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34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搭载的带电以及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对在感光体的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影,从显影装置供给作为显影剂的成分的调色剂而显影,从而形成作为可视像的调色剂像,进一步,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作为转印介质的记录纸等,对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从而形成坚固的记录图像。近年来,随着彩色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普及,在利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要求小型化/低廉化。从这样的状况出发,作为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搭载的显影装置,大多使用结构简单且可进行小型化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影方式。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通过单工程显影而形成全色图像的彩色电子照相影像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彩色电子照相影像装置具备的显影单元中,搬运显影单元内的调色剂的、作为网状的带的输送装置是由摩擦装置的两个板所夹持的结构。因此,通过输送装置搬运而来的调色剂与摩擦装置的两个板接触,通过摩擦而带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公 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0-069142号公报(1998年3月10日公开),,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中,若在两个板的狭小的间隔中重复摩擦,则通过对调色剂施加的压力,调色剂逐渐劣化,调色剂的流动性恶化,所以增加不对显影产生贡献的滞留调色剂。此外,调色剂容易凝聚,调色剂的带电量不稳定。因此,存在不能稳定画质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对调色剂施加的压力,从而提高画质的稳定化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支撑体;带电部,具有在内部具备放电电极的充电器外壳,通过对该放电电极以及充电器外壳施加电压,使所述像支撑体的表面带电;曝光部,对成为了带电状态的所述像支撑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显影部,具有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用于对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所述像支撑体供给的调色剂;以及显影剂限制部,限制所述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与所述充电器外壳电连接。根据上述结构,对通过对放电电极以及充电器外壳施加电压而成为了带电状态的像支撑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并且由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用于对形成了静电潜影的像支撑体供给的调色剂,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被显影剂限制部所限制。此外,由于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与所述充电器外壳电连接,所以若对放电电极以及充电器外壳施加电压,则在充电器外壳中流过的电流还传递到显影剂限制部。由于为了限制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显影剂限制部与显影剂支撑体上的调色剂接触,所以能够对显影剂支撑体上的调色剂注入电荷。因此,通过从充电器外壳传递到显影剂限制部的电流,能够使显影剂支撑体上的调色剂带电。因此,由于带电部使显影剂支撑体上的调色剂与像支撑体一同带电,所以能够进行有效率的带电。此外,由于带电部能够使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充分带电,所以显影剂限制部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对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提供大的摩擦力而使其带电。因此,能够抑制调色剂的劣化,所以能够提高画质的稳定化。因此,能够提供能够减轻对调色剂施加的压力,从而提高画质的稳定化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起到能够将调色剂的状态保持良好且使调色剂的带电量稳定化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以往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的概略结构与带电充电器单元一同表示的剖视图。图4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充电器单元的结构与显影辊一同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带电充电器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不栅格(grid)金属板的表面的一例的放大图。