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光连接器用壳体以及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99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光连接器、光连接器用壳体以及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目的在于提供光连接器、光连接器用壳体以及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不将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就能够固定安装金属外壳,由此能够抑制该金属外壳的晃动以提高强度,进而,能够实现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并且能够长期维持高品质的传送特性。在金属外壳(14)的侧板部(14b)的自由端侧设置嵌合凹部(142),另一方面,在雌型连接器壳体(13)的与金属外壳(14)的侧板部(14b)对应的侧面部(13b)设置与嵌合凹部(142)嵌合的嵌合凸部(130),在该嵌合凸部(130)设有背离限制部(130a),该背离限制部(130a)在该嵌合凸部(130)与嵌合凹部(142)的嵌合状态下限制侧板部(14b)从侧面部(13b)向侧方背离。
【专利说明】光连接器、光连接器用壳体以及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构成在控制信号、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等信息信号的传送中使用的光 传送路的光缆用的光连接器、光连接器用壳体以及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近年的车辆内的控制信号、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等的通信信息量的增大,对于 在信息信号的传送中使用的传送路,例如使用光缆来代替现有的金属电缆。
[0003] 并且,对于将作为构成光传送路的关联部件(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带端子的光 缆与作为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公知的FOT (Fiber Optical Transceiver:光纤收发器)等 连接的结构,已知具备保持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壳体、和包覆该壳体的金属制的外壳(金 属外壳)的光连接器。
[0004] 其中,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结构:以通过上表面部(顶板部)和侧板 部形成为截面呈门形的金属制的屏蔽上盖(金属外壳)来包覆壳体。
[0005]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设于侧板部的卡定爪卡定于在壳体的侧面部形成的 凹部,由此将屏蔽上盖固定安装于壳体。
[0006] 可是,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前述的卡定爪设于侧板部的中心部,因此,在固 定安装屏蔽上盖时,必须将设有卡定爪的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这样,如果将侧板 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则由于侧板部的塑性变形而无法使卡定爪适当地卡定于凹部, 从而可能在屏蔽上盖产生晃动。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8-339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1]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连接器、光连接器用壳体以及光连接器用金属外 壳,不将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就能够固定安装金属外壳,由此能够抑制该金属外 壳的晃动以提高强度,进而,能够实现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并且能够长 期维持高品质的传送特性。
[0012]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3] 本发明为一种光连接器,该光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对构成光传送路的光传送路关 联部件进行保持;和金属外壳,其包覆该壳体,该金属外壳通过顶板部和侧板部形成为截面 呈门形,所述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外壳,在所述侧板部的自由端侧设有嵌合凹 部,另一方面,在所述壳体,在与所述金属外壳的侧板部相对应的侧面部设有与所述嵌合凹 部嵌合的嵌合凸部,在该嵌合凸部设有背离限制部,所述背离限制部在所述嵌合凸部与所 述嵌合凹部的嵌合状态下限制所述侧板部从所述侧面部向侧方背离。
[0014]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不将金属外壳的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也能够使壳 体的嵌合凸部嵌合于嵌合凹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将所述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就能够 将金属外壳固定安装于壳体,由此能够防止金属外壳的塑性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固定 安装金属外壳后的晃动。
