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支承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5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机支承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承静像照相机、摄像机等摄像装置 的照相机支承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利用摄像装置进行自拍摄影、采用摇控器的摄影 时,使用支承该摄像装置的单腿支架、三脚架等照相机支承器 具。这样的照相机支承器具一般包括用于固定照相机的照相机 固定构件和用于支承照相机固定构件的支承腿。
作为这样的照相机支承器具,例如有专利文献l中所记载 那样的类型。在专利文献l中,记载有用于静像照相机、摄像 机等摄影的可伸缩的照相机用三脚架。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 的照相机用三脚架的支承腿为在第l段管内以嵌套状分别收纳
有直径依次减小的第2段管、第3段管和第4段管的结构。并且, 除了第4段管以外,在第1 ~第3段管的下端外周分别设有锁紧 螺母,使得被收纳在内侧的管能以任意的突出长度固定。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8—285178号/>才艮 但是,在专利文献l中所记载的照相机用三脚架中,在使 支承腿伸长时,需要进行下述这样的作业。首先,通过向一方 转动锁紧螺母来放松对被收纳在内侧的管的紧固。然后,在改 变了收纳于内侧的管的突出长度之后,通过向另 一方转动锁紧 螺母来紧固固定该管。因此,在专利文献l中所记载的照相机 用三脚架中,存在在使支承腿伸长时费时和费事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 简单地进行使支承腿伸长的作业的照相机支承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照相机
支承器具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其包括照相机固定构件,其用 于固定摄像装置;支承腿,其具有以嵌套状相连接的多个管构 件,且将作为最外部的开始段管构件安装于照相机固定构件上; 固定件,其分别固定在除了开始段管构件之外的管构件上,且 设有用于与被固定了的管构件的l个外侧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之 间形成间隙部的倾斜部;抵接件,其可移动地分别夹设于各间 隙部中,当除了开始段管构件之外的管构件因重力而向伸出方 向移动时,抵接件被各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于与该倾斜部相对 应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中,因重力而向支承腿的伸长 方向移动的抵接件被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于与该倾斜部相对应 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的管构件。
采用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仅仅使收缩状态的支承腿 朝向下方,就可以使管构件自动地伸出,仅仅停止该管构件的 伸出动作,就可以进行管构件的固定。其结果是,可极其简单 地进行使支承腿伸长的作业。


图l为使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三脚架的支承腿为最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使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三脚架的支承腿收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使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三脚架的支承腿为最伸长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使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 一 个实施方式的 三脚架的支承腿收缩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 一 个实施方式的三 脚架的第1固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 一 个实施方式的三 脚架的第2固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用于说明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一个实施 方式的三脚架的支承腿的伸长动作的图;图7的A为第2、第3 管构件伸出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的B为将第2管构件固定于第1 管构件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的C为将第3管构件固定于第2 管构件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 动件的变形例的"i兌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优 选形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的形式。
