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66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未经审查的已
公开日本专利申请No. 2004-272081披露了一种防倾覆安全装置, 该防倾覆安全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和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底侧(装置主体设置在该底侧上)以便防止装置主体的倾覆。选择单元具有选择单元机构和单元壳体, 单元壳体包容选择单元并且沿着预定方向延伸。在单元壳体中限定有基准表面、固定表面和侧表面,该基准表面沿着预定方向延伸,并且选择单元机构设置在该基准表面中;该固定表面与基准表面平行地延伸,位于基准表面的上侧并沿着预定方向设置在基准表面的后侧,并且选择单元机构固定在该固定表面上;该侧表面将固定表面与基准表面连接并且沿着预定方向延伸。在基准表面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支撑腿,该支撑腿从该外侧面突出以支撑选择单元。此外,在上述外侧面上,在固定表面的后端侧形成有至少一个突出体,该突出体沿着与支撑腿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当装置主体沿着预定方向朝向后侧倾斜时,突出体支撑选择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倾覆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图像形成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以便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操作部分,其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支撑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底部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安装表面接触以支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以及凸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底部表面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部分侧 (即,所述凸状部分比所述支撑部分更靠近所述操作部分侧),并且在所述凸状部分和所述安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底部表面的所述操作部分侧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操作部分的中心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中心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开闭部分,其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并且能够向所述操作部分侧打开,其中,在所述开闭部分中,打开或关闭时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所述操作部分的中心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中心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凸状部分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部分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于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安装部分,在其上安装有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以及外部部分,其设置为支撑所述操作部分并覆盖所述支撑部分,并且所述凸状部分设置在所述外部部分上。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于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凸状部分沿着所述操作部分的纵向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分的外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于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所述底部表面小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侧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难以倾覆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除通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之外,与不是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安装面积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除通过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获得的效果之外,与不是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安装面积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除通过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之外,与不是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一种难以倾覆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除通过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之外,与不是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一种难以倾覆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除通过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之外,与不是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一种难以倾覆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除通过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之外,与不是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安装面积的图像形成装置。