[0015] 进而,通过设置背离限制部,该背离限制部在嵌合凸部和嵌合凹部的嵌合状态下 限制侧板部从侧面部向侧方背离,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侧板部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更 加可靠地抑制金属外壳整体的晃动。
[0016] 这样,通过抑制金属外壳的晃动,能够更加牢固地使壳体和金属外壳一体化。由 此,能够提高光连接器的强度,进而,能够实现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并 且能够长期维持高品质的传送特性。
[0017] 并且,所述传送路关联部件例如可以是带端子的光缆或F0T等构成光传送路的关 联部件。
[0018] 作为本发明的形态,能够使所述背离限制部以随着从所述侧面部离开而扩宽的方 式形成为锥形状。
[0019]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嵌合凹部插入于嵌合凸部时,即使侧板部稍微向外侧偏移,通 过沿着形成为锥形状的背离限制部对嵌合凹部的缘部进行引导,也能够将该缘部顺畅地定 位于嵌合凸部的预定位置。因此,在插入嵌合凹部时,能够可靠地防止意外的方向的载荷作 用于嵌合凸部、嵌合凹部而导致它们变形。
[0020]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可以在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卡合限制部,该卡合限制部与 和所述嵌合凹部嵌合的所述嵌合凸部的所述自由端侧的端部卡合,来限制该嵌合凸部的脱 出。
[0021]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嵌合凸部从嵌合凹部脱出。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 使壳体和金属外壳一体化。
[0022] 并且,所述自由端侧的端部是指位于嵌合凸部从嵌合凹部脱出时的脱出侧的端 部。
[0023]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可以设置从所述嵌合凹部朝向所述顶板部延伸的切口 部。
[0024]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嵌合凹部沿侧板部的延伸方向容易地扩开。因此,即使是设 置有卡合限制部的结构,通过嵌合凹部的扩开,也能够容易地使嵌合凸部嵌合于嵌合凹部。 [0025] 进而,在使嵌合凹部沿侧板部的延伸方向扩开的情况下,会产生欲使嵌合凹部 (金属外壳)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的反作用力,因此,与将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的情 况相比,能够抑制金属外壳的塑性变形。
[0026]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可以在所述切口部的端部设置圆形开口部,所述圆形开 口部具有比该切口部的宽度大的直径。
[0027]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嵌合凹部扩开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切口部的端部。
[0028]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光连接器用壳体,其对构成光传送路的光传送路关联部件进 行保持,并且,由金属外壳包覆,该金属外壳通过顶板部和侧板部形成为截面呈门形,所述 光连接器用壳体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金属外壳的侧板部对应的侧面部设有嵌合凸部,所 述嵌合凸部与设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嵌合凹部嵌合,在该嵌合凸部设有背离限制部,所述背 离限制部在该嵌合凸部与所述嵌合凹部的嵌合状态下限制所述侧板部从所述侧面部向侧 方背离。
[0029]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不将金属外壳的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也能够使嵌 合凸部嵌合于嵌合凹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将所述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就能够将金属 外壳固定安装于壳体,由此能够防止金属外壳的塑性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固定安装金 属外壳后的晃动。
[0030] 进而,通过设置背离限制部,该背离限制部在嵌合凸部和嵌合凹部的嵌合状态下 限制侧板部从侧面部向侧方背离,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侧板部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更 加可靠地抑制金属外壳整体的晃动。
[0031] 这样,通过抑制金属外壳的晃动,能够更加牢固地使壳体和金属外壳一体化。由 此,能够提高光连接器的强度,进而,能够实现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并 且能够长期维持高品质的传送特性。