图7是将第2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充电器单元与显影辊一同表示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充电器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表示使显影辊上的调色剂带电时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图10是表示针状电极的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针状电极的针部的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个部件标注同一个标号。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是相同的。因此,不重复关于它们的详细的说明。<第I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印刷模式而具有复印模式(复写模式)、打印机模式以及传真模式,通过控制部选择与未图示的操作部中的操作、来自个人计算机等外部主机装置的印刷作业的接收对应的印刷模式。这里,说明在印刷模式中的复印模式。在复印模式中,若用户在原稿读取部(未图示)的压板玻璃(未图示)上放置原稿,输入了在装置的外部包装前面部配置的操作面板(未图示)上的条件输入键(印刷张数/印刷倍率等)之后,操作操作面板的开始键,则复印动作开始。
另一方面,在原稿读取部中,复印灯(未图示)点亮,通过复印灯而对原稿照射的照射光成为包括原稿的图像信息的反射光(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该反射光通过从在复印灯单元中设置的反射镜(未图示)、光学透镜(未图示)输入到CXD (未图示),从而被读取。这样被读取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未图示的CXD电路,光的图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基于该图像信息信号而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图像处理。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感光体带(像支撑体)30、从动辊21、驱动辊23、4个图像形成站40-n (n: f 4)、转印单元(转印部)36、清洁单元37、定影装置(定影部)38。驱动辊23以及从动辊21配置在感光体带30的内侧,将感光体带30张紧架设。感光体带30与驱动辊23基于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的驱动而连动,并旋转驱动。4个图像形成站40-n分别隔着预定的间隔,与感光体带30相对地配置,且使用相互不同的颜色的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像。具体地说,使用青(C)、品红(M)、黄(Y)以及黑(K)的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像。图像形成站40-n包括带电充电器单元(带电部)34_n、激光扫描仪单元(曝光部)33-n、显影装置(显影部)35-n。另外,4个图像形成站40_n除了形成调色剂像的颜色不同的点以及各自的配置位置不同的点之外,结构以及功能相同,所以这里以图像形成站40-1为例进行说明。带电充电器单元34-1通过放电而使感光体带30的表面带预定的电位。激光扫描仪单元33-1比带电充电器单元34-1还配置在感光体带30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此外,激光扫描仪单元33-1包括激光射出部、反射镜等、对从激光射出部射出的激光束进行扫描的多面反射镜、用于将通过多面反射镜反射的激光导入感光体带30的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作为激光扫描仪单元33-1,除此之外,还能够采用使用将发光元件以阵列状排列的、例如EL或LED写入头的方法。此外,激光扫描仪单元33-1根据从CXD电路输入的图像信息信号,对感光体带30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体带30的表面形成与图像信息信号对应的静电潜影。显影装置35-1比激光扫描仪单元33-1还配置在感光体带30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侦牝通过调色剂而使在感光体带30的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影显著化。转印单元36与感光体带30的内侧的驱动辊23相对而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高压电源而施加高电压。转印单元36在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位置中,在未图示的定位辊按定时搬运而来的纸张(记录介质)P上,转印感光体带30上的调色剂像。清洁单元37对感光体带30配置在与4个图像形成站40_n相反的位置,将在显影/图像转印之后的感光体带30的表面残留的调色剂通过清洁刀片刮下来而除去,并回收被除去的调色剂。定影装置38包括加热辊以及加压辊,加热辊以及加压辊夹着纸张而旋转。此外,加热辊被控制成为预定的定影温度。定影装置38通过将由感光体带30搬运的、转印之后的纸张P夹在加热辊以及加压辊之间旋转,从而使在纸张P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定影。定影了调色剂像的纸张P通过排纸辊(未图示)对排纸托盘(未图示)排出。图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的概略结构与带电充电器单元一同表示的剖视图。图4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充电器单元的结构与显影辊一同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3、4所示,显影装置35-n包括支撑显影剂的显影辊(显影剂支撑体)62、调色剂供给辊66、收纳显影剂的显影槽61、在显影槽61中对显影剂60进行搅拌以及搬运的多个搅拌搬运部件63飞5。显影槽61例如由硬质的合成树脂等构成,是外观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部件。在显影槽61中收纳了显影剂60。显影剂60是例如非磁性的单成分显影剂。第1、第2搅拌搬运部件65、63对在显影槽61内的显影剂60进行搅拌以及搬运。具体地说,第1、第2搅拌搬运部件65、63通过在旋转轴的周围设置的叶片与旋转轴的驱动连动地旋转,从而对显影槽61内的显影剂60进行搅拌以及搬运。第1、第2搅拌搬运部件65,63具有的叶片为例如薄的树脂性质,尤其优选为PET材质。