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79659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板及其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适用于液晶面板,用以减少阵列基板使用的源极驱动组件,以降低液晶面板的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低辐射、体积小及低耗能等优点,因此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器,广泛地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面电视,或行动电话等
信息产品上。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100的驱动电路示意图。液晶面板包括若干扫描线(η条扫描线)10 以及若干数据线CBm条扫描线)102d,若干扫描线10 以及若干数据线102d互相交错,以形成若干画素单元104,每一画素单元包括三个次画素区106, 每一交错处的次画素区106设有一薄膜晶体管108以及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108的画素电极110。上述液晶面板100的分辨率为mXn,当通过单一栅极进行驱动时,栅极的扇出 (fanout)数目与源极的扇出数目分别为η与3m(以RGB三原色为例),其为η条扫描线以及:3m条数据线的数量。若是每一栅极驱动组件的信道(channel)数目以及每一源级驱动组件的信道(channel)数目分别为a与b,则所述液晶面板需要n/a颗的栅极驱动组件以及3m/b颗的源级驱动组件,其中”/”表示除法(division)。当液晶面板100的分辨率越高时,栅极的扇出(fanout)数目与源极的扇出数目需要越多,栅极驱动组件与源级驱动组件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由于源级驱动组件的价格高于栅极驱动组件,故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连接数据线的源级驱动组件数量也会大幅增加,以致于无法降低液晶面板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新式的阵列基板,以解决上述液晶面板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有监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以解决液晶面板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用于液晶面板,所述阵列基板设有栅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源极驱动器;若干画素区域,形成矩阵方式的行列配置,每一画素区域设有一条次要数据线以及两条扫描线;以及切换器,通过若干主要数据线耦接所述源极驱动器,并且所述切换器通过若干次要数据线耦接所述若干画素区域,其中一条主要数据线通过所述切换器以相对应于一画素区域的一条次要数据线与相邻另一画素区域的另一条次要数据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器设有多对选择器,每一对选择器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设有第一源级、第一汲极以及第一栅极,所述第一源级耦接一条主要数据线,所述第一汲级耦接所述次要数据线,第一切换信号用以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次要数据线;以及第二控制晶体管,设有第二源级、第二汲极以及第二栅极,所述第二源级耦接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主要数据线,所述第二汲级耦接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第二切换信号用以触发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所述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的相位相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要数据线通过所述切换器以相对应于所述画素区域的一条奇数次要数据线与相邻另一画素区域的另一条偶数次要数据线。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用于液晶面板,所述阵列基板设有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以及以矩阵方式的行列配置的若干画素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所述源极驱动器产生行数据信号并且经由若干主要数据线输出所述行数据信号至切换器;(b)所述切换器施加第一切换信号至所述若干画素区域,以选择若干奇数行画素区域,使所述切换器经由若干奇数次要数据线相对应传送所述行数据信号至所述若干奇数行画素区域;(c)所述栅极驱动器产生第一列扫描信号并且输出所述第一列扫信号至一列画素区域,以开启所述列画素区域的若干奇数画素区域,使所述行数据信号同时传送至所述列画素区域的所述若干奇数画素区域;(d)所述切换器施加第二切换信号至所述若干画素区域,以选择若干偶数行画素区域,使所述切换器经由若干偶数次要数据线相对应传送所述行数据信号至所述若干偶数行画素区域,其中每一主要数据线通过所述切换器相对应于每一奇数次要数据线与每一偶数次要数据线;以及(e)所述栅极驱动器产生第二列扫描信号并且输出所述第二列扫信号至所述列画素区域,以开启所述列画素区域的若干偶数画素区域,使所述行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列画素区域的所述若干偶数画素区域。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器设有多对选择器,每一对选择器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二控制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次要数据线,所述第二切换信号触发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所述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的相位相反,使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致能时,第二控制晶体管禁能,或是使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禁能时,第二控制晶体管致能。在一实施例中,每一画素区域包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耦接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的一画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耦接一条扫描线,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切换信号致能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时,所述两条扫描线其中一条扫描线开启一画素区域的薄膜晶体管,使所述数据信号对一画素电极充电,当第二切换信号致能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时,所述两条扫描线其中另一条扫描线开启另一画素区域的另一薄膜晶体管,使所述数据信号对另一画素电极充电。本发明的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可解决液晶面板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图1 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示意图。图2 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的电路示意图。