[0032]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可以使所述背离限制部以随着从所述侧面部离开而扩 宽的方式形成为锥形状。
[0033]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金属外壳的嵌合凹部插入于嵌合凸部时,即使金属外壳的侧 板部稍微向外侧偏移,通过沿着形成为锥形状的背离限制部对嵌合凹部的缘部进行引导, 也能够将该缘部顺畅地定位于嵌合凸部的预定位置。因此,在插入嵌合凹部时,能够可靠地 防止意外的方向的载荷作用于嵌合凸部、嵌合凹部而导致它们变形。
[0034]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其包覆对构成光传送路的光传送路关 联部件进行保持的壳体,所述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的特征在于,所述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 通过顶板部和侧面部形成为截面呈门形,在所述侧面部的自由端侧设有嵌合凹部,所述嵌 合凹部与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部设置的嵌合凸部嵌合。
[0035]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不将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也能够使壳体的嵌合凸 部嵌合于嵌合凹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将所述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就能够将金属外壳 固定安装于壳体,由此能够防止金属外壳的塑性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固定安装金属外 壳后的晃动。
[0036] 进而,通过设置背离限制部,该背离限制部在嵌合凸部和嵌合凹部的嵌合状态下 限制侧板部从侧面部向侧方背离,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侧板部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更 加可靠地抑制金属外壳整体的晃动。
[0037] 这样,通过抑制金属外壳的晃动,能够更加牢固地使壳体和金属外壳一体化。由 此,能够提高光连接器的强度,进而,能够实现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并 且能够长期维持高品质的传送特性。
[0038]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可以设置卡合限制部,该卡合限制部与和所述嵌合凹部 嵌合所述嵌合凸部的所述自由端侧的端部卡合,来限制该嵌合凸部的脱出。
[0039]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嵌合凸部从嵌合凹部脱出。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 使壳体和金属外壳一体化。
[0040] 并且,所述自由端侧的端部是指位于嵌合凸部从嵌合凹部脱出时的脱出侧的端 部。
[0041]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可以设置从所述嵌合凹部朝向所述顶板部延伸的切口 部。
[0042]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嵌合凹部沿侧板部的延伸方向容易地扩开。因此,即使是设 置有卡合限制部的结构,通过嵌合凹部的扩开,也能够容易地使嵌合凸部嵌合于嵌合凹部。 [0043] 进而,在使嵌合凹部沿侧板部的延伸方向扩开的情况下,会产生欲使嵌合凹部 (金属外壳)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的反作用力,因此,与将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的情 况相比,能够抑制金属外壳的塑性变形。
[0044]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可以在所述切口部的端部设置圆形开口部,所述圆形开 口部具有比该切口部的宽度大的直径。
[0045]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嵌合凹部扩开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切口部的端部。
[0046] 发明效果
[0047]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光连接器、光连接器用壳体以及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不将 侧板部的自由端侧向外侧推开就能够固定安装金属外壳,由此能够抑制该金属外壳的晃动 以提高强度,进而,能够实现光传送路关联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并且能够长期维持高 品质的传送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8] 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的光缆与F0T的连接的分解立体图。
[0049] 图2是雄型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50] 图3是向雌型连接器插入时的从末端侧观察雄型连接器的主视图。