第3搅拌搬运部件64是螺旋状的旋转部件,主要对轴方向的调色剂进行搅拌以及搬运。旋转部件的材质为例如硬质的合成树脂材质。在第2搅拌搬运部件63与调色剂供给辊66之间,设置了中间壁部件80。中间壁部件80为例如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平板状的部件,一侧向显影槽61的长度方向延伸,另一侧被设置为从显影槽61的底部站起。此外,中间壁部件80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开口孔81,在显影槽61内形成从第2搅拌搬运部件63向调色剂供给辊66的显影剂的流向。调色剂供给辊66是在金属芯的周围设置了圆筒状的多孔性弹性部件的辊。多孔性弹性部件为例如发泡聚氨酯等。调色剂供给辊66通过使调色剂吸附到多孔性弹性部件的孔部并对显影辊62进行滑动摩擦,从而对显影辊62供给调色剂。由此,在显影辊62上被供给一定量的显影剂60。此外,在显影之后,调色剂供给辊66还起到对在显影辊62上残留的多余的调色剂层进行清洁的作用。显影辊62是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件而围绕轴心进行旋转驱动的铝材质的辊。显影辊62面对感光体带30,配置为与感光体带30的间隙成为一定,由显影槽61主体的框架部(未图示)所支撑。显影辊62在其表面支撑从调色剂供给辊66供给的显影剂60,并对感光体带30供给在表面支撑的显影剂60。带电充电器单元34-n设置在显影槽61的上方,具体地说,设置在显影辊62的上方。带电充电器单元34-n采用使用了电晕带电的非接触方式,且具有与显影剂限制单元70成为了一体的导电性的充电器外壳39、被施加高电压的充电器线(放电电极)34b。充电器线34b设置在充电器外壳39内,从而被屏蔽。充电器外壳39的包围充电器线34b的部分为中空的棱柱形状,且在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侧面配置了栅格金属板34c。栅格金属板34c是具有多个开口的导电性的网状部件。作为开口的形状,有缝隙或多角形等。此外,在充电器外壳39中,上表面、与栅格金属板34c相对的侧面、以及与显影辊62相对的下表面由没有形成栅格的金属板34a、34d构成。这些金属板34a、34d以及栅格金属板34c通过充电器线34b而被施加小的电压。由此,从充电器线34b对金属板34a、34d以及栅格金属板34c产生放电。因此,能够使与栅格金属板34c相对的感光体带30带电。此外,由于显影剂限制单元70与充电器外壳39成为一体而电连接,所以能够将在充电器外壳39中流过的电流传递到显影剂限制单元70。此外,充电器外壳39被设置为充电器线34b经由栅格金属板34c与感光体带30相对。充电器线34b将与感光体带30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轴方向而设置。
与显影棍62相对的下表面的金属板34d的一部分向显影棍62延伸,该延伸的部分相当于显影剂限制单元70。显影剂限制单元70具有刮刀金属板68以及显影剂限制部件67。刮刀金属板68为具有薄、弹性的金属板,具有与显影辊62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此外,刮刀金属板68将接近金属板34d的部分作为面的上部,从面的中部向下部接近显影辊62,且与显影辊62相对。显影剂限制部件67在从刮刀金属板68的面的中部到下部之间固定,沿着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为大致长方形。此外,显影剂限制部件67在显影辊62的接触点P’的位置与显影辊62接触。另外,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67的材质,适合聚氨酯橡胶。此外,显影剂限制部件67受到刮刀金属板68的弹性力,在显影辊62的接触点P’受到按压力(载重P)。这里,显影辊62向箭头N (逆时针)方向旋转,将从调色剂供给辊66供给的调色剂在接触点P’的前 面支撑。由此,在接触点P’的前面支撑的调色剂随着显影辊62的旋转而流入接触点p’,层厚被调整。此外,流入到接触点P’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辊62和显影剂限制部件67而受到摩擦力,带电。并且,通过了接触点P’的调色剂在被搬运至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显影位置之后,供于调色剂像而显影出调色剂像。此外,由于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与刮刀金属板68接近,所以除了通过摩擦产生的带电之外,通过从充电器外壳39传递到刮刀金属板68的电流也会带电。因此,显影剂限制单元70被调整为在接触点P’中与以往方式相比对显影辊62施加的压力减小。由此,能够抑制对调色剂施加的过度的压力。另外,如下设定了刮刀金属板68将显影剂限制部件67对显影辊62按压的力。按压力主要利用刮刀金属板68的弹性力。即,根据将刮刀金属板68以弯曲到什么程度的状态(Y’方向)接触到显影辊62来调整按压力。理论上,由下述的已知的悬臂梁的公式来表
/Jn ο力P (kgf) =3ΕΙ δ/L3其中,E表示刀片指示部件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二次力矩,δ表示弯曲量,L表示自由长。另外,在实际的实验中,在显影剂限制部件67和显影辊62之间夹住被截成长方形状的PET材质的部件的一端,将另一端系在张力计上并以一定的速度拉出PET材质的部件时的拉力来评价。在张力计上使用爱光(AIKOH)株式会社制造的RX-5。在本发明中,将拉力调整成为约0.03^约0.05kgf/cm。图5是表示带电充电器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5,详细说明带电充电器单元34-n的结构。刮刀金属板68在面的上部(没有设置显影剂限制部件67的部分)具有开口部68a。该开口部68a形成于在激光扫描仪单元33_n向感光体带30照射的光通过的区域。因此,刮刀金属板68成为不妨碍导入到感光体带30的光的结构。充电器外壳39在其前面以及后面配置金属板座34h、34i,金属板座34h、34i通过未图不的螺钉等与金属板34a、34d以及栅格金属板34c牢固地固定。由此,充电器外壳39以金属板座34h、34i从两侧夹住金属板34a、34d以及栅格金属板34c的方式单元化。金属板座34h、34i成为树脂性的大致箱式形状,其内侧如341、34k那样成为凹状。此外,金属板座34h、34i成为了金属板34a、34d以及栅格金属板34c收敛于座内而不会动荡不定的内壁形状。此外,金属板座34h、34i在其内部保持充电器线34b。