错误产生。当任一传感器都不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任一者都没有装载纸张或者错误产生包括警报无纸信号或者纸张错误信号,或者在显示设备上显示无纸信息或者纸张错误信息。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这样把至少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之一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当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把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以及当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仅把第一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这里,第一位置是纸张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板上的降下位置;第二位置是给纸单元的拾取辊与第一和第二装载板连接的提升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这样执行当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仅把第一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当纸张装载在第一装载部上或者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把第一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以及当纸张装载在第二装载部上时,在该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后,把该第一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这样执行在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后把该第一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检查侧引导部是否处于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能被转移的位置;把该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以及把该第一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这样检查侧引导部是否处于适当位置利用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检测侧引导部的第一侧引导件与第二侧引导件之间的距离;以及依据第一与第二侧引导件之间的距离判断纸张是否可被转移。选择性地,当第一与第二侧引导件之间的距离小于装载在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的横向尺寸时,判断纸张是否可被转移进一步包括警告或显示此状态。
此外,给纸方法还包括检查第一装载部上的全部纸张是否用完;以及发出第一装载部上的纸张用完的信号,或者把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该第一装载部。
这样发信号或者转移当纸张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或者没有任何纸张装载在第二装载部上时,生成无纸信号和/或在显示设备上显示无纸信息;当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且第二装载部装载有纸张时,从第二位置降下第一装载部至第一位置;检查侧引导部是否处于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能够被转移的位置;把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以及把第一装载部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
除上述示范实施例和方面以外,通过参照附图以及通过研究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实施例将显而易见。


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示范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该附图、详细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书都构成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尽管以下记载且表示的公开内容集中于公开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但应清楚理解的是,它们仅是示意和示例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利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条款来限定。以下给出附图的简要说明,其中图1是表示传统给纸盒的局部切除透视图;图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在成像设备中的给纸装置的透视图;图3A和3B是说明图2所示给纸装置的给纸单元的操作的侧视图;图4是说明当纸张以共用方式被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图2所示给纸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说明当纸张被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图2所示给纸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图6A和6B是表示图2所示给纸装置的第二升降单元的第一单向驱动力传递部的透视图;图7A和7B是说明图2所示给纸装置的纸张检测单元的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的操作的透视图;图8A和8B是说明图2所示给纸装置的纸张检测单元的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的操作的透视图;图9A至9C是说明图2所示给纸装置的纸张检测单元的分离传感器的操作的透视图;以及图10是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给纸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本发明的例子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参考数字自始至终都指示相同部件。以下参照附图描述该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
图2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在成像设备中的给纸装置100。成像设备可对应于打印机、照相复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产品。
如图2所示,给纸装置100包括给纸盒112、第一升降单元174、第二升降单元183、给纸单元113、纸张转移单元214、纸张检测单元244以及控制单元(未示出)。以下在此描述给纸盒112、第一升降单元174、第二升降单元183、给纸单元113、纸张转移单元214、纸张检测单元244以及控制单元(未示出)中每个的示例。
给纸盒112呈现类似于抽屉的长方体形构造,且具有前壁115、后壁116、第一侧壁118、第二侧壁119和底板(120,如图4和图5中所示)。把手116a设置于前壁115,以使用户能够沿着箭头A和B的方向把给纸盒112插入或者拉出成像设备的主体111。第一和第二侧壁118和119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滑槽(这里为了简明仅表示第一侧壁118的第一滑槽116b),该第一和第二滑槽分别与形成在成像设备主体111的机架103上的第一和第二凸出滑轨(未示出)接合,以便它们在利用把手116a将给纸盒112插入或拉出主体111时可沿着该第一和第二凸出滑轨(未示出)滑动。
给纸盒112包括用于限定容纳在该给纸盒112内的纸张尺寸的侧引导部150、后引导部235以及第一和第二装载部160和168。
侧引导部150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件151和154,该两引导件用于引导装载在给纸盒112内的纸张的两侧且设定与给纸方向(箭头C的方向)垂直的纸张的横向宽度。侧引导部150还包括一种用于联合操纵第一引导件151和第二引导件154的联合操纵部159。
第一和第二引导件151和154形成为L形板,且具有分别面向纸张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侧导面151a和154a。第一和第二引导件151和154可滑动地安装在形成于给纸盒112的底板120上的导槽(未示出)上,以便该第一和第二引导件151和154沿着分别形成在第一装载部160的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第一和第二导槽161a和161b朝向箭头A和B的方向移动。
第一和第二引导件151和154的较低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齿条152和155,该两齿条具有相互面向的第一和第二齿条齿153和156且相应构成联合操纵部159。小齿轮157与第一和第二齿条齿153和156接合,且可枢转地安装在固定于底板120上的转轴158上。
因此,当用户限定并设定给纸盒112的纸张容纳尺寸时,不需要朝向箭头A和B的方向同时移动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两者;而是,移动该第一和第二引导件151和154中任一者即可。结果,第一和第二引导件151和154可由于联合操纵部159的第一和第二齿条152和155与小齿轮157的联合操作而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后引导部235用于限定和设定容纳在给纸盒112内的纸张的纵向尺寸。纵向尺寸代表与给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后引导部235还用于引导待送入成像设备的纸张的后端,并且包括后引导件236,所述具有带有端导面236a的|形垂直板。后引导件236的两侧底部处具有第一和第二滑块237和238,该两滑块可沿着形成在第二装载部168的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第三和第四导槽169a和169b移动。第一和第二滑块237和238具有分别用于接收第一和第二滑杆270和271的第一和第二滑孔(未示出),以便该第一和第二滑块237和238能够通过纸张转移单元214而沿着第一和第二滑杆270和271滑动。
第一和第二装载部160和168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所述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被构造为使得纸张被各自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160和168上(以下,称为“分别装载”)或者纸张被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该第一和第二装载部160和168上(以下,称为“共用装载”)。
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分别安装在沿给纸方向的给纸盒112的下游侧(左侧,如图2所示)和上游侧(右侧,如图2所示),以便可利用第一和第二升降机构174和183升降它们。
