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透光度控制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透光度控制元件搭配一曝光工艺用以使液晶显示装置中各液晶像素元件具有使部分波长的光反射并使部分波长的光通过的能力。
背景技术:
: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由于不需要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因此具有薄型化、低耗电等特点。其中,胆固醇液晶由于可以选择性地反射部分波长的入射光,同时又具有在不施加电压时呈现双稳态(bistablestate)的特性,故适合用在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且可进一步达到省电的效果。在目前常见的单层全彩胆固醇液晶显示器技术中,一般是利用喷墨印刷(inkjetprinting)或分道注入的方式将具有不同反射波长范围的非曝光型胆固醇液晶材料分别注入面板中。然而,由于喷墨印刷方式的设备成本偏高,且分道注入法的相关额外的面板切割工艺依然有许多困难需克服,因此也开发出利用曝光型胆固醇液晶材料搭配不同的紫外光曝光能量来制作单层全彩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利用曝光型胆固醇液晶材料搭配不同的紫外光曝光能量来制作单层全彩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的方法请参考图1A与图1B。如图1A与图1B所不,习知的单层全彩胆固醇液晶显不器500包括一第一基底510、一第二基底520、一第一电极530、一第二电极540、一粘着层580、多个间隔物570以及多个液晶像素兀件560。第一基底510具有一第一内表面511与一第一外表面512。第二基底520与第一基底510相对设置,且第二基底520具有一第二内表面521与一第二外表面522。第二内表面521与第一内表面511互相面对。第一电极530与第二电极540分别设置在第一内表面511与第二内表面521上。粘着层580是设置在第一电极530与第二电极540之间,用以粘合第一基底510与第二基底520。间隔物570是设置在第一电极530与粘着层580之间,用以形成多个流道571。将相同的胆固醇液晶单体以及其他材料例如染色材料或旋光剂等注入到各流道571中可形成多个液晶像素元件560。为了简化液晶像素元件560的材料注入的工艺,并使相邻的液晶像素元件560可具有不同的反射波长范围用以达到全彩显示的目的,习知的做法是全部先注入一已具有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产生反射能力的液晶材料,接着再对相邻的液晶像素元件560施加不同的曝光能量用以改变其对光线反射的特性。如图1A所不,可利用一第一光掩模591进行一第一曝光工艺593对部分的液晶像素兀件560施加一曝光能量。接着,如图1B所不,再利用一第二光掩模592进行一第二曝光工艺594,再对已受过第一曝光工艺593的部分液晶像素兀件560再施加另一曝光能量。通过第一曝光工艺593与第二曝光工艺594曝光能量的控制,即可使相邻的液晶像素元件560具有对光线可产生不同的反射波长范围的性质,进而可利用各相邻的液晶像素元件560进行混色用以达到全彩显示的目的。然而,上述的习知的单层全彩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由于需经过多次的曝光工艺,不仅使制作时间加长,且光掩模的需求也使成本提高。再者,由于曝光时光掩模与基底的距离以及基底的透光状况的差异易对曝光的光线产生影响而造成对曝光工艺调整的困难度增加,因此如何简化并改善上述工艺是目前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利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透光度控制元件并搭配一曝光工艺用以使各液晶像素元件具有可使不同波长范围的光反射的能力,而形成一反射式全彩显示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不装置,包括一第一基底、一第二基底、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多个透光度控制元件以及多个液晶像素元件。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内表面与一第一外表面。第二基底与第一基底相对设置。第二基底具有一第二内表面与一第二外表面,且第二内表面与第一内表面互相面对。第一电极是设置在第一基底的第一内表面上,且第二电极是设置在第二基底的第二内表面上。透光度控制元件是设置在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至少两透光度控制元件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lighttransmission)。液晶像素元件是设置在透光度控制元件与第二电极之间,且各液晶像素元件是与各透光度控制元件相对设置。对应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的液晶像素元件是用以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透光度控制元件取代习知技术中的光掩模来进行曝光工艺用以使各液晶像素元件可反射的光线的波长范围得以改变。同时通过各透光度控制元件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的设计,使得各液晶像素元件具有可形成不同颜色的反射光的能力,进而使液晶显示装置可提供全彩的显示效果。图1A与图1B绘示了习知的单层全彩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示意图。图4A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图4B绘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样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液晶显示装置110第一基底111第一内表面112第一外表面120第二基底121第二内表面122第二外表面130第一电极140第二电极150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1遮光图案151A第一遮光图案151B第二遮光图案151C第三遮光图案152曝光工艺160液晶像素元件160A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B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C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D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E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F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70间隔物171流道180粘着层190光吸收层200液晶显示装置201液晶显示装置300液晶显示装置400液晶显示装置500液晶显示装置510第一基底511第一内表面512第一外表面520第二基底521第二内表面522第二外表面530第一电极540第二电极560液晶像素元件570间隔物571流道580粘着层591第一光掩模592第二光掩模593第一曝光工艺594第二曝光工艺Hl厚度H2厚度H3厚度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2。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各图式仅为示意用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基底110、一第二基底120、一第一电极130、一第二电极140、多个透光度控制兀件150、多个液晶像素兀件160以及多个间隔物170。各液晶像素元件160是用以使部分波长的光反射以及使部分波长的光通过,而使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一反射式的显示效果。第一基底110具有一第一内表面111与一第一外表面112。第二基底120与第一基底110相对设置。第二基底120具有一第二内表面121与一第二外表面122,且第二内表面121是与第一内表面111互相面对。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底110与第二基底120可包括玻璃基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基底、聚苯醚讽(polyethersulfone,PES)基底或聚亚酰胺(polyimide,PI)基底,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选用其他适合材料的基底。