具体地说,充电器线34b的两端分别经由螺钉34f以及用于对充电器线34b提供张力而伸展的螺旋弹簧34e固定在金属板座34h、34i上。此外,在金属板座34i的一端设置了电极34j。电极34j从设备内的电源电路对充电器线34b施加电压。电压的值根据各个设备的条件而最佳化,但在本发明中大致在DC700 1200V之间进行施加。栅格金属板34c是例如SUS304等不锈钢材质的薄板,板厚为0.1mm左右。其表面G表示多个开口一致地打开的情况。通过将栅格金属板34c设为不锈钢材质,材质方面的劣化小,也确保了强度。另外,在图5中表示了金属板34a、34d以及栅格金属板34c的宽度H,但这个尺寸能够根据设置的设备的诸多条件而最佳化。图6是表不栅格金属板的表面的一例的放大图。如图6所不,构成栅格金属板34c的表面G的金属板部的宽度为0.1_,相邻的格子之间的空隙的宽度为0.3_。这些尺寸并不是特别限定于此,能够根据装置而变更是理所当然的。此外,材质也是相同的。另外,图6所示的数值是一例。如上所述,带电充电器单元34-n与感光体带30相对而配置,在充电器外壳39中,在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侧面具有栅格金属板34c。由此,带电充电器单元34-n能够使感光体带30带电。而且,在这里,带电充电器单元34-n配置在显影装置35_n具有的显影辊62的上方,与充电器外壳39 —体形成显影剂限制单元70的刮刀金属板68,且延伸至显影辊62附近。因此,不对感光体带30的带电产生贡献的流过充电器外壳39的电流传递到刮刀金属板68,能够使感光体带30带电的同时,使位于刮刀金属板68的附近的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带电。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流过充电器外壳39的电流。S卩,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是在显影剂限制部件67的接触点P’受到摩擦而带电,但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由刮刀金属板68供给的电荷也能够带电。这里,说明以往方式的显影装置。图2是表示以往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所示的显影装置135-n与图3所示的显影装置35_n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带电充电器单元34-n而在显影装置135-n中设置了显影剂限制单元170的点。此时,在刮刀金属板68中没有设置开口部68a。由于其他结构与显影装置35-n相同,所以主要说明与显影装置35-n不同的结构。显影剂限制单元170包括显影剂限制部件67、刮刀金属板68、多个固定金属板71、72。刮刀金属板68向显影槽6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固定金属板71、72以夹住刮刀金属板68的一端的状态,通过螺钉等而固定于在显影装置135-n具备的中间壁部件80中、向显影槽6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部分。显影剂限制部件67受到刮刀金属板68的弹性力,在显影辊62的接触点P受到按压力(载重P)。这里,显影辊62向箭头N (逆时针)方向旋转,将从调色剂供给辊66供给的调色剂在接触点P的前面支撑。由此,在接触点P的前面支撑的调色剂随着显影辊62的旋转而流入接触点P,层厚被调整。此外,流入到接触点P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辊62和显影剂限制部件67而受到摩擦力,带电。并且,通过了接触点P的调色剂在被搬运至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显影位置之后,供于调色剂像而显影出调色剂像。由此,在以往的显影装置135-n中,不会对刮刀金属板68供给电荷。因此,仅仅利用摩擦而使显影辊上的调色剂带电。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带电充电器单元34-n能够补充对于显影剂限制部件67的接触点P’中的摩擦带电不足的带电量,所以能够将刮刀金属板68对显影辊62带来的压力抑制得小。由此,由于能够抑制调色剂的劣化,所以能够稳定画质。〈第2实施方式〉图7是将第2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充电器单元与显影辊一同表示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充电器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在第2实施方式中,带电充电器单兀34A-n是在其具备的充电器外壳39A的与显影棍62相对的下表面具有栅格金属板34d’的结构。此外,栅格金属板34d’的结构与栅格金属板34c相同。由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的其他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35-n相同,所以不重复详细的说明。带电充电器单元34A-n在显影装置35-n具有的显影辊62的上方,与感光体带30相对而配置。带电充电器单元34A-n具有的充电器外壳39A在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侧面以及与显影辊62相对的下表面分别具有栅格金属板34c、34d’。由此,带电充电器单元34A-n使感光体带30以及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也能够同时带电。此外,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在显影剂限制部件67的接触点P’受到摩擦而带电,且进一步从带电充电器单元34A-n也被带电。此外,充电器外壳39A的金属板34a不对感光体带30以及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的带电产生贡献。但是,通过充电器外壳39A与刮刀金属板68 —体地构成,不对感光体带30以及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的带电产生贡献的电流从充电器外壳39A传递到刮刀金属板68,所以能够使位于刮刀金属板68的附近的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带电。