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基座以及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33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料基座以及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固定件以及制程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 种固定组件以及应用该固定组件的供料基座。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的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使得其逐渐取代了阴极
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并且,在众多类型的平面显示器中,由 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的各种优越的性能,如 应答速度、辉度、对比值及可视角等,使得液晶显示器已逐渐成为市场 的主流。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是由一液晶显示面^反(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CD panel)及一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所构 成,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主动组件阵列基板(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及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 iquid cry s ta 1 layer),背光模组则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
在公知 一 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通常会在彩色滤光基板
(color filter )与主动纟且叶牛阵歹l)基丰反(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 之间散布间隙物(spacer),以使两基板之间能有维持良好的晶胞间距
(cell gap)。值得一提的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各种性能,如应答速度、 对比值以及可视角等,均与晶胞间距有关。因此,散布间隙物的均匀性 是影响晶胞间距是否均一的重要因素,进而直接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 示质量。
一般而言,间隙物可藉由供料设备(feeder)而散布至主动组件阵 列基板上。然而,间隙物能否均匀地散布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上,与供 料设备是否能正常运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公知一种散布间隙物的制程 中,间隙物因供料设备上盖与本体之间无法固定锁紧,使得供料腔室密 闭不完全,进而造成间隙物产生散布不均的状况。
详言之,图1为公知一种用以固定供料设备上盖的固定件。请参照 图1,公知的供料设备上盖通常使用螺紋护套10固定于供料设备本体的 铁氟龙环体上。然而,由于螺紋护套IO具有一外螺紋边缘10a,且为特殊规格,不但维修不易,还会使得铁氟龙环体与螺紋护套10a接触的地 方产生磨损,导致供料设备的密闭性不足,致使间隙物散布不均,造成 液晶显示器的晶胞间距不均一,进而导致液晶显示器之质量下降。再者, 供料设备的上盖与铁氟龙环体磨损较严重者,甚至需要另添购供料设备。 由于目前无有效的方式来固定供料设备上盖与供料设备本体的铁氟龙环 体,因此仅能将受损的供料设备部分拆解委外修复。这不但耗费人力, 也会使得被拆解的机台无法作为在线生产机台,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制 造成本增加,实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具有不易造成 基座磨损以及维修容易的优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料基座,具有上述的固
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组件,此固定组件适于固定第一基座、第 二基座以及第三基座,固定组件包括可拆卸螺帽、固定栓以及螺栓。固 定栓具有第一部以及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部的交界处构成一肩部,第 一部穿过第一基座而螺接于可拆卸螺帽,使得第一基座固定于可拆卸螺 帽与肩部之间,第二部穿设于第二基座的一贯孔内,其中第二部与贯孔 之间为松配合,且第二部具有一螺孔。螺栓穿过第三基座而锁附螺孔, 使得该第三基座固定于螺栓与第二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基座包括一顶体以及一环体,环体 配置于顶体以及第二基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栓的第一部与第二部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 一 实施例中,固定栓以及螺帽的材质为不^t秀钢。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座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座的材质为铁氟龙。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基座的材质为铁氟龙。 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供料基座,此供料基座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 座、环体、顶体、多个第一固定组件以及多个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基座