[0051] 图4是雌型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52] 图5是雌型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
[0053] 图6是插入雄型连接器壳体时的从插入侧观察雌型连接器壳体的主视图。
[0054] 图7是关于将金属外壳固定安装于雌型连接器壳体的工序的说明图。
[0055] 图8是示出金属外壳的嵌合凹部与雌型连接器壳体的嵌合凸部的嵌合状态的剖 视图。
[0056] 图9是使金属外壳嵌合后的状态的雌型连接器的立体图。
[0057] 图10是示出雄型连接器壳体的被引导凹凸部与雌型连接器壳体的引导凹凸部的 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0058] 图11是示出雄型连接器与雌型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59] 图12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外壳的嵌合凹部和雌型连接器壳体的嵌合凸部 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0060] 图13是另一实施方式的雌型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61] 图14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外壳的嵌合凹部和雌型连接器壳体的嵌合凸部 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0062] 图15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外壳的嵌合凹部和雌型连接器壳体的嵌合凸部 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下面,随附图一起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4] 图1示出了关于带端子的光缆2与FOT (Fiber Optical Transceiver :光纤收发 器)3的连接的分解立体图,图2示出了雄型连接器10A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了向雌型 连接器10B插入时的从末端侧观察雄型连接器10A的主视图。
[0065] 图4示出了雌型连接器10B的分解立体图,图5示出了雌型连接器壳体13的俯视 图,图6示出了插入雄型连接器壳体10A时的从插入侧观察雌型连接器壳体10B的主视图。 [0066] 图7示出了关于将金属外壳14固定安装于雌型连接器壳体13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8示出了表示金属外壳14的嵌合凹部142与雌型连接器壳体13的嵌合凸部130的嵌合 状态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使金属外壳14嵌合后的状态的雌型连接器10B的立体图。
[0067] 图10示出了表示雄型连接器壳体11的被引导凹凸部110LU10R与雌型连接器壳 体13的引导凹凸部131LU31R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1示出了表示雄型连接器10A与 雌型连接器10B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68] 如图1所示,光连接器1以雌雄成一对的方式能够嵌合地构成,详细来说,光连接 器1由雄型连接器10A和雌型连接器10B构成,将该雄型连接器10A插入于该雌型连接器 10B中而与其嵌合、连接。
[0069] 如图1所示,与光连接器1连接的带端子的光缆2是将光纤端子21安装于光缆20 而构成的,更详细来说,所述带端子的光缆2以下述方式构成:使光纤的末端露出预定的长 度,并将其贯穿插入于构成光纤端子21的筒体的套圈22中进行固定。
[0070] 如图1至图3所示,雌雄成一对的结构的光连接器10中的雄型连接器10A由下述 部分构成:树脂制的雄型连接器壳体11 (以下,略记为壳体11。),其具备供光纤端子21 (带 端子的光缆2)贯穿插入的2个贯穿插入孔lla(参照图3);和端子固定部件12,其用于将 光纤端子21固定于壳体11。
[0071] 贯穿插入孔11a沿长度方向互相平行地形成,供2个带端子的光缆2 (光纤端子 21)贯穿插入,在将光纤端子21的套圈22贯穿插入于该贯穿插入孔11a后,将端子固定部 件12插入于壳体11的未图示的切缝,通过端子固定部件12将贯穿插入于贯穿插入孔11a 的光纤端子21固定,由此能够将带端子的光缆2组装于雄型连接器10A(壳体11)。
[0072] 另外,在壳体11中,在对置的两个外侧侧面部llb、llb配设有沿相对于雌型连接 器10B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被引导凹凸部110L、110R。并且,在图中,将相对于雌型连接器的 插入方向定义为Z方向,并且,将两个外侧侧面部llb、llb的平面方向、换言之将构成被引 导凹凸部110LU10R的后述的凸部110a、110c、凹部110b、110d的排列设置方向定义为Y方 向,将与两个外侧侧面部lib正交的方向即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并且,在示 出雌型连接器10B的图中,以将雄型连接器10A插入于雌型连接器10B时的雄型连接器10A 的朝向为基准来示出X方向、Y方向、Z方向。
[0073] 在壳体11中,互相对置的2个被引导凹凸部110L、110R的形状非对称地形成,利 用2个凸部110a、110a和1个凹部110b构成被引导凹凸部110L,另一方面,利用1个凸部 110c和2个凹部110d、110d构成被引导凹凸部110R。
[0074] 在被引导凹凸部110L,在凸部110a、110a的一个面具备沿X方向笔直地延伸的对 置水平面110〇、11〇6,并且,在另一个面具备相对于乂方向倾斜的对置倾斜面11(^、11(^。