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流过充电器外壳39A的电流。由此,带电充电器单元34A-n能够补充对于显影剂限制部件67的接触点P’中的摩擦带电不足的带电量,所以能够将刮刀金属板68对显影辊62带来的压力抑制得小。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的劣化,所以能够稳定画质。图9是表示使显影辊上的调色剂带电时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曲线图的横轴表示印刷张数,曲线图的纵轴表示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如图9所示,由“有栅偏压”所示的曲线图表示通过第2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充电器单元34A-n使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带电时的结果,由“无栅偏压”所示的曲线图表示通过以往方式的显影装置135-n使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带电时的结果。从两个曲线图可知,随着印刷张数的增加,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减少,但由“有栅偏压”所示的曲线图的减少量更少。此外,可知由“有栅偏压”所示的曲线图能够使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更加充分地带电。另外,在本申请中,主要的标准为如下所示。显影棍:外径16mm感光体带:0PC带调色剂供给辊:外径16mm
处理速度:145mm/sec这里,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浓度中,能够使用简易式分光密度仪(商品名称:X-Rite 939、X_Rite公司制造)来测定较佳(better)的图像浓度。此外,能够使用TReK公司制造的型号210HS-2A来测定调色剂带电量。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感光体带30 ;带电充电器单元34-n,具有在内部具备充电器线34b的充电器外壳39,通过对该充电器线34b以及充电器外壳39施加电压,使感光体带30的表面带电;激光扫描仪单元33-n,对成为了带电状态的感光体带30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35-n,具有支撑用于对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感光体带30供给的调色剂的显影辊62 ;以及显影剂限制单元70,限制显影辊62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且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显影剂限制单元70与充电器外壳39电连接。因此,对通过对充电器线34b以及充电器外壳39施加电压而成为了带电状态的感光体带30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且由显影辊62支撑用于对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感光体带30供给的调色剂,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被显影剂限制单元70所限制。此外,由于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显影剂限制单元70与充电器外壳39电连接,所以若对充电器线34b以及充电器外壳39施加电压,则在充电器外壳39中流过的电流还传递到显影剂限制单元70。由于为了限制显影辊62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显影剂限制单元70与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接触,所以能够对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注入电荷。因此,通过从充电器外壳39传递到显影剂限制单元70的电流,能够使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带电。因此,由于带电充电器单元34-n使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与感光体带30 —同带电,所以能够进行有效率的带电。此外,由于带电充电器单元34-n能够使显影辊62支撑的调色剂充分带电,所以显影剂限制单元70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对显影辊62支撑的调色剂提供大的摩擦力而使其带电。因此,能够抑制调色剂的劣化,所以能够提高画质的稳定化。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在带电充电器单兀34-n具有的充电器外壳39中,设为在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侧面具有栅格金属板34c的结构(带栅格电极的电晕器(Scorotixm)型),但并不限定于这个结构。也可以将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即未设置栅格金属板的侧面开放(电晕器(corotron)型)。同样地,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充电器外壳39A中,在与感光体带30相对的侧面以及与显影辊62相对的下表面的两个面设置了栅格,但也可以将至少一个面开放。此外,在本发明中,充电器外壳39、39A也可以是在内部代替充电器线34b而具备如图10所示的针状电极的结构。例如,材质是不锈钢材质,板厚为0.1mm左右。此外,将针状电极的下方通过树脂等的座部件而固定到充电器外壳39、39A的主体上。另外,针状电极的上方形成了针状的凸部。