在分别装载纸张于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的情况中,首先使用的纸张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在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用完之后要使用的多余纸张(redundant paper sheets)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因此,当成像设备执行成像操作(即,印刷操作)时,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用完后,可利用后述7684纸张转移单元214把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供应给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而不需要麻烦地进行额外供纸。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优选具有宽305mm和长210mm的尺寸,以及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优选具有宽305mm和长235mm的尺寸。因此,当分别装载纸张于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时,例如,A4尺寸(210mm×297mm)的纸张可横向装载在该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此外,当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纸张于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时,A4尺寸(210mm×297mm)的纸张、便笺尺寸(216mm×279mm)的纸张、法定尺寸(216mm×356mm)的纸张、B4尺寸(257mm×364mm)的纸张、A3尺寸(297mm×420mm)的纸张以及帐簿尺寸(279mm×432mm)的纸张可纵向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
第一升降单元174包括第一升降器175以及第一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30,如图3A中所示)和263。第一升降器175被设置成提升和降下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且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7、第一升降板176以及第二升降板179。第一驱动电机117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111的机架103内。第一升降板176包括第一驱动力传递轴177,该第一驱动力传递轴177具有安装在其一端处且呈三角形的第一阳端接头182。然后,第一阳端接头182与形成在第一驱动电机117的第一驱动轴117a内的第一阴端接头123连接。第二升降板179包括第二驱动力传递轴180,该第二驱动力传递轴180具有安装在其一端处的第二齿轮181。然后,第二齿轮181与形成在第一驱动力传递轴177上的第一齿轮178接合。
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位置传感器130用于检测当朝向拾取辊组件113a提升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时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是否处在该纸张与拾取辊114接触的拾取位置。此第一位置传感器130包括第一检测件135和第一传感器部131。
第一检测件135包括从拾取辊组件113a的端部伸出的突起。第一传感器部131安装在机架103上以面向第一检测件135,从而检测该第一检测件135的操作,且包括发光部和受光部。发光部和受光部可分别用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晶体管来实现。当拾取辊组件113a被提升且第一检测件135设在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intercepting position)时,第一传感器部131输出作为“off”信号的“低”信号。选择性地,当拾取辊组件113a被提升或者降下且第一检测件135处在离开发光部与受光部的未占位置(opening position)时,第一传感器部131输出作为“on”信号的“高”信号。
第二位置传感器263用于检测当第一板引导件163被降下时该第一板引导件163的停止位置。此第二位置传感器263包括第二检测件264和第二传感器部265。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检测件264包括形成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的底面上的突起。第二传感器部265安装在给纸盒112的底板120上以面向第二检测件264,且包括发光部和受光部。按照与结合第一传感器部131所述相同的方式,发光部和受光部也可分别用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晶体管来实现。当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降下且第二检测件264设在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时,第二传感器部265输出“off”信号。选择性地,当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提升且第二检测件264处在离开发光部与受光部的未占位置时,第二传感器部265输出“on”信号。
此外,为在利用第一升降单元174提升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时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平稳移动,第一引导件163可安装在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与给纸盒112的前壁115和后壁116之间。第一板引导件163包括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一板引导件163的两侧上的第一和第二辊164(为了简明,仅表示第二辊),且还包括分别形成在给纸盒112的前壁115和后壁116内以分别面向该第一和第二辊164的第一和第二导槽166和167。
第二升降单元183包括用于提升第二装载部168的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第二升降器184。第二升降器18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00、第三升降板185和第四升降板195。
第二驱动电机200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111的机架103上。第三升降板185包括第三驱动力传递轴186,具有呈三角形的第二阳端接头188的第三齿轮187提供在该第三驱动力传递轴186上。第二阳端接头188与同第一从动滑轮209形成一体的第二阴端接头210接合,该第一从动滑轮209经由第一驱动力传递部199与第二驱动轴201的驱动齿轮202连接。第一驱动力传递部199包括与驱动齿轮202的第一齿204啮合的第一驱动力传递齿轮205、具有与该第一驱动力传递齿轮205啮合的滑轮齿206的第一驱动滑轮207、以及通过驱动力传递带208与该第一驱动滑轮207连接的第一从动滑轮209。
第一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89安装在第三齿轮187与第三驱动力传递轴186之间,以便仅当第二驱动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轴201即第三齿轮187和第一从动滑轮209朝向一个方向即如图3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第一从动滑轮209的转矩才被传递给第三驱动力传递轴186。
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89包括第一转动轴毂371、第一锁齿373、第一固定轴毂375以及第二锁齿376。第一转动轴毂371形成在第三齿轮187内。第一固定轴毂375和第二锁齿376形成在圆筒体342的侧面处,该圆筒体342形成在第三驱动力传递轴186的端部处。第二锁齿376由固定托架378支承且可在形成于圆筒体342的侧面处的托架接收槽379的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第一锁齿373和第二锁齿376被构造成使得,当第三齿轮187朝向一个方向例如图2和图6A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它们相互啮合以便驱动力从该第一锁齿373传递给该第二锁齿376。另一方面,当第三齿轮187朝向不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它们不啮合以使驱动力不从第一锁齿373传递给第二锁齿376。
因此,当第三齿轮187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如图2和图6A所示,第二驱动电机200的驱动力由第一和第二锁齿373和376传递给第三驱动力传递轴186;然而,当第三齿轮187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驱动电机200的驱动力不由第一和第二锁齿373和376传递给第三驱动力传递轴186。
第四升降板195包括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96,该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96的一端部处具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197。
为仅当第四齿轮197朝向不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才把该第四齿轮197的转矩传递给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96,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98安装在该第四齿轮197与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96之间。
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98具有与第一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89几乎相同的结构。因此,如结合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89描述的,此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98也包括第二转动轴毂(未示出)、第三锁齿(未示出)、第二固定轴毂(未示出)以及第四锁齿(未示出)。然而,第三和第四锁齿可朝向与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和第二锁齿373和376相反的方向。设计此不同构造,以仅当第四齿轮197朝向不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才把该第四齿轮197的转矩传递给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96。
因此,当第三齿轮187顺时针方向转动且与该第三齿轮187啮合的第四齿轮197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该第四齿轮197的转矩被传递给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96;然而,当第三齿轮187逆时针方向转动且第四齿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第四齿轮197的转矩不传递给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96。