[0075] 另一方面,在被引导凹凸部110R,在凸部110c的两个面具备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 对置倾斜面110g、110g。
[0076] 并且,在被引导凹凸部110L、110R,以各凸部110a、110c的宽度随着从外侧侧面部 1 lb朝向X方向的外侧而变小的方式来设定对置倾斜面110f、110g的倾斜方向,与该倾斜方 向的设定相对应地,各凹部ll〇b、110d的宽度随着从外侧侧面部lib朝向X方向外侧而变 大。
[0077] 另外,在连接两个外侧侧面部1 lb、1 lb的顶面部1 lc配设有多个嵌合爪111、112L、 112R,将嵌合爪111配置于顶面部11c的X方向的中央部,另一方面,以该嵌合爪111为中 心对称地配置2个嵌合爪112LU12R。
[0078] 另外,在与顶面部11c对置的底面部lld,在与嵌合爪112LU12R对应的位置配设 有嵌合爪113LU13R。
[0079] 如图1以及图4至图6所示,雌型连接器10B由允许雄型连接器10A插入的树脂 制的雌型连接器壳体13 (以后,将其略记为壳体13)和包覆该壳体13的金属制的金属外壳 14构成,雌型连接器10B具备:2个F0T 3 (参照图1),它们搭载于未图示的控制基板;透镜 4 (参照图1),其与各F0T 3对应地配置;以及间隔件5 (参照图1),其从背面侧限制F0T 3 相对于壳体13的位置。并且,在雌型连接器10B,通过壳体13保持F0T 3。在此,F0T 3是 通过发光元件、受光元件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公知的电子部件,该F0T 3和上述的带端子 的光缆2都是构成光传送路的光传送路关联部件。
[0080] 如图4至图6所示,壳体13具有允许壳体11插入的插入空间13a,在该插入空间 13a的外侧的两个侧面部13b、13b分别各设有两个朝向X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嵌合凸部130, 另一方面,如图4、图6所示,在构成插入空间13a的侧壁的两个内侧侧面部13c、13c设有引 导凹凸部131L、131R,所述引导凹凸部131L、131R沿Z方向延伸,且能够与壳体11的被引导 凹凸部110LU10R嵌合。
[0081] 另外,在连接两个侧面部13b、13b和两个内侧侧面部13c、13c的顶面部13d和底 面部13〇,分别贯穿设置有与壳体11的嵌合爪1121^、1121?、1131^1131?(参照图2、图3)相对 应的嵌合孔 132L、132R、133L、133R。
[0082] 在壳体13,在嵌合凸部130中,特别是如图4、图5所示,设有俯视观察呈锥形状的 背离限制部130a,该背离限制部130a随着从侧面部13b离开而沿Z方向扩宽。
[0083] 另一方面,如图4所不,与壳体13 -起构成雌型连接器10B的金属外壳14是由与 壳体13的顶面部13c对应的顶板部14a、和与两个侧面部13b、13b对应的两个侧面部14b、 14b构成为截面呈门型的金属制的屏蔽外壳,金属外壳14通过包覆壳体13来保护(密封) F0T 3免受电噪音的影响,进而,通过将金属外壳14固定安装于壳体13并使其与壳体13 - 体化,由此来加强壳体13,从而提高雌型连接器10A整体的强度。
[0084] 在金属外壳14贯穿设置有嵌合孔140,该嵌合孔140与在壳体11的顶面部11c (参 照图2、图3)配设的嵌合爪111对应,并且,在两侧板部14b、14b配设有卡定凸部141,该卡 定凸部141插入于在所述控制基板上形成的卡定孔来卡定、固定安装金属外壳14,并且在 两侧板部14b、14b的自由端侧配设有朝向顶板部14a凹陷的嵌合凹部142。
[0085] 在两侧板部14b、14b,与壳体13的嵌合凸部130相对应地各设有两个嵌合凹部 142。并且,在各嵌合凹部142的自由端侧的缘部设有一对卡合限制部143、143,另一方面, 在顶板部14a的侧缘部配设有朝向该顶板部14a延伸的切口部144。进而,在切口部144的 端部配设有圆形开口部145,该圆形开口部145具有比该切口部144大的直径。
[008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金属外壳14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情况下,如图7中的双点 划线所示,首先,以圆形开口部145为中心使嵌合凹部142在侧板部14b的平面内扩开,以 便将一对卡合限制部143、143拉开。进而,在保持着该嵌合凹部142的扩开状态的状态下 将其插入于壳体13侧的嵌合凸部130,使两者嵌合。
[0087] 在此,在插入嵌合凸部130时,在金属外壳14中,产生欲使嵌合凹部142恢复为原 来的形状的反作用力,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着形成为锥形状的背离限制部130a对嵌 合凹部142的缘部进行引导,由此,如图8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即使侧板部14b稍微向外侧 偏移,所述缘部也借助于所述反作用力的作用被定位在嵌合凸部130的预定位置。并且,通 过该定位,使得嵌合凹部142和嵌合凸部130以预定的位置关系嵌合。
[0088] 这样,通过使嵌合凹部142和嵌合凸部130嵌合,由此,如图8、图9所示,能够一边 通过背离限制部130a限制侧板部14b从侧面部13b向外侧背离,一边将金属外壳14固定 安装于壳体13。
[0089] 在此,在将金属外壳14固定安装于壳体13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壳体13被金属 外壳14包覆。并且,卡合限制部143、143与嵌合凸部130的所述自由端侧的端部、换言之 与位于嵌合凸部130从嵌合凹部142脱出时的脱出侧的端部卡合,由此限制了嵌合凸部130 的脱出。
