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1767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通过粘接剂将透明 基板(保护盖)粘贴在显示面板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从小型的移动电话用到大型的TV 用,作为各种大小的显示装置而被采用。
图10是说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0中示出例如 将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PNL组装到移动电话等的框体CAS中的 状态。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显示面板PNL例如包括基板SUB1、 基板SUB2、使基板SUB1和基板SUB2粘合的密封材料SL、被密 封在由基板SUB1、基板SUB2、密封材料SL围成的内部的液晶LC、 配置在基板SUB1的与液晶LC相反一侧的偏振板POLl、配置在基 板SUB2的与液晶LC相反一侧的偏振板POL2。
显示面板PNL以与设置在框体CAS上的开口部重叠的方式而配 置。在框体CAS的开口部例如用双面月交带TAP等粘贴玻璃或丙烯酸 (PMMA)等透明基板(保护盖)COV。而且,在图示的液晶显示 装置的情况下,在显示面板PNL和透明基板COV之间存在着中间 有空气层的空间SP。
除了图IO所示的结构,例如有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紫外线固 化型或热固化型的粘接剂,将强化基板等透明基板粘贴在液晶显示 面板上的结构。此时,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方案为了 抑制气泡残留,在外周形成粘度为10,000~100,000cP( lcP=lmPa's) 的高粘度粘接剂,并在其内侧涂敷粘度为100-l,000cP的低粘度粘接 剂,在真空下(减压下)粘合,由此即使巻入了直径lmm左右的小
5气泡,通过返回至大气压也能消灭气泡。而且,作为难以巻入气泡
的粘度,记载有100 1,000cP。
此外,关于抑制气泡残留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 3。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图案状配置热固化型粘接剂和气泡,通过 成为不固化的第一加热温度并且进行减压(真空)来溶解气泡,之 后加压并以第二加热温度进行固化。还记栽有此时,使粘接剂成 为点或交叉条状(格子状)、涂敷时的粘度为1000cP以上、以第一 温度加热时的粘度为100cP以下。
另外,在专利文件3中记载有在进行真空粘合而使得没有残 留气泡时,在角部配置紫外线固化型临时固定用粘接树脂,使热固 化型密封用粘接树脂成为线状或点状。
本申请人先于本申请进行了关于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 显示面板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申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25438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68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2434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46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图10所示的结构时,由于空间SP的部分存在空气层, 由于空气层与透明基板COV等之间因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表面反 射,有时可视性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低粘度粘接剂的粘 度较低,因而需要在外周设置高粘度粘接剂。因此,涂敷工序变得 复杂。进而,若不以高精度控制低粘度粘接剂的高度,则与高粘接 剂之间出现台阶,反而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气泡。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在不使热固化型粘接剂固 化的第 一加热温度下提高了粘度时,有时超过显示面板的耐热温度。
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未记载热固化型密封用粘接树脂为线状或点状时的大小和粘度,在相邻的密封用粘接树脂之 间离开较远时,有可能巻入较大的气泡。另外,由于是热固化型, 因而有时超过显示面板的耐热温度。
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固化前的粘接剂的粘度为