图l为使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三脚架的支承腿最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使该支承腿收缩 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的 一 个实 施方式的三脚架l由用于固定摄像装置(图未示)的照相机固定 构件2和用于支承该照相机固定构件2的3根支承腿3等构成。
照相机固定构件2包括照相机固定台12、 4吏照相机固定台 12可沿垂直方向Y(俯仰方向)转动地支承照相机固定台12的第 1轴部13、使第1轴部13可沿水平方向X(摇摄方向)转动地支承 第1轴部13的第2轴部14等。照相机固定台12由用于载置摄像装置的载置部16和与该 载置部16的一侧连续而向下方突出的轴承部17构成。在照相机 固定台12的载置部16上设置有固定螺钉18,该固定螺钉18用于 与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底面上的三脚架用螺紋孔(图未示)进行螺 合。另外,在轴承部17上安装有用于转动操作照相机固定台12 的把手19。
第1轴部13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在该第1轴部13的一侧面上 设有大致垂直地突出的嵌合轴(图未示),该嵌合轴上可转动地 嵌合照相机固定台12的轴承部17。即,第1轴部13利用嵌合轴 沿垂直方向Y可转动地支承照相机固定台12。另外,在第l轴部 13的底面上设有可转动地与第2轴部14的后述的嵌合轴22相嵌 合的轴承孔(图未示)。
第2轴部14包括轴基座21和从该轴基座21的上表面大致垂 直地突出的嵌合轴22。如上所述,第2轴部14的嵌合轴22可转 动地与第1轴部13的轴承孔(图未示)相嵌合。即,第2轴部14利 用嵌合轴2 2沿水平方向X使第1轴部13可转动地支承第1轴部 13。由此,照相机固定台12可借助第1轴部13沿水平方向X转 动。
在轴基座21的底部安装有具有相同结构的3根支承腿3。该 支承腿3包括由圆筒体形成的第l管构件31、由直径小于第l管 构件31的圆筒体形成的第2管构件32、由直径小于第2管构件32 的圆筒体形成的第3管构件33。
第1管构件31为作为最外部的开始段的管构件,该第l管构 件3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2轴部14的轴基座21上。该第l管构件31 能以嵌套状收纳第2管构件32。第2管构件32能以嵌套状收纳第 3管构件。该第3管构件33为作为最内部的最终段的管构件。在 第3管构件33的前端部上安装有与载置面相抵接的底盖35。另外,在轴基座21上安装有卡定构件24,在使支承腿3收 缩的状态下,该卡定构件24用于卡定作为最终段管构件的第3 管构件33向伸出方向的移动。该卡定构件24由安装于轴基座21 上的棒状的安装部24a和设置于该安装部24a的前端部上的圆 板状的卡定部24b构成。安装部24a配置于3根支承腿3的中心, 设定为与第1管构件31大致相同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安 装部24a形成为棒状,但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安装部,例如也可 为形成为管状。在使支承腿3收缩起来的状态下,安装于3根第 3管构件33上的各底盖35的下部分别与卡定部24b相抵接。
下面,参照图3和图4对支承腿3的第1管构件31 第3管构 件33进行说明。图3为表示使支承腿3最伸长的伸长状态的剖视 图,图4为表示支承腿3的收缩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支承腿3的第1管构件31上设有用于限 制第2管构件32的伸出的限制承接部31a。该限制承接部31a通 过将第1管构件31的与照相机固定构件2相反一侧(以下称为"下 侧")的前端做成为直径小于其他筒体部分的直径而形成。如图3 所示,在支承腿3伸长的状态下,第1管构件31的限制承接部31 a 与第2管构件32的后述的卡定突部32b相卡合。
在第2管构件32上设有用于限制第3管构件33的伸出的限 制承接部32a 、与第1管构件31的限制承接部31 a相卡合的卡合 突部32b、辅助突部32c。限制承接部32a与第l管构件31的限制 承接部31a相同,通过将第2管构件32下侧的前端做成为直径小 于其他筒体部分的直径而形成。如图3所示,在支承腿3伸长的 状态下,第2管构件32的限制承接部32a与第3管构件33的后述 的卡定突部33b相卡合。
