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

文档序号:279626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利用单一直流马达来完成变焦及对焦功能的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相机都具有变焦及对焦的功能,而以目前的相机来说,其镜头的变焦及对焦分别是利用直流马达和步进马达来驱动控制的。这是由于直流马达是以电流驱动的,而电流驱动直流马达动作时无法控制精准度,因此仅能运用在变焦功能上,无法运用于对焦功能,而步进马达则是以脉冲信号作为控制的,每输入一次信号至步进马达,步进马达仅进行一个动作,可控制精准度,故被用于对焦控制上。除此之外,除了镜头本身需要两个马达来控制变焦及对焦外,相机也同时需要两组控制电路驱动这两个马达,因此相机的成本较高。为改善上述问题,有一部分相机是采用单一步进马达同时控制变焦及对焦,如此一来便可改善相机的马达及控制电路较多所耗费成本较高的问题。但由于步进马达的释放(Drop)电流较直流马达高,若是变焦及对焦都以步进马达来控制,将使得相机电池的电能快速的耗尽,不仅无法达到相机可拍张数的规格,也不符合相机节能的要求,在使用上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已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以解决已知技术中相机于变焦及对焦动作时,需分别使用直流马达及步进马达来驱动所造成的成本较高问题,以及以单一步进马达控制变焦及对焦时相机电池耗能较高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其包含一影像传感组件、一对焦镜群、一直流马达及一微控制器。影像传感组件传感一摄像目标的一影像。对焦镜群位于影像传感组件与摄像目标间,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进行移动。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影像传感组件以接收所述影像,并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所述影像的一对比度,且微控制器根据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对焦镜群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优选地,直流马达先驱动对焦镜群往一方向进行移动,且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一区间进行取样并计算所述影像的对比值,若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粗扫最大对比值。优选地,当微控制器取得粗扫最大对比值时,微控制器控制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一相反方向移动,且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二区间进行取样,以计算所述影像的对比值并记录对应对比值的一定位信号,若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细扫最大对比值,并以细扫最大对比值为最大对比值。其中,第二区间小于第一区间。优选地,微控制器以第一区间进行取样,使对比值由粗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微控制器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往所述相反方向移动。优选地,当微控制器取得细扫最大对比值时,微控制器则控制直流马达根据所记录的定位信号,驱动对焦镜群返回移动定位至对应所述影像的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以完成对焦动作。优选地,微控制器以第二区间进行取样,使对比值由细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微控制器则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返回移动,以定位至对应所述影像的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适用于一摄像装置,对焦镜群设置于摄像装置的一镜头中,直流马达驱动镜头转动以使对焦镜群移动,而定位信号则为镜头转动时,摄像装置的一光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一光源读数。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还包含一变焦镜群,微控制器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变焦镜群移动,以进行一变焦动作。其中,微控制器控制直流马达分别驱动对焦镜群及变焦镜群,使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移动时,变焦镜群维持静止不动,而直流马达驱动变焦镜群移动时,对焦镜群维持静止不动。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又提出一种镜头致动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通过一影像传感组件传感一摄像目标的一影像,利用一微控制器接收所述影像,通过微控制器控制一直流马达驱动一对焦镜群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所述影像的一对比度,以及利用微控制器根据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对焦镜群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再提出一种镜头致动装置,适用于一摄像装置,其包含一影像传感组件、一变焦镜群、一对焦镜群、一直流马达及一微控制器。影像传感组件传感一摄像目标的一影像。变焦镜群设置于摄像装置的一镜头中,且位于影像传感组件与摄像目标间,以调整镜头的焦距,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远近。对焦镜群设置于摄像装置的镜头中,且位于变焦镜群与影像传感组件间,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直流马达分别驱动变焦镜群及对焦镜群进行移动。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影像传感组件以接收所述影像,并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变焦镜群进行移动,以改变所述影像成像的远近,以此完成一变焦动作。或微控制器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所述影像的一对比度,且微控制器根据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对焦镜群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I)此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主要是以单一的微控制器及直流马达来完成相机变焦及对焦的功能,不仅减少了镜头零件而降低了制造成本,还可有效地降低相机电池的电能消耗,以符合使用者使用相机的需要。(2)此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于对焦动作时,是利用微控制器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来回移动,以快速扫描及精细扫描的方式来回扫描以判断出影像的最大 对比值,不仅可精确的寻找出影像的对焦点位置,也不会延长对焦所需花费的时间。


