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74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改善背光源亮度不均及侧边漏光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因为体积轻薄,占用空间小,辐射小等优点,而逐渐占据了显示产品的主流。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所组成。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含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目前应用于电脑显示器和小尺寸电视方面的液晶显示模式主要是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型)模式。图1为现有的TN型液晶显示模式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包括多条栅极线12和多条数据线11,其中,相邻两条栅极线与相邻两条数据线所交叉限定的区域为一像素电极15,每个像素电极15设置有一个薄膜晶体管13。此外,每一行像素还包括一条公共电极线14,每一个像素的栅极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两侧设置有遮光线16。
请继续参照图2,图2为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与一背光模块2,该背光模块2相邻该液晶面板1并为该液晶面板1提供平面光。该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11、彩膜基板112及填充在阵列基板111与彩膜基板112之间的液晶层113。阵列基板111包括多条数据线11、多条遮光线16及多个像素电极15;彩膜基板112包括多个黑矩阵21、多个彩色滤光单元22,以及公共电极23。
图2所示的背光模块2于显示区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光源(图中未示出),并沿图1中像素的横列或纵列方向排列。首先,由于光源制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发光不均匀的现象,且由于多个光源在显示区底部排列的非均匀性,因此呈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其次,由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研发都在朝向縮小面积的方向进行,因此背光模块的侧边漏光的情形也会渐渐变的较为明显。根据现有技术,克服这类现象的方法都是在机构上或是光学制程上做改善措施,然而这些做法都会增加生产成本,且影响产品的可靠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改善背光模块的亮度不均或侧边漏光现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背光模块,包括多个背光源,沿着第一轴向排列;一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块的上方;
多个像素,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呈矩阵状排列,每一行像素设置有一条栅极扫描线和一条公共电极线,每一列像素设置有一条数据线;
多条遮光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大致分布在所述栅极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
两侦!j;
其中,所述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沿着第二轴向依次递减,较接近背光源处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大于较远离背光源处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所述第二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沿着竖直方向递增,同 一行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一样。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沿着水平方向递减,同一列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一样。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调节阵列基板上的遮光线或者公共电极线的宽度,可以改善背光模块的亮度不均或侧边漏光现象。


图1为现有的TN型液晶显示模式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液晶显示装置 2背光模块
11,31,41, 51, 61数据线
12,32,42, 52, 62栅极线
13,33,43, 53, 63薄膜晶体管
14,34,44a, 44b, 44c, 54, 64a, 64b, 64c公共电极线
15,35,45, 55, 65像素电极
16,36a,36b, 36c, 46, 56a, 56b, 56c, 66遮光线
21黑矩阵 22彩色滤光单元
23公共电极 111阵列基板
112彩膜基板 113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以矩阵方式排列的多条栅 极线32、多条数据线31、多个薄膜晶体管33、多条公共电极线34及多条遮光线36a、 36b、 36c。其中,相邻两条栅极线与相邻两条数据线所交叉限定的区域为一像素电极 区35。假设背光模块2的多个光源设于液晶显示装置底部并沿着像素单元矩阵的横列 方向(第一轴向)设置,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各处的背光源亮度不同,为了减轻亮度 不均匀的现象,离光源较近的像素需要具有较小的开口率,离光源较远的像素则需要 具有较大的开口率。因此,本实施例中多条遮光线36a、 36b、 36c的宽度沿像素单元 的纵列方向(第二轴向)由下往上递减,即遮光线36a、 36b、 36c的宽度依次递减, 使多个像素的开口率由下往上递增,位于同一行的各像素单元具有相同的开口率。上述背光源亮度不均的问题,亦可以通过调节公共电极线宽度的方法来实现。如
图4所示,多条公共电极线44a、 44b、 44c的宽度沿像素单元的纵列由下往上递减,使多个像素的开口率由下往上递增,位于同一行的各像素单元具有相同的开口率。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以矩阵方式排列的多条栅极线52、多条数据线51、多个薄膜晶体管53、多条公共电极线54及多条遮光线56a、56b、 56c。其中,相邻两条栅极线与相邻两条数据线所交叉限定的区域为一像素电极区55。为了减轻先前技术中侧边漏光的缺点,多条遮光线的宽度沿像素单元的横列由左向右递减,即遮光线56a、 56b、 56c的宽度依次递减,使多个像素的开口率由左向右递增,位于同一列的各像素单元具有相同的开口率。这样,在显示区左侧的侧边漏光大于右侧的侧边漏光的前提下,所述侧边漏光现象较为严重一侧的像素单元具有较小的开口率。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减轻侧边漏光的问题。
上述侧边漏光的问题,亦可以通过调节公共电极线宽度的方法来实现。如图6所示,多条公共电极线64a、 64b、 64c的宽度沿像素单元的横列由左向右递减,使多个像素的开口率由左向右递增,且位于同一列的各像素单元具有相同的开口率。
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源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或侧边漏光现象亦可以通过同时调节遮光线宽度与公共电极线宽度的方法来改善。此外,对于面板上下或者左右同时设置背光源的情况,则面板中间是背光源亮度最暗的地方,此时,面板中间的遮光线或者公共电极线应该最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块,包括多个背光源,沿着第一轴向排列;一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块的上方;多个像素,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呈矩阵状排列,每一行像素设置有一条栅极扫描线和一条公共电极线,每一列像素设置有一条数据线;多条遮光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大致分布在所述栅极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沿着第二轴向依次递减,较接近背光源处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大于较远离背光源处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所述第二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 线的宽度沿着竖直方向递增,同一行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一样。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 线的宽度沿着水平方向递减,同一列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一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块,包括多个背光源,沿着第一轴向排列;一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块的上方;多个像素,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呈矩阵状排列,每一行像素设置有一条栅极扫描线和一条公共电极线,每一列像素设置有一条数据线;多条遮光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大致分布在所述栅极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两侧;其中,所述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沿着第二轴向依次递减,较接近背光源处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大于较远离背光源处的公共电极线或者遮光线的宽度,所述第二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改善背光模块的亮度不均或侧边漏光现象。
文档编号G02F1/1362GK201289561SQ200820155428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秦丹丹 申请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