第二板引导件170可安装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与给纸盒112的前后壁115和116之间,以当利用第一升降单元183升降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时使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升降操作平稳。第二板引导件170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两侧的第三辊和第四辊(171,为了简明,仅表示第三辊),且包括形成在给纸盒112的前壁115和后壁116上以分别面向该第三和第四辊171的第三和第四导槽173和175。
如图3A和图3B所示,给纸单元113包括拾取辊组件113a和拾取辊升降部140。
拾取辊组件113a包括拾取辊114,其当纸张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且该第一装载部160的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第一升降单元174提升时一张接一张地拾取和进给纸张。
参照图3A和图3B,拾取辊升降部140被设置成当给纸盒112沿箭头A的方向插入主体111内时朝向该给纸盒112降下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给纸盒112还具有阳端接头182,当该给纸盒112处于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拾取和进给单张纸以便成像的位置时,该阳端接头182可插入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117的驱动轴117a上的阴端接头123内。拾取辊升降部140还被设置成当给纸盒112移出主体111时分离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与该给纸盒112。
拾取辊升降部140包括升降引导件141、压缩弹簧145和拉伸弹簧144。升降引导件141被安装成利用主体111内的给纸盒112移动,且包括用于引导拾取辊组件113a以使其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引导面143。压缩弹簧145安装在辅助架111a与拾取辊组件113a之间,且给该拾取辊组件113a弹性施压以使该拾取辊组件113a与升降引导件141的引导面143接触。拉伸弹簧144安装在升降引导件141和辅助架111a上,以当给纸盒112被移除时通过使该升降引导件141回复至其原始位置来提升拾取辊组件113a。
拾取辊升降部140被安装成与拾取辊组件113a相关联且构造用以经由给纸盒112来提升和降下该拾取辊组件113a,而不是被安装成与主体111相关联且构造成通过给纸盒112来提升和降下拾取辊组件113a。
纸张转移单元214用于把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转移至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此纸张转移单元214包括转移件215,其经由后引导件236的纸张引导面236a把纸张推动至该纸张被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传感器266,其检测由该转移件215移动的后引导件236的位置。
转移件215包括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直线运动转换部220以及第二引导部269。
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由第一和第二支架225和227可转动地支承且包括第六齿轮218,该第六齿轮218的一端处具有呈三角形的第三阳端接头217。第三阳端接头217与第三阴端接头212配合。第三阴端接头212经由第二驱动力传递部211与形成在第二驱动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轴201上的驱动齿轮202的第二齿203配合。第二驱动力传递部211包括连接在驱动齿轮202的第二齿203与第三阴端接头212的外齿212a之间的第二驱动力传递齿轮211a。
直线运动转换部220用于把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的转矩转换为直线运动力并把经转换的力传递给后引导件236,以使该后引导件236沿着给纸方向(图2中箭头C和D的方向)往返移动。直线运动转换部220包括第一齿状部239、第二齿状部242、第三驱动滑轮221、第四驱动滑轮222、第三从动滑轮223、第四从动滑轮224、第一同步带229和第二同步带230。第一和第二齿状部239和242为C形以便它们与第一和第二同步带229和230接合,从而相互关联,且该第一和第二齿状部239和242分别被提供给后引导件236的第一和第二滑块237和238。第三和第四主动滑轮221和222以预定间距设在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上。第三和第四从动滑轮223和224由给纸盒112的第一侧壁118附近的固定架226、228可转动地支承在该给纸盒112的底板120上。第一和第二同步带229和230分别连接在第三和第四主动滑轮221和222与第三和第四从动滑轮223和224之间且在它们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调节齿(accommodation teeth)(未示出),该第一和第二调节齿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齿状部238和242、第三和第四主动滑轮221和222以及第三和第四从动滑轮223和224接合。
第二引导部269被设置成引导后引导件236的运动,且包括分别用于引导第一和第二滑块237和238的运动的第一和第二滑杆270和271。第一和第二滑杆270和27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成对的第三和第四支架272、273、274和275上。第一和第二滑杆270和271插入第一和第二滑块237和238的第一和第二滑孔内,且引导该第一和第二滑块237和238的运动。
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219安装在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与第六齿轮218之间,以仅当第二驱动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轴201即第三阴端接头212朝向不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才把该第六齿轮218的转矩传递给该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如图2所示。
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219具有与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98相同的结构。因此,此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219也具有被设置成仅当第六齿轮218朝向不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才把该第六齿轮218的转矩传递给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的第三转动轴毂(未示出)、第五锁齿(未示出)、第三固定轴毂(未示出)以及第六锁齿(未示出)。
第三位置传感器266包括第三检测件268和第三传感器部267,该第三检测件268形成在从后引导件236的第一滑块237伸向后壁116的突出件240的底部处,该第三传感器部267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之间边界附近的底板120上以及第三检测件268的移动路径内。
第三检测件268包括形成在突出件240的底部处的突起。第三传感器部267具有安装在底板120上以面向第三检测件268、从而检测该第三检测件268的操作的发光部和受光部。当第三检测件268处在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时,第三传感器部267生成“off”信号。选择性地,当第三检测件268处在离开发光部与受光部的未占位置时,第三传感器部267输出“on”信号。
纸张检测单元244被设置成检测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是否分别装载纸张以及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该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纸张检测单元244包括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3以及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
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检测所装载纸张的横向宽度,即,在与给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纸张尺寸。此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包括第一操作件246和第一开关247,该第一操作件246具有形成在第一侧引导件151的第一齿条152的下部处的突出形状,该第一开关247形成在给纸盒112的底板120上的第一操作件246的移动路径内。第一开关247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终端248,该第一开关终端248被设置成依据第一侧引导件151的第一齿条152的运动被第一操作件246切换至“on”和“off”。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示范实施例,五(5)个第一开关终端248用于检测各种横向纸张尺寸,例如,210mm、216mm、257mm、280mm和297mm。
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检测所装载纸张在与给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此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包括第二操作件250和第二开关251,该第二操作件250具有形成在后引导件236的突出件240端部的下部处的突出形状,该第二开关251形成在给纸盒112的底板120上的第二操作件250的移动路径内。第二开关251包括多个第二开关终端252,该第二开关终端252被设置成依据后引导件236的突出件240的运动被第二操作件250切换至“on”和“off”。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示范实施例,四(4)个第二开关终端252用于检测各种纵向纸张尺寸,例如,279mm、297mm、356mm和364mm。
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3被设置成检测纸张是否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且包括第一检测孔257、第四检测件255和第四传感器部254。
如图7A和图7B所示,第一检测孔257形成在第一装载部160的第一纸张装载板161内。第四检测件255安装在主体111的机架103上且包括第一端部330,该第一端部330依据是否装载纸张而利用其自身重量插入第一检测孔257内。第四传感器部254具有被安装成面向第四检测件255的第二端部336以检测该第四检测件255的操作的发光部和受光部。第四检测件255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30和336由在机架103上的支撑杆332可转动地支承。
