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1394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多个液晶盒、测试薄膜晶体管(TFT)单元、栅极测试垫、源极测试垫、以及栅极测试垫,其中,所述测试TFT单元包括:设置有源极、漏极、栅极的TFT;围绕TFT的框胶;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栅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栅极测试垫的栅极测试引线;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源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源极测试垫的源极测试引线;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漏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漏极测试垫的漏极测试引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可以通过测试TFT单元的设计实现对液晶盒在成盒后的电性测量。
【专利说明】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位于显示面板上的薄膜晶体管(TFT)位于陈列基板上,在显示面板工作时起电路 开关作用,它们按照顺序把图像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像素。因此,一般来说,液晶显示面板的 显示质量与寿命,很大部分可以通过对其TFT电性的测量来进行评估。
[0003] 然而,当前TFT的电性特征,只能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完成制作后测量,而 TFT实际是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对组形成的液晶盒内进行工作。仅在阵列基板测量的TFT 电性不能完全代表TFT在液晶盒内工作的电性。
[0004]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易于测试其液晶盒内电性的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成为液 晶显示设备的一大研发方向。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可以实现测量液晶盒内 测量TFT电性,更接近其真实的状况。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 -种液晶面板,由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进行成盒形成,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多个 液晶盒、测试TFT单元、以及源极测试垫、漏极测试垫、栅极测试垫,其中,所述测试TFT单元 包括:
[0008] 设置有源极、漏极、栅极的TFT ;
[0009] 围绕TFT的框胶;
[0010] -端连接所述TFT的栅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栅极测试垫的栅极测试 引线;
[0011] -端连接所述TFT的源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源极测试垫的源极测试 引线;
[0012] 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漏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漏极测试垫的漏极测试 引线。
[0013] 优选地,所述测试TFT单元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靠近所述源极测试垫、漏极测 试垫、栅极测试垫的一侧。
[0014] 优选地,所述测试TFT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液晶 分子,用于模拟液晶盒内的环境。
[0015] 优选地,所述测试TFT单元与所述液晶盒一同生长形成。
[0016] 优选地,所述源极测试垫、漏极测试垫、栅极测试垫皆为金属薄片。
[001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8]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 制备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设置有源极、漏极、栅极的TFT、以及至少一 组由源极测试垫、漏极测试垫、栅极测试垫构成的测试接口;其中,至少一个TFT用于形成 测试TFT单元,所述测试TFT单元包括: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栅极测 试垫的栅极测试引线;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源极测试垫的源极测试 引线;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漏极测试垫的漏极测试引线;
[0020] 制备彩膜基板;
[0021] 将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位,并通过框胶进行贴合,以形成由所述阵列 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框胶构成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胶框上设置有一液 晶注入孔;
[0022] 通过所述液晶注入孔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注入液晶,并将所述液晶注入孔密封,以 形成多个液晶盒及至少一个所述测试TFT单元;
[0023] 对所述测试TFT单元的外侧边缘的所述彩膜基板进行切割,以露出所述源极测试 垫、所述漏极测试垫、所述栅极测试垫;以及
[0024] 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表面进行偏光片的贴附,以形成液晶面板。
[0025] 优选地,形成所述测试TFT单元的TFT,位于所述液晶面板的靠近所述测试接口的 一侧。
[0026] 优选地,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极测试垫、所述栅极测试垫皆为金属薄片。
[0027] 优选地,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极测试垫、所述栅极测试垫的制备步骤分别为: 将所述源极引线、所述漏极引线、以及所述栅极引线的一端各连接一金属薄片。
[0028] 优选地,将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极测试垫以及所述栅极测试垫连接于测试设 备,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所述液晶面板的质量进行评估。
[002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测试TFT单元的设计, 实现对TFT在液晶盒中的电性的测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 其他的附图。
[0031]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中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示意图。
[0032]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中液晶面板的测试TFT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0033] 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中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 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0035] 实施例一
[0036]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的示意图。所述的液晶面板包括多个 液晶盒10、以及至少一个测试薄膜晶体管(TFT)单元20、以及至少一组由源极测试垫31、漏 极测试垫32、栅极测试垫33构成的测试接口。
[0037] 其中,所述源极测试垫31、漏极测试垫32、栅极测试垫33皆为金属薄片,所构成的 测试接口用于连接测试装置(未标示)。
[0038] 液晶盒10,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框胶将TFT密封并注入液晶而形成。
[0039]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测试TFT单元20,包括:设置源极26、漏极27、栅极25的 TFT ;围绕TFT的框胶24 ;-端连接所述TFT的栅极25、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24连接所述栅 极测试垫33的栅极测试引线23 ;-端连接所述TFT的源极26、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24连 接所述源极测试垫31的源极测试引线21 ;-端连接所述TFT的漏极27、另一端穿过所述框 胶24连接所述漏极测试垫32的漏极测试引线22。
[004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测试TFT单元20,相当于在在形成阵列基板1时,将部分的 TFT的漏极、源极和栅极中分别引出三条测试引线(21、22、23),分别连接于漏极32与漏极 测试垫27、源极31与源极测试垫26、栅极33与栅极测试垫25。
[0041] 所述选择部分的TFT,可以是在阵列基板的外侧选择一排或每隔预设阈值进行 TFT的选择。如在靠近上述测试垫(31、32、33)的一侧,每隔5个选择1个作为测试TFT单 元20的TFT。