基于下列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从右侧表面看到的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从右侧表面侧看到的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供给开闭部分关闭并且送纸开闭部分打开;图5是示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供给开闭部分和送纸开闭部分一体地打开;图6是从右侧表面看到的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文档读取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图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仰视平面图;以及图9是图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凸状部分附近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中设置有图像形成部分120和纸张输送装置160,图像形成部分120在用作记录介质的打印纸张上形成图像,纸张输送装置160将纸张供给到图像形成部分120。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中形成有传送通道 180。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文档读取装置300,其读取文档;排出部分400,已经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张被排出在排出部分400上;缓冲装置500 ;操作面板700,其用作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部分;以及数据输入端子20,其从例如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输入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装置10基于由文档读取装置300读取的图像数据在打印纸张上形成图像,并且基于从数据输入端子20输入的图像数据在打印纸张上形成图像。此外,可以与例如电话线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10基于经由例如电话线输入的图像数据在打印纸张上形成图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通过文档读取装置300经由例如电话线读取的图像数据, 并且发送从数据输入端子20经由例如电话线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中,在前侧(图2中的左侧)表面上安装有用作开闭部分的供给开闭部分80,供给开闭部分80可以向操作面板700侧打开或关闭。供给开闭部分 80使用铰链86安装为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打开或关闭。此外,在供给开闭部分80中形成有朝向前侧敞开的开口 82。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中安装有用作开闭部分的送纸开闭部分84,送纸开闭部分84可以向操作面板700侧打开或关闭。如同在供给开闭部分80的情况下一样,送纸开闭部分84使用铰链86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 当供给开闭部分80打开或关闭从而开口 82打开或关闭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前侧打开或关闭。如图1所示,供给开闭部分80和送纸开闭部分84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30均关闭。此外,如图2所示,供给开闭部分80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关闭,并且送纸开闭部分84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打开(还见图4)。此外,供给开闭部分80和送纸开闭部分84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 —体地打开(见图5)。如图2所示,供给开闭部分80和送纸开闭部分84的旋转中心88相对于操作面板 700的中心Cl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中心C2侧(即,旋转中心比中心Cl更靠近中心 C2侧)。因此,与旋转中心88相对于操作面板700的中心Cl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中心C2侧的相反侧的情况相比,或者与旋转中心88的位置沿着竖直方向与操作面板700 的中心Cl重叠的情况相比,当送纸开闭部分84打开时以及当供给开闭部分80和送纸开闭部分84打开时,可以减小图像形成装置10的安装面积。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中,底部表面38的操作面板700侧的边缘39相对于操作面板700的中心Cl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中心C2侧(即,边缘39比中心Cl更靠近中心C2侧)。因此,与边缘39相对于操作面板700的中心Cl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30的中心C2侧的相反侧的情况相比,或者与边缘39的位置沿着竖直方向与操作面板700 的中心Cl重叠的情况相比,在供给开闭部分80和送纸开闭部分84两者关闭的状态下,可以减小图像形成装置10的安装面积。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中,底部表面38投影在安装表面800上的面积小于上表面;34投影在安装表面800上的面积。因此,与底部表面38投影在安装表面800上的面积大于上表面34投影在安装表面800上的面积的情况相比,或者与底部表面38投影在
5安装表面800上的面积等于上表面34投影在安装表面800上的面积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图像形成装置10的安装面积。数据输入端子2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例如前侧表面中。图像形成部分120具有感光鼓122,其用作图像保持体;充电装置124,其给感光鼓122的表面充电;潜像形成装置126,其通过将光发射在感光鼓122的经过充电装置124 充电的表面上来在感光鼓122的该表面上形成潜像;显影装置128,其使用显影剂对由潜像形成装置1 形成在感光鼓122的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转印装置130,其将由显影装置 1 通过显影形成在感光鼓122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打印纸张上;清洁装置132, 其清除在转印装置130进行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22的表面上的显影剂;以及定影装置 140,其将由转印装置130转印在纸张上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上。使用显影剂传送装置 (未示出)将容纳在稍后进行描述的显影剂容器144(见图幻中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装置 128。纸张输送装置160具有例如一个纸张容器162并且具有输送容纳在纸张容器162 中的纸张的输送辊164。为了将具有预定尺寸或更大尺寸的打印纸张放置在纸张容器162 中,可以打开送纸开闭部分84。当放置好这样的打印纸张时,打印纸张的后端侧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伸出,并且送纸开闭部分84沿着重力方向从下侧支撑打印纸张的伸出的部分。传送通道180用于将打印纸张从纸张输送装置160传送到转印装置130并且用于进一步将打印纸张传送到排出部分400。从打印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沿着传送通道180 依次设置上述输送辊164、传送辊182、配准辊184、上述转印装置130、上述定影装置140和排出辊186。传送辊182朝向配准辊184传送打印纸张。配准辊184暂时使朝向转印装置130 传送的打印纸张的端部停止移动,并且根据形成在感光鼓122上的显影剂图像到达转印装置130所在的位置的定时使打印纸张的端部重新开始朝向转印装置130移动。排出辊186 朝向排出部分400传送已经通过定影装置140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打印纸张。具有文档读取装置主体302的文档读取装置3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方以便形成文档读取装置300和排出部分400之间的空间S。此外,在文档读取装置300 中,后端侧(图2中的右侧端)使用铰链304安装为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打开或关闭。因此,文档读取装置300可以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位置是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上表面34从下方位置支撑文档读取装置300的位置。