因此,如图7B所示,当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提升且装载纸张P时,第四检测件255的第一端部330被提升,且该第四检测件255的第二端部336变成处在离开第四传感器部254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截断位置的未占位置。结果,第四传感器部254生成“on”信号。相反,如图7A所示,当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提升但未装载纸张P时,第四检测件255的第一端部330由于其重量而经由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的第一检测孔257向下伸出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且第四检测件255的第二端部336移动至第四传感器部254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截断位置。结果,第四传感器部254生成“off”信号。
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被设置成检测纸张是否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还检测无法利用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检测的纸张的纵向尺寸,例如,检测纵向长度为432mm的帐簿尺寸,且该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包括第二检测孔260、第五检测件334和第五传感器部331。
第二检测孔260形成在第一侧壁118附近的第二纸张装载板169内。第五检测件334经由扭转弹簧338弹性支承在底板120上的固定架139′上,且具有利用纸张P向下移过或者向上伸出第二检测孔260的第一端部259。第五传感器部331具有被安装成面向第五检测件334的第二端部335以检测该第五检测件334的操作的发光部和受光部。
因此,如图8B所示,当纸张P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时,第五检测件334的第一端部259由于该纸张P的重量而向下移过第二检测孔260,第二端部335从发光部发出的光线被截断且不能被第五传感器部331的受光部接收到的截断位置移动至该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光路未被占用的未占位置。结果,第五传感器部331生成“on”信号。
相反,如图8A所示,如果纸张P被用完或者移离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第五检测件334的第一端部259就通过扭转弹簧338的弹力而向上伸出第二检测孔260,且第二端部335从未占位置返回到截断位置。结果,第五传感器部331生成“off”信号。
选择性地,纸张检测单元244还包括独立传感器280,该传感器280可检测无法利用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以及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检测的纸张的大纵向尺寸,其中,此大纵向尺寸可以代表420mm、432mm或更大。
独立传感器280包括转动件281、第六检测件282和第六传感器部283。参照图9A和图9B,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开口169a附近,转动件281可枢转地安装于铰轴286上,该铰轴286形成在盒112的后壁116的纸张引导壁116a上,以使该转动件281的至少部分突入第二纸张装载部168的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第六检测件282包括自转动件281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件。第六传感器部283具有安装在纸张引导壁116a上以面向第六检测件282、从而检测该第六检测件282的操作的发光部和受光部。
因此,如图9B所示,如果大尺寸纸张例如A3或帐簿尺寸纸张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通过该纸张的侧缘推动转动件281,该转动件281绕铰轴286顺时针枢转。结果,第六检测件282从第六传感器部283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移动至离开该发光部和受光部的未占位置,且该第六传感器部283生成“on”信号。
相反,如图9A所示,当尺寸小于A3或帐簿尺寸的纸张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时,转动件281被后述螺线管285的压缩弹簧320推动并绕铰轴286逆时针枢转,且第六检测件282从未占位置移动至截断位置。结果,第六传感器部283生成“off”信号。
独立传感器280还可包括螺线管285,该螺线管285用于转动该转动件281以使该转动件281的一部分即突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纸张装载空间的那部分后退到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纸张装载空间的外部,从而防止当纸张转移单元214把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时该纸张被转动件281挡住。
参照图9C,螺线管285包括柱塞(plunger)318、线圈319、压缩弹簧320和外壳317。
柱塞318可由金属或者磁铁制成,且其上部具有固定孔318b和线形槽318a,要插入转动件281的联结孔284内的联结销336固定在该固定孔318b上。
线圈319在给其施加电流时产生磁力,从而吸引柱塞381并使该柱塞318沿着图9C中箭头G的方向移动。线圈319由轭状件321支承。
压缩弹簧320用于当电流不施加给线圈319以致不生成磁力时通过使柱塞381沿着图9C中所示箭头F的方向往上移动而令该柱塞318回复至其原始位置,且该压缩弹簧320安装在柱塞318的垫圈318c与外壳317的上部之间。
因此,当螺线管285变成“on”状态即线圈319被施加以电流时,柱塞318沿着箭头G的方向移动,且利用插入联结孔284内的联结销336而使该转动件281绕铰轴286顺时针转动,如图9A所示。结果,如图9B所示,转动件281的一部分即突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纸张装载空间的那部分后退到该纸张装载空间的外部。
此外,当螺线管285变成“off”状态即电流不施加给线圈319时,柱塞318借助压缩弹簧320的弹力沿箭头F的方向移动,且利用插入联结孔284内的联结销336而使该转动件281绕铰轴286逆时针转动,如图9B所示。结果,如图9A所示,转动件281部分地突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的纸张装载空间。
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成像设备的所有部件,且包括微芯片例如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微处理器。例如,控制单元(未示出)经由连接装置例如导线(未示出)与第一和第二电机117和200,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传感器130、263和266,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独立传感器280电连接。
控制单元(未示出)在给纸盒112安装于主体111内之后基于从纸张检测单元244的传感器245、249、258和280输出的信号检查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被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并依据该检查结果控制第一和/或第二升降单元174和/或183以同时提升该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或者仅提升第一纸张装载板161。
也就是说,控制单元(未示出)基于从纸张检测单元244的传感器245、249、258和280输出的信号即“on”信号来检查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是否同时装载纸张,如以下表1所示。
表1


如表1所示,“0”代表由各种检测传感器例如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59、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以及独立传感器280生成的“on”信号。
作为检查操作的结果,如图4所示,如果纸张P被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174和183,以同时提升该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并把该纸张P定位在该纸张与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接触的拾取位置。
作为检查操作的结果,如图5所示,如果纸张P被分别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控制单元(未示出)进一步基于从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输出的信号检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是否装载纸张,如表1所示。如果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装载A4尺寸纸张P1,则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第一升降单元174,以通过提升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来把该纸张P1定位在拾取位置。
选择性地,如果基于从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输出的信号,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装载A4尺寸纸张P1,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可进一步基于从独立传感器280和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输出的信号来检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是否装载纸张P1例如A4尺寸纸张。如果第二纸张装载板169装载纸张P1,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可控制第二升降单元183,以提升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
如果基于从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输出的信号,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未装载A4尺寸纸张,以及基于从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和独立传感器280输出的信号,第二纸张装载板169装载A4尺寸纸张,则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纸张转移单元214以把装载在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P1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然而,如果第一和第二两纸张装载板161和169都未装载纸张P1,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利用安装在主体111内的扬声器(未示出)或者控制面板上的显示设备例如LCD设备生成无纸信号或者纸张错误信号,在该LCD设备上显示“无纸”或者“纸张错误”信息以告知用户无纸或者纸张错误。