2000 5000mPa . s,但在粘度为5000mPa . s以下的情况下,进行丝 网印刷时,粘接剂易于向丝网版的背面回流,因而需要以20 30次 沖击来清扫丝网版的背面,造成制造所需的时间变长。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粘接剂在减压环境下粘 合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时,通过研究粘接剂的粘度、涂敷图案、粘 合时的气泡大小、固化方法等其中一点以上,能抑制气泡残留、并 且缩短制造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构成例如能够为如下的技术方案。
(1)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通过粘接剂将透 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敷工序,以预定 图案将上述粘接剂涂敷在上述显示面板或上述透明基板上;粘合工 序,在上述涂敷工序之后,通过上述粘接剂使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 透明基板粘合;以及固化工序,在上述粘合工序之后,使上述粘接 剂固化,其中,在上述涂敷工序中,上述粘接剂的粘度大于 5000mPa s、小于等于15000mPa s,用丝网印刷进行上述粘接剂 的涂敷,从上述涂敷工序中的上述粘接剂涂敷结束的时刻到上述粘 合工序中的粘合开始的时刻为止的时间为IO秒以上、120秒以下, 在上述粘合工序中,上述涂敷工序中涂敷的上述粘接剂扩展,在残 留气泡、且上述气泡的大小最大为0.5mm以下的状态下,在低于大 气压的减压环境下,通过上述粘接剂使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 板粘合,在上述固化工序中,在上述气泡成为最大为O.lmm以下之 后,照射紫外线来使上述粘接剂固化。
(2) 在(1)中,从上述涂敷工序中的上述粘接剂涂敷结束的 时刻到上述粘合工序中的粘合开始的时刻为止的时间为3 0秒以上、 60秒以下。(3) 在(1 )或(2)中,上述粘接剂的上述预定图案是多个点图案。
(4) 在(3)中,上述多个点图案是交错配置的点图案。
(5) 在(1 )或(2)中,上述粘接剂的上述预定图案是格子状图案。
(6) 在(1 )至(5)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粘合工序中,真空 度是1 50Torr。
(7) 在(1 )至(6)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粘合工序中,以,向 粘合面一侧凸出的方式, 一边弯曲上述显示面板, 一边通过上述粘 接剂使上述透明基板与上述粘接剂粘合。
(8) 在(7)中,上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与上述第一基 板相对而配置的第二基板,上述第 一 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厚度总和为 0.6mm以下。
(9) 在(1 ) (8)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固化工序中,使用 热和上述紫外线这两者来使上述粘接剂固化。
(10) 在(9)中,上述透明基板的一部分具有遮光部。 (11 )在(9)或(10)中,上述热是50 80°C。
(12) 在(1 )至(11 )的任意之一中,上述透明基板包含玻璃、 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13) 在(1)至(12)的任意之一中,上述粘接剂包含丙烯树 脂或环氧树脂。
(14) 在(1 )至(13)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粘合工序和上述 固化工序中,在使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粘合的状态下,上 述显示面^1和上述透明基才反分别用固定件固定位置。
(15) 在(1 )至(14)的任意之一中,上述粘接剂固化后的弹 性率在25。C是l,000~250,000Pa。
(16) 在(1 )至(15)的任意之一中,上述显示面板是液晶显 示面板。
上述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8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上述结构以外的本发明的结构通过本申 请的说明书整体的记载或附图将得以明确。 本发明的代表性效果如下。
在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时,能抑制气泡的残留。
在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时,能缩短制造所 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其他效果通过说明书整体的记载将得以明确。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A 图2C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
例的立体图。