[0042] 如图2所示的图1中A-A'向截面的示意图。其中,TFT生成于所述阵列基板1上。 其中栅极25的金属上依次覆盖有栅极绝缘层251 ( -般采用氮化硅层)、非晶硅半导体层 252 (a-Si : H)和掺杂型硅半导体253 (n+a-Si : H),源极26金属和漏极27金属设置在掺杂型 非晶硅半导体253上。源极26与漏极27通常采用SD金属,且其上涂布绝缘保护层261与 271 (PV SiNx)〇
[0043] 将所述阵列基板1与所述彩膜基板2之间保留预设的间隙,并通过框胶24进行密 封固定并保留液晶流入口;通过所述液晶流入口注入液晶28,并通过所述框胶完成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框胶24围绕在TFT外围,而液晶分子28充溢在TFT的周围,用于模拟液晶 盒内的环境。
[0044] 所述测试TFT单元20中的TFT与所述液晶盒10中的TFT -同生长形成。因此, 对测试TFT单元20中进行电性测量,即可得到其他液晶盒10的电性测量值。
[0045]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液晶面板的设计时,通常将所述测试TFT单 元20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靠近三极测试垫(31、32、33)的一侧便于测量。而且为了减小尺 寸,也可以在完成测量后,将上述测量TFT单元20切割掉。当然,保留亦可。
[0046] 实施例二
[0047] 如图3所示,为一种易测量的液晶面板的生成过程。用于生成实施例1中的液晶 面板。
[0048] 在步骤S301中,形成阵列基板。其中,阵列基板上包括: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 (TFT)、以及源极测试垫、漏极测试垫、栅极测试垫。
[0049] 其中,至少一个TFT用于形成测试TFT单元,S卩,额外需要在TFT的栅极、漏极、及 源极上连出三根测试引线。分别是: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栅极测试垫 的栅极测试引线;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源极测试垫的源极测试引线; 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漏极测试垫的漏极测试引线。
[0050] 在步骤302中,形成彩膜基板。由于此步骤与传统工艺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步 骤303中,将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位,并通过框胶进行贴合,以形成由所述阵列 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框胶构成的容纳空间。
[0051]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进行对位时,应预留一定的空 隙以便形成容纳空间。此外,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胶框上设置有一液晶注入孔。
[0052] 在步骤S304中,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注入液晶,以形成多个液晶盒及至少一个所述 测试TFT单元。
[0053] 可以理解的是:向容纳空间注入液晶的方式,既可以是通过密封时预留的液晶注 入口,也可以是将所述的容纳空间切断后再注入。此外,完成液晶的注入后,应将注入口进 行密封。
[0054] 在步骤S305中,对所述测试TFT单元的外侧边缘的所述彩膜基板进行切割,以露 出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极测试垫、所述栅极测试垫以便进行TFT测试。
[0055] 可以理解的是:测试时,将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极测试垫以及所述栅极测试垫 分别连接于测试设备,并根据所述测试设备所产生的测试结果对所述液晶面板的质量进行 评估。
[0056] 在步骤S306中,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表面进行偏光片的贴附,以形 成液晶面板。
[0057] 传统的TFT电性测量,一般是在阵列基板形成之后(即实施例2中步骤S301中) 进行的,但实际上在完成液晶盒盒工艺后,其电性或称沟道性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这一步 骤中进行测量不够准确。
[0058] 而本发明通过将部分的液晶盒在阵列基板制成时,增加了三极的测试引线,可以 在完成液晶盒时,完全模拟液晶盒内的场景进行测量,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0059] 此外,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还具有工艺简单、不会增加成本等优点。为了节约 面积,在完成测试后,还可以切除测试TFT单元。
[0060]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 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测试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 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液晶盒、至少一个测试TFT单元、源极测试垫、 漏极测试垫、以及栅极测试垫,其中,所述测试TFT单元包括: 设置源极、漏极、栅极的TFT ; 围绕TFT的框胶; 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栅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栅极测试垫的栅极测试引 线. 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源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源极测试垫的源极测试引 线;以及 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漏极、另一端穿过所述框胶连接所述漏极测试垫的漏极测试引 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TFT单元设置于所述液晶面 板的靠近所述源极测试垫、漏极测试垫、栅极测试垫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TFT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 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液晶分子,用于模拟液晶盒内的环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TFT单元与所述液晶盒一同 生长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极测试垫、 所述栅极测试垫皆为金属薄片。
6. -种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设置源极、漏极、栅极的TFT、以及至少一组由源 极测试垫、漏极测试垫、栅极测试垫构成的测试接口;其中,至少一个TFT用于形成测试TFT 单元,所述测试TFT单元包括: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栅极测试垫的栅 极测试引线;一端连接所述TFT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源极测试垫的源极测试引线;一端 连接所述TFT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漏极测试垫的漏极测试引线; 制备彩膜基板; 将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位,并通过框胶进行贴合,以形成由所述阵列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框胶构成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胶框上设置有一液晶注入 孔; 通过所述液晶注入孔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注入液晶,并将所述液晶注入孔密封,以形成 多个液晶盒及至少一个所述测试TFT单元; 对所述测试TFT单元的外侧边缘的所述彩膜基板进行切割,以露出所述源极测试垫、 所述漏极测试垫、所述栅极测试垫;以及 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表面进行偏光片的贴附,以形成液晶面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测试TFT单元的 TFT,位于所述液晶面板的靠近所述测试接口的一侧。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 极测试垫、所述栅极测试垫皆为金属薄片。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漏极 测试垫、所述栅极测试垫的制备步骤分别为:将所述源极引线、所述漏极引线、以及所述栅 极引线的一端各连接一金属薄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源极测试垫、所述 漏极测试垫以及所述栅极测试垫连接于测试设备,并根据所述测试设备所产生的测试结果 对所述液晶面板的质量进行评估。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4111549SQ201410339205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付延峰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