图3 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 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的驱动时序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实施例中的各组件的配置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揭示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不同的图式中,相同的组件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参考图2,其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200的电路示意图。阵列基板200用于液晶面板,所述阵列基板200设有栅极驱动器202g、源极驱动器20 、若干画素区域204以及切换器206。若干画素区域204形成矩阵方式的行列配置,每一画素区域204设有一条次要数据线208d2以及两条扫描线210sc。切换器206通过若干主要数据线208dl耦接所述源极驱动器20 ,并且所述切换器206通过若干次要数据线208d2耦接所述若干画素区域204,其中一条主要数据线208dl通过所述切换器206以相对应于一画素区域204的一条次要数据线208d2与相邻另一画素区域204的另一条次要数据线208d2。如图1所示,若干画素区域204形成mXn矩阵方式的行(m,column)与列(n,row) 配置,包括m条次要数据线208d2 (DLl DLm)以及2η条扫描线(GLl GL2n),切换器206 通过(m/2)条主要数据线208dl耦接所述源极驱动器20 ,并且所述切换器206通过m条次要数据线208d2耦接所述(mXn)个画素区域。例如一条主要数据线208dl (DLl)通过切换器206输出数据信号至两个相邻列的画素区域204(P11、P21)的次要数据线208d2(DLl、 DL2)。换言之,所述主要数据线208dl通过所述切换器206以相对应于所述画素区域204的一条奇数次要数据线208d2与相邻另一画素区域204的另一条偶数次要数据线208d2。每个画素区域可分别为RGB三原色,例如是红色(red,R)次画素、绿色(green,G)次画素或是蓝色(blue,B)次画素,此时m条次要数据线208d2增加为:3m条次要数据线208d2,如图2 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器206设有多对选择器206a,每一对选择器206a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214以及第二控制晶体管216。第一控制晶体管214,设有第一源级、第一汲极以及第一栅极,所述第一源级耦接一条主要数据线208dl,所述第一汲级214d耦接所述次要数据线208d2,第一切换信号DO用以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214的第一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208dl的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次要数据线208dl。第二控制晶体管216设有第二源级、第二汲极以及第二栅极,所述第二源级耦接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主要数据线208dl, 所述第二汲级耦接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208d2,第二切换信号DE用以触发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216的第二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208dl的所述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208d2。换言之,每一对选择器206a使用晶体管作为开关组件,以控制奇数条次要数据线 208d2以及偶数条次要数据线208d2的输入。同时搭配次要数据线208d2输入的数据信号的时序,每一列(排)画素区域204均由两条扫描线210sc进行驱动。
使用上述阵列基板200的液晶面板的分辨率为mXn,当通过双栅极进行驱动时, 栅极的扇出(fanout)数目与源极的扇出数目分别为2η与(3/2) *m,其为2η条扫描线以及 (3/2) *m条数据线的数量。若是每一栅极驱动组件的信道(channel)数目以及每一源级驱动组件的信道(channel)数目分别为a与b,则所述液晶面板需要(2*n)/a颗的栅极驱动组件以及(3/2) *m/b颗的源级驱动组件,其中”/”表示除法(division)。当液晶面板的分辨率越高时,虽然栅极的扇出(fanout)数目较高,但是源极驱动器20 的扇出数目减少一半,源级驱动组件数量也随之降低。然而,由于源级驱动组件的价格高于栅极驱动组件,故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连接数据线的源级驱动组件数量也会大幅减少,有效降低液晶面板的生产成本。参考图3,其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200的驱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并且一并参考图2。本发明之驱动方法,用于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200,所述阵列基板设有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以及以矩阵方式的行列配置的若干画素区域20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S300中,所述源极驱动器20 产生行数据信号并且经由若干主要数据线 208d2输出所述行数据信号至切换器206。 在步骤S302中,所述切换器206施加第一切换信号至所述若干画素区域204,以选择若干奇数行画素区域2(Mc,使所述切换器206经由若干奇数次要数据线208dl相对应传送所述行数据信号至所述若干奇数行画素区域204 ;在步骤S304中,所述栅极驱动器202g产生第一列扫描信号并且输出所述第一列扫信号至一列画素区域204r,以开启所述列画素区域204r的若干奇数画素区域204,使所述行数据信号同时传送至所述列画素区域204r的所述若干奇数画素区域204。在步骤S306中,所述切换器206施加第二切换信号至所述若干画素区域204,以选择若干偶数行画素区域2(Mc,使所述切换器206经由若干偶数次要数据线208d2相对应传送所述行数据信号至所述若干偶数行画素区域2(Mc,其中每一主要数据线208dl通过所述切换器206相对应于每一奇数次要数据线208d2与每一偶数次要数据线208d2。在步骤S308中,所述栅极驱动器202g产生第二列扫描信号并且输出所述第二列扫信号至所述列画素区域204r,以开启所述列画素区域204r的若干偶数画素区域204,使所述行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列画素区域204r的所述若干偶数画素区域204。所述切换器206设有多对选择器206a,每一对选择器206a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 214以及第二控制晶体管216,所述第一切换信号DO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214的第一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208dl的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次要数据线208d2,所述第二切换信号DE触发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216的第二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208dl的所述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208dl。