图1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致动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镜头致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本发明将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事先申明。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主要是可利用单一直流马达来进行镜头变焦及对焦,可适用于数码相机、智慧型照相手机、单眼相机等摄像装置,但实际可运用的范畴不以摄像装置为限制。图1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镜头致动装置I包含对焦镜群11、影像传感组件12、一微控制器13及一直流马达14。影像传感组件12可为电荷稱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O))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等传感组件,可用以传感一摄像目标3的一影像31。微控制器13可为一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 MCU)等组件。微控制器13电性连接影像传感组件12,并用以控制直流马达14的作动。镜头致动装置I可设置于一摄像装置2中。对焦镜群11便可设置于摄像装置2的一镜头21中,而对焦镜群11的位置是介于影像传感组件12与摄像目标3之间,主要可用来变更影像31成像的对焦点。直流马达14则可用以驱动对焦镜群11。另外,摄像装置2还包含了一光接收器22。上述中,当微控制器13接收影像传感组件12所传感的影像31,并控制直流马达14驱动对焦镜群11来回移动以变更影像31成像的对焦点,以此来改变影像31的一对比度。在变更影像31成像的对比度的同时,微控制器13根据各对比度分别计算出一对比值。若直流马达14驱动对焦镜群11移动定位至对应影像31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便完成了对焦动作。更详细地来说,微控制器13先控制直流马达14驱动对焦镜群11往一方向移动以进行一粗略扫描动作。在对焦镜群11往所述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影像31的对比度将会改变,微控制器13便同时以一第一区间进行取样,并根据影像31于所述第一区间各间隔所对应的对比度计算出对比值。若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微控制器13便可判断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粗扫最大对比值。当微控制器13取得粗扫最大对比值或由粗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微控制器13便将控制直流马达14驱动对焦镜群11往相反方向移动以进行一精细扫描动作。在对焦镜群11往所述相反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微控制器13便同时以一第二区间进行取样,并根据影像31于所述第二区间各间隔所对应的对比度计算出对比值,且记录对应各对比值的一定位信号。若微控制器13以第二区间进行取样所得的对比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微控制器13便可判断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细扫最大对比值。由于对焦镜群11往所述相反方向移动时,微控制器13做精细扫描动作,因此微控制器13以第二区间进行取样的间隔小于第一区间,以为了取得更精确的最大对比值,故细扫最大对比值大于或等于粗扫最大对比值,而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便可视为上述所称的最大对比值。而当微控制器13取得细扫最大对比值或由细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微控制器13便将根据所记录的定位信号,控制直流马达14驱动对焦镜群11返回移动定位至对应影像31的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如此一来便完成了对焦动作。其中,直流马达14驱动镜头21转动,以致使对焦镜群11进行移动,而上所述的定位信号则为镜头21转动时,摄像装置2的光接收器22所接收到的一光源读数。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致动方法的流程图,其步骤流程如下:S21:通过一影像传感组件12传感一摄像目标3的一影像31。S22:利用一微控制器13接收所述影像31。S23:通过微控制器13控制一直流马达14驱动一对焦镜群11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31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所述影像31的一对比度。S24:利用微控制器13根据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对焦镜群11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31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图3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镜头致动装置100可适用于一摄像装置200中,摄像装置200包含了 一镜头201。镜头致动装置100包含了变焦镜群101、对焦镜群102、影像传感组件103、一微控制器104及一直流马达105,微控制器104电性连接影像传感组件103,可启动影像传感组件103对一摄像目标300进行传感,且微控制器104可用以控制直流马达105。直流马达105便用以驱动变焦镜群101及对焦镜群102。变焦镜群101及对焦镜群102同设于摄像装置200的镜头201中,且变焦镜群101设置于摄像目标300与影像传感组件103之间,而对焦镜群102又设于变焦镜群101与影像传感组件103之间。影像传感组件103用以传感摄像目标300,以将摄像目标300成像为一影像301。变焦镜群101可用以调整镜头201的焦距,以变更影像301成像的远近。对焦镜群102可用以变更影像301成像的对焦点。