卡定突部32b和辅助突部32c设置于第2管构件32的照相机 固定构件2侧(以下称为"上侧")的端部。上述卡定突部32b和辅助突部32c分别作为沿第2管构件32的周向连续且向半径方向 外侧突出的突部,且形成为相同形状。辅助突部32c配置于第2 管构件32上侧的前端,卡定突部32b配置成沿轴向与辅助突部 32c隔开适当间隔。通过设置辅助突部32c,可防止或减轻第2 管构件32相对于第1管构件31的晃动。
在第3管构件33的上侧端部设有辅助突部33c和与第2管构 件32的限制承接部32a相卡合的卡定突部33b。上述卡定突部 33b和辅助突部33c与第2管构件32的卡定突部32b和辅助突部 32c相同,分别作为沿第3管构件33的周向连续且向半径方向外 侧突出的突部,且形成为相同形状。通过设置辅助突部33c, 可防止或减轻第3管构件33相对于第2管构件32的晃动。
在支承腿3上设有用于将第2管构件32固定于第1管构件31 上的第1固定机构41和用于将第3管构件33固定于第2管构件32 上的第2固定机构42。
第1固定机构41由与第2管构件32的上侧开口部相嵌合的 第1固定件44和与第1固定件44的后述的倾斜部44b相卡合的第 l抵接件45构成。另外,第2固定机构42由与第3管构件33的上 侧的筒孔相嵌合的第2固定件47和与第2固定件47的后述的倾 斜部47b相卡合的第2抵接件48构成。即,第1固定件44和第2 固定件47分别与除了第1管构件31(开始段的管构件)之外的管 构件、即第2管构件32和第3构件33的上侧的筒孔相嵌合。
下面,参照图5对第1固定机构41进行说明。图5为将第1 固定机构41从第2管构件3 2上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第1固定机构41的第l固定件44由与第2管构件 32的筒孔相匹配的圓柱体形成。在该第l固定件44上设有从下 表面中央部突出了的圆柱状的突出部44a、用于在第l固定机构 44与第l管构件3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部51(参照图3和图4)的倾斜部44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l固定件44在配置于第2管构件32的内 部的状态下嵌合,通过粘接剂、固定螺钉、铆接固定等固定方 法固定。由此,在第2管构件32上设有窗部32d,该窗部32d使 用于形成间隙部51的第1固定件44的倾斜部44b露出。
倾斜部4 4 b通过在第1固定件4 4上设置圆弧状的槽而形成。 该倾斜部44b从轴向中间部延伸到突出部44a的前端,该倾斜部 47b以使间隙部51随着向下侧去而变窄的方式倾斜。另外,间 隙部51的下侧与第2管构件32的内部相连通(参照图3和图4)。
第1固定机构41的第l抵接件45由被设定为半径与设置于 第1固定件44上的倾斜部44b的曲率半径相等的球体形成,该第 l抵接件45可在间隙部51中移动地夹设于间隙部51中。当该第l 抵接件45因重力而向下侧移动时,会沿第1固定件44的倾斜部 44b移动,被该倾斜部44b推压于第l管构件31的内表面。由此, 通过在第l抵接件45和倾斜部44b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在第1 抵接件45和第1管构件31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在第2 管构件32的卡定突部32b及辅助突部32c和第1管构件31的内表 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而将第2管构件32固定于第l管构件31 上(参照图3)。
下面,参照图6对第2固定机构42进行说明。图6为将第2 固定机构42从第3管构件33上卸下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第2固定机构42的第2固定件47呈与第1固定件 4 4相同的形状,不同点仅仅在于设置于上表面上的固定件侧推 压部47c。即,在第2固定件47上i殳有,人下表面中央部突出的圆 柱状的突出部47a、用于在第2固定件47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 面之间形成间隙部52(参照图3和图4)的倾斜部47b、从上表面 突出的固定件侧4侏压部47c。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固定件47在配置于第3管构件33的内 部的状态下被嵌合,通过粘接剂、固定螺钉、铆接固定等固定 方法固定。由此,在第3管构件33上设置有窗部33d,该窗部33d 使用于形成间隙部52的第2固定件47的倾斜部47b露出。
倾斜部47b与第l固定件44的倾斜部44b相同,通过在第2 固定件47上设置圓弧状的槽而形成。该倾斜部47b从轴向中间 部延伸到突出部4 7 a的前端,该倾斜部4 7 b以 <吏间隙部5 2随着向 下侧去而变窄的方式倾斜。另外,间隙部52的底侧与第3管构 件33的内部连通(参照图3和图4)。
在将第3管构件33收纳于第2管构件32中的情况下,第l固定件 44的突出部44a插入到形成固定件侧推压部47c的内面的圆形 的凹部47d中。此时,固定件侧推压部47c利用第l固定件44的 倾斜部44b将被推压于第1管构件31的内表面上的第l抵接件45 向上侧推压(参照图4)。由此,第l抵接件45向上侧移动,第2 管构件32相对于第1管构件31的固定被解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固定件侧推压部47c形成为环状, 因此,即使第3管构件33相对于第2管构件32进行绕轴线旋转, 也一定能由固定件侧推压部47c推压第l抵接件45。
