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613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它涉及镜头的装配领域,它包含第一T型板1、第二T型板2、定位导柱4。第二T型板2设置在第一T型板1背面,竖直面贴合。定位导柱4设置在第一T型板1的水平台面上。该实用新型专利可提供由第一T型板1、第二T型板2、定位导柱4组成的工装,附带着新型装配工艺的一种新型工装。
【专利说明】一种镜头装配工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较大镜头的安装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一般的镜头装配工艺中,皆是手工装配。一些镜头部件在直接装配时,镜筒会随着装配工人的动作而晃动或翻到,影响装配的稳定性,生产效率的低下。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镜头装配的工装装置。使用该新型的装配工装,在镜头装配群组的过程中,简单便捷,生产效率得以提高50%左右。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包含第一 T型板1、第二 T型板2、定位导柱4 ;其特征在于:第一 T型板I与T型板2竖直面背靠背贴合,定位导柱4设置在第一 T型板I的水平台面上。
[0005]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 T型板I竖直面内侧,设置至少一个导槽5。
[0006]上述装置中,所述定位导柱4包含至少一个台阶。
[0007]上述装置中,所述定位导柱4与第一 T型板I焊接或螺纹连接。
[0008]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二 T型板2竖直面内侧,均匀布置至少一个加强筋3。
[0009]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 T型板I与第二 T型板2竖直面背靠背通过焊接或铆接贴

口 ο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镜头装配工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镜头装配工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镜头装配工装装置的主视图。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第一 T型板I与第二 T型板2的竖直面,背靠背焊接或铆接,使两竖直面贴合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0017]第一 T型板(I)竖直面内侧,至少设置有一个沿竖直方向的导槽(5),以便对镜筒的筒身上的镜头定位柱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0018]然后,待装配工作群组的镜筒,其筒身上的镜头定位柱沿第一 T型板I竖直面上的导槽5滑下,定位导柱4可将待装配群组稳定在定位导柱4的台阶面上,使得在装配该工作群组的过程中,装配精确,一步到位,方便装配工人的工作,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由第一 T型板1、第二 T型板2、定位导柱4组成的工装,第二 T型板2设置在第一 T型板I的背面,两T型板的竖直面背部贴合。所述定位导柱4设置在第一 T型板I的水平台面上,且包含若干台阶面,以定位各部件位置。所述的第一 T型板I包含若干导槽5,若干定位孔。所述的T型面2包含若干加强筋3,以保证工装垂直精度,及整个工装装置的在工作状态下的平衡稳定。
[0021]由于定位导柱4及导槽5,可以使镜筒稳定在第一 T型板I的水平台面上,方便工人操作,大大提高了镜筒装配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包含第一 T型板(I)、第二 T型板(2)、定位导柱(4);其特征在于:第一 T型板(I)与T型板(2)竖直面背靠背贴合,定位导柱(4)设置在第一 T型板(I)的水平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T型板(I)竖直面内侦1J,设置至少一个导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导柱(4)包含至少一个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导柱(4)与第一T型板(I)焊接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T型板(2)竖直面内侦牝均匀布置至少一个加强筋(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T型板(I)与第二 T型板(2)竖直面背靠背通过焊接或铆接贴合。
【文档编号】G02B7/02GK203535291SQ20132052729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黄祖峰 申请人: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