此外,第二位置是与文档读取装置3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相比空间S扩大的位置。排出部分4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上表面34中。排出部分400具有延伸部分410,延伸部分410可以沿着排出打印纸张的方向(向前的方向)从上表面34延伸。 延伸部分410具有可以沿着打印纸张排出方向从上表面34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件414以及可以从第一延伸部件414进一步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件420。延伸部分410沿着重力方向从下侧支撑已经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张的从上表面34伸出的部分。缓冲装置500用于吸收由于文档读取装置300绕着铰链304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冲击。缓冲装置5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右侧(图3中的前侧)和图像形成装置10 的左侧(图3中的后侧)。在图3中,示出了这些缓冲装置500中的设置在右侧的一个缓冲装置,省略了设置在左侧的缓冲装置。设置在右侧的缓冲装置500和设置在左侧的缓冲装置500具有相同的结构。缓冲装置500具有臂部件502、引导部件510和螺旋弹簧560。在臂部件502中,一个端部504侧经由引导部件510安装在文档读取装置300上,并且另一个端部506侧可旋转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此外,臂部件502从下方位置支撑设置在第二位置的文档读取装置300。作为引导臂部件502的部件的引导部件510设置在文档读取装置300 中。螺旋弹簧560用作按压臂部件502的按压部件。操作面板7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前侧,并且具有在输入例如传真发送目的地的号码时压按的压按部件、在开始图像形成时压按的压按部件等。此外,操作面板700与文档读取装置300结合为一体。操作面板700与文档读取装置300 —体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图4示出了在供给开闭部分8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关闭并且送纸开闭部分84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打开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0。在这种状态下,将打印纸张供给在送纸开闭部分84的上表面上。图5示出了供给开闭部分80和送纸开闭部分84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 — 体地打开的状态。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打开供给开闭部分80和送纸开闭部分84时露出的前侧表面36中形成有可拆卸部分32,显影剂容器144安装在可拆卸部分32上或者从可拆卸部分32上拆卸。当将容纳足量显影剂的新的显影剂容器144安装在可拆卸部分 32上时,可以将显影剂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10。如上所述,容纳在显影剂容器144中的例如色调剂等显影剂被传送到显影装置128(见图2)。图6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如图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具有用作安装部分的主体框架40和用作外部部分的外部盖件50,图像形成部分120安装在主体框架 40上,外部盖件50设置为覆盖主体框架40。主体框架40具有由例如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一对相反的板状部件。此外,作为图像形成部分120的组成部件的感光鼓122、充电装置124、显影装置128、转印装置130、清洁装置132和定影装置140安装在主体框架40上。此外,纸张输送装置160、传送辊182、配准辊184和排出辊186安装在主体框架40上。此外,在主体框架40上安装有驱动感光鼓 122等的驱动源(未示出,例如电动机)以及将驱动从驱动源传递到例如感光鼓122的驱动传递机构(未示出,例如齿轮组)。此外,在主体框架40上设置有支撑突出部42。支撑突出部42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底部表面38上,并且用作与安装表面800接触以支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支撑部分。作为支撑突出部42,由例如橡胶制成的弹性部件安装在主体框架40上。由例如树脂制成的外部盖件50使用例如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40上。此外,外部盖件50沿着重力方向从下侧支撑文档读取装置300和操作面板700。此外,外部盖件50具有第一凸状部分52和第二凸状部分M。第一凸状部分52用作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30的底部表面38上的凸状部分。可以设置成这样的结构第一凸状部分52和第二凸状部分M与外部盖件50形成为一体,或者其他部件安装在外部盖件50上。当其他部件安装在外部盖件50上时,可以采用由例如橡胶制成的弹性部件。此外,可以设置成这样的结构第一凸状部分52和第二凸状部分M这些凸状部分与外部盖件50形成为一体,并且其他部件安装在这些凸状部分上。如图6所示,第一凸状部分52位于图像形成部分120的操作面板700侧。如图6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安装在安装表面800上并且各个支撑突出部42 与安装表面800接触的状态下,第二凸状部分M形成第二凸状部分M和安装表面800之间的间隙L。因此,在正常状态下,第二凸状部分M远离安装表面800。另一方面,当例如由于文档读取装置300以较大的力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将力施加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后侧并且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向后倾斜时,第二凸状部分M与安装表面800 接触。于是,当第二凸状部分M与安装表面800接触时,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后倾斜,从而可以防止由于向后倾斜而发生倾覆。图7示出了文档读取装置300。如上所述,文档读取装置300具有文档读取装置主体302,并且位于右侧的缓冲装置500的引导部件510和位于左侧的缓冲装置500的引导部件510安装在文档读取装置主体302的下表面上。此外,文档读取装置300具有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台板部件312,文档D放置在台板部件312上。此外,在文档读取装置主体302上安装有台板盖322,台板盖322可以相对于文档读取装置主体302打开或关闭。在文档读取装置主体302中安装有读取部分330,读取部分330将光发射在文档上并且基于从文档反射的光来读取文档。读取部分330具有光源342、透镜344和光电转换元件346。光源342将光发射在文档D上,透镜344收集反射光,并且光电转换元件346接收收集到的光并将收集到的光转换成信号。图8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底部表面38。图9是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第一凸状部分52附近的放大图。如图8所示,上述支撑突出部42设置在主体框架40的四个位置。此外,如图8所示,上述第一凸状部分52设置在外部盖件50的两个位置。在下文中,为了将两个第一凸状部分52彼此区别,可以将位于右侧(图8中的上侧)的第一凸状部分52称为第一凸状部分52R并将位于左侧(图8中的下侧)的第一凸状部分52称为第一凸状部分52L。此外,如图8所示,上述第二凸状部分M设置在外部盖件50的两个位置。 在下文中,为了将两个第二凸状部分讨彼此区别,可以将位于右侧的第二凸状部分M称为第二凸状部分54R并将位于左侧的第二凸状部分M称为第二凸状部分ML。如图8所示,第一凸状部分52相对于四个支撑突出部42设置在操作面板700 (见图1)侧和前侧(图8中的左侧)。