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672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源及显示装置,涉及液晶显示器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更换或维修现有的背光源中已损坏的灯条时成本较高,且便利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条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灯条固定部和背板连接部,灯条固定部为板状,用于固定连接灯条;背板连接部上开设有与灯条延伸方向平行的凹槽,当背板边缘卡固在凹槽中时,灯条出光面与所述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背光源包括灯条、背板、依次叠放在背板上的反射膜、导光板及扩散膜,还包括上述的灯条固定装置。
【专利说明】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组件,尤其涉及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器中一个重要的组件,用于向阵列基板提供平面光源。
[0003]侧入式背光源中,由多个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并排组成的灯条固定在导光板的一侧。灯条点亮时,光线从导光板侧部的入光面射入导光板内。
[0004]通常,灯条、导光板及导光板上、下表面上的光学膜材(如反射膜、扩散膜等)统一由背板固定组装在一起,组装顺序基本是先组装灯条,再按照叠放顺序组装光学膜材和导光板,使得灯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侧部的入光面靠紧。但是这种组装顺序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灯条损坏,就需要将光学膜材和导光板完全拆解后,露出灯条,再对灯条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而且为了保证被拆解的光学膜材和导光板不受空气中灰尘的污染,在维修或者更换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环境的洁净度,所以维修或者更换的成本较高,且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源及显示装置,解决了更换或维修现有的背光源中已损坏的灯条时成本较高,且便利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灯条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灯条固定部和背板连接部,所述灯条固定部为板状,用于固定连接灯条;所述背板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灯条延伸方向平行的凹槽,当背板边缘卡固在所述凹槽中时,所述灯条出光面与所述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
[0008]所述灯条固定部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灯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散热板。
[0009]所述散热板的个数为多个,并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散热板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
[0010]所述灯条固定装置还包括螺钉,所述背板连接部上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孔,当所述螺钉穿设在所述螺孔中时,所述背板边缘卡固在所述凹槽中。
[0011 ] —种背光源,包括灯条、背板、依次叠放在所述背板上的反射膜、导光板及扩散膜,还包括上述的灯条固定装置;所述灯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灯条固定装置的灯条固定部;所述背板边缘与所述灯条固定装置的背板连接部上的凹槽卡固时,所述灯条出光面与所述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
[0012]所述背板具有卡固在所述凹槽中的第一边缘及与所述第一边缘相邻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具有垂直于所述背板表面的翻边,用于卡固叠放在所述背板上的所述反射膜、所述导光板及所述扩散膜;当所述背板的第一边缘与所述凹槽卡固时,所述翻边的朝向所述灯条的侧边与所述灯条固定部紧靠。
[0013]所述背板具有螺孔,与所述背板连接部上的螺孔位置对应,当所述灯条固定装置的螺钉穿设在所述背板连接部的螺孔及所述背板的螺孔中时,所述背板边缘卡固在所述凹槽中。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的背光源。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源及显示装置中,板状的灯条固定部起到了固定灯条的作用,同时背板连接部上开设的凹槽可以让背板的边缘插入,实现对背板边缘的卡固,从而使灯条出光面与所述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使用这种结构的灯条固定装置组装背光源时,可以先采用常规的方法将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组装好,同时可将灯条固定连接在灯条固定部,随后将背板的边缘插入背板连接部的凹槽中卡固,就完成了灯条与导光板的对位。如果需要维修或更换灯条,只需将背板边缘从凹槽中拔出就能取下固定连接有灯条的灯条固定装置,直接进行灯条的维修或更换,较为方便,而且由于不需要拆卸导光板和光学膜材,因此该维修或更换过程不需要严格要求环境的洁净度,从而可以节约维修或更换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条固定装置与灯条、背板的组装前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灯条固定装置、灯条及背板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图1所示灯条固定装置、灯条及背板的背光源的组装后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的背光源组装前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条固定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该灯条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灯条固定部11和背板连接部12,灯条固定部11为板状,用于固定连接灯条13 ;背板连接部12上开设有与灯条13延伸方向平行的凹槽14,当背板15边缘卡固在凹槽14中时,灯条13出光面与背板15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固定装置中,板状的灯条固定部起到了固定灯条的作用,同时背板连接部上开设的凹槽可以让背板的边缘插入,实现对背板边缘的卡固,从而使灯条出光面与所述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使用这种结构的灯条固定装置组装背光源时,可以先采用常规的方法将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组装好,同时可将灯条固定连接在灯条固定部,随后将背板的边缘插入背板连接部的凹槽中卡固,就完成了灯条与导光板的对位。如果需要维修或更换灯条,只需将背板边缘从凹槽中拔出就能取下固定连接有灯条的灯条固定装置,直接进行灯条的维修或更换,较为方便,而且由于不需要拆卸导光板和光学膜材,因此该维修或更换过程不需要严格要求环境的洁净度,从而可以节约维修或更换的成本。