配置于第一基座上,第二基座具有多个贯孔。环体配置于第二基座上, 环体具有供料口以及出料口分别穿设于环体上。环体配置于顶体以及第二基座之间,其中顶体、环体以及第二基座共同形成一供料腔室,供料 腔室藉由供料口以及出料口分别与外界连接。各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可拆 卸螺帽、固定栓以及第一螺栓。固定栓具有第一部以及第二部,第一部 与第二部的交界处构成肩部,第一部穿过第 一基座而锁附于可拆卸螺帽, 使得第一基座固定于可拆卸螺帽与肩部之间,第二部穿设贯孔之一内, 其中第二部与对应的贯孔之间为松配合,且第二部具有一螺孔。第一螺
栓穿过环体而锁附螺孔,使得环体固定于第一螺栓与第二部之间。各第 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固定螺帽,固定螺帽固定于第 一基座上, 且第二螺栓穿过顶体、环体、第二基座以及第一基座而锁附至固定螺帽 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环体具有多个凹陷部,且各第一螺栓具 有一头部,第一螺栓的头部埋陷于凹陷部内,以使得顶体、环体以及第 二基座彼此密接,形成供料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顶体与环体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供料基座更包括多个密封环,分别配 置于顶体与环体之间以及环体与第二基座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环体的形状为圓环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座与固定螺帽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螺帽嵌入第一基座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 一 实施例中,各第 一 固定组件以及各第二固定组件 的材质为不锈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固定栓的第一部与第二部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栓以及可拆卸螺帽的材质为不锈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座的材质为不锈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座的材质为铁氟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环体的材质为铁氟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顶体的材质为透明树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可将各基座彼此固定,并且固定 组件可以有效分散各基座在锁附时所施加的外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相较于公知,可以免除固定组件与基座磨耗的问题,进而减少更 换部品的机会。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不需使用特殊工具作拆卸, 因此维护简易。再者,在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应用此固定组件的 供料基座可以拉长设备的维护周期以及达到减少更换部品的功效,并且 可以减少设备的维护时间,增加产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 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i兌明如下。

图1为公知一种用以固定供料设备上盖的固定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供料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供料基座组合后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上述供料基座的供料设备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螺紋护套10a:螺紋边缘
100供料基座110:第一基座
120第二基座122:贯孔
130第三基座132:环体
134供料口136:出料口
138密封环140:顶体
150第一固定组件152:可拆卸螺帽
154固定栓15"t:第一部
154B:第二部154C:肩部
156第一螺栓158:螺孔
160:第二固定组件162:第二螺栓
164:固定螺帽300:供料设备
C:供料腔室D154:外径
D122:内径E:电控模块
G:主动组件阵列基板H:凹陷部
M:供料设备主体S:间隙物
To:外螺纹Ti:内螺紋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供料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2, 供料基座100包括第一基座110、第二基座120、环体132、顶体140、 多个第一固定组件150以及多个第二固定组件160(绘示于图3)。图3为 图2的供料基座的组合剖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供料基座 100包括第一基座110、第二基座120、环体132、顶体140、多个第一 固定组件150以及多个第二固定组件160。请继续参照图2与图3,第二 基座120配置于第一基座110上,且第二基座120具有多个贯孔122。 环体132配置于第二基座120上,环体132具有供料口 134以及出料口 136分别穿设于环体132上。环体132配置于顶体140以及第二基座12 0 之间,其中顶体140、环体132以及第二基座120共同形成一供料腔室C。 具体而言,供料基座100更包括多个密封环138,分别配置于顶体140 与环体132之间以及环体132与第二基座120之间,以确保供料腔室C 的密闭性。此外,供料口 134适用于将待处理物料传送入供料腔室C内, 而出料口 136适用于将处理后物料由供料腔室C传输至外界。