第2固定机构42的第2抵接件48由被设定为半径与倾斜部 47b的曲率半径相等的球体形成,该第2抵接件48可在间隙部52 中移动地夹设于间隙部52中。当该第2抵接件48因重力而向下 侧移动时,会沿倾斜部47b移动,被该倾斜部47b推压于第2管 构件32的内表面上。由此,通过在第2抵接件48和倾斜部47b 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在第2抵接件48和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 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在第3管构件3 3的卡定突部3 3 b及辅助突 部33c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而将第2管构件32和第3管构件33相对固定(参照图3)。
另外,在作为最终段的管构件的第3管构件33的内部收纳 有可动件49(参照图3和图4)。该可动件49由与第3管构件33的 筒孔相匹配的直径的圆柱体形成,且可沿第3管构件33的轴向 移动。
在可动件49的上表面上设有可动件侧推压部49a。该可动 件侧推压部49a形成为环状的突出部。形成可动件侧推压部49a 的内表面的圆形的凹部49b被设定为可插入固定于第3管构件 33上的第2固定件47的突出部47a的大小。
在使支承腿3伸长的状态下,若使该支承腿3朝向上方,则 可动件49因重力而落下,第2固定件47的突出部47a插入到可动 件侧推压部49a的凹部49b中。此时,可动件侧推压部49a将被 第2固定件47的倾斜部47b推压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上的第 2抵接件48向上侧推压(参照图4)。由此,第2抵接件48向上侧 移动,第3管构件33相对于第2管构件32的固定被解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动件侧推压部49a形成为环状, 因此,即使可动件49在第3管构件33的内部进行绕轴线旋转, 也一定能由可动件侧推压部49a推压第l抵接件45。
接着,参照图4和图7的A 图7的C对支承腿3的伸长动作 进行说明。图7的A为表示支承腿3的第2管构件32和第3管构件 33从第1管构件31伸出的中途状态的说明图。另外,图7的B为 将第2管构件32固定于第1管构件31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的 C为将第3管构件33固定于第2管构件32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在使支承腿3的长度伸长时,首先,使收缩状态的3根支承 腿3朝向上方。此时,由于第1抵接件45被第2固定件47的固定 侧推压部47c向上侧推压,因此,第2管构件32相对于第l管构 件31的固定被解除。另外,由于第2抵接件48被可动件49的可动件侧推压部49a向上侧推压,因此,第3管构件33相对于第2 管构件32的固定被解除。
接着,使3根支承腿3打开地转动3根支承腿3,解除第3管 构件33与卡定构件24之间的卡合。接着,使支承腿3朝向下方。 由此,第2管构件32在收纳着第3管构件33的状态下因重力而自 动地伸出。
如图7的A所示,在第2管构件32从第1管构件31中伸出的 情况下,第1抵接件45与固定于第2管构件32上的第l固定件44 一起移动。因此,第l抵接件45不会被推压于第1管构件31的内 表面上,第2管构件32从第1管构件31中顺利地伸出。
如图7的B所示,当第2管构件32的卡定突部32b与第l管构 件31的限制承接部31a相卡合时,第2管构件32的伸出动作停 止。并且,第3管构件33从第2管构件32中自动地伸出。此时, 第2抵接件48与固定于第3管构件33上的第2固定件47 —起移 动。因此,第2抵接件48不会被推压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上, 第3管构件33从第2管构件32中顺利地伸出。
当第2管构件32的伸出动作停止时,第l抵接件45因重力而 落下,在间隙部51内沿第1固定件44的倾斜部44b进行移动。即, 第l抵接件45因重力而向第2管构件32和第3管构件33的伸出方 向移动。并且,第l抵接件45被倾斜部44b推压于第l管构件31 的内表面上。由此,在第1抵接件45和第1固定件44之间产生摩 擦阻力,并且在第l抵接件45和第1管构件31的内表面之间产生 摩擦阻力。此外,在第2管构件32的卡定突部32b及辅助突部32c 与第1管构件31的内表面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其结果是,第2管 构件32被固定于第1管构件31上。
第3管构件33的伸出动作在底盖35与载置面相抵接时和卡 定突部33b与第2管构件32的限制承接部32a相卡合时停止。图7的C表示底盖35与载置面相抵接而第3管构件33的伸出动作停 止的状态。