[0090] 另外,在壳体13,互相对置的2个引导凹凸部131L、131R的形状如图6所示那样非 对称地形成,利用2个凹部131a和3个凸部131b、131b、131c构成引导凹凸部131L,另一方 面,利用1个凹部131d和2个凸部131e、131e构成引导凹凸部131R。
[0091] 在引导凹凸部131L,在夹着凸部131c的凸部131b、131b的两个面具备沿X方向笔 直地延伸的水平面131f,凸部131b、131b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且,在中央的凸部131c的两 个面具备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31 g、131 g。
[0092] 另外,在引导凹凸部131R,在凸部131e的一个面具备沿X方向笔直地延伸的水平 面131h,并且,在另一个面具备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31i。
[0093] 并且,在引导凹凸部131L、131R,以各凸部131c、131e的宽度随着从内侧侧面部 13c朝向X方向的内侧而变小的方式来设定倾斜面131g、13Π 的倾斜方向,与该倾斜方向的 设定相对应地,各凹部131a、131d的宽度随着从内侧侧面部13c朝向X方向的内侧而变大。
[009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壳体11 (雄型连接器10A)插入于壳体13 (雌型连接器10B) 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首先,使被引导凹凸部110U110R嵌合于引导凹凸部131LU31R,在 该嵌合状态下,将壳体11沿引导凹凸部131LU31R向Z方向推入。这样,通过使被引导凹 凸部110LU10R嵌合于引导凹凸部131L、131R,能够沿Z方向引导壳体11,通过沿该Z方向 的引导,能够将壳体11插入于插入空间13a内的预定位置。
[0095] 这样,通过将雄型连接器10A的壳体11插入于雌型连接器10B的壳体13,由此,如 图11所示,能够将雄型连接器10A与雌型连接器10B连接起来。并且,通过连接两连接器 10A、10B,能够将组装于壳体11的带端子的光缆2 (光纤端子21)与F0T3连接起来。并且, 在图11中,为了方便,省略了对金属外壳14的图不。
[0096] 在此,在雄型连接器10A和雌型连接器10B的连接状态下,壳体11的嵌合爪112L、 1121?、1131^、1131?嵌合于相对应的壳体13的嵌合孔1321^、1321?、1331^、1331?,嵌合爪111嵌合 于金属外壳14的嵌合孔140,并且,壳体11的与Z方向正交的平面方向(X方向和Y方向) 的位置如图10所示,由被引导凹凸部110L、110R和引导凹凸部131L、131R限制。
[0097] 此时,在被引导凹凸部110L、110R、引导凹凸部131L、131R中,凸部131c、131e的倾 斜面131g、131i分别与凸部110a、110c的对置倾斜面110f、110g对置,且互相面接触。
[0098]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在光连接器1的雌型连接器10B中,在金属外壳14的 侧板部14b的自由端侧设置有嵌合凹部142,由此,即使不将侧板部14b的自由端侧向外侧 推开,也能够使嵌合凸部130嵌合于嵌合凹部142。在该情况下,不将所述自由端侧向外侧 推开就能够将金属外壳14固定安装于壳体13,因此能够防止金属外壳14的塑性变形,其结 果是,能够抑制固定安装金属外壳14后的晃动。
[0099] 进而,通过设置背离限制部130a,该背离限制部130a在嵌合凸部130和嵌合凹部 142的嵌合状态下限制侧板部14b从侧面部13b向侧方背离,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侧板部 14b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金属外壳14整体的晃动。
[0100] 这样,通过抑制金属外壳14的晃动,能够更加牢固地使壳体13和金属外壳14 一 体化。由此,能够提高雌型连接器10B的强度,进而,能够实现带端子的光缆2与F0T 3的 连接状态的稳定化,并且能够长期维持高品质的传送特性。
[0101] 另外,使背离限制部130a以随着从侧面部13b离开而扩宽的方式形成为锥形状, 由此,在将嵌合凹部142插入嵌合凸部130时,即使侧板部14b稍微向外侧偏移,通过沿着 形成为锥形状的背离限制部130a对嵌合凹部142的缘部进行引导,也能够将该缘部顺畅地 定位于嵌合凸部130的预定位置。因此,在插入嵌合凹部142时,能够可靠地防止意外的方 向的载荷作用于嵌合凸部130、嵌合凹部142而导致它们变形。
[0102] 另外,通过设置卡合限制部143,该卡合限制部143与嵌合凸部130的所述自由端 侧的端部卡合以限制该嵌合凸部130的脱出,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嵌合凸部130从嵌合凹 部142脱出。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使壳体13和金属外壳14 一体化。
[0103] 另外,通过设置从嵌合凹部142朝向顶板部14a延伸的切口部144,能够容易地使 嵌合凹部142在侧板部14b的平面内扩开。因此,即使是设置有卡合限制部143的结构,通 过使嵌合凹部142扩开,也能够容易地使嵌合凸部130嵌合于嵌合凹部142。
[0104] 进而,在使嵌合凹部142在侧板部14b的平面内扩开的情况下,会产生欲使嵌合凹 部142 (金属外壳14)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的反作用力,因此,与将侧板部14b的自由端侧向 外侧推开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金属外壳14的塑性变形。
[0105] 另外,通过在切口部144的端部设置圆形开口部145,该圆形开口部145具有比该 切口部144的宽度大的直径,由此,在使嵌合凹部142扩开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切口部 144的端部。