图3A 图3B是说明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A 图4B是说明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5A 图5B是说明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侧面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4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5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IO是说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各附图和各实施例中,对相 同或者类似的构成要素标记同一符号而省略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实施 例1中,以显示面板PNL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图1中也示出了例如将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PNL组装到移动电
话等的框体CAS中的状态。
显示面板PNL包括例如作为玻璃等透光性绝缘基板的基板 SUB1、例如作为玻璃等透光性绝缘基板的基板SUB2、使基板SUB1 与基板SUB2粘合的密封材料SL、被密封在由基板SUB1、基板SUB2 和密封材料SL包围的内部的液晶LC、配置在基板SUB1的与液晶 LC相反一侧的偏振板P0L1、以及配置在基板SUB2的与液晶LC相 反一侧的偏振板POL2。另外,虽未图示,在基板SUB1的液晶LC 一侧矩阵状地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等,有时也被称为TFT 基板。虽未图示,但在基板SUB2的液晶LC 一侧形成有滤色器、对 置电极等,有时被称为对置基板。也可以在基板SUB 1和偏振板POL 1 之间、以及基板SUB2和偏振板POL2之间的至少一方,配置相位差 板等。本发明几乎未对显示面板PNL的结构进行限定,因此也可以 是在此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
通过粘接剂AD在显示面板PNL上粘贴例如包含玻璃、丙烯树 脂(PMMA)、聚碳酸酯树脂等之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透明基板(保 护盖)COV。在图1中示出了在偏振板POL2上粘贴有透明基板COV 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并且,粘贴有透明基板COV的显示面板 PNL以与设置在框体CAS上的开口部重叠的方式而配置。图1中示 出了在框体CAS的开口部的内部插入透明基板COV的例子。
在此,作为透明基板COV、粘接剂AD、偏振板POL2等的材质, 若使用折射率大致相等的材质,则能抑制表面反射,从而能抑制可 视性的降低。尤其是,玻璃和丙烯树脂的折射率几乎相等,因而优 选为采用这些材料。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组合,也可以使用两种材料 之间的折射率之差为0.1以下的材料。当然,只要是表面反射在可允 许的范围内,使用折射率之差为0.1以上的材料也无妨。
显示面板PNL和框体CAS之间配置有间隔物SPC。若使间隔物 SPC具有粘着性或粘接性,则能进行固定。另外,间隔物SPC也可 以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进而,当例如用硅橡胶等防水性材料将间隔物SPC形成为框状时,也能防止水等从框体CAS的开口部进入。
图2A 2C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2A所示,在透明基板COV上涂敷粘接剂AD。在该
实施例中,使用粘接剂AD的粘度在固化前的状态下大于
5000mPa . s、且小于等于15000mPa s的材料。在本发明中,作为 齡4'上i主糸i a n w女、水.^f杀j i &關^刷'漆 ,tk时.忌;术那才羊,^f尤
选为以预定图案涂敷粘接剂AD。另外,若除去透明基板COV的周 边部而涂敷粘接剂AD,则能防止粘接剂AD流到透明基板COV之 外而溢出,因而是优选的。而且,在该状态下放置片刻后,粘接剂 AD扩展,气泡的大小变小。
接着,如图2B所示,根据需要将透明基板COV翻转。并且在 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环境下,例如真空度为1 50Torr、优选为5 10Torr 下,通过粘接剂AD粘合显示面板PNL与透明基板COV。
在本发明中,使从粘接剂AD涂敷在透明基板COV上的涂敷结 束的时刻到粘合开始的时刻为止的时间为10秒以上、120秒以下(优 选为30秒以上、60秒以下)。只要有该时间长度,作为从印刷工序 开始到粘合工序的转移时间是足够的。另外,只要有该时间长度, 在以预定图案涂敷上述粘度的粘接剂AD时,粘接剂AD扩展,能使 气泡的大小最大在0.5mm以下的状态。并且,通过取为该时间长度, 不是使气泡完全消失,而是能成为残留了某种程度的气泡的状态。 以该状态进行粘合时,能不巻入较大气泡地进行粘合,并且粘合后 真空气泡扩散,变得不醒目。由此能抑制气泡的残留。