其中,直流马达105可分别驱动变焦镜群101及对焦镜群102进行移动,使得当变焦镜群101进行移动时,对焦镜群102维持不动,而当对焦镜群102进行移动时,变焦镜群101则维持不动。第二实施例中,当微控制器104接收由影像传感组件103所传感的影像301时,可控制直流马达105驱动变焦镜群101进行移动,以改变影像301成像的远近,以此完成一变焦动作。或微控制器104可控制直流马达105驱动对焦镜群102移动,以变更影像301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影像301的一对比度,而微控制器104也将根据各所变更的对比度来计算出一对比值。当微控制器104控制直流马达105驱动对焦镜群102来回地移动,使得对焦镜群102移动定位至对应于影像301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便可完成一对焦动作。图4、5及6为本发明的镜头致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第二示意图及第三示意图。此实施例中,镜头致动装置4包含了影像传感组件41、微控制器42、直流马达43、变焦镜群44及对焦镜群45。微控制器42电性连接影像传感组件41,且微控制器42可用以控制直流马达43驱动变焦镜群44及对焦镜群45进行移动。微控制器42还包含了影像处理单元421、控制单元422及计算单元423。影像处理单元421可用以读取并处理影像传感组件41所传感的一影像6。控制单元422可以控制直流马达43。计数单元423则可用以计数一 PI信号,此PI信号即如本发明所述的定位信号。镜头致动装置4可设置于如数码相机、单眼相机等的摄像装置5中,而变焦镜群44及对焦镜群45可设置于摄像装置5的一镜头51之中。而摄像装置5还包含了一光接收器52及光遮断器53。第三实施例中,当摄像装置5开机时,可先进行一 PI信号的定位。接着当使用者切换镜头51的对焦段时,控制单元422将控制直流马达43进行转动,以驱动变焦镜群44进行移动,且通过计数单元423计算PI信号以确认变焦位置后,完成变焦动作。当到达变焦位置后,影像处理单元421开始读取影像6并计算影像6目前的对比值,而控制单元422则驱动直流马达43驱动对焦镜群45来回移动以进行对比值的扫描,搜寻影像6的最大对比值,也就是对焦点,以定位出影像6的清晰位置后,完成对焦动作。其中,变焦镜群44及对焦镜群45在直流马达43的驱动下并不会同时移动,意即直流马达43在驱动变焦镜群44进行移动时,对焦镜群45为不动,而直流马达43在驱动对焦镜群45进行移动时,变焦镜群44则维持不动。第三实施例中,对焦动作主要由微控制器42控制直流马达43驱动对焦镜群45来回移动予以完成。配合图5及图6说明,微控制器42控制直流马达43驱动镜头51往左边转动,以使对焦镜群45先往一方向移动,以进行一粗略扫描。粗略扫描过程中,对焦镜群45往所述方向进行移动以变更影像6的对比度,而微控制器42将以第一区间的间隔进行定位信号(PI信号)的计数,并以各间隔所对应的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如图5的㈧所示。其中,定位信号主要为镜头51转动时,摄像装置5的光接收器52接收光遮断器53的LED灯531所发出的一光源读数。而第一区间便以两格LED灯531为间隔,微控制器42则以两格LED灯531的间隔所计数出的定位信号,来进行取样并计算对应的对比值。意即,每当直流马达43驱动镜头51以两格LED灯531的间隔(第一区间)转动,使对焦镜群45以所述方向移动,微控制器42便根据光接收器52所接收到的LED灯531的光源,计数一定位信号,再以所述第一区间的间隔计算出对应所述定位信号的位置的对比值,直到计算取得一粗扫最大对比值以完成粗略扫描动作。上述中,粗扫最大对比值的取得,当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微控制器42以递减前的最大数值判断得之。而当微控制器42取得粗扫最大对比值,或是对比值由粗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微控制器42便将控制直流马达43驱动镜头51往右边转动,以使对焦镜群45先往一相反方向移动,以进行一精细扫描。此时,对焦镜群45以所述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来变更影像6的对比度,而微控制器42将以所述第二区间的间隔进行定位信号的计数,并以各间隔所对应的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且微制控制器42还将各对比值所对应的定位信号记录下来,如图5的(B)所示。其中,第二区间以一格LED灯531为间隔,而微控制器42便以每格LED灯531的间隔进行对比值的计算,并记录起对应的定位信号,而当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由递减状态时,微控制器42便可判断出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细扫最大对比值。由于第二区间的间隔小于第一区间,因此细扫最大对比值势必大于或等于粗扫最大对比值。于此实施例中,细扫最大对比值等于粗扫最大对比值。上述中,由于在精细扫描中,微控制器42已将各对比值所对应的定位信号的计数记录下来,因此当微控制器42取得细扫最大对比值,或是对比值由细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微控制器42便将根据所记录的定位信号,控制直流马达43驱动镜头51再度往左边转动,以使对焦镜群45返回移动并定位至影像6的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如图5的(C)所示。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也就是影像6的最大对比值,如此,便完成了对焦动作。其中,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一区间及第二区间所采的间隔仅为一实施例,微控制器42也可以三格、四格等LED灯531的间隔进行对比值的计算,因此不应以本实施例所举实施例而有所限制。再者,直流马达43控制镜头51的转向也为一实施例,也可先控制镜头51先转向右边进行粗略扫描动作。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镜头致动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4,其步骤流程如下:S71:直流马达43驱动对焦镜群45往一方向移动,进行粗扫动作并计算影像6的对比值;S72:判断是否已超过一粗扫最大对比值并向下递减;S73:若是,直流马达43驱动对焦镜群45往一相反方向移动,进行细扫动作并计算影像6的对比值,且记录对应对比值的定位信号;S74:判断是否已超过一细扫最大对比值并向下递减;以及S75:若是,直流马达43根据定位信号驱动对焦镜群45返回移动至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以完成对焦动作。