如图7的C所示,当第3管构件33的伸出动作停止时,第2 抵接件48因重力而落下,在间隙部52内沿第2固定件47的倾斜 部47b进行移动。即,第2抵接件48因重力而向第2管构件32和 第3管构件33的伸出方向移动。并且,第2抵接件48被倾斜部47b 推压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上。由此,在第2抵接件48和第2 固定件47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并且在第2抵接件48和第2管构件 32的内表面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另外,在第3管构件33的卡定 突部33b及辅助突部33c和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之间产生摩擦 阻力。其结果是,第3管构件33被固定于第2管构件32上,支承 腿3的伸长作业结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三脚架1也可使支承腿3伸长为任意的 长度。在这种情况下,使收缩状态的支承腿3(参照图4)与水平 方向大致平行,用手将第2管构件32和第3管构件33拉出到任意 的长度。此时,第1抵接件45和第2抵接件48分别与第1固定件 44和第2固定件47—起移动。因此,第l抵接件45和第2抵接件 48没有被推压于第1管构件31和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上,可以 将第2管构件32和第3管构件33顺利地拉出。
接着,把持第3管构件33,使该第3管构件33位于下方地将 三脚架1旋转大致90度。在使三脚架1旋转大致90度时,第l抵 接件45和第2抵接件48因重力而落下,分别在间隙部51, 52内 移动。并且,第l抵接件45被倾斜部44b推压于第1管构件31的 内表面上,第2抵接件48被倾斜部47b推压于第2管构件32的内 表面上。由此,第2管构件32被固定于第1管构件31上,并且第 3管构件33被固定于第2管构件32上。其结果是,可以使支承腿 3伸长为任意长度。另外,在使支承腿3从伸长状态变为收缩状态时,使支承
腿3的第3管构件33朝向上方。由此,收纳于第3管构件33内部 的可动件49因重力而落下。并且,可动件侧推压部49a将被第2 固定件47的倾斜部47b推压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上的第2抵 接件48向照相机固定构件2侧推压。其结果是,第2抵接件48 向照相机固定构件2侧移动,第3管构件33相对于第2管构件32 的固定一皮解除。
当第3管构件33的固定被解除时,第3管构件33因重力而在 第2管构件32内移动,收纳于该第2管构件32中。此时,第2固 定件4 7的固定侧推压部4 7 c将被第1固定件4 4的倾斜部4 4 b推压 于第1管构件31的内表面上的第l抵接件45向照相机固定构件2 侧推压。由此,第2抵接件48向照相机固定构件2侧移动,第3 管构件33相对于第2管构件32的固定被解除。
当第2管构件32的固定被解除时,收纳着第3管构件33的第 2管构件32因重力而在第1管构件31内移动,收纳于该第l管构 件31中。由此,支承腿3成为收缩状态。即,采用本实施方式 的三脚架l,仅仅使支承腿3的第3管构件33朝向上方,就可以 简单地使支承腿3成为收缩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三脚架l中,可动件49的可动件侧推压部 49a形成为环状的突出部,但作为本发明的可动件,并不限定 于此。图8表示本发明的可动件的另 一例子。
如图8所示,可动件61被收纳于第3管构件33的内部,由可 沿第3管构件33的轴向移动的可动件主体62和贯通固定件47的 推压构件63构成。可动件主体61由直径与第3管构件33的筒孔 相匹配的圓柱体形成。
推压构件63表示可动件侧推压部的一个具体例子,相对于 可动件主体62独立。该推压构件63由可滑动地贯通固定件47的杆63a和i殳置于该杆63a的照相机固定构件2侧的前端的推压 片63b构成。在固定于第3管构件33上的固定件47上未设置突出 部47a(参照图3),而设置用于供推压构件63的杆63a贯通的贯 通孑L47e。
推压构件63的推压片63b形成为大于固定件47的贯通孔 47e,以避免推压构件63从贯通孔47e中脱落。另外,杆63a被 设定为即使推压构件63最大程度地移动到照相机固定构件2 侧、杆63a的可动件主体62侧的前端也不会从贯通孔47e中脱出 的长度。
在此,对可动件61的动作进行说明。当支承腿3的第3管构 件33朝向上方时,收纳于第3管构件33内部的可动件主体62因 重力而落下,对推压构件63的杆63a进行推压。由此,推压构 件63沿贯通孔47e向照相机固定构件2侧移动,推压片63b将被 第2固定件47的倾斜部47b推压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上的第 2抵接件48推压于照相机固定构件2侧。其结果是,第2抵接件 4 8向照相机固定构件2侧移动,第3管构件3 3相对于第2管构件 32的固定被解除。