此夕卜,第一电极130是设置在第一基底110的第一内表面111上,且第二电极140是设置在第二基底120的第二内表面1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30与第二电极14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0)、氧化招锋(aluminumzincoxide,ΑΖ0)、氧化锋(zincoxide,ZnO)以及氧化锡(tinoxide),但并不以此为限。透光度控制元件150是设置在第一基底110与第二基底1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度控制元件150优选是设置在第一电极130与第二电极140之间,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视需要将透光度控制元件15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与第一电极130之间用以降低液晶像素元件160的驱动电压。间隔物170是设置在第一电极130与第二电极140之间,用以形成多个流道171。在本实施例中,间隔物170可包括环氧化物(epoxy)材料、压克力(acrylic)材料或其他适合的介质材料,而间隔物170的形成方式可包括印刷工艺、曝光显影工艺或其他适合的制作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各间隔物170的优选高度大体上是小于或等于30微米(micrometers),用以控制各流道171的空间高度大小,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是设置在各流道171之中,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使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部分设置在间隔物170与第一电极130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lighttransmission)。液晶像素元件160是设置在透光度控制元件150与第二电极140之间,且各液晶像素元件160与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相对设置。对应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液晶像素元件160是用以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进一步说,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包括至少一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至少一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以及至少一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液晶像素元件160包括至少一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A、至少一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B以及至少一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C分别对应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分别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而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A、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B以及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C是分别用以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但请注意本发明并不以上述状况为限而可视需要调整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光穿透率变化与搭配,例如也可采用两种或四种以上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用以获得所需的可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的液晶像素元件160。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液晶像素元件160的材料可包括液晶单体、染色材料、旋光剂或高分子混合物,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液晶单体可包括向列型液晶、胆固醇液晶或其他具有可将部分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特性的液晶材料。此外,上述的旋光剂可包括氰基(Cyano)系列旋光剂、胆固醇壬酸酯(cholesterylnonanoate)旋光剂、非消旋性(nonracemic)旋光剂、大分子螺旋性(macromolecuIarhelicity)旋光剂、偶氮苯(azobenzenes)旋光剂、ZLI系列旋光剂、联二萘(binaphthalene)旋光剂、二极性(dipolar)旋光剂、SPE系列旋光剂或其他适合的旋光剂。上述的高分子混合物可具有光固化特性或热固化特性,而高分子混合物的成分可包括单官能基分子单体、多官能基分子单体、单官能基寡聚合物、多官能基寡聚合物、起始剂、硬化剂或其他适合的材料用以使高分子混合物具有光固化特性或热固化特性。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液晶像素元件160是设置在各流道171之中,也就是说各间隔物170是设置在相邻的两液晶像素元件160之间。换句话说,本实施例是通过在各流道171中灌入相同的用以形成液晶像素元件160所需的材料,用以在流道171中形成液晶像素元件160,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利用其他制作方式例如分别在各流道171中灌入不同成分的材料来形成液晶像素元件160。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100可还包括一粘着层180,设置在第二电极140与液晶像素元件160之间,用以粘合第一基底110与第二基底120。粘着层180可包括环氧化物Gpoxy)材料、压克力(aerylie)材料或其他适合的具有粘着性的透明材料。请参考图3。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通过透光度控制元件150配合一曝光工艺152来使各液晶像素元件160可反射的光线的波长范围得以改变。进一步说,对液晶像素元件160施加不同能量的光线照射后会使液晶像素元件160可反射的光线的波长范围有所改变,因此当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与相邻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时,其对应的相邻两液晶像素元件160经过曝光工艺152后可具有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本实施例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设计,可仅需一次的曝光工艺152即可使各液晶像素元件160具有可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能力。因此本发明除了简化了工艺步骤外也同时节省了光掩模的费用,故可有效地达到成本降低的效果。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透光度控制元件150也可避免在曝光时因为光掩模与基底的距离以及基底的透光状况的差异对曝光的光线产生影响,故也有助曝光工艺152的成功率,减少为调整曝光工艺152所需付出的资源。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包括一遮光图案151,而用以形成遮光图案151的材料可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通过各遮光图案151的图形变化即可控制对应的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光穿透率。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是分别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而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包括一第一遮光图案151A,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包括一第二遮光图案151B,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包括一第三遮光图案151C。