[010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引导凹凸部131LU31R,该引导凹凸部131LU31R通 过与被引导凹凸部110L、110R的嵌合来沿Z方向引导壳体11,由此,能够利用引导凹凸部 131LU31R提高壳体11、13的连接作业即光连接器1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
[0107] 进而,在引导凹凸部131LU31R具备倾斜面131g、131i,另一方面,在被引导凹凸 部110LU10R具备对置倾斜面110f、110g,由此,与如图10中双点划线所示具备水平面 131g'、131i'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倾斜面131g、131i与对置倾斜面110f、110g的接触部位 (在此,为接触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将凸部131c、131e的X方向的长度设定得 较长,也能够确保所述接触部位(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在抑制光连接器1的大型化的同时 确保壳体11的支承刚性。
[0108] 这样,通过确保壳体11的支承刚性,能够使雌雄的壳体11、13的嵌合状态稳定化, 由此能够实现两者的嵌合位置精度的提高,进而,能够实现带端子的光缆2与F0T 3的位置 精度的提商。因此,能够长期维持商品质的传送特性。
[0109] 另外,通过以构成引导凹凸部131L、131R的凸部131c、131e的宽度随着从内侧侧 面部13c朝向内侧而变小的方式设定倾斜面131g、131i的倾斜方向,由此能够使凸部131c、 131e的基部(内侧侧面部13c侧端部)构成为最厚。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随着壳体 11的插入有大的载荷作用于凸部131c、131e,也能够通过厚壁的基部来抑制变形。
[0110] 进而,如图10所示,在对凸部131c、131e的倾斜面131g、131i施加有载荷FL、FR 时,会产生X方向、Y方向的分力FLx、FLy、FRx、FRy,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由内侧侧面 部13c来承受X方向的分力FLx、FRx。由此,例如,即使随着壳体11的插入有大的载荷作 用于倾斜面131g、131i,与大的载荷作用于水平面131g'、131i'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凸部 131c、131e 的变形。
[0111] 并且,通过以构成被引导凹凸部110LU10R的凸部110a、110c的宽度随着从侧 面部朝向外侧而变小的方式来设定对置倾斜面110f、110g的倾斜方向,由此能够使凸部 110a、110c的基部(外侧侧面部lib的侧端部)构成为最厚。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随 着壳体11的插入有大的载荷作用于凸部110a、110c,也能够通过厚壁的基部来抑制变形。
[0112] 进而,在对凸部110a、110c的对置倾斜面110f、110g施加有载荷时,与凸部131c、 131e同样,能够由外侧侧面部llb(参照图3等)来承受X方向的分力。由此,例如,即使随 着壳体11的插入有大的载荷作用于对置倾斜面ll〇f、ll〇g,与大的载荷作用于水平面的情 况相比,能够抑制凸部ll〇a、110c的变形。
[0113] 另外,在壳体13中的互相对置的内侧侧面部13c、13c非对称地形成引导凹凸部 131LU31R,并且,在壳体11中的互相对置的外侧侧面部lib、lib非对称地形成被引导凹凸 部110L、110R,由此,能够根据非对称地形成的引导凹凸部131L、131R、被引导凹凸部110L、 110R的形状容易地判断出将壳体11插入于壳体13时的恰当的朝向。由此,能够防止壳体 11的误插入。
[01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侧侧面部13c、13c、外侧侧面部llb、llb这双方分别 形成有引导凹凸部131L、131R、被引导凹凸部110L、110R,由此,如图10所示,在被引导凹凸 部110LU10R上朝向X方向的内侧产生互相向相反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FLx'、FRx'。由此, 能够可靠地限制壳体11 (雄型连接器10A)的在X方向上的位置。
[0115]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背离限制部130a,以截面为直线状的平面形成锥形 状的部位,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截面为多边形状的平面或截面为圆 弧状的曲面来形成锥形状的部位。
[0116] 另外,在本发明中,不一定限定成使背离限制部为锥形状,例如,也可以如图12的 (a)所示,是截面为矩形状的背离限制部230a。另外,在是截面为矩形状的背离限制部的情 况下,例如,也可以如图12的(b)所示,仅在嵌合凸部130的一侧设置背离限制部330a。并 且,在图12中,对于与前述的最初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 明。
[0117]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嵌合凸部130和嵌合凹部142进行嵌合时的两者间的摩擦系 数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3所示的金属外壳414那样,不设置卡合限制部143 (参照图 4、图7)。并且,在图13中,对于与前述的最初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记相同的标号 并省略说明。