另外,本发明中,涂敷粘接剂AD时使用了丝网印刷。由此能以 极短的时间将预定图案的粘接剂AD涂敷在透明基板COV上。例如, 使用喷涂(dispenser)方式时,例如每2英寸的显示面板PNL,涂 敷用喷嘴的朝上朝下以及移动花费300秒左右的时间,导致制造所 需的时间变长。
另外,本发明中,粘接剂AD的粘度如上所述,取为在固化前的状态下大于5000mPa .s、且小于等于15000mPa.s。在粘度为
5000mPa.s以下,进行了丝网印刷时,粘接剂AD易于向丝网版的
背面回流,需要以20 30次沖击(shot)来对丝网版的背面进行清扫,
因而制造所需的时间增长。相反,在粘度大于15000mPa.s时,粘
接剂AD的浸润发生恶化,因此到成为气泡的大小最大在0.5mm以
下的状态为止的时间增长,因而制造所需的时间增长。并且,粘度 A六玄口r4"3在,、;;i; j斗"isi Eil 、j夂a卜i在免l 八r\ 泰a a j田;te 4 、j》aa S3姿
-f人#3 h'j ,/、p ry、 r"jj' /'rj t、j叮口,:《7r"v" /,7> 55"入7'v 'i^^、 'k、 m V ulj ,
其结果是,未能控制气泡的大小,而产生气泡残留的问题。
另外,若是上述的粘度范围,在作为粘接剂AD的预定图案而取 为例如点配置图案时,能够使刚进行完丝网印刷后的点的最小尺寸 为(}) 1.0 1.1mm。
优选为粘接剂AD包含丙烯树脂或环氧树脂,但也能使用例如硅 树脂等其他材料。另外,也可以是环氧丙烯酸酯那样的混合材料。
接着,如图2C所示,在粘合后的状态下,通过UV照射(紫外 线照射)使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AD固化。由于使用紫外线固化型 粘接剂AD,因此能不考虑在热工序时成为问题的显示面板PNL的 耐热温度而进行固化。此时,在UV照射前,进行气泡的4全查,在 气泡最大为O.lmm以下之后,进行UV照射。通过使粘接剂AD固 化后的气泡的大小最大在O.lmm以下,就能使因气泡产生的亮点成 为不可见的程度。
在粘合透明基板COV后的状态下,根据粘接剂AD的粘度和涂 敷量,如图2C所示,能使粘接剂AD扩展到透明基板COV的端部。
在此,优选为,在上述粘合工序和固化工序中,在粘合了显示 面板PNL和透明基板COV的状态下,显示面板PNL和透明基板COV 分别用未图示的固定件固定位置,直到固化结束。
另外,优选为,固化后的粘接剂AD的弹性率在室温(25°C )下 为1,000 250,000Pa。由此,即使在热膨胀率不同的材料彼此粘合的 情况下,也能通过粘接剂AD緩和应力。固化后的粘接剂AD的弹性 率能用热机械分析(TMA: Thermo Mechanical Analysis )进行测定。接着,说明涂敷粘接剂AD的图案的例子。图3A 图3B是说明 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一例的俯视图。图3B是说明以图3A的图案涂 敷后的粘接剂扩展后的情形的俯视图。图3A中示出以所谓的交错配 置了间距P1、宽(直径)Wl的点的图案涂敷粘接剂AD后的例子。 即,偶数段的各点成为相对于奇数段的各点错开半个间距的配置。 此时,各点未连接,因此在没有粘接剂AD的部分、即气泡大小非 常大,其大小为dl。当这些点扩展时,宽(直径)W2>W1,如图 3B那样相互连接,因此各个气泡被分割成大小为d2而变小。
在此,重要的是,不是均匀平坦地涂敷粘接剂AD,而是在粘接 剂AD扩散时成为较小的气泡残留的图案。进而,由于各气泡被分 断,各气泡的大小d2较小。在粘接剂AD均匀地平坦化的情况下, 或者未被涂敷的区域(气泡)较大时,有可能巻入较大的气泡,但 是通过原样残留被分割的较小的气泡来进行粘合,能在粘合时降低 巻入较大气泡的可能性。因此,即使在粘合后也能将真空气泡的大 小抑制在真空气泡扩散而变得不醒目的程度(在该实施例中,在粘 合显示面板PNL和透明基板COV的阶段,残留气泡并且使气泡的 大小的最大值为0.5mm以下)。粘合后残留的真空气泡,到粘接剂 AD的固化结束为止进行扩散而变得不醒目。通过使粘接剂AD固化 后的气泡大小最大为O.lmm以下,如前所述能够使因气泡产生的亮 点成为不可见的程度,因此等到粘合后气泡扩散而成为最大O.lmm 以下之后,固化粘接剂AD即可。
如图3A所示,通过将点交错配置,与后述的图4A、图4B相比 较可知,在透明基板COV的周边(端部附近),能将点配置得较稀 疏,实现了粘接剂AD难于从透明基板COV的端部浸出的效果。
在图3A中示出了纵向的间距P2为P2>W1, ^f旦也可以减小P2 而取为P2=W1或者P2<W1。 P2<W1时,由于点彼此之间变近,因 而是优选的。
另外,间距Pl可以为P1〉2W1,但当P1=2W1或PK2W1时, 点彼此之间变近,因而也是优选的。
13图4A 图4B是说明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另 一例的俯视图。图4A 是说明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一例的俯视图。图4B是说明用图4A的 图案涂敷后的粘接剂扩散后的情形的俯视图。图4A中示出了将粘接 剂AD点状地矩阵配置后的例子。在图4A中,粘接剂AD的各点为 间距P1、宽(直径)W1。此时,各点未连接,因此没有粘接剂AD 的部分、即气泡的大小非常大,其大小为dl。稍后,如图4B所示, 粘接剂AD扩散,成为宽(直径)W2>W1。由此,气泡被分割,气 泡的大小d2变得比刚涂敷后的气泡大小dl小。