综合上述,本发明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可利用单一的直流马达来完成变焦及对焦功能,且利用来回扫描的方式来快速且精确的完成对焦动作,不仅可避免变焦及对焦需分别利用两颗马达来致动所导致相机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也可解决变焦及对焦同时利用单一步进马达来驱动所造成相机电池耗能较高的问题,可达成快速对焦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影像传感组件,传感一摄像目标的一影像; 一对焦镜群,位于所述影像传感组件与所述摄像目标间,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占.一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进行移动;以及 一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影像传感组件以接收所述影像,并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所述影像的一对比度,且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所述对焦镜群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马达先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一方向进行移动,且所述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一区间进行取样并计算所述影像的所述对比值,若所述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所述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粗扫最大对比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控制器取得所述粗扫最大对比值时,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一相反方向移动,且所述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二区间进行取样,以计算所述影像的所述对比值并记录对应所述对比值的一定位信号,若所述对比值的数值是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所述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细扫最大对比值,并以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为所述最大对比值;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小于所述第一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以所述第一区间进行取样,使所述对比值由所述粗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所述相反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控制器取得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时,所述微控制器则控制所述直流马达根据所记录的所述定位信号,驱动所述对焦镜群返回移动定位至对应所述影像的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以完成所述对焦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以所述第二区间进行取样,使所述对比值由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递减至一预定程度时,所述微控制器则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返回移动,以定位至对应所述影像的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摄像装置,所述对焦镜群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一镜头中,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转动以使所述对焦镜群移动,而所述定位信号则为所述镜头转动时,所述摄像装置的一光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一光源读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变焦镜群,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变焦镜群移动,以进行一变焦动作;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分别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及所述变焦镜群,使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移动时,所述变焦镜群维持静止不动,而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变焦镜群移动时,所述对焦镜群维持静止不动。
9.一种镜头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通过一影像传感组件传感一摄像目标的一影像; 利用一微控制器接收所述影像; 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控制一直流马达驱动一对焦镜群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所述影像的一对比度;以及 利用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所述对焦镜群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的一最大对比值的 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动作的过程中还包含下列步骤: 通过所述直流马达先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一方向进行移动;以及利用所述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一区间进行取样并计算所述影像的所述对比值,若所述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所述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粗扫最大对比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动作的过程中还包含下列步骤: 当所述微控制器取得所述粗扫最大对比值时,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一相反方向移动;以及 