此外,当利用拾取辊114进给纸张时,控制单元(未示出)基于从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3输出的信号检查纸张是否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被用完,依据第二纸张装载板169是否装载纸张P1的判定,控制单元(未示出)可控制纸张转移单元214以把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P1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或者可利用安装在主体111内的扬声器(未示出)或控制面板上的显示设备(未示出)给用户提供无纸信号或者纸张错误信号,该显示设备显示“无纸”或者“纸张错误”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在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于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的状态下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被用完,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利用安装在主体111内的扬声器(未示出)或者利用显示设备给用户提供无纸信号或者纸张错误信号。
然而,如果在纸张分别装载于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的状态下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被用完,则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第一升降单元174以降下第一纸张装载板161,并当基于从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和独立传感器280输出的信号判定纸张P1例如A4尺寸纸张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时,通过基于从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输出的信号检查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的位置即通过检查该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之间的距离来检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P1是否处于该纸张P1可被转移的位置。作为检查结果,如果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被定位成不阻碍纸张转移操作,则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纸张转移单元214以把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P1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在纸张P1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后,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第一升降单元174以提升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使纸张P1处于拾取位置。接着,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用于驱动拾取辊114的拾取辊驱动电机(未示出),以通过利用该拾取辊114拾取纸张P1来把该纸张一张接一张地送入主体111内。
如上所述,由于依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包括可根据来自纸张检测单元244的纸张尺寸检测信号来同时或者分别升降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的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173和183,所以能够把大尺寸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或者把小尺寸纸张分别装载在该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
另外,由于依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100包括可相互关联地操纵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的联合操纵部159,所以能够容易地限定和设定给纸盒112的纸张容纳尺寸。
由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100包括能够同时或者分别接纳纸张的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以及能够自动把装载在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转移到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的纸张转移单元214,所以如果在使用小尺寸例如A4尺寸纸张时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用完,则可以利用该纸张转移单元214把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转移至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而无需麻烦地向给纸盒112内额外供纸。
虽然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100被构造成使多余的A4尺寸纸张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但纸张尺寸不限于此且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说明。也就是说,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可构造成在其上接纳尺寸不同于A4尺寸例如B5尺寸的多余纸张。
现在参照图2至10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100的操作。
首先,在纸张装入给纸盒112内后,移动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以及后引导件236,以引导和设定被装载在该给纸盒112内的纸张的两侧缘和后缘。
接着在方框S1,利用把手116a沿箭头A的方向推动给纸盒112以把其插入成像设备的主体111内,如图2所示。在此情况下,沿着第一和第二凸出滑轨引导和移动给纸盒112的第一和第二滑槽116a和116b,并利用给纸盒112的前端沿箭头A的方向推动升降引导件141的突起142,如图3A所示。结果,位于给纸盒112上方的拾取辊组件113a在绕转轴转动的同时经由压缩弹簧145向着箭头E的方向沿着升降引导件141的引导面143降下,如图3B所示。
接着,当给纸盒112完全插入成像设备的主体111内时,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位于被装入该给纸盒112内的纸张的前端上方,且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三和第五驱动力传递轴177、186和216上以凸出该给纸盒112外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阳端接头182、288和217分别与第一、第二和第三阴端接头123、210和212接合。
在此状态下,在方框S2,控制单元(未示出)基于从构成纸张检测传感器244的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和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以及独立传感器280输出的信号而检查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
根据方框S2处的检查结果,如果基于从纸张检测传感器244的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以及独立传感器280输出的“on”信号判定A3尺寸的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如表1所示,则在方框S3处控制单元(未示出)分别朝向一个方向例如逆时针和顺时针控制第一和第二驱动电机117和200以如图4所示同时提升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在此情况下,第二电机200的驱动力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89和198分别传递给升降板185和195的第三和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86和196,而不经由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219传递给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结果,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被提升且移动至纸张P与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相接触的拾取位置。
如上所述,当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被提升时,装载于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P在与拾取辊114接触的状态下克服压缩弹簧145上推该拾取辊114。因此,拾取辊组件113a沿着转轴向上转动。
当拾取辊组件113a被提升且设在纸张P与拾取辊114相互接触的拾取位置时,形成在该拾取辊组件113a的一个部分上的第一检测件134处在第一传感器部131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且该第一传感器部131生成“off”信号。
当第一传感器部131生成“off”信号时,控制单元(未示出)停止第一和第二驱动电机117和200。
另一方面,根据方框S2处的检查结果,如果基于从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9、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和独立传感器280输出的信号判定纸张P被分别装载,则在方框S4处控制单元(未示出)检查该纸张P1是否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
在方框S4处,如果基于来自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或者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和独立传感器280的“on”信号且参照表1判定A4尺寸的纸张分别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或者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则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第一升降单元174的第一驱动电机117逆时针转动,以便仅提升第一纸张装载板169。结果,在方框S5处,如图5所示,第一纸张装载板169被按照同方框S3相同地方式提升,且设在纸张P1与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相接触的拾取位置。
根据方框S4处的检查结果,如果基于来自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或者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和独立传感器280的“off”信号判定纸张P1未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则在方框S6处控制单元(未示出)进一步检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是否装载该纸张P1。