如图3A 3B和图4A 图4B所示,将粘接剂AD配置为点状,将 其交错状或者矩阵状配置,由此在从粘接剂AD的印刷工序到粘合 工序中,能够确保粘接剂AD的均匀的流平(leveling)性,即,点 状的粘接剂AD的俯视形状不被破坏(即保持点形状的原样)地扩 散,并与相邻的其他点状的粘接剂AD接触而分割气泡。因此,能 实现使气泡的大小均匀、并且抑制为预定值的效果。
进一步,图5A 图5B是说明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另一例的俯视 图。图5A是说明涂敷粘接剂的图案的一例的俯视图。图5B是说明 用图5A所示的图案涂敷后的粘接剂扩散后的情形的俯视图。图5A 中示出了将粘接剂AD呈格子状的图案涂敷后的例子。在图5A中, 由间距P1、宽Wl的粘接剂AD所包围的气泡的大小为dl。稍后, 如图所示,粘接剂扩散,成为宽W2〉W1。气泡的大小d2变得比刚 涂敷后的气泡的大小dl小。
本发明不限于图3A 图3B、图4A 图4B、图5A 图5B中说明 的图案,也可以呈其他图案来涂敷粘接剂AD。另外,在实施例1中 说明了在透明基板COV —侧涂敷粘接剂AD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显示面板PNL—侧涂敷粘接剂AD。 〈实施例2〉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侧 面图。在粘合显示面板PNL和透明基板COV时,如图6所示,通 过将显示面板PNL以向粘合面 一 侧凸出的方式 一 边弯曲 一 边粘合,由此能降低巻入较大气泡的可能性。此时,基板SUBl的厚度tl和
基板SUB2的厚度t2总和为0.8mm以下,优选为0.6mm以下。虽未 限制下限,〗旦优选为总和在O.lmm以上。
图6中示出了将显示面板PNL—方弯曲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将透明基板COV —方、或者将显示面板PNL和透明基板COV 双方以向粘合面 一侧弯曲的方式一边弯曲 一边粘合。 〈实施例3〉
图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与实 施例1的图1的不同点在于,粘接剂AD延伸到偏振板P0L2的端部。 例如,通过调整粘接剂AD的粘度、涂敷图案、涂敷量,就能在粘 合时将粘接剂扩展到透明基板COV的端部的外侧。或者,也能通过 将粘接剂AD涂敷在显示面板PNL —侧来实现。 〈实施例4〉
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4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与实 施例3的图的不同点在于,由透明基板COV1和透明基板COV2来 构成透明基板COV。透明基板COVl和透明基板COV2之间用未图 示的粘接剂进行粘接。透明基板COV2的外形比透明基板COV1大。 透明基板COV2的外形比框体CAS的开口部大。并且,透明基板 COV2与框体CAS之间配置有间隔物SPC。透明基板COVl例如由 玻璃构成,透明基板COV2例如由丙烯树脂(PMMA)构成。图示 的透明基板COV的结构仅仅是一例,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结构而不局 限于该结构。
〈实施例5〉
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5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与实 施例4的图的不同点在于,透明基板COV的 一部分具有遮光部SHD。 例如,以包围显示面板PNL显示区域的周围的方式呈框状形成遮光 部SHD。此时,在与遮光部SHD重叠的区域,不能通过紫外线的照 射充分地固化粘接剂AD,因此优选为使用热和紫外线这两者来固化 粘接剂AD。但此时,考虑显示面板PNL的耐热温度,优选为50 80。C、更为优选的是50 70。C的温度。若是该程度的温度,则可以通过 如下方式来实现使用输出较大的灯(例如150mW)来作为进行 UV照射的灯。不需要100%固化粘接剂AD,因此只要是能进行热 辅助的程度的温度即可。 〈实施例6〉
实施例5中说明的基于热辅助的紫外线固化也能应用于在透明 基板COV上未形成遮光膜SHD的结构。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 6中,可以代替间隔物SPC、或者与间隔物SPC — 起,用未图示的由硅橡胶等防水性材料构成的第二间隔物来完全堵 住框体CAS与透明基板COV之间的间隔。由此能防水。另外,也 可以一体构成间隔物SPC和第二间隔物。 〈实施例8〉
作为显示面板PNL,不限定于液晶显示面板,例如也可以应用 于有机EL显示面板等其他方式的显示面板。