第一遮光图案151A、第二遮光图案151B以及第三遮光图案151C彼此不相同用以分别使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光穿透率大于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与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的光穿透率,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的光穿透率大于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的光穿透率,而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的光穿透率大体上为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调整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穿透率大小与搭配方式。通过上述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设置,经过曝光工艺152后可使对应的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A、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B以及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C具有可使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能力。举例来说,当灌入各流道171中形成液晶像素元件160的材料原本即具有可对一波长范围例如蓝色可见光波长范围反射的能力,通过第一遮光图案151A、第二遮光图案151B与第三遮光图案151C不同的设计,可使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C分别具有较高的光穿透率、较低的光穿透率以及大体上完全不透光等不同特性。因此,经过曝光工艺152之后,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A、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B以及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C可分别具有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例如红色可见光、绿色可见光以及蓝色可见光反射的能力。换句话说,本发明可依据液晶像素元件160的成分特性来调整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光穿透率状况,再搭配曝光工艺152的能量大小调整,即可有效地利用较简化的曝光工艺使各液晶像素元件160具有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能力,进而达到全彩反射式的显示效果。请参考图4A与图4B,并请一并参考图2。图4A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图4B绘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样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如图4A所示,第一遮光图案151A与第二遮光图案151B可为多个条状图案,通过各条状图案的宽度或间距的调整即可使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与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弹性地调整各遮光图案151的形状用以形成所需的光穿透率。举例来说,本发明也可通过各具有不同总面积的遮光图案,使得各透光度控制元件可使光线穿透的面积大小不同,进而使得各透光度控制元件可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此外,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样态中,第一遮光图案151A与第二遮光图案151B可为多个块状图案,通过各块状图案的面积大小与间距的调整即可使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A与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B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下文将针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实施样态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处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的部分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用以方便在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请参考图5。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0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包括一光吸收材料,通过对光吸收材料浓度的调整来形成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进而可搭配曝光工艺来使各液晶像素元件160具有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能力。进一步说,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包括至少一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至少一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以及至少一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液晶像素元件160包括至少一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D、至少一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E以及至少一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F分别对应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的光吸收材料的浓度彼此相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的光吸收材料的浓度大体上小于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的光吸收材料的浓度,而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的光吸收材料的浓度大体上大于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的光吸收材料的浓度,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上述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设置,经过曝光工艺152后可使对应的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D、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E以及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F具有可使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用以形成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材料可包括铬(chromium)、氧化络(chromiumoxide,CrOx)、娃化钥(molybdenumsilicon,MoSi)或其他具有阻挡光线性质的材料。通过上述材料成分比例的调整可调整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到所需的光穿透率。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0除了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与材料特性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请参考图6。