在方框S6处,如表1所示,如果由于任一传感器都没有生成“on”信号判定第二纸张装载板169未装载A4尺寸的纸张P,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7处判定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中任一者都没有装载纸张P1、利用扬声器或显示设备给用户提供无纸信号或者纸张错误信号并待命,以便该用户能够解决此问题。
在方框S6处,如果基于从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和独立传感器280输出的“on”信号且参照表1判定A4尺寸的纸张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8处进一步基于从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245输出的信号检查侧引导部150的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是否正确定位,即,该第一和第二侧引导部151和154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A4尺寸纸张的横向尺寸(297mm)。
在方框S8处,如果侧引导部150的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被正确定位,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0处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00朝向不同方向即逆时针转动以把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P1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在此情况下,第二驱动电机200的驱动力经由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219传递给第五驱动力传递轴216,而不经由第一和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189和198传递给第三和第四升降板185和195的第三和第四驱动力传递轴186和196。结果,后引导件236的纸张引导面236a推动被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P1,并把该纸张P1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
接着,如果纸张P1全部转移到第一纸张装载板161,则第三位置传感器266的第三检测件268处在第三传感器部267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且该第三传感器部267生成“off”信号。
当第三传感器部267生成“off”信号时,控制单元(未示出)停止第二驱动电机200。
在方框S8处,如果侧引导部150的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未被正确定位以转移纸张P1,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9处利用扬声器或LCD设备给用户提供有关该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未正确定位的信息,并待命直至用户解决此问题。
在方框S5和方框S10处,如果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或者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提升且处在纸张P或P1与拾取辊组件113a的拾取辊114接触的拾取位置,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1处利用与拾取辊114相关的拾取辊驱动电机经由齿轮系(未示出)驱动该拾取辊114,并送进利用该拾取辊114下压的纸张,即,从最上一张起把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P或P1一张接一张地送入成像设备的主体111内。
像这样,在纸张P或P1被送入成像设备的主体111内时,如果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P或P1全部用完,则如图7A所示,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3的第四检测件255的第一端部330由于其重量而插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的第一检测孔257内,且第二端部336移动至第四传感器254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结果,第四传感器部254生成“off”信号。
当第四传感器部254生成“off”信号时,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2处判定纸张P或P1未装载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
其后,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3处检查纸张P或P1是否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
在此情况下,如果纸张P被同时装载,操作过程前进至方框S20,且控制单元(未示出)在该方框S20处利用扬声器或LCD设备给用户提供“无纸”信号或者“纸张错误”信号,并待命直至用户解决此问题。
然而,如果纸张P未被同时装载,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4处进一步检查该纸张P是否装载在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
也就是说,控制单元(未示出)检查在哪儿有来自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8和独立传感器280的“on”信号,然后依据存在该“on”信号检查第二纸张装载板169是否装载纸张P1。
如果控制单元(未示出)判定第二纸张装载板169未装载纸张P1,则该控制单元(未示出)执行方框S20的操作。
然而,如果控制单元(未示出)判定第二纸张装载板169装载有纸张P1,则该控制单元(未示出)驱动第一升降单元174的第一驱动电机117朝向不同方向例如顺时针转动以降下第一纸张装载板161。结果,在方框S15处,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降下。
其后,如果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被完全降下,则第二位置传感器263的第二检测件264处于第二传感器部265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截断位置,且该第二传感器部265生成“off”信号。
当第二传感器部265生成“off”信号时,则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6处进一步检查侧引导部150的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是否正确定位。
在此情况下,若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未正确定位,则控制单元(未示出)执行方框S9的操作。然而,若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正确定位,则在方框S17处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纸张转移单元214把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P1转移至第一纸张装载板161。
接着,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8处按照与方框S11处相同的方式利用拾取辊驱动电机驱动拾取辊114,以把纸张P1一张接一张地送入成像设备的主体111内。
当纸张P1被送入成像设备的主体111内时,如果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P1用完,则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253的第四传感器部254按照与方框S12处相同的方式生成“off”信号。
由于第四传感器部254生成“off”信号,控制单元(未示出)在方框S19处判定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无纸,且在方框S20处利用扬声器或显示设备给用户提供“无纸”信息或者“纸张错误”信号并待命直至用户解决此问题。
在方框S7、S9和S20处,如果利用扬声器或显示设备给用户提供“无纸”信息或者“纸张错误”信号,则该用户拉动给纸盒112的把手116a,因为成像设备主体111的第一和第二凸出滑轨引导第一和第二滑槽116b,从而使该给纸盒112暴露在主体111外部。
在此情况下,安装在第一、第三和第五驱动力传递轴177,186和216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阳端接头182,288和217分别脱离第一、第二和第三阴端接头123,210和212。结果,第一和第二驱动电机117和200传递给第一、第二和第三阳端接头182,288和217的齿轮传动力被解除,且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由于它们的重量而降下并回复其原始位置。
此外,升降引导件141受到压缩弹簧144的弹力牵引,且拾取辊组件113a如图3B所示沿着该升降引导件141的引导面143提升,然后回复至如图3A所示的其原始位置。
其后,用户把纸张P或P1装载到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并重复方框S2至S20。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给纸装置提供至少以下优点。
首先,由于该给纸装置包括纸张检测单元244,其用于检测各种纸张尺寸;以及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174和183,其能够依据所检测的纸张尺寸沿垂直方向分别地或者同时地移动给纸盒112内的第一和第二装载部160和168,所以具有各种纸张尺寸的纸张可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也就是说,大尺寸纸张可以共用方式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以及小尺寸纸张可分别地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上。
其次,由于该给纸装置包括可相互关联地操纵侧引导部150的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151和154的联合操纵部,所以易于执行给纸盒内的纸张尺寸设定。
第三,由于该给纸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161和169,其用于以共用方式或者分别方式接纳纸张;以及纸张转移单元214,其用于把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自动转移至第一纸张装载板161,所以该给纸装置增大了小尺寸例如A4纸张的纸张容量,且在第一纸张装载板161上的纸张全部用完时可把第二纸张装载板169上的纸张供应给该第一纸张装载板161,而无需麻烦地额外供纸。