在固定件47上设置突出部47a的情况下(参照图3),由于形 成倾斜部4 7 b而切掉突出部4 7 a的大部分。这是由于固定件的直 径随着向最终段的管构件去而减小。若切掉突出部4 7 a的大部 分,则担心固定件47的强度减弱。但是,在应用上述可动件61 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在固定件47上设置突出部47a,因此, 不用担心固定件47的强度减弱,可提高固定件47的耐沖击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三脚架l中,支承腿由3根管构件31 ~ 33 构成,但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支承腿也可以由2根管构件构成, 且可以由4根以上的管构件构成。在由2根管构件构成支承腿、 且将开始段的管构件作为第1管构件的情况下,在作为最终段的管构件的第2管构件的内部配置可动件。并且,在第2管构件 的上侧嵌合无固定件侧推压部的固定件。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 仅仅将第2管构件朝向上方,就可以使支承腿成为收缩状态。
例如,在由4根管构件构成支承腿、且将开始段的管构件 作为第1管构件的情况下,在第2管构件上嵌合无固定件侧推压 部的固定件,在第3管构件和第4管构件上嵌合具有固定件侧推 压部的固定件。即,在除了作为开始段管构件的l个内侧的管 构件的第2管构件之外的其他管构件上固定具有固定侧推压部 的固定件。另外,在作为最终段管构件的第4管构件的内部配 置可动件。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仅仅使第4管构件朝向上方, 就可以使支承腿成为收缩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三脚架l中,第l管构件31-第3管 构件33为圆筒体,但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管构件也可以为方筒 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2管构件32和第3管构件33不以轴线 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设置于第2固定件47上的固定件侧推 压部47c可设置于与第1固定件44的倾斜部44b相对应的位置上 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三脚架l中,第1固定件44和第2固 定件47分别配置于第2管构件32和第3管构件33的内部,但本发 明所述的固定件也可为其上部从管构件的筒孔突出的结构。在 这种情况下,在固定有固定件的管构件上设置与设置于固定件 上的倾斜部相对应的缺口 。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三脚架l中,第1固定件44的倾斜部 44b和第2固定件47的倾斜部47b形成为圓弧状,但作为本发明 的倾斜部也可形成为截面-字状或平面状。另外,本发明的抵 接件并不限定于球体,也可以为桶型、截面形状呈椭圆形。
如以上i^明,在本发明的照相才几支7 c器具中,因重力而向支承腿的伸长方向移动的抵接件被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于与该 倾斜部相对应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由此,在倾斜部和抵接件 之间、在安装有固定件的管构件的l个外侧的管构件的内表面 和抵接件之间、在安装有固定件的管构件的外表面和其l个外 侧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其结果是,可将安装 有固定件的管构件固定于其l个外侧的管构件上。因此,仅仅 使收缩状态的支承腿朝向下方、管构件自动地伸出、该管构件 的伸出动作停止,就可以进行管构件的固定,可以极其简单地 进行使支承腿伸长的作业。
另外,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为将设有可动件侧推压部 的可动件可移动地收纳于最终段管构件的内部的结构。因此, 当可动件在最终段的管构件内向上侧移动时,该可动件的可动 件侧推压部将被固定于最终段管构件上的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 于最终段管构件的1个外侧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的抵接件向上 侧推压。由此,;陂可动件侧推压部推压的^^妻件向上侧移动, 最终段的管构件的固定被解除。因此,在由2根管构件构成支 承腿的情况下,仅仅使最终段的管构件朝向上方,就可以简单 地使支承腿成为收缩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为在除了固定于开始段管 构件的1个内侧的管构件上的固定件之外的其他固定件上设置 固定件侧推压部的结构。例如,最终段的管构件被收纳于其l 个外侧的管构件内。在这种情况下,固定于最终段管构件上的 固定件的固定件侧推压部将被固定于最终段管构件的1个外侧
的管构件上的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于最终段管构件的2个外侧
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的抵接件向上侧推压。由此,被固定件侧 推压部推压的抵接件向上侧移动,最终段管构件的1个外侧的
