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99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导光技术,尤其是一种能扩大发光角的LED背光源模 组,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 需要 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和发光二极管 (LED)。冷阴极荧光灯管含有害物质,对于环保无疑是一种伤害,且冷阴极荧光灯管寿命短, 直接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发光二极管具有无污染、长寿命、耐震动、抗冲击和无 污染的特点。因此,采用LED作为背光来源,是液晶发展的必然趋势。LED在小尺寸的液晶显示 屏上已普遍使用,如移动电话、PDA、笔记本上等。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使LED的亮度有 了较大的提升,已成为中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的选择对象,LED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背 光光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LED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来源,在中大尺寸中,布置方式是在液晶模块背光单元 的一侧或两侧布置一定数量的LED,或者大尺寸中布置成直下式。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光 源130、一导光板110、框架120、一反射装置140、一液晶屏100和一组光学膜片(光学膜片 图中省略,未表示出来)。该框架120收容导光板110、光源130、反射装置140、液晶屏100 和光学膜片。该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反射装置140反射面与导光板110入光面相对设置,光 源130设置在导光板110与反射装置140之间。因LED是点光源,且LED出光面有一定的出光角a,相邻两LED130间设置一定间 距,当LED130发出的光离开LED130出光面一定距离后才与相邻的LED130光源发出的光进 行混合,混光距离与相邻LED130间设置的间距相关。在相邻两LED混光前,两个LED间存在 一个暗区150。因此在满足灰度规格要求时,如LED间设置的间距较大,则相邻LED间的混 光距离就增加,暗区也增大。为了解决混光距离大和混光前存在的暗区问题,一种方法是增 加LED130数量,减小LED130间间距。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引起背光模组功耗增加,同时 LED数量越多背光模组功耗也越高,发热量也越大,背光模组也越重,成本也越高。另一方法 就是增加相邻LED间混光距离,使暗区分布在导光板110以外区域,这将增加背光模组的尺 寸,引起重量和成本的增加,且混光距离的可变化范围受整体结构的最大外型规格等限制, 通过增加混光距离这一方法也是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背光源模组中的LED发源存在发光角较小导 致LED使用量增大的问题,设计无需增加LED数量和改变尺寸即可扩大发光角,提高显示质量的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包括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框架 220和光学膜片,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和光学膜片均位于框架220中, 所述的反射装置250有一反射面,该反射面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相对设置,LED发光源 240设置在反射装置250与导光板210入光面之间,LED发光源240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 210的入光面,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板210相对应LED发光源240的入光面处设有扩展光源 角度的透镜结构230。所述的LED发光源240为白光LED、绿光LED、红光LED、蓝光LED或其中的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LED背光源技术中相邻LED间混光距离大和存在的暗区的不足。有 效减小了混光距离,能减小甚至消除存在的暗区。


图1是现有的侧光式LED背光模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A)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B)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5所示。一种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包括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框 架220和光学膜片,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和光学膜片均位于框架220 中,如图2、4所示,所述的反射装置250有一反射面,该反射面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相对 设置,LED发光源240设置在反射装置250与导光板210入光面之间,LED发光源240的发 光面朝向导光板210的入光面,所述的导光板210相对应LED发光源240的入光面处设有扩 展光源角度的透镜结构230,如图3所示。所述的LED发光源240可为白光LED、绿光LED、 红光LED、蓝光LED或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具体实施时,导光板210与LED相对 位置可以开有完全或部分收容LED的槽,其槽的形状可以变化,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LED 嵌入导光板中,与导光板形成一体。LED相对导光板设置,LED至少设置在导光板的一边,或 导光板两相对边设置,或四边设置以及相邻两边设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不仅只限于液晶显示用背光源,还包括采用该背光模组作为光 源的其他应用。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常见的实施方式,该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发光源240、 一反射装置250、一导光板210、一框架220和一组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图中省略,未表示出 来,现有技术相同),发光源LED240设置在反射装置250与导光板210入光面之间,发光源LED240出光面朝向导光板210的入光面。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3中导光板210的入光面相对应LED发光源240具 有扩展光源角度的光学透镜结构230。LED发光源240发出来的a角度光,经导光板210上 角度扩展的光学透镜机构230后,发光角扩大到b角,进而实现缩短混光距离,减小甚至消 除暗区。虽然以上描述了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 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 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一种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包括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框架(220)和光学膜片,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和光学膜片均位于框架(220)中,所述的反射装置(250)有一反射面,该反射面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相对设置,LED发光源(240)设置在反射装置(250)与导光板(210)入光面之间,LED发光源(240)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210)的入光面,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板(210)相对应LED发光源(240)的入光面处设有扩展光源角度的透镜结构(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的LED发光源(240) 为白光LED、绿光LED、红光LED、蓝光LED或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全文摘要
一种大发光角LED背光源模组,包括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框架(220)和光学膜片,LED发光源(240)、反射装置(250)、导光板(210)和光学膜片均位于框架(220)中,所述的反射装置(250)有一反射面,该反射面与导光板(210)的入光面相对设置,LED发光源(240)设置在反射装置(250)与导光板(210)入光面之间,LED发光源(240)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210)的入光面,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板(210)相对应LED发光源(240)的入光面处设有扩展光源角度的透镜结构(230)。本发明解决了现有LED背光源技术中相邻LED间混光距离大和存在的暗区的不足。有效减小了混光距离,能减小甚至消除存在的暗区。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1968186SQ20101024111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苏世虎 申请人: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