利用所述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二区间进行取样,以计算所述影像的所述对比值并记录对应所述对比值的一定位信号,若所述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所述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细扫最大对比值,并以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为所述最大对比值;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小于所述第一区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动作的过程中还包含下列步骤: 当所述微控制器取得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时,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根据所记录的所述定位信号,驱动所述对焦镜群返回移动定位至对应所述影像的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以完成所述对焦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摄像装置,还包含下列步骤: 将所述对焦镜群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一镜头中,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转动以使所述对焦镜群移动,而所述定位信号则为所述镜头转动时,所述摄像装置的一光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一光源读数。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利用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一变焦镜群移动,以进行一变焦动作;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分别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及所述变焦镜群,使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移动时,所述变焦镜群维持静止不动,而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变焦镜群移动时,所述对焦镜群维持静止不动。
15.一种镜头致动装置,适用于一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影像传感组件,传感一摄像目标的一影像; 一变焦镜群,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一镜头中,且位于所述影像传感组件与所述摄像目标间,以调整所述镜头的焦距,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远近; 一对焦镜群,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镜头中,且位于所述变焦镜群与所述影像传感组件间,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 一直流马达,分别驱动所述变焦镜群及所述对焦镜群进行移动;以及 一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影像传感组件以接收所述影像,并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变焦镜群进行移动,以改变所述影像成像的远近,以此完成一变焦动作,或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以此进而改变所述影像的一对比度,且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所述对焦镜群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马达先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一方向进行移动,且所述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一区间进行取样并计算所述影像的所述对比值,若所述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所述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粗扫最大对比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控制器取得所述粗扫最大对比值时,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对焦镜群往一相反方向移动,且所述微控制器同时以一第二区间进行取样,以计算所述影像的所述对比值并记录对应所述对比值的一定位信号,若所述对比值的数值由递增状态转换为递减状态时,所述微控制器以转换为递减状态前的最大数值为一细扫最大对比值,并以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为所述最大对比值; 其中,所述第二区间小于所述第一区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控制器取得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时,所述微控制器则控制所述直流马达根据所记录的所述定位信号,驱动所述对焦镜群返回移动定位至对应所述影像的所述细扫最大对比值的位置,以完成所述对焦动作。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转动以使所述对焦镜群移动,而所述定位信号则为所述镜头转动时,所述摄像装置的一光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一光源读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镜头致动装置包含一影像传感组件、一对焦镜群、一直流马达及一微控制器。影像传感组件传感一摄像目标的一影像。对焦镜群位于影像传感组件与摄像目标间,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进行移动。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影像传感组件以接收所述影像,并控制直流马达驱动对焦镜群移动以变更所述影像成像的对焦点,进而改变所述影像的一对比度,且微控制器根据对比度计算出一对比值。当对焦镜群定位至对应于所述影像的一最大对比值的位置时,则完成一对焦动作。本发明不仅可快速精确的找到影像的对焦点位置,而且可降低相机的成本。
文档编号G02B7/04GK103105660SQ2011103536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詹明山 申请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