所述第一切换信号DO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DE的相位相反,使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214致能(enable)(例如高电位水平)时,第二控制晶体管216禁能(disable)(例如低电位水平),或是使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214禁能时,第二控制晶体管216致能,如图4所示,第一切换信号DO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DE形成180度的相反相位,其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信号振幅。每一画素区域204包括一薄膜晶体管218以及耦接接所述薄膜晶体管218的汲极D的一画素电极220,所述薄膜晶体管218的源极耦接一条扫描线210sc,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切换信号DO致能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214时,所述两条扫描线210sc其中一条扫描线开启一画素区域204的薄膜晶体管218,使所述数据信号对一画素电极220充电,当第二切换信号DE致能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216时,所述两条扫描线210sc其中另一条扫描线210sc 开启另一画素区域204的另一薄膜晶体管218,使所述数据信号对另一画素电极220充电。使用上述之驱动方法时,即使栅极的扇出(fanout)数目较高,但是源极驱动器 20 的扇出数目减少一半,源级驱动组件数量也随之降低。然而,由于源级驱动组件的价格高于栅极驱动组件,故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连接数据线的源级驱动组件数量也会大幅减少, 有效降低液晶面板的生产成本。根据上述,本发明的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通过减少主要数据线与次要数据线的配对,使源极驱动器的扇出数目有效降低,以解决液晶面板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虽然本发明已用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阵列基板,用于液晶面板,所述阵列基板设有栅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源极驱动器;若干画素区域,形成矩阵方式的行列配置,每一画素区域设有一条次要数据线以及两条扫描线;以及切换器,通过若干主要数据线耦接所述源极驱动器,并且所述切换器通过若干次要数据线耦接所述若干画素区域,其中一条主要数据线通过所述切换器以相对应于一画素区域的一条次要数据线与相邻另一画素区域的另一条次要数据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器设有多对选择器,每一对选择器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设有第一源级、第一汲极以及第一栅极,所述第一源级耦接一条主要数据线,所述第一汲级耦接所述次要数据线,第一切换信号用以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次要数据线;以及第二控制晶体管,设有第二源级、第二汲极以及第二栅极,所述第二源级耦接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主要数据线,所述第二汲级耦接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第二切换信号用以触发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所述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的相位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数据线通过所述切换器以相对应于所述画素区域的一条奇数次要数据线与相邻另一画素区域的另一条偶数次要数据线。
5.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用于液晶面板,所述阵列基板设有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以及以矩阵方式的行列配置的若干画素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所述源极驱动器产生行数据信号并且经由若干主要数据线输出所述行数据信号至切换器;(b)所述切换器施加第一切换信号至所述若干画素区域,以选择若干奇数行画素区域, 使所述切换器经由若干奇数次要数据线相对应传送所述行数据信号至所述若干奇数行画素区域;(c)所述栅极驱动器产生第一列扫描信号并且输出所述第一列扫信号至一列画素区域,以开启所述列画素区域的若干奇数画素区域,使所述行数据信号同时传送至所述列画素区域的所述若干奇数画素区域;(d)所述切换器施加第二切换信号至所述若干画素区域,以选择若干偶数行画素区域, 使所述切换器经由若干偶数次要数据线相对应传送所述行数据信号至所述若干偶数行画素区域,其中每一主要数据线通过所述切换器相对应于每一奇数次要数据线与每一偶数次要数据线;以及(e)所述栅极驱动器产生第二列扫描信号并且输出所述第二列扫信号至所述列画素区域,以开启所述列画素区域的若干偶数画素区域,使所述行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列画素区域的所述若干偶数画素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方法,所述切换器设有多对选择器,每一对选择器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一控制晶体管,设有第一源级、第一汲极以及第一栅极,第二控制晶体管设有第二源级、第二汲极以及第二栅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次要数据线,所述第二切换信号触发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使所述主要数据线的所述数据信号传送至所述另一次要数据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的相位相反,使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致能时,第二控制晶体管禁能,或是使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禁能时,第二控制晶体管致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每一画素区域包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耦接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的一画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耦接一条扫描线,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切换信号致能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时,所述两条扫描线其中一条扫描线开启一画素区域的薄膜晶体管,使所述数据信号对一画素电极充电,当第二切换信号致能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时,所述两条扫描线其中另一条扫描线开启另一画素区域的另一薄膜晶体管,使所述数据信号对另一画素电极充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设有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若干画素区域以及切换器。若干画素区域形成矩阵方式的行列配置,每一画素区域设有一条次要数据线以及两条扫描线。切换器通过若干主要数据线耦接所述源极驱动器,并且所述切换器通过若干次要数据线耦接所述若干画素区域,其中一条主要数据线通过所述切换器以相对应于一画素区域的一条次要数据线与相邻另一画素区域的另一条次要数据线。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2495503SQ20111037332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蒙, 王金杰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