尽管已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表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例如,第一和第二装载部、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给纸单元、纸张转移单元和纸张检测单元的部件可不同地布置。另外,简单集成电路(IC)可设计用以控制第一和第二装载部、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给纸单元、纸张转移单元和纸张检测单元的操作以降低成本。因此,本发明试图不限于所公开的各种示范实施例,本发明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全部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设备的给纸装置,包括给纸盒,具有用于限定和设定纸张的横向尺寸的侧引导部、用于限定和设定纸张的纵向尺寸的后引导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给纸盒的各自部分处以同时或者分别接纳纸张的第一和第二装载部;第一升降单元,被设置成升降所述第一装载部;第二升降单元,被设置成升降所述第二装载部;给纸单元,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一装载部被提升时一张接一张地拾取和送进装载在所述第一装载部上的所述纸张;以及纸张转移单元,被设置成把装载在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其中,依据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的判定,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升降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之一,以及依据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每个是否都装载有纸张的判定,控制所述纸张转移单元把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纸装置,其中,还包括纸张检测单元,被设置成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每个是否都装载有纸张以及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纸装置,其中,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升降单元以当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提升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以及当纸张分别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仅提升所述第一装载部,以及当仅所述第二装载部装载有纸张时,控制所述纸张转移单元把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侧引导部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引导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装载部内的纸张的侧缘;以及联合操纵部,用于操纵与所述第二侧引导件关联的所述第一侧引导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联合操纵部包括第一齿条,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引导件上;第二齿条,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引导件上;以及小齿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齿条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齿条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包括分别位于给纸方向的上游和下游的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所述第一和第二纸张装载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提升和降下,且分别在其上接纳纸张。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第一升降器,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提升和降下所述第一装载部;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升降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第一升降板,具有第一驱动力传递轴,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形成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所述驱动轴的末端处的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匹配接头;以及第二升降板,具有第二驱动力传递轴,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形成在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轴上的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7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检测件,形成在所述给纸单元内;以及第一传感器部,安装在所述给纸盒内以面向所述第一检测件,从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件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二检测件,形成在所述第一装载部内;以及第二传感器部,安装在所述给纸盒内以面向所述第二检测件,从而检测所述第二检测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升降单元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装载部的运动的第一板引导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引导件包括一对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沿给纸方向的两侧处;以及一对导槽,形成在所述给纸盒内以分别面向所述辊。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提升和降下所述第二装载部的第二升降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升降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第三升降板,具有第三驱动力传递轴,所述第三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第二接头耦接的第二匹配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经由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所述驱动轴连接;以及第四升降板,具有第四驱动力传递轴,所述第四驱动力传递轴具有与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力传递轴上的第三齿轮配合的第四齿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升降器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单向驱动力传递部,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和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和第四驱动力传递轴之间,以仅当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朝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允许所述第三和第四齿轮的转矩传递给所述第三和第四驱动力传递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升降单元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装载部的运动的第二板引导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板引导件包括一对辊,可转动地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装载部的平行于给纸方向的两侧处;以及一对导槽,形成在所述给纸盒内以分别面向所述辊。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纸张转移单元包括转移件,用于移动所述后引导部,以把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以及第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利用所述转移件移动的所述后引导部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转移件包括第五驱动力传递轴,其一端处具有与第三接头接合的第三匹配接头,所述第三接头经由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所述驱动轴连接;直线运动转换部,用于把所述第五驱动力传递轴的转矩转换为直线运动,以沿给纸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后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后引导部的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转移件还包括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所述第三单向驱动力传递部安装在所述第三匹配接头与所述第五驱动力传递轴之间,以仅当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朝向不同方向转动时把所述第三匹配接头的转矩传递给所述第五驱动力传递轴。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直线运动转换部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滑轮,形成在所述第五驱动力传递轴上;至少一个从动滑轮,安装在所述给纸盒内;以及同步带,具有与所述后引导部的齿状部配合的匹配齿状部,且把所述驱动滑轮与所述从动滑轮连接起来。