具体地说,针状的凸部为图11所示的针部Q的放大图的结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且通过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支撑体;带电部,具有在内部具备放电电极的充电器外壳,通过对该放电电极以及充电器外壳施加电压,使所述像支撑体的表面带电;曝光部,对成为了带电状态的所述像支撑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显影部,具有支撑用于对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所述像支撑体供给的调色剂的显影剂支撑体;以及显影剂限制部,限制所述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与所述充电器外壳电连接。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带电部通过来自该放电电极的放电而使所述像支撑体的表面带电,且也使所述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带电。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放电而使像支撑体和显影剂支撑体上的调色剂同时带电,所以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率的带电。此外,由于能够使显影剂支撑体上的调色剂充分带电,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小显影剂支撑体对支撑的调色剂提供的摩擦力。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中,形成了所述曝光部向所述像支撑体照射的光通过的开口部。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显影剂限制部中形成开口部,不会妨碍曝光部向像支撑体照射的光,所以能够使光到达像支撑体。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充电器外壳具有具备多个开口的栅格金属板,该栅格金属板与所述像支撑体以及所述显影剂支撑体相对。根据上述结构,在充电器外壳中,与显影剂支撑体相对的部分由具有开口的栅格金属板构成。因此,通过栅格金属板的开口,从放电电极向显影剂支撑体放电,从而通过该放电而使显影剂支撑体上的调色剂充分带电。此外,由于在放电电极和显影剂支撑体之间配置栅格金属板,所以施加电压的控制性变得良好,能够稳定被带电的调色剂的电压值。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栅格金属板为不锈钢材质的薄板。根据上述结构,材质的劣化小,能够保持充分的强度。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放电电极为金属线。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线之间施加电压而使像支撑体带电的同时使调色剂带电。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放电电极为针状的金属材质电极。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使像支撑体带电的同时使调色剂带电。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显影剂限制部具有导电性的栅格金属板、安装在所述栅格金属板上的、材质为聚氨酯橡胶的滑动摩擦带电部件,所述滑动摩擦带电部件通过对在所述滑动摩擦带电部件和所述显影剂支撑体之间经过的调色剂进行滑动摩擦,从而使其带电。根据上述结构,进一步通过滑动摩擦带电部件也能够使显影部的调色剂带电。因此,能够将调色剂的带电量进一步稳定化。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分别设置了 4个所述带电部、所述曝光部以及所述显影部,在4个所述显影部中分别储藏了黄、品红、青、黑的调色剂。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有效率地配置各个单元,从而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整体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支撑体; 带电部,具有在内部具备放电电极的充电器外壳,通过对该放电电极以及充电器外壳施加电压,使所述像支撑体的表面带电; 曝光部,对成为了带电状态的所述像支撑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部,具有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用于对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所述像支撑体供给的调色剂;以及 显影剂限制部,限制所述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 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与所述充电器外壳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电部通过来自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而使所述像支撑体的表面带电,并且也使所述显影剂支撑体支撑的调色剂带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中,形成有所述曝光部向所述像支撑体照射的光通过的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器外壳具有具备多个开口的栅格金属板,该栅格金属板与所述像支撑体以及所述显影剂支撑体相对。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部,该显影部具有支撑用于对形成了静电潜影的像支撑体供给的调色剂的显影剂支撑体(62);以及显影剂限制部(70),限制显影剂支撑体(62)支撑的调色剂的层厚,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显影剂限制部(70)与充电器外壳(39)电连接。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3163760SQ20121042825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相本丰贺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