[0024]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固定装置中,如图2所示,灯条固定部11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2,灯条13固定连接在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上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3。
[0025]灯条13点亮后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灯条固定部11传递至散热板23,由散热板23将热量散发,从而起到给灯条13散热的作用。
[0026]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固定装置中,灯条13与灯条固定部1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借助黏胶进行粘结,这种方式简单而且成本低。
[0027]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固定装置中,散热板23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并相互平行设置,且散热板23表面与第二表面22垂直。如此设置散热板23,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0028]当然,散热板23的个数和设置方式并不限于图1至图3所示,其它任何能起到对灯条13散热的结构,均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
[0029]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固定装置中,还可以包括图1和图3中所示的螺钉16,背板连接部12上凹槽14的槽壁上开设有螺孔17,当螺钉16穿设在螺孔17中时,背板15边缘卡固在凹槽14中。通过增设的螺钉16,可以使背板15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凹槽14中。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如图4和图3所示,包括灯条13、背板15、依次叠放在背板15上的反射膜41、导光板42及扩散膜43,还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灯条固定装置44。灯条13固定连接在灯条固定装置44的灯条固定部11 ;背板15边缘与灯条固定装置44的背板连接部12上的凹槽14卡固时,灯条13出光面与背板上导光板42的入光面紧靠。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中,由于使用了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在更换或维修已损坏的灯条时成本较低,且操作便利。
[0032]其中,图3和图4中还示出了模框49,用于从上方和侧方将由反射膜41、导光板42及扩散膜43构成的叠层固定住。
[0033]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背板15具有卡固在凹槽14中的第一边缘45及与第一边缘45相邻的第二边缘46,第二边缘46具有垂直于背板15表面的翻边47,用于卡固叠放在背板15上的反射膜41、导光板42及扩散膜43 ;当背板15的第一边缘45与凹槽14卡固时,翻边47的朝向灯条13的侧边与灯条固定部11紧靠(如图3所示)。防止灯条13点亮时产生的光线漏出。
[0034]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中,如图1和图4所示,背板15上可以具有螺孔48,与背板连接部12上的螺孔17位置对应,当灯条固定装置44的螺钉16穿设在背板连接部12的螺孔17及背板15的螺孔48中时,背板15边缘卡固在凹槽14中。通过使螺钉16穿过背板15上的螺孔48,可以使背板15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凹槽14中。
[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背光源。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灯条固定部和背板连接部,所述灯条固定部为板状,用于固定连接灯条;所述背板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灯条延伸方向平行的凹槽,当背板边缘卡固在所述凹槽中时,所述灯条出光面与所述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固定部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灯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散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个数为多个,并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散热板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所述背板连接部上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孔,当所述螺钉穿设在所述螺孔中时,所述背板边缘卡固在所述凹槽中。
5.一种背光源,包括灯条、背板、依次叠放在所述背板上的反射膜、导光板及扩散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 所述灯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灯条固定装置的灯条固定部; 所述背板边缘与所述灯条固定装置的背板连接部上的凹槽卡固时,所述灯条出光面与所述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面紧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卡固在所述凹槽中的第一边缘及与所述第一边缘相邻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具有垂直于所述背板表面的翻边,用于卡固叠放在所述背板上的所述反射膜、所述导光板及所述扩散膜; 当所述背板的第一边缘与所述凹槽卡固时,所述翻边的朝向所述灯条的侧边与所述灯条固定部紧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螺孔,与所述背板连接部上的螺孔位置对应,当所述灯条固定装置的螺钉穿设在所述背板连接部的螺孔及所述背板的螺孔中时,所述背板边缘卡固在所述凹槽中。
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3442716SQ20132058296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刘同敏, 王伟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