22.根据权利要求18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三检测件,形成在所述后引导部上;以及第三传感器部,安装在所述给纸盒内以面向所述第三检测件,从而检测所述第三检测件的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2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纸张检测单元包括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纸张的横向宽度;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纸张的纵向长度;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装载部是否装载纸张;以及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装载部是否装载纸张。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一操作件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操作件形成在所述侧引导部的下部处,所述第一开关具有多个形成在所述给纸盒内的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移动路径上的开关终端,所述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二操作件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操作件形成在所述后引导部的下部处,所述第二开关具有多个形成在所述给纸盒内的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移动路径上的开关终端,所述第一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一检测孔、第四检测件和第四传感器部,所述第一检测孔形成在所述第一装载部内,所述第四检测件形成在主体的机架上且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依据纸张是否装载在所述第一装载部上而由于其重量插入所述第一检测孔内或者被阻挡,所述第四传感器部被安装成面向所述第四检测件的第二端以检测所述第四检测件的操作;以及所述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二检测孔、第五检测件和第五传感器部,所述第二检测孔形成在所述第二装载部内,所述第五检测件形成在所述给纸盒内且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伸出所述第二装载部或者由于其重量而穿过所述第二检测孔降下,所述第五传感器部被安装成面向所述第五检测件的第二端以检测所述第五检测件的操作。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纸张检测单元还包括独立传感器,所述独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能利用所述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检测的纸张的横向尺寸。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独立传感器包括转动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给纸盒内的所述第二装载部附近,以使其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装载部的纸张装载空间;第六检测件,形成为从所述转动件突起;以及第六传感器部,被安装成面向所述第六检测件,以检测所述转动件的所述第六检测件的操作。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给纸装置,其中,所述独立传感器还包括螺线管,所述螺线管用于当所述纸张转移单元把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时转动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转动件的伸入所述第二装载部的所述纸张装载空间的一部分后退到所述纸张装载空间的外部。
28.一种成像设备的给纸方法,包括(a)检查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给纸盒内的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b)依据所述检查结果把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之一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c)一张接一张地拾取纸张,并把其送入成像设备内。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给纸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检查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和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当所述横向和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以及当所述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处于接通状态而所述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处于断开状态时,判定纸张分别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8的给纸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检查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以及独立传感器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当所述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以及至少所述纵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独立传感器之一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以及当所述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独立传感器中的任一者或者全部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纸张分别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权利要求30的给纸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当纸张分别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检查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是否都装载有纸张。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给纸方法,其中,检查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是否都装载有纸张包括当所述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一装载部装载有纸张;当所述独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二装载部装载有纸张;当所述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装载部纸张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独立传感器都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都装载有纸张;以及当任一所述传感器都不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任一者都没有装载纸张或者错误产生。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给纸方法,其中,当任一所述传感器都不处于接通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任一者都没有装载纸张或者错误产生包括生成无纸信号或者纸张错误信号,或者在显示设备上显示无纸信息或者纸张错误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8的给纸方法,其中,把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之一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包括当纸张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把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当纸张分别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仅把所述第一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给纸方法,其中,当纸张分别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仅把所述第一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包括当纸张装载在所述第一装载部上或者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时,把所述第一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当纸张装载在所述第二装载部上时,在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后,把所述第一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给纸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后把所述第一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包括检查侧引导部是否处于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能被转移的位置;把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以及把所述第一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给纸方法,其中,检查所述侧引导部是否处于适当位置包括利用横向尺寸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侧引导部的第一侧引导件与第二侧引导件之间的距离;以及依据所述第一与第二侧引导件之间的距离判断纸张是否可被转移。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给纸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与第二侧引导件之间的距离小于装载在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的横向尺寸时,判断纸张是否可被转移进一步包括警告或者显示此状态。
39.根据权利要求28的给纸方法,其中,还包括检查所述第一装载部上的全部纸张是否用完;以及发出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用完的信号,或者把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给纸方法,其中,所述发信号或者转移包括当纸张同时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或者没有任何纸张装载在所述第二装载部上时,生成无纸信号和/或在显示设备上显示无纸信息;当纸张分别装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且所述第二装载部装载有纸张时,从所述第二位置降下所述第一装载部至所述第一位置;检查侧引导部是否处于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能够被转移的位置;把所述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所述第一装载部;以及把所述第一装载部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
全文摘要
给纸装置包括给纸盒,具有限定和设定纸张的横向尺寸的侧引导部、限定和设定纸张的纵向尺寸的后引导部、以及同时或者分别接纳纸张的第一和第二装载部;第一升降单元,安装在该给纸盒上以升降第一装载部;第二升降单元,安装在该给纸盒上以升降第二装载部;给纸单元,当第一装载部被提升时一张接一张地拾取和送进装载在第一装载部上的纸张;纸张转移单元,安装在给纸盒内以把装载在第二装载部上的纸张转移到第一装载部;以及纸张检测单元,确定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中每个是否都装载有纸张以及纸张是否以共用方式同时装载在第一和第二装载部上。
文档编号G03G15/00GK1896881SQ20061010151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
发明者姜薰, 金德洙, 金大镐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