请继续参照图2与图3,各第一固定组件150包括可拆卸螺帽152、 固定栓154以及第一螺栓156。固定栓154具有第一部154A以及第二部 154B,第一部154A与第二部154B的交界处构成肩部154C。值得一提的 是,实务上,固定栓154的第一部154A与第二部154B例如是一体成型, 当然,固定栓154的第一部154A与第二部154B也可以是经由焊4妄而固 定在一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螺帽152、固定栓154以及第 一螺栓156的材质例如是由不锈钢所制成的,^旦不以此为限。
此外,第一部154A穿过第一基座110而突出第一基座110的表面, 其中突出第一基座IIG表面的第一部154A外侧具有外螺紋To,第一部 154A的外螺紋To与可拆卸螺帽152的内螺紋Ti相互耦合而锁附在一起, 使得第一基座110固定于可拆卸螺帽152与肩部154C之间,在本实施例 中,第一基座110的材质例如为不锈钢。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部154A 外侧的外螺紋To的分布可以如图2所示,外螺紋To分布于第一部154A 整体的圆柱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部154A外侧的外螺紋To也可 以只分布于第一部154A远离第二部154B的末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 第一部154A的外螺紋To的分布区域。第二部154B与第二基座120的对应的贯孔122之间为松配合。详言之, 如图2所示,第二部154B例如为一具有圓滑外表面的圓柱状,而第二基 座120的贯孔122形状因应第二部154B的形状而设计成圓形,特别的是, 第二部154B的外径D^大小实质上略小于贯孔122的内径Dm大小,使 得固定栓154可以沿贯孔122的轴线方向平移取出或放置,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第二基座120与固定栓154之间较不易产生磨耗,且易于组装与 拆卸。当然,固定栓154的第二部154B的形状也可以是具有圆滑表面的 多角柱形状或其它形状,其中多角柱为角柱顶面边数大于2的角柱,本 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固定栓154之第二部154B的外型。
此外,请继续参照图2与图3,第二部154B具有一螺孔158,第一 螺栓156穿过环体132而锁附至螺孔158上,使得环体132固定于第一 螺栓156与第二部1M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供料腔室C之第二基 座U0、环体132以及顶体140的材质例如为铁氟龙,而第一固定组件 150例如为不锈钢。值得一提的是,环体132主要是藉由第一螺栓156 螺接至第二部15佃的螺孔158上,因此在进行供料基座100的拆卸或组 装时,主要的外力是施予在第一螺栓156与第二部154B的螺孔158之间, 如此,本实用新型亦可以避免环体132与第一固定组件150之间的磨耗。 承上述,各第二固定组件160包括第二螺栓162以及固定螺帽164, 固定螺帽164固定于第一基座110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螺帽164是 藉由焊接的方式而固定在第一基座110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螺帽 164也可以与第一基座110 —体成型,或者固定螺帽164也可以直接嵌 入第一基座110内,本创作并不限定固定螺帽164与第一基座110的固 定方式。此外,如图2与图3所示,第二螺才全162穿过顶体140、环体 l32、第二基座以及第一基座110,并且第二螺栓162藉由其表面上 的外螺紋To与固定螺帽164的内螺紋Ti相互耦合而锁附在一起,使得 顶体l40、环体132以及第二基座120固定于第一基座110上。在本实 施例中,各第一螺栓156具有一头部156H,而环体132具有多个凹陷部 H,顶体HO的凹陷部H可以使得组装后的第一螺栓156的头部156H可 以埋陷于凹陷部H内,使得顶体140、环体132以及第二基座120 ;波此 密接,而形成供料腔室C。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顶体140具有多 个凹陷部H,而组装后的第一螺栓156的头部156H可以埋陷于顶体140的凹陷部H内,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顶体140例 如是人员观察供料腔室C中物料处理的观察窗,其材质例如是透明树脂, 而第二固定组件160的材质例如为不《秀钢,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固定组件150主要用以固定第一基板110、第 二基板120以及环体132,其中环体132可视为第三基板130。换句话说,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150所固定的构件可为第一基板110、 第二基板120以及第三基板130,其中第三基板130可以是单独由上述 的环体132或是单独的圓盘状基板,也可以是上述顶体140与环体132 所构成的一体成型基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组件150所固定的构件 并不限定第三基板130的形状与组成。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上述供料基座的供料设备示意图。请 参照图4,供料设备300适于供应间隙物S,且供料设备300藉由一电控 模块E所驱动。在本实施例中,供料设备300还包括一沟轮(未绘示)配 置于供料腔室C中,沟轮用以调整由供料口 134所输入间隙物S的粒径 大小,并将间隙物S的粒径大小调整成实质上一致之后,再经由出料口 136喷洒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G上。此外,设计者可4见其需要以及机台 空间大小来设计多组的第一固定组件150以及多组的第二固定组件160, 以完整且稳固的将各构件固定于供料设备300的供料基座100上,图4 仅绘示二组的第一固定组件150以及二组的第二固定组件160为例作说 明。其它供料基座100的各构件配置与设计考虑如上述,在此不再累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供料基座利用第 一 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 组件而将供料基座的各构件固定在一起,并且可以有效分散固定各构件 时的外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相4支于公知的螺紋护套具有至少以下的优点
1. 固定栓与第二基座之间为松配合,可减少固定组件与基座之间磨 耗等问题,进而减少更换部品的机会。