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1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以及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的光吸收材料的浓度彼此相同,通过对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厚度的调整来形成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进一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具有一厚度H1、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具有一厚度H2,而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具有一厚度H3。通过使厚度H1、厚度H2、厚度H3彼此相异的设计,例如使厚度Hl小于厚度H2以及使厚度H2小于厚度H3,可使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150D的光穿透率大于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的光穿透率,且使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150E的光穿透率大于第三透光度控制元件150F的光穿透率。通过上述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150的设置,经过曝光工艺152后可使对应的第一液晶像素元件160D、第二液晶像素元件160E以及第三液晶像素元件160F具有可使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的能力。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1除了透光度控制元件150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与材料特性与上述第二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请参考图7。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0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间隔物170可包括一粘着性材料,用以黏合第一基底110与第二基底120。因此,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0可节省粘着层的设置,达到结构以及制造方法简化的效果。此夕卜,本实施例的其余各部件的特征与材料特性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在此并不再赘述。请参考图8。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00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液晶显不装置400进一步包括一光吸收层190,设置在第一基底110的第一外表面112上。本实施例的光吸收层190可用以吸收穿过各液晶像素元件160的光线,避免上述光线影响到各液晶像素元件160形成的反射显示效果,因此可提高液晶显示装置400的显示质量。除了光吸收层190外,本实施例的其余各部件的特征与材料特性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在此并不再赘述。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利用设置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并搭配一曝光工艺用以使各液晶像素元件具有可形成不同颜色的反射光的能力,用以达到全彩的反射式显示效果。而将透光度控制元件直接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除可节省一般光掩模的成本,也可简化曝光工艺与改善曝光效果,进而达到成本降低与质量提高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内表面与一第一外表面;一第二基底,与该第一基底相对设置,且该第二基底具有一第二内表面与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二内表面与该第一内表面互相面对;一第一电极,设置在该第一基底的该第一内表面上;一第二电极,设置在该第二基底的该第二内表面上;多个透光度控制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基底与该第二基底之间,其中至少两该些透光度控制元件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以及多个液晶像素元件,设置在该多个透光度控制元件与该第二电极之间,各该液晶像素元件与各该透光度控制元件相对设置,其中对应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该多个透光度控制元件的该多个液晶像素元件是用以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透光度控制元件的光穿透率大体上为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透光度控制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遮光度控制元件,该多个液晶像素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液晶像素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液晶像素元件,该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与该第一液晶像素元件对应,且该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与该第二液晶像素元件对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的光穿透率与该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的光穿透率不相同,且该第一液晶像素元件与该第二液晶像素元件是用以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透光度控制元件包括一遮光图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具有一第一遮光图案,该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具有一第二遮光图案,且该第一遮光图案与该第二遮光图案不相同。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透光度控制元件包括一光吸收材料。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的该光吸收材料的一浓度与该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的该光吸收材料的一浓度不相同。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光度控制元件的一厚度与该第二透光度控制元件的一厚度不相同。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吸收层,设置在该第一基底的该第一外表面上。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间隔物,设置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且各该间隔物是设置在相邻的该两液晶像素元件之间。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粘着层,设置在该第二电极与该多个液晶像素元件之间。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液晶像素元件包括液晶单体、染色材料、旋光剂或高分子混合物。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单体包括向列型液晶或胆固醇液晶。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底、一第二基底、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多个透光度控制元件以及多个液晶像素元件。第二基底与第一基底相对设置。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上。透光度控制元件设置在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至少两透光度控制元件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各液晶像素元件与各透光度控制元件相对设置。对应具有不同光穿透率的透光度控制元件的液晶像素元件是用以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文档编号G02F1/1343GK103105705SQ2011103618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发明者江显伟,吴冠贤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