此外,第一凸状部分52R位于任何一个支撑突出部42的右侧,并且第一凸状部分52L位于任何一个支撑突出部42的左侧。这样,第一凸状部分52 中的任何一个都沿着操作面板700的纵向位于支撑突出部42的外侧。此外,第二凸状部分 54相对于四个支撑突出部42设置在铰链304(见图2、侧和后侧(图8中的右侧)。此外, 第二凸状部分54R位于任何一个支撑突出部42的右侧,并且第二凸状部分54L位于任何一个支撑突出部42的左侧。这样,第二凸状部分M中的任何一个都沿着操作面板700的纵向位于支撑突出部42的外侧。这样,由于第二凸状部分M中的任何一个都沿着操作面板700的纵向位于支撑突出部42的外侧,所以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向右侧倾斜时,第二凸状部分54R与安装表面 800接触。于是,当第二凸状部分MR与安装表面800接触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难以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右倾斜,从而防止由于向右倾斜而发生倾覆。此外,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 向左侧倾斜时,第二凸状部分54L与安装表面800接触。于是,当第二凸状部分54L与安装表面800接触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难以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左倾斜,从而防止由于向左倾斜而发生倾覆。如图9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安装在安装表面800上并且各个支撑突出部42 与安装表面800接触的状态下,第一凸状部分52形成第一凸状部分52和安装表面800之间的间隙L。间隙L是例如0.5mm。由于形成了间隙L,所以在正常状态下,第一凸状部分 52远离安装表面800。另一方面,当例如由于为了操作操作面板700(见图1)将向下的力施加在操作面板700上而使得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如图9中的箭头所示向前倾斜时,第一凸状部分52与安装表面800接触。当第一凸状部分52与安装表面800接触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难以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前倾斜,从而防止由于向前倾斜而发生倾覆。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凸状部分52中的任何一个都沿着操作面板700的纵向位于支撑突出部42的外侧。因此,当例如由于将向下的力施加在操作面板700上而使得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向右侧倾斜时,第一凸状部分52R与安装表面800接触。于是,当第一凸状部分52R与安装表面800接触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难以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右倾斜,从而防止由于向右倾斜而发生倾覆。此外,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向左侧倾斜时,第一凸状部分52L与安装表面800接触。于是,当第一凸状部分52L与安装表面800接触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难以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左倾斜,从而防止由于向左倾斜而发生倾覆。如上所述,本发明可应用于例如复印机、传真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选取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意在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图像形成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以便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操作部分,其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支撑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底部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安装表面接触以支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以及凸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底部表面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部分侧, 并且在所述凸状部分和所述安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底部表面的所述操作部分侧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操作部分的中心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中心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开闭部分,其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并且能够向所述操作部分侧打开, 其中,在所述开闭部分中,打开或关闭时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所述操作部分的中心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中心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凸状部分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部分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安装部分,在其上安装有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以及外部部分,其设置为支撑所述操作部分并覆盖所述支撑部分,并且所述凸状部分设置在所述外部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凸状部分沿着所述操作部分的纵向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分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所述底部表面小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侧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图像形成部分,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以便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操作部分,其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支撑部分,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底部表面上并且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安装表面接触以支撑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以及凸状部分,其设置在该底部表面上并且相对于支撑部分位于操作部分侧,并且在该凸状部分和该安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455620SQ20111015880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长尾友贵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