以上,使用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至此为止的各实施例中所 述的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 有各种变更。另外,在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 内,可以组合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敷工序,按预定图案将上述粘接剂涂敷在上述显示面板或上述透明基板上;粘合工序,在上述涂敷工序之后,通过上述粘接剂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粘合在一起;以及固化工序,在上述粘合工序之后,使上述粘接剂固化,在上述涂敷工序中,上述粘接剂的粘度大于5000mPa·s、且小于等于15000mPa·s,用丝网印刷进行上述粘接剂的涂敷,从上述涂敷工序的上述粘接剂的涂敷结束时刻开始到上述粘合工序的粘合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为10秒以上且120秒以下,在上述粘合工序中,上述涂敷工序中涂敷的上述粘接剂扩展,在残留有气泡且上述气泡的大小最大为0.5mm以下的状态下,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环境下,通过上述粘接剂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粘合在一起,在上述固化工序中,在上述气泡最大为0.1mm以下之后,照射紫外线来使上述粘接剂固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涂敷工序的上述粘接剂的涂敷结束时刻开始到上述粘合工序的粘合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为30秒以上且60秒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接剂的上述预定图案是多个点图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点图案是交错配置的点图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接剂的上述预定图案是格子状图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粘合工序中,真空度为1 50Torr。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粘合工序中,以向粘合面一侧凸出的方式, 一边弯曲上述显示面板, 一边通过上述粘接剂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 粘合在一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而配置的第二基板,上述第一基板的厚度和上述第二基板的厚度的总和为0.6mm以下。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固化工序中,使用热和上述紫外线这两者来使上述粘接剂固化。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基板的一部分具有遮光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是50 80°C。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基板包含玻璃、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接剂包含丙烯树脂或环氧树脂。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粘合工序和上述固化工序中,在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粘合在一起的状态下,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透明基板分别 用固定件固定位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接剂固化后的弹性率在25T为1,000 250,000Pa。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纟反是液晶显示面才反。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涂敷工序,按预定图案将粘接剂涂敷在显示面板或透明基板上;粘合工序,在涂敷工序之后通过粘接剂使显示面板与透明基板粘合;以及固化工序,在粘合工序之后使粘接剂固化。涂敷工序中粘接剂的粘度大于5000mPa·s且小于等于15000mPa·s,用丝网印刷进行粘接剂的涂敷,从涂敷工序的粘接剂的涂敷结束时刻到粘合工序的粘合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为10秒以上120秒以下,在粘合工序中,涂敷工序中涂敷的粘接剂扩展,在残留有气泡且气泡的大小最大为0.5mm以下的状态下,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环境下,通过粘接剂使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粘合,在固化工序中,在气泡最大为0.1mm以下之后,照射紫外线来使粘接剂固化。由此能抑制气泡残留,缩短制造所需的时间。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1515079SQ20091000472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1日
发明者三轮广明, 小林节郎, 石井克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