[0118]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凸部131b、131b,但也可以如图 14所示,形成为在一个面具备倾斜面531f、531f的凸部531b、531b。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4 所示,凹部531a、531a的两个面倾斜,在对应的凸部510a、510a的两个面具备对置倾斜面 110f、510e。并且,在图14中,对于与前述的最初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记相同的 标号并省略说明。
[0119] 另外,并不一定限定为使倾斜面与对置倾斜面面接触。例如,也可以如图15所示, 在倾斜面131g和对置倾斜面110f中的任意一方(在图15中为倾斜面110f)设置多个接 触部614、614、…,使倾斜面131g和对置倾斜面110f线接触或点接触。并且,在图15中, 对于与前述的最初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20] 以上,在本发明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对应中,本实施方式的光传送路关联 部件对应于带端子的光缆2和F0T 3,光连接器用壳体对应于雌型连接器壳体13,这种对应 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0121] 标号说明
[0122] 1:光连接器;
[0123] 2:带端子的光缆;
[0124] 3 :F0T ;
[0125] 13:雌型连接器壳体;
[0126] 14、414 :金属外壳;
[0127] 14a:顶板部;
[0128] 14b:侧板部;
[0129] 130:嵌合凸部;
[0130] 130a、230a、330a :背离限制部;
[0131] 142:嵌合凹部;
[0132] 143:卡合限制部;
[0133] 144:切 口部;
[0134] 145:圆形开口。
【权利要求】
1. 一种光连接器,该光连接器具备: 壳体,其对构成光传送路的光传送路关联部件进行保持;和 金属外壳,其包覆该壳体, 该金属外壳通过顶板部和侧板部形成为截面呈门形, 在所述金属外壳,在所述侧板部的自由端侧设有嵌合凹部,另一方面, 在所述壳体,在与所述金属外壳的侧板部相对应的侧面部设有与所述嵌合凹部嵌合的 嵌合凸部, 在该嵌合凸部设有背离限制部,所述背离限制部在所述嵌合凸部与所述嵌合凹部的嵌 合状态下限制所述侧板部从所述侧面部向侧方背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 所述背离限制部以随着从所述侧面部离开而扩宽的方式形成为锥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连接器, 在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卡合限制部,该卡合限制部与和所述嵌合凹部嵌合的所述嵌合凸 部的所述自由端侧的端部卡合,来限制该嵌合凸部的脱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连接器, 设有从所述嵌合凹部朝向所述顶板部延伸的切口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 在所述切口部的端部设有圆形开口部,所述圆形开口部具有比该切口部的宽度大的直 径。
6. -种光连接器用壳体, 该光连接器用壳体对构成光传送路的光传送路关联部件进行保持,并且,由金属外壳 包覆,该金属外壳通过顶板部和侧板部形成为截面呈门形, 该光连接器用壳体在与所述金属外壳的侧板部对应的侧面部设有嵌合凸部,所述嵌合 凸部与设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嵌合凹部嵌合, 在该嵌合凸部设有背离限制部,所述背离限制部在所述嵌合凸部与所述嵌合凹部的嵌 合状态下限制所述侧板部从所述侧面部向侧方背离。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连接器用壳体, 所述背离限制部以随着从所述侧面部离开而扩宽的方式形成为锥形状。
8. -种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其包覆对构成光传送路的光传送路关联部件进行保持的 壳体, 所述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通过顶板部和侧面部形成为截面呈门形, 在所述侧面部的自由端侧设有嵌合凹部,所述嵌合凹部与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部设置的 嵌合凸部嵌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 设有卡合限制部,该卡合限制部与和所述嵌合凹部嵌合的所述嵌合凸部的所述自由端 侧的端部卡合,来限制该嵌合凸部的脱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 设有从所述嵌合凹部朝向所述顶板部延伸的切口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连接器用金属外壳, 在所述切口部的端部设有圆形开口部,所述圆形开口部具有比该切口部的宽度大的直 径。
【文档编号】G02B6/36GK104094147SQ201380008075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近藤季晋, 榎本宪嗣 申请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古河As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