管构件的固定被解除。因此,即使在由3根以上的管构件构成支承腿的情况下,仅仅使最终段的管构件朝向上方,就可以依 次解除除了开始段管构件之外的管构件的固定,简单地使支承 腿成为收缩状态。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由于在除了开始段 管构件之外的管构件的内部的、照相机固定构件侧(上侧)的端 部分别配置有各固定件,因此,可加长除了开始段管构件之外 的各管构件的全长的可伸出的长度。
此外,本发明的照相机支承器具为在照相机固定构件或开 始段的管构件上安装卡定构件的结构。在使支承腿收缩起来的 状态下,卡定构件用于卡定最终段管构件的移动。因此,可在 支承腿的最终段管构件朝向下方的状态下搬运三脚架。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图示了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其 实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变形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 照相机支承器具,列举了三脚架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照相机 支承器具也可为具有可伸缩的l根支承腿的独脚支架,还可为
具有2根或4根以上的支持腿的其它照相机支承器具。
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机支承器具,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支承器具包括照相机固定构件,其用于固定摄像装置;支承腿,其具有以嵌套状相连接的多个管构件,且将作为最外部的开始段的管构件安装于上述照相机固定构件上;固定件,其分别固定于除了上述开始段管构件之外的其他管构件上,且设有用于与被固定了的管构件的1个外侧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部的倾斜部;抵接件,其可移动地分别夹设于各间隙部中,当除了上述开始段管构件之外的其他管构件因重力而向伸出方向移动时,分别被各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于与该倾斜部相对应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相机支承器具,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支承器具还包括能移动地收纳于最终段管构件的内部的可动件,上述可动件具有可动件侧推压部,该可动件侧推压部将被固定于上述最终段管构件上的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于上述最终段管构件的1个外侧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的抵接件向与上迷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4,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机支承器具,其特征在于,除了固定于上述开始段管构件的l个内侧的管构件上的固定件之外的其他固定件具有固定件侧推压部,该固定件侧推压部将被固定于已固定了的管构件的l个外侧的管构件上的固定件的倾斜部推压于与该倾斜部相对应的管构件的内表面上的抵接件向上述照相机固定构件侧推压。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相机支承器具,其特征在于,各固定件分别配置于除了上述开始段管构件之外的其他管构件的内部的上述照相机固定构件侧的端部,除了上述开始段管构件之外的其他管构件分别具有使各固定件的倾斜部露出的窗部。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相机支承器具,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支承器具还包括卡定构件,该卡定构件安装于上述照相机固定构件或上述开始段的管构件上,在使上述支承腿收缩起来的状态下,卡定上述最终段的管构件的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支承器具,其可简单地进行使支承腿伸长的作业。三脚架(1)包括照相机固定构件(2)、3个支承腿(3)、设有倾斜部(44b)的第1固定件(44)、设有倾斜部(47b)的第2固定件(47)、第1抵接件(45)和第2抵接件(48)。支承腿(3)具有安装于照相机固定构件(2)上的第1管构件(31)、固定着第1固定件(44)的第2管构件(32),固定着第2固定件(47)的第3管构件(33)。第1固定件(44)的倾斜部(44b)通过将第1抵接件(45)推压于第1管构件(31)的内表面上而固定第2管构件(32)。另外,第2固定件(47)的倾斜部(47b)通过将第2抵接件(48)推压于第2管构件(32)的内表面上而固定第3管构件(33)。
文档编号G03B17/56GK101470331SQ20081019111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大关英也 申请人:大关英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