2. 本实用新型的供料基座是利用固定栓的第一部以及第二部分别 与可拆卸螺帽以及第一螺栓耦合,而分别将第一基座、环体(或称第三 基座)与第二基座固定在一起,使用者可以藉由简易工具(例如板手) 将可拆卸螺帽以及第一螺栓分别自第一部以及第二部旋开,即可轻易拆 卸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以及环体与第二基座,不但维护容易,且不需使 用特殊工具,相较于公知,本实用新型可以缩短每次设备定期保养的时
10间,并使得此供料基座以及供料设备更容易维护。
3,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以及应用此固定组件的供料基座可以拉 长供料设备的维护周期并且减少每次设备的维护时间,进而增加产能。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可以减少固定组件以及供料基座的部 品更换次数,减少制造成本。
4. 本实用新型的供料基座应用于供料设备上时,第一固定组件、第 二固定组件可以有效分散供料基座各构件在组装时所承受的力量,维持 供料腔室的密闭性,确保间隙物散布均匀,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生产 良率,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 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 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供料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座;一第二基座,配置于该第一基座上,该第二基座具有多个贯孔;一环体,配置于该第二基座上,该环体具有一供料口以及一出料口分别穿设于该环体上;一顶体,该环体配置于该顶体以及该第二基座之间,其中该顶体、该环体以及该第二基座共同形成一供料腔室,该供料腔室藉由该供料口以及该出料口分别与外界连接;复数个第一固定组件,各该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一可拆卸螺帽;一固定栓,具有一第一部以及一第二部,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的交界处构成一肩部,该第一部穿过该第一基座而锁附于该可拆卸螺帽,使得该第一基座固定于该可拆卸螺帽与该肩部之间,该第二部穿设该些贯孔之一内,其中该第二部与对应的该贯孔之间为松配合,且该第二部具有一螺孔;一第一螺栓,穿过该环体而锁附至该螺孔,使得该环体固于该第一螺栓与该第二部之间;以及复数个第二固定组件,其中各该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一第二螺栓以及一固定螺帽,该固定螺帽固定于该第一基座上,且该第二螺栓穿过该顶体、该环体、该第二基座以及该第一基座而锁附至该固定螺帽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环体具有复数个 凹陷部,且各该第一螺栓具有一头部,该些第一螺栓的头部埋陷于该些 凹陷部内,以使得该顶体、该环体以及该第二基座〗皮此密4妄,形成该供 料腔室。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基座,其特征在于,该顶体与该环体为 一体成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密封 环,分别配置于该顶体与该环体之间以及该环体与该第二基座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环体的形状为圆 环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座与该些固定螺帽为一体成型。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螺帽嵌设于该第一基座内。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栓的该第 一部与该第二部为一体成型。
9. 一种固定组件,适于固定一第一基座、 一第二基座以及一第三基 座,该固定组件包括一可拆卸螺帽;一固定栓,具有一第一部以及一第二部,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的交 界处构成一肩部,该第一部穿过该第一基座而锁附于该可拆卸螺帽,使 得该第一基座固定于该可拆卸螺帽与该肩部之间,该第二部穿设于该第 二基座的一贯孔内,其中该第二部与该贯孔之间为松配合,且该第二部 具有一螺孔;以及一螺栓,穿过该第三基座而锁附至该螺孔,使得该第三基座固定于 该螺栓与该第二部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基座包括 一顶体以及 一 环体,该环体配置于该顶体以及该第二基座之间。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栓的该第 一部与该第二部为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一种供料基座,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环体、顶体、多个第一、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基座配置于第一基座与环体之间,顶体、环体与第二基座共同形成供料腔室。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可拆卸螺帽、固定栓与第一螺栓。固定栓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且二者的交界处构成肩部,第一基座固定于可拆卸螺帽与肩部之间,第二部穿设于第二基座的贯孔内,且与贯孔之间为松配合,第二部具有螺孔。环体固定于第一螺栓与螺孔之间。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固定螺帽,固定螺帽固定于第一基座上,且第二螺栓穿过顶体、环体、第二基座以及第一基座而锁附至固定螺帽